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
原来在江西中路上的这家馄饨店,开了有四十几年,算得上馄饨界里的“高龄”了。四方桌、长条凳,到饭点还得拼桌,人气特别旺。店里的大馄饨有能半个拳头大,还有能直接加进馄饨里的浇头,每次吃都能过足瘾!
推荐
菜肉大馄饨 + 辣肉
招牌菜肉大馄饨,自制的碱水面皮硬而不厚,有嚼头;汤底是拿猪骨高汤和酱油调制,汤鲜味浓,不够还能免费续;推荐加份辣肉,拌进馄饨一起吃。
大名鼎鼎的「耳光馄饨」,是上海馄饨界的金字招牌。最初它还是家开在肇周路的简陋小摊,主要是做夜宵,最红火的时候1晚上能卖出3000只馄饨,不少明星也专程前来打卡。由于名气太大,还差点被人把“耳光馄饨”的招牌抢走。在做馄饨的27年里,老板坚持真材实料、薄利多销,收获了很多食客的认可。
推荐
黑鸡枞鲜肉馄饨
干拌的冷馄饨是他家首选,一年四季都供应,秘制麻酱包裹每只馄饨,麻酱的浓稠度很好,不糊嘴,调味也是恰到好处。特别推荐黑鸡枞菌拌馄饨,咬一口,菌菇的鲜香四溢,好吃!喜欢吃点汤汤水水的话,推荐他家的特色荠菜肉馄饨~
曾火到被热剧取景的馄饨店,即便搬过3次家,人气也一直有增无减。老板娘汪姐和母亲当年白手起家,把一个6平米的小摊做得越来越大,这看家的本领是真不马虎。用整只老母鸡和20多个鸡架子,熬制16小时的汤头,一口鲜到家~
推荐
全家福
馄饨的内馅选择很多,推荐点1份全家福,里面除了素食馅和黄鱼馅,其他几乎都有,数量随机。面皮是老板娘“私人定制”,软偏有嚼头。尤其是咸蛋黄馄饨,咬下去1口咸香,把鸡汤的鲜味吊起,下肚浑身舒坦。
谁能想到,上海第一的辣馄饨,竟然出自这家无锡开来的老字号小笼馆!这店在无锡有120多年历史,凭借招牌“无锡红汤小笼”上过《舌尖》。但即便如此,店内的No.1竟然还轮不到小笼!而是这碗水光粼粼、油光灿灿的红汤辣馄饨。
推荐
红汤辣馄饨
白皮馄饨在酱色的汤里沉浮,满满的视觉冲击。汤底是用秘制酱油和红辣椒油调制的,咸味出头,淡淡辣感收口。
内馅是开洋三鲜的,虾仁、干虾米、榨菜在咸汤的提点下鲜味贯穿始终,配上蛋皮和干丝,在上海也算独一档啦!
这家门头低调的馄饨店,尽管看上去有点许土气,但在附近却名气特别大。以前在四川北路开了24年,前几年刚搬迁,所以看上去不像1家老店。江湖上传说,他家最多的时候1天能卖5000只馄饨,嗲额!
推荐
乡味馄饨+鲜肉馄饨
上海的猪油馄饨不少,但这么香的确是不算多。芥菜馄饨和鲜肉馄饨双拼,是熟客们必点的隐藏菜单。肉馅用的是精嫩的后腿肉,十分有弹性;汤头是用骨汤和酱油调的红汤,猪油浮于表面反射出漂亮油光,香醇浓郁;馄饨皮加了黑小麦和山芋粉,颜色偏黄,久泡不烂。吃起来爽口弹滑,甚至还有淡淡麦香!
这家鱼肉馄饨,号称「沪上第1家鱼肉馄饨」,也开了有些年头。店里主打青鱼和鳗鱼馄饨,河鲜海鲜齐上阵,主要做附近街坊生意,但有很多距离挺远的食客慕名前来。
推荐
青鱼馄饨+鳗鱼馄饨
这家的汤底是乳白色,用猪骨熬的浓汤,馄饨直接下汤里煮,充分吸收了猪骨的醇香。鱼肉本身比较软,煮完个头会“缩水”一些,但其实馅料并不少。鱼肉爽滑有弹性,是和猪肉馅全然不同的口感。
市中心能找到一碗小辰光额砂锅馄饨,那真是捡到宝了!小店开业30多年,馄饨是阿姨每天新鲜现包,3秒1个。
灶台就在店门口,1排碗,6口砂锅,还有满满几盆小料,爷叔每天都在这里“战斗”。爷叔嗓门很大,可能会一边卖馄饨一边给你“讲相声”。
推荐
全家福
配料多是他家的特色,出锅前会先往碗里加好,可自助也能让老板帮忙。老板坚持老做法,不用高汤煮馄饨,而是出锅后舀1勺猪油提香,用紫菜和虾皮增味,不少人都感觉他家很有小时候的味道。
没错!这家店不仅大馄饨香,小馄饨也好吃!出锅前先往碗里加好:葱末、香菜、腌菜、猪油、虾皮、紫菜,放的少了老板看不过还会帮忙多加一点。每份都是单独砂锅明火煮馄饨,煮好以后再滚烫烫地冲到碗里,锅气十足!
推荐
荠菜鲜肉小馄饨
个头娇小,入口有种朴实的鲜味,一碗爽滑下肚,回味无穷!店里自制的辣椒酱也好吃,别的地方吃不到,1勺辣椒酱+2勺陈醋,超过瘾!
没有一位老饕会没听说过这家店!大家为这一口排了30多年的队,老板阿翘爷叔将1碗馄饨煮成了记忆中老上海味道,登上不少报道。最早是开在静安别墅弄堂的馄饨小摊,老板在厨房里煮馄饨,人越来越多,索性在弄堂搭了个灶台直接现煮。
搬迁后也人气不减,阿姨们每天亲手新鲜现包,手法利落,点多少就包多少,从不进冰箱。门口一口大锅滚煮,煮好馄饨,会痛快地撒上一把蛋皮和香菜~这弄堂里的烟火气,是始终让人怀念的人情味。
推荐
鲜肉小馄饨
馄饨皮薄如蝉翼,粉嫩嫩的猪肉细致剁成泥,纯肉馅儿。不用酱油老酒和其他佐料调味,入口鲜弹~蛋皮铺了整整一碗,还有紫菜、虾皮、榨菜、灵魂猪油,最后再来一勺鲜辣粉,是自己买生馄饨回家都煮不出的味道!
上海少见的超小号馄饨!来自安徽江浙一带,从小摊担子上开始流行,逐渐成为地区代表。因薄皮如纱,被称为「绉纱馄饨」,有种更可爱的叫法是「泡泡馄饨」。
煮熟后的馄饨漂在汤面上,圆滚滚、轻飘飘,外皮剔透,内里肉馅泛着微红;喷香的猪油渣与葱花将鲜味吊起,1碗下肚,鲜掉眉毛!
推荐
泡泡馄饨
皮子都是手工擀制,包法也区别于小馄饨:先挑起一点肉馅抹在皮子一角,看似随手一捏,但也最考验手上功夫,既要包裹住肉馅,又要留足空气感。薄到半透明,甚至看得清里面的肉馅,煮熟后轻轻一抿,就在嘴里化开。
为了维持泡泡感,馄饨里的肉馅一定要少。煮馄饨时,锅要大、水要足,但一定不能沸腾。实际上,馄饨是烫熟的,下锅后数着秒,差不多要沸腾时轻轻搅动,果断捞起,滑入准备好的汤碗中。香气铺面,食欲满满!
这家店是上海小笼界的传奇,有着纯手工拆蟹技艺。老板陈师傅曾是绿波廊的高级面点师,还到海外当过技术指导,回国开了这家独一无二的小店。阿姨们每日清早亲手拆蟹,备好这鲜美味道。
推荐
招牌蟹粉小馄饨
端上来是精致小巧的一碗,清淡的鲜美鸡汤打底,不会抢夺小馄饨的丰富滋味。小馄饨皮薄爽滑,蟹粉馅儿完全没有腥气,蟹味饱满鲜明,混合猪肉馅之后,口感更弹嫩、鲜甜、有嚼劲。
这家名字普通、毫不起眼的街边小店,一不留神就会走过,却是开了14年、保留了砂锅接地气老味道的小吃店。甚至很多人大老远专程跑一趟,就为了吃一口记忆里的味道。
早上5点开门一直开到凌晨1点半,经常晚上八九点的店里人还爆满。
推荐
砂锅鲜肉小馄饨
“火热大大滚”是砂锅小馄饨最大的特色,端上来热气升腾,吃的时候滚烫,快吃完了馄饨还有温度,吃的就是一个锅气。内馅选用猪腿肉,直接用胡椒粉和干姜粉去腥,微辣的汤里加了榨菜粒,吃一锅酣畅淋漓!
“七十四年,用足笨功夫”。这家是来自泰州的老字号非遗传承店。店里除了手工馄饨,还有一些老泰兴的特色小吃:炸串、卤味、烫干丝、炸春卷、阳春面……
推荐
特色宣纸小馄饨
沿袭了老泰兴“皮薄馅少”的制作手法,当地人都称为“喝小馄饨”。端上来后,小馄饨一颗颗呈泡泡状,皮薄如宣纸,透着光能看到里面的粉嫩肉馅。
泛着淡淡酱油香的汤底很清澈,上面浮着的猪油渣和葱末是汤头的灵魂。吸溜一口,皮薄馅嫩,味美汤鲜!
“柴爿馄饨”,曾经也是上海人对流动馄饨摊的称呼。1988年,安徽老板挑着馄饨担子来到上海丽园路摆摊;90年代换成了小推车,馄饨5毛钱一碗。后来终于开了实体店,现在也有很多分店。
推荐
鲜肉小馄饨
手工擀制的皮子晶莹剔透,肉馅粉嫩嫩;一把猪油渣、一勺清汤,颗颗小馄饨膨胀地挤满了整个碗。因为放足了鲜辣粉和榨菜,汤头微辣很过瘾。
上海知名的中华老字号大富贵酒楼,很多老食客在这里一吃就是几十年。
推荐
三鲜小馄饨
店里的一碗鲜肉小馄饨只要8元!说是小馄饨,个头并不算小,还给加很多蛋皮丝、榨菜粒、葱花。经典的本帮做法,皮薄馅大,现包现下,汤料丰富,吃到嘴里实打实的纯肉馅!汤头淡淡的鲜美,吃起来干净爽滑,是阿姨爷叔们多年来钟爱的早点选择~
立冬北方人要吃饺子
但是阿拉上海人只对馄饨情有独钟
个么今晚侬吃大馄饨还是小馄饨呢?
本图文综合自:阿拉老底子、东犁退休俱乐部、大众点评、小红书等,侵删!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