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家庭日记:母亲的最后时光(二十三)——送母亲回老屋养病
6月5日 星期三
母亲白天状态不错,胃口也挺好。
翠依旧吃不下东西,吃什么吐什么。
我白天忙碌了一天,晚上和侄子、翠的儿子一起留下来照顾母亲和翠。
母亲不知道为什么,白天还挺好,到了晚上腿就站不起来,每次上厕所都是侄子抱上抱下。
今天照顾母亲不小心把腰扭了,一不对劲就疼得厉害。
先生给我买了云南白药喷雾剂,喷了几次感觉好了一些。
6月6日 星期四
今天母亲胃口很好,大姐给送来的饭菜吃得很香。医生建议母亲出院回家养病。
晚上二姐和二哥陪护母亲,十点多了,看姐姐发到群里的视频,母亲还在地上走来走去,很兴奋的样子。二哥二姐哄她上床休息,母亲很不愿意配合,那样子像个调皮的孩子,十分好笑。
看来母亲身体恢复得不错了。
这几天母亲一直说想回胡同的家,家人知道母亲是想念老屋了。
既然母亲有这个愿望,我们兄妹商量,把老屋收拾出来,送母亲回老屋养病。
况且母亲现在住的房子,没有电梯,想出屋活动,上下楼也成了一大难题。
回老屋可以扶母亲到小院走走,用轮椅推着她到胡同转转,与老街坊们聊聊天,母亲会很开心的。
于是,我抽空买了回老屋所缺的生活用品,又和家人一起打扫了老屋的卫生,大哥给老屋的窗子重新订制了新纱窗。
一整天一直在忙碌中,昨天不小心扭了腰,动不对劲就很疼,今天感觉很疲惫。
上午翠的大姑姐从北京回来看她,下午,翠的大姑姐回去的时候,翠的儿子也跟姑姑一起走了。
翠儿子临走之前拿着翠要吃的药交代我怎么服用。我忽然有些不开心地说:“马上周末了,忙啥走呢,咋不多陪陪妈妈呢?”他说:“我太累了,回去歇歇。”听他这样说,我无语了。
想起昨天翠吐了,一不小心吐到地上,他竟然问翠:“妈妈,你咋吐了呢?你咋吐了呢?”然后有些嫌脏地躲开了。我忙过去清理了污物。
心里不由地想:病人呕吐,是自己能控制的吗?这和初见时母子相对垂泪的画面大相径庭,唉,人性真是复杂……
6月7日 星期五
上午为母亲办理了出院手续,侄子开车送母亲回到了老屋。
老屋的确是老了,墙面已经斑驳,墙角的水泥缝隙中长着些许的杂草,在这些杂草之中,有几棵蒲公英开着黄艳艳的花,在微风中招摇,让人更觉得老屋有些沧桑。
只是老屋虽老,却依旧宜居。老屋有四间正房和后盖的厢房,还有一个见方的菜园。
哥哥姐姐说正房的房间没有厢房宽敞,厢房有很大一铺炕,这个季节温度适宜,也不会冷,大家照顾母亲住着会很舒适和方便。
回到老屋心里还真的感到很亲切,虽然简陋了一些,但处处都是温暖的记忆。
老屋记录着我们家的生活史,老屋最初是父亲单位分配给我们家的三间土房,后翻新成如今的样子。
老屋让每个家人都充满了温馨的回忆。母亲年轻时用的四个木箱安静的叠放在房中一角,想来已有七十年的光阴了。
老屋是与我们有着血脉相连的地方,二十五年前父亲在老屋中离世。
老屋也是我们生活的原点,留下一家人无数的欢声笑语。小菜园绿了又黄,黄了又绿,除夕的鞭炮一年又一年地响起,袅袅的炊烟年复一年地飘出母亲做的饭菜香,这些感觉还似昨天,却定格成永远的怀念。
母亲进屋后很高兴,嘴里一直说:“这里好,这里好。”
下午翠也出院了,也回到老屋养病,和母亲同住在一铺炕上。
希望老屋能带给母亲好的运气……
— END —
公众号主简介:吉林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妇女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思维与智慧》《演讲与口才》《家长》《杂文选刊》等报刊。
初做公众号,请多多关照!分享转发,貌美如花!点个在看,惊喜不断!关注点赞,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