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是说,科技报国被这些年轻人也是拿捏了🤗

教育   2024-09-29 20:51   山东  


9月27日上午,省新闻办、团省委联合举行“我和我的祖国”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一场,邀请三位青年代表,围绕“创新点亮青春梦 科技引领新征程”主题与记者见面交流。





张常江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请问张常江先生,在推动山东港口青岛港在现代海洋经济领域建成世界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的过程中,您的团队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是如何克服的?



张常江:码头建设之初,我们的团队到国外考察,遇到的却是无处不在的碰壁,自动化码头核心技术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可以说,我们没有任何发言权。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买。而卖方却开出了天价!这一方案我们选择了否定,不仅成本太高、周期太长,最关键的是,核心技术我们不掌握,未来我们想要实现效率提升、技术升级仍会受制于人。当时,团队特别焦虑,最后是我们的主心骨张连钢拍了板: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建成自己的自动化码头!

之后,我们踏上了自主建设之路。在码头现场的临时办公点,我们“5+2”“白+黑”,在推动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系统测试时,我们遇到了未曾想到的难题,车上的全自动取电装置与地面滑触线偶然会出现无法精准对接的情况,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隐患,一旦车辆自动行驶充电装置对接失败,设备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受损,直接威胁着整个码头的安全运行和调试进度。基于我干了五年的桥吊管理工作,在机械、电气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领导决定把这个难题交给我解决,我瞬间感觉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但项目工期十分紧张,容不得有半点拖延,我心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再难也要顶住”,我毫不犹豫地驻扎到了现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打破惯性思维,仅用三天时间,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优化设计,提出了10多条整改方案,成功消灭了这个难题,后期我们又进行了近百轮优化改进,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系统实现了安全可靠运行。基于这套系统,我们的自动导引车重量较国际上早期同类设备轻了10吨以上,电池寿命也大大延长,预计可以达到12年以上,车辆边作业边充电,实现了24小时连续作业无限续航,不建设换电站也节省资金超过1亿元,有效降低了码头前期建设投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就这样,经过3000多次技术研讨会和多达几十万字的论证报告,我们自主完成自动化码头总平面布局规划及各项详细设计,实现了五项突破和十项首创技术,用三年半的时间,走完了国外常规8-10年的路,把国外专家认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2017年5月11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正式投产运营,我们创出了全球自动化码头开港的最高效率,之后效率一路攀升,为世界自动化码头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中国方案”。


中宏网记者:

请问张常江先生,作为青岛港青年科技团队的负责人,您认为科技创新是如何赋能港口高质量发展的?作为一名海港青年,该如何参与到现代化港口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中?


张常江:全自动化码头代表着港口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端形态,是一个国家的港口综合科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集中体现。我们开发应用自动化码头智能管控系统、无人驾驶自动导引车及循环充电技术、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较人工码头作业效率提高约30%,并能实现作业流程的精准控制和高效协同,减少约80%的人工数量,将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同时增强了码头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引入氢能、光伏、风电等清洁绿色能源,采用电动或氢能驱动的港口设备,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优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实现港口节能减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释放科技生产力,以绿色化助力港口能源结构转型,以智能化推动港口高效运转。比如在能源利用方面,公司已完成桥吊机房、仓库、办公楼、变电所等区域光伏建设全覆盖,年发电能力超过170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吨。

作为海港青年,首先要主动培育崇尚创新、追求创新的价值观念,积极投入到港口创新实践中,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善于到现场发现问题,结合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今年以来我们推动自动化码头设备创新升级,研发了双层自动导引车,将曾经车辆单个集装箱运输的模式,转变了双箱运输,进一步促进码头生产效率提升;其次,要紧跟港口技术发展步伐,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前沿技术在港口领域的实践应用,今年以来,我们也在研究人工智能技术与智慧港口的结合,推动自动化码头在生产组织、堆场调度、设备控制等方面实践应用,不断迭代当前技术,推动港口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快速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海洋强省建设提供更多新动能;最后,要勇于吃苦,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在港口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挑战和困难,就像“连钢创新团队”建设自动化码头的历程一样,但要始终坚信“挑战困难、战胜困难,才能抓住机遇,拥抱未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代广大青年的责任和使命,相信在山东省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打造海洋经济新高地征程中,大家会紧密团结在一起,挺膺担当,成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吴小虎答记者问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记者:

请问吴小虎先生,您在辐射换热、太阳能综合利用、微纳光学等领域深耕多年。请问,从专业角度,您的科研成果将如何助力山东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吴小虎: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我们的研究成果将从多个方面助力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首先,在航天器智能热控技术方面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开发具有多频谱选择性辐射调控能力的智能材料,突破了传统材料在热辐射方面的性能瓶颈。这项技术不仅在航天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够应用于山东省的工业节能项目中。例如,智能热控材料可用于本地的高能耗产业,通过自动调节辐射性能来降低设备的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这对山东正在进行的传统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此外,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可以帮助山东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支持绿色制造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其次,光热界面蒸发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将为山东沿海地区的水资源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山东作为沿海大省,在沿海工业区和农业灌溉中,通过开发高效的光热界面蒸发装置,可以将太阳能有效地转化为蒸发热,从而实现更低能耗、更高效率的海水淡化。这项技术不仅环保,而且能够减少淡水生产中的能源成本,助力沿海工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最后,山东省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正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本研究成果与这一战略目标高度契合。无论是智能热控技术在工业节能中的应用,还是光热界面蒸发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推广,都将为山东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未来将继续加强与本地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的进一步落地转化,帮助山东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希望以科技创新为山东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为山东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黄河记者:

请问吴小虎先生,您在传热传质领域做出了重大突破,作为90后青年科学家,是如何将个人事业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的?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您想对今天的年轻人说些什么?


吴小虎:作为一名90后,我一直致力于将个人事业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传热传质领域,尤其是热辐射研究,是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如今,许多高能耗、低效益的传统产业面临转型的挑战,我相信,先进的热辐射技术能够为山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帮助山东走向绿色、高效的生产模式。同时,我也在不断探索前沿科技,积极培育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产业。此外,科研中我也注重“传帮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团队中的学生释疑解惑。

对于青年一代,我有几点想分享。

首先,每个人都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且把个人的目标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我意识到,在科研上光想着自己发表论文是不够的,科研不仅仅是学术上的突破,更要对国家有实际贡献。所以,我带领团队专注于攻关热辐射领域关键技术,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国际上率先观测到双曲材料中的非对称吸收,为山东乃至中国在这个领域打破技术壁垒迈出了关键一步。正是因为我们心里始终装着国家的需求,才有了这一成果。

其次,年轻人一定要勇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科研的道路上,总会遇到未知的挑战和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得我们在做低对称性材料辐射换热研究时,碰到了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传统的理论和方法都行不通。我的学生们提出了新思路,但这个方法是完全没有先例的,风险很大。当时我也犹豫过,但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相信年轻人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去试。结果证明,这个全新的方向不仅让我们解决了难题,还取得了全球前沿的研究突破。科研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敢于突破现有框架,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最后,科研最需要的是坚持和扎根。很多时候,科研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无数次失败和调整后的积累。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日夜的忘我付出和不懈努力。特别是做科研,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耐住性子,才能从大量枯燥的数据和实验中发现线索和成果。年轻人面对事业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要坚持不懈,迎难而上,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郭英姝答记者问




山东台综合广播记者:

请问郭英姝女士,您在生物传感与成像分析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您对未来该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科技创新、进一步改善民生有哪些具体的考虑呢?



郭英姝: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研究领域。当一个细胞不知疲惫地疯狂分裂,那么这个细胞就很有可能癌变了。一方面,大多数时候,它们会被体内的免疫细胞识别并清除。然而,有一些癌症细胞会在细胞膜上面表达特定分子,用于迷惑免疫细胞,而逃避清除。另外,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往往是共存的,癌细胞会攻击正常的细胞及组织。第二方面,癌细胞非常狡猾,它会应对药物分子,让药物分子分不清哪些是癌细胞哪些是正常细胞,从而产生无差别的攻击,会造成“杀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我主要是围绕这些问题及现状,在生物传感与成像分析领域开展工作,属于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的交叉研究。研制出的多功能靶向纳米载体,它可以“聪明”地将药物输送到癌变区域,通过癌胞内活性分子刺激释放药物,减少“误伤”正常细胞的几率,实现癌症的诊疗,为生命科学研究和人类健康服务。这对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我计划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开发出无创化的检测手段,通过汗液、唾液、尿液等体液进行非侵入式检测。目前仍然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来研究这些体液检测结果与血液检测结果的关联性。随着研究的快速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香港商报记者:

请问郭英姝女士,您是科技创新领域的青年人才,也是一位高校青年教师,对于那些想要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作为的青年人,您有什么建议和经验可以分享?


郭英姝:作为一名一直在科技创新一线工作的科研人员,和广大有志于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青年人分享自己几点想法。

第一,要将个人工作与国家的重大需求相结合,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真正发挥价值,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第二,要有辩证的“坚持”。坚持大方向、坚持学习、坚持钻研,同时也要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分辨问题的科学性和研究价值,在进入研究阶段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研究计划。我刚步入科研工作时,主要是做生物分析。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就想如果检测到疾病相关分子时,还能进行治疗,是不是更有利于推进精准诊疗的研究呢?因此,我迅速调整计划,开展多功能靶向纳米载体的研究。

第三,注重学科交叉与合作,保持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跨界探索。科技创新往往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的融合,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比如,我在进行传感检测的研究时,与做软件设计、机器学习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合作,很大程度提升了集成传感检测的自动化、智能化。

总之,科技创新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事业。作为青年人,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生逢盛世,定当加倍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山东发布。








青年传媒中心

微信工作室 

■来源| 青春山东

青春德院
共青团德州学院委员会官方公众平台,由德州学院团委和德院青年传媒中心共同维护。及时推送最优质校园资讯,服务德院师生。全心全意,服务为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