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安源党校建校100周年,12月12日,《萍乡日报》推出了题为《星火成炬 初心弥坚》的特刊。
1924年5月,党的第一次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认为“党内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根据这个决议,我们党成立了两所最早的党校——安源党校、北京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1日)
1924年12月,我党成立了最早的党校——安源党校。百年峥嵘岁月,安源党校留下的红色记忆,就像一颗颗珍贵的宝石,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中共安源地委旧址(安源党校八十间旧址)
翻开历史的画卷,回望那峥嵘的岁月——
随着霹雳一声暴动,安源燃起工运的烈火,汇入革命的洪流。
1907年,萍乡煤矿全面建成,成为中国最早采用近代机械化生产、洗煤、炼焦、运输和修造的大型新式煤矿,被列入“中国十大厂矿”。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路矿两局共有工人1.3万余人。此外,矿区常有失业工人四五千人。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生活非常困苦,曾自发开展斗争,但因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均未获得成功。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并把组织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1921年秋冬起,以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安源路矿点燃革命火种后,安源党、团、工会组织纷纷成立,安源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对中国革命作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重大贡献。
1922年9月14日,闻名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9月18日,罢工取得完全胜利。此后,安源党、团、俱乐部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党、团员人数激增,并相继成立了党、团组织的安源地方委员会。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和汉冶萍总工会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产业工会组织,为中国工人运动树立了一面旗帜,也为安源工人运动时期各项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安源有众多产业工人。
总平巷见证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胜利。
那是一个思想觉醒的年代。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工人教育。安源党组织从开展革命教育入手,在工人阶级、工人子弟、妇女家眷中进行马列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开展无产阶级教育,提高工人阶级政治觉悟,为安源党组织的发展壮大积累了良好的基础。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还十分重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经费占俱乐部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教育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人学校教育体系。
1923年京汉铁路“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为低潮,为保存革命力量,党中央对干部进行局部调整。湖南、湖北、安徽、京津等地以及留学苏联的一大批党员干部,陆续奉调来安源工作。
1924年,安源党员人数骤增。到年底,中共安源地委的党员人数约占全国党员总数的五分之一,成为当时全国最大且产业工人成分最多的地方党组织。但工人文化教育水平偏低、阶级觉悟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亟须成立干部学校培养“劳动运动人才”。
1924年5月,党的三届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提出“党内教育”和“设立党校”后,安源党组织坚定政治立场,自觉服从大局,于1924年11月召开安源党、团地委联席会议,决定“合办党校”。12月,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中共安源地委党校(即安源党校)正式在中共安源地委所在地“八十间”成立。
“八十间”坐落在巍巍安源山下。它简陋、朴素,却在那个寒冬时节,迎来许多年轻的安源路矿党、团骨干和工人代表,开启了一段紧张、严肃、激昂的集中学习时光。
1925年初,由于“八十间”地处闹市,房间狭小,来往人流复杂,不适宜开展党的工作,安源党校决定搬迁至张家湾安源路矿工人学校第一校办学,由汉冶萍总工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刘少奇、中共安源地委书记兼宣传部长汪泽楷、地委组织部长任岳、新任青年团安源地委书记袁达时、地委委员胡士廉、安源工人俱乐部游艺股长萧劲光等担任党校教员。
首批到党校学习的学员共60人。学校每周授课3次共6小时,从学员实际出发,“就其文化程度之高低,分为两班授课”,并针对学员不同文化水平进行“特别训练”,加强“内部组织训练的教育”,使学员“精神遂为之一振”。
留苏学员带回的《政治经济浅说》《俄共党史》《大学史》《少运史》等书籍成了党校教材,安源党、团地委还自编了《社会发展史》等教材,由教员刻制蜡版油印后,装订成册发给学员阅读。党的四大文件也一度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员们还将一尊马克思银像带到课堂上,引导学员们观看银像,并逐步加深对马克思学说的认识和理解,感悟马克思学说的精神内核。
1925年9月21日,北洋军阀武装封闭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中共安源地委党校被迫停办。
在艰辛曲折中,安源党校秉持初心,坚持办学,提高了学员们的政治思想水平,锤炼了其革命的精神底色,为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在持续9个月的办学期内,安源党校有学员近90名,他们中有的留在安源成为了工人运动的指导者和主力军,有的被派往外地担任其他重要工作,有的继而成为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骨干力量,有的被选派到苏联留学深造……他们中的许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而那尊熠熠发光的马克思银像,则由共产党人梅大栋几经坎坷带回皖南家乡。次年,在皖南一个小山村,皖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了。梅大栋一家三代人用生命去守护银像的故事也成为动人传奇。
1924年底党的四大召开前夕,中共安源地委所属党员人数198名,约占全国党员总数994名的五分之一,是当时全国组织规模最大、产业工人成分最多的地方党组织。党的三大和四大,安源均派代表出席,朱少连还被选为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朱锦棠被选为第四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当时被派驻中央委员的地区只有安源和唐山两地。
这尊银质半身马克思塑像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由留苏学生萧劲光带到安源,后又从安源辗转来到了安徽省旌德县。它如一盏明灯,点燃了共产党员心中的信念之火,也是一段段光辉岁月的见证者。
日月更替,春秋代序。如今,这尊珍贵的马克思银像存放在安徽宣城旌德县档案馆,它见证了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见证了皖南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旌德三都农民补习学校支部的诞生……而那个被唤作“八十间”的院落也依然静静地矗立在安源山下,见证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见证百年来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伟大历程。
安源党校为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和人才,在办学过程中的大胆探索,为我党以后创办党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初心始终是党校不断奋斗的根本动力,也是党校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遵循。各级党校要牢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传承党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服务民族复兴大业中赢得更大荣光。”
跨越百年长河,党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校走好特色办学之路,不断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办学条件、授课教材、培训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就是“党校姓党”的立学之本,“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坚持党的领导,永葆初心向党的政治本色,是办好党校的根本经验,也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障。各级党校坚守初心,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基层并深深扎根,成为广大党员的“充电桩”。
◆来源:萍乡日报
◆编辑:张丽香
◆审校:刘海燕、潘娟、陈莹
①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精彩内容!
(2024.12.12)
大家可别跑空了!
点亮和
精彩内容赶紧转发给亲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