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日月光华
展览时间:2024.10.26-2025.1.12
展览地点:上海久事美术馆
中外艺术家以各自独特的视角与语言,彼此激荡,创造出多样的艺术形式,多维度呈现万物的共融,构筑成一片整一的世界图景。
——童雁汝南
久事美术馆2024年度收官大展“日月光华”于2024年10月25日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上海久事美术馆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童雁汝南担任策展人。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展览分为“天、地、人”三个篇章,在“黑、白、灰”的展览空间内展出近60位全球艺术领域重要艺术家的作品。在东西方哲学的碰撞与交融下,引导观众深入思考宇宙、自然和人类的相互关系。展览于2024年10月26日起对公众开放,持续展出至2025年1月12日。
▲ 2024年《日月光华》展览现场
日升月落 光华流转
此次展览主题为“日月光华”,简单四字寓意深远,它蕴含着宇宙间最为绚烂与深邃的自然景象。日升月落,光华流转,不仅是自然界最直观的美学表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生动写照。在展览中,“日月光华”被赋予了多重解读:它既是艺术家们对宇宙、自然、生命等宏大主题的深刻思考,也是他们通过艺术语言对东西方哲学、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独特诠释。在“黑、白、灰”的展厅空间内,每一件作品都仿佛是日月光辉下的映射,以其独特的形态、色彩与意境,讲述着关于宇宙、生命、人性与自然的故事。
▲ 谷文达《简词典·日月光华》
展览围绕“天、地、人”三大篇章展开,汇集了包括保罗·塞尚、凯绥·珂勒惠支、乔治·鲁奥、乔治·莫兰迪、巴尔蒂斯、朱德群、赵无极、弗里德·里希·埃因霍夫、乔治·巴塞利茨、王劼音、李山、余友涵、梁绍基、西尔维奥·卡塔尼、米利亚姆·卡恩、朱塞佩·拉·贝鲁纳、许江、谷文达、陈海燕、隋建国、王天德、秦风、展望、米歇尔·波利曼斯、庞茂琨、方力钧、张洹、洪浩、刘炜、恩唐·维哈尔索、丹尼尔·克诺尔、弗朗西斯科·特洛巴、尹朝阳、尤尼扎尔、罗德尔·塔帕雅、维奥拉·孔蒂、AES+F 等在内的近60位中外知名艺术家(按出生年份排序),全面展现了当代艺术的多元面貌与深刻内涵。
▲ 余友涵《抽象2019 10-1》布面丙烯 180x134cm 2019
▲ 洪浩《四季2021之二》136×136 cm 2022
▲ 王绍强 《疏影之二》178x96cm 2021
在“天”篇章中,天象不仅是宇宙苍穹的无限奥秘,也是艺术家们不竭的灵感来源。他们运用光影、色彩与形态的变化,勾勒出宇宙的无垠与神秘。在“地”这一篇章,草木山川、自然万物成为艺术家笔下的主角,他们通过细腻的笔触或是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而在“人”这一篇章,艺术家们则聚焦于人类社会的复杂面貌,探讨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艺术的形式传递出对生命、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 2024年《日月光华》展览现场
艺术盛会 哲思之旅
本次展览全面呈现了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及其深远意义,同时深入探讨了东西方哲学与文化的融合。艺术家们利用其独到的视角和艺术手法,将宇宙、自然和生命等宏大主题巧妙地融入作品之中,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深思。展览通过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深度合作,不仅呈现了东西方艺术家在艺术表现上的异同,更深入挖掘了这些差异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文化价值。
▲ 朱德群《灵魂的光芒》布面油画 65x92cm 1984
▲ 丹尼尔·克诺尔《洼地海拔蓝白之月》树脂 150x90x5cm 2019
▲ 梁绍基《无》100×100cm
馆方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不仅展现东西方艺术家们对自然、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社会和未来关系的深刻探索,同时引导观众在这场东西方哲学碰撞与交融的展览中体验艺术之美的同时,感悟到“日月光华”所传达的哲学之思。
策展人前言
“日月光华,旦复且旦分”意另“目月的光辉日复一日照彻大地”。
▲ 展望《假山No.A34 》不锈钢 186x60x60cm 2007
▲ 张洹《冈仁波齐10号》
“日月”,天宇星体,是空间概念;日升月落,是时间指引。“日”“月”、“阴”“阳”构成了宇宙间最基本的对立。黑,众色之王,在古代象征天穹,深邃如无垠夜空,蕴藏生生不息的力量;白,代表光明,充盈万物之本质,象征不灭的生命力。黑与白化为相生相协的天道自然,构成融合万物的字宙世界,在贯通天地的东方哲学中得以呈现。此外,“日”“月”还是两种相互转化的力量,映射着自然的循环规律—昼夜更替、四季轮回、生命枯荣,皆为万物运转的内在源泉。阴阳交替,万物不灭,是为天道,是宇宙的终极法则,是生生不息的字宙时空观。
▲《两棵松》保罗·塞尚 水彩画 20.9×26.1cm1890
▲ 米利亚姆·卡恩《noch sonne》Oil on wood 30x25cm 2011
▲ 许江《富春山旅图·有风南来》130x90cm 2023
“光华”,既是艺术家创作所必须的日月之光,也是人的精神之光。在传统哲学中,人生最高境界就是求道、得道、通道。对于艺术家来说,艺术创作就是“通道”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人与日月合为一体,呈现生命之光。生命就是浩瀚宇宙中,人的光华的显现。本次展览以“日月光华”为题,展现了宏大的时空观和发展观,也可视为对人类共同经验的探讨。中外艺术家以各自独特的视角与语言,彼此激荡,创造出多样的艺术形式,多维度呈现万物的共融,构筑成一片整一的世界图景。
▲ 苍鑫《奇花异草系列》木、碳 180x140x200cm 2010
▲ 乔治亚·莫兰迪《花》25×20.5cm 1953
▲ 2024年《日月光华》展览现场
“天地人”哲学观念贯穿展览,象征着宇宙、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天”象征自然力量和字宙秩序,“地”代表物质世界和生存环境,而“人”则是这一切的观察者和参与者。三者相互交织,为观众构筑起一个完整且感性的世界。展览中的作品通过视觉语言的多样表达,显现了人与天地之间的感性连接。
▲ 恩唐·维哈尔索《蓝色的林加岛》210x390cm 布上丙烯、石墨、油彩,以树脂、颜料和线拼贴的眼球 2017
▲ 尹朝阳《松下士之三》130x130cm 2015
它们不仅能激发观众对自然与自我的深刻体验,还能唤起对人类文明史的情感共鸣与反思。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重新梳理文化传承与思考未来危机的平台,引导他们探讨人类共同生存的空间与存在的意义。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观众将被启发去反思如何找到自我定位,如何应对百年变局。
▲ 弗朗西斯科 ·特洛巴《Penelope佩内洛普》2018
▲ AES+F 《神圣的寓言,忧郁》150x250cm 2011
▲ 左:徐冰《打谷场 》木刻版画 13.2x12cm 1979
《大粮屯》木刻版画 13x13.5cm 1981
右:奥斯卡·柯克西克《最后的审判》石版画 28x23.5cm
“日月光华”系列艺术展,2018年在意大利威尼斯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又于2020年上海无用空间举办,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此次展览是该系列的第三次呈现,邀请了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的近60位现当代艺术家,展出70件作品。展览与复旦大学哲学院合作,由多家国际画廊和机构藏家协办,致力于将东方哲学的思考带入国际现当代艺术领域。感谢所有参与此次展览的艺术家与合作伙伴,是你们的创造力和热情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这场艺术的旅程中,感受到“日月光华”所传达的哲思与美好。
▲ 2024年《日月光华》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