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 手足情深——景泰川多民族聚居区共同奋斗共同发展记事
民生
2024-11-28 09:28
甘肃
冬日的暖阳里,南来北往的大型货车飞驰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省道315线,穿梭于景泰川田畴阡陌间,畅通的道路宛若丝带环抱村落,田园诗意扑面而来——砖房瓦舍俨然,温室大棚错落,洋葱、甘草等产业正迎接着新的“收获季”。多季节循环利用晾晒棚里,辛勤劳作在田地里的农人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一袋袋精挑细选的精品洋葱正待装车后驰往全国各地……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答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落笔有力。这里是位于景电二期灌区多民族聚居区的景泰县漫水滩乡红溪村。谁也不会想到,30多年前,这片土地是连草也不长的亘古荒滩。从苦涩荒滩到幸福绿洲,这片土地沧桑巨变的奥秘何在?绿染荒原千里秀,洗尽贫寒满目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景电二期工程的上水,景泰川黄沙漫漫的戈壁滩上,汉、藏、回、土、满、壮等各族群众搬迁至此重建家园。在30多年黄与绿交锋、人与沙的拉锯中,他们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结美满姻缘,“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奋楫乡村振兴,逐梦共同富裕,齐心协力浇灌出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花”。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这些关于沙漠的描绘,曾是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景泰川的真实写照。受腾格里沙漠的影响,景泰川原是一片干燥荒凉的戈壁。多年平均降雨量184.7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40毫米,滔滔黄河虽从它的东边流过,却因数百米高的悬差而受不到点滴恩泽,这里的群众只能望河兴叹。严重的缺水,使得昔日的景泰川沙尘肆虐。“一年一场风,从春吹到冬”“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这样的情景下,人,自然也难得温饱。党和国家时刻没有忘记这片贫瘠的土地,于1969年动工兴建了“救命工程”景泰川电力提灌第一期工程。千古悠悠北去的黄河水,第一次越上景泰川几百米高的土塬,30万亩沉睡的荒滩变成了生气勃勃的良田。收到显著效益后,被当地各族群众称为“翻身工程”的景电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并于1987年建成使用。随着景电二期上水,位于灌区风沙区的红水、漫水滩等地的开发也提上了日程。于是,上世纪90年代,从古浪、永靖、天祝等县区迁入了回、藏、土、撒拉等少数民族群众2000多人,组成4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其中之一的漫水滩乡红溪村,就是从天祝县大红沟乡和哈溪镇搬迁来的藏族同胞和汉族、土族等民族群众共同生活的移民新村。“到现在都忘不了刚搬来时的艰辛。那时候这里荒无人烟,一眼望去就是长着骆驼刺、白刺的戈壁滩。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白天我们冒着风沙开荒垦地,夜晚挤进就地挖的‘地窝子’里睡觉。天亮起来,被子、枕头上全是沙,吃饭的时候,碗底总是沉积着一层沙。”提及当年,红溪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明记忆犹新。1991年,刚满20周岁的藏族小伙刘明和父母举家搬迁,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搬到了红溪村。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一家人的家当竟没装满一辆拖拉机。3床被子、两张羊毛毡垫子、一口铁锅、6个碗……全家人的衣服,装不满一麻袋。万事开头难,一穷二白的各族群众,来到了这片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如何破解眼前的窘境?风沙前沿,重建家园,唯有团结才能战胜万难。在开创新家园的过程中,大家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藏族同胞以游牧为主,在种地上缺乏经验,但养殖上很有一套,又热情好客、爽朗直率。汉族同胞祖祖辈辈种地为生,在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田园经济上头脑灵活。汉族群众手把手教大家平地整地,养殖上有了啥困难,吭个声,藏族同胞旋即帮他们解决问题。谁家建房种地需要帮工,大家都帮着一块干。村里的大事小情、婚丧嫁娶,都你来我往,亲如一家。这一派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景象,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真实写照。在狂风肆虐的戈壁滩上筑起生命的绿色防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搬迁伊始,各族群众吃尽了“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歉”的苦头。“那时候风很大,天天刮,刚平整好的地,一阵风吹得田埂都找不见了。春天小麦苗好不容易破土了,又一场风连根拔起。”说起那时候种地的不易,红溪村村委会副主任周福梧深有感触。再加上红溪村大部分土地为沙化地和盐碱地,刚搬来的前两年,向脚下的土地要碗口粮都成了困难的事情。但从第三年开始,随着生产技能逐渐提高和耕地建设逐步成熟化,经济收入就开始高于原籍水平。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致富,这是一项系统工程。2002年左右,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红溪村村民开始琢磨如何增加收入。一株野地里长成的野枸杞苗,让红溪村的能人张宝军相信,这片土地一定能种出致富的“金果果”。于是,2003年,他在自家地里试种了枸杞,三年后,枸杞价格一路向好,试种大获成功。一亩地能收入1000多元,这对于红溪村村民而言简直就是天文数字。看到张宝军种植取得经济效益后,村民才打消疑虑争相种植,在互帮互助中逐渐扩大产业规模,走上致富路。2002年,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藏族阿爸”的阿维仁种了8亩水浇地,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仅能维持全家4口人的口粮。身处异乡、缺亲少友,阿维仁一家产生了重返天祝老家的念头。张宝军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与阿维仁结成帮扶对子,阿维仁便开始跟着张宝军打工学习枸杞种植技术,成了张宝军年纪最大、干活最卖力的少数民族“弟子”之一。白天烈日炎炎,阿维仁跟着张宝军在枸杞地里挥汗如雨地学技术;晚上月光如水,阿维仁一个人在地里不断地回忆重复着白天所学的一招一式。从平地深挖、选种育苗、起垄施肥、灌水防虫、除草修剪、采摘制干等各个环节,阿维仁一丝不苟、潜心学习,逐渐成为红溪村小有名气的“土专家”。在自己困难的时候,是身边的各族乡亲们帮了自己,这份深深的民族感情阿维仁一直铭记在心,他无私地给群众分享自己的致富经验和枸杞栽培技术。在担任红溪村总干35斗管水员时,他负责20多家村民500多亩耕地的灌溉事宜。谁家的地埂脱水了,他二话不说三下五除二堵好;谁家忘了按时来接水,他一边打电话,一边开水口;谁家的庄稼生病了,他及时联系户主和村农技员来诊治……乡亲们夸他是“田间及时雨”,他总是憨憨一笑,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同村住。谁让咱们都是一同浇一渠水的地邻呢?”也是在那个创新求变的时间节点,坚信“土定能生金”的藏族群众刘明开始了创业之路。他自费到安徽、河北和甘肃陇西中药材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学习,试种成功后,他创建了甘肃森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栽枸杞,种洋葱,还播下了大片的中药材甘草、黄芪。红溪村的种植结构逐年调整优化,村民们靠种植赚到了更多的钱。村民尚春燕因照料孩子不能外出打工。这两年,在刘明的甘草种植基地,从春种秋收,到冬天的药材加工,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尚春燕在这里打工,一年收入能达到四、五万元。“不管是汉族、藏族还是其他民族,不管我们从哪里来,30多年来我们手拉着手一起建设了红溪,互帮互助在这里安了家,红溪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刘明如是说。发展之变可感可知,民族团结沁润其中。红溪村各族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互帮互助,加上乡村振兴各种利好政策和各级的财力扶持,换来的是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锐意求进的红溪村,在“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引领下,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入股分红等方式,大力发展“一洋三红”、温室大棚、高标准农田等产业,建成标准化蔬菜大棚10座,按照“一棚两用”理念,建设多季节循环利用晾晒棚30座,积极对接企业,发展订单经济。2017年,红溪村整村脱贫。如今,红溪村华丽变身,人均年收入可达1.6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新村。30多年如弹指一瞬,当时的2000多名各族群众在景电二期灌区风沙区前沿扎下了根,活出了新气象,活出了获得感。绿色的产业兴起,也形成了风沙区的天然屏障,阻截了南下的滚滚黄沙。如今,在一个个“产业成片、居住相嵌、文化共享、联谊帮扶”红石榴互嵌式片区,辽阔延绵的良田与不远处的村庄相依相守,道路平坦畅通,民居错落有致,人民生活如芝麻开花,呈现出一幅和谐和美的画卷。从物理空间上的“共居”,到情感交流上的“共情”,在景电二期灌区多民族聚居区,各族群众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也在着力塑造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加深着对文化、习俗的认同,一点一点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种认同,就像一颗颗种子,播撒在各族群众的心田,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红水镇昌林村位于景电二期灌区西南部,与少数民族移民村———靖安村首尾相连。靖安村建村伊始,平田整地缺少农业机械、修路盖房缺少技术劳力、看病就医四处奔波找医生……新搬来的回族群众每干一件事,都是困难重重。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近在咫尺的昌林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了解到靖安村群众的苦衷和难处后伸出援手,在两村两委会的协作倡导下成立了“昌林·靖安产业发展互助协会”。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两村党支部比学赶帮、创先争优;两村群众生活互助,经济互补,文化互动,婚姻互通,形成了民族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故事。贯通道路,连通“心路”。长期以来,昌林村通往靖安村的道路崎岖难行,严重制约了两村经济发展。2012年7月,两村党支部决定修通主动脉———昌靖路。破土动工那天,两村的党员干部率先义务出工,男女老少踊跃参加。工地上机器轰鸣,尘土飞扬,经过一个月热火朝天的奋战,一条长4.7公里、宽3.5米的标准化路水泥路贯通了昌林和靖安。通车的大喜日子里,回汉群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乡亲们亲切地称这条路为民族团结进步路。在靖安村,提起昌林村的村医方翠兰,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年逾耄耋的乡村赤脚医生,从医已有40多年。在医疗卫生相对落后的年代,由于靖安村村卫生室、村医,数十年来,方翠兰自觉担负起了靖安村回族群众的医服务工作。靖安村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经她接生,靖安村的群众亲切地称她为“回族尕娃的好阿妈”。时光回溯到1994年,方翠兰随景电工程移民至昌林村后,就与回族群众结下了亲人般的情谊。上世纪90年代末,靖安村的回族群众对找汉族医生看病还心存芥蒂,方翠兰便步行主动上门,积极向回族群众宣讲普及基本的医疗卫生知识,并帮助回族妇女接生。慢慢的,回族群众接纳了方翠兰,也渐渐地离不开这位赤脚医生。那时候,农村的条件极为艰苦,昌林村仅有一辆手扶拖拉机,方翠兰要去靖安村接生,连个车马都寻不上。有时候三更半夜接到回族群众接生的请求,她二话不说拎起医疗箱小跑着赶着去。年仅16岁的村民兰尕祖在阑尾炎手术后,伤口发生感染,病情十分危急,长达两个月,方翠兰每天步行两趟去靖安村为他治疗,直至痊愈。一颗金子的心,换来的是金子的情。接生了几代人的方翠兰,成为回族群众的“贴心人”。他们感激方翠兰,时常会到诊所看看她,拉拉家常。方翠兰也是幸福的,在长达数十年的默默奔走中,她的胸膛间激荡着对同胞的真心真情。尽管身躯矮小,她却在汉族和回族群众之间牵系了一条血脉相连的纽带。因水结缘迁徙而来各族群众是拓荒的群体,也是文化的使者。每个移民都是一个文化符号,他们有不同的文化风俗、生活习惯、道德观念,但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族群众互鉴融通、兼收并蓄,汇聚起共同繁荣进步的强大凝聚力。教育改变命运,照亮未来。在靖安村,教育观念的转变尤为突出。这几年,兰州大学、宁夏医科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渤海大学的录取名单中,靖安村的孩子们榜上有名。截至目前,上了本科院校的有48个各民族孩子。每一个考上大学孩子,靖安村村支书张维全都如数家珍。他的女儿考入大学,并留在省会兰州,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他告诉记者:“教育改变了很多孩子的人生轨迹。过去我们回族不愿意孩子念书,尤其不让女娃念书。搬迁到这里后,我看到了身边的汉族群众苦供孩子读书,一些孩子因为考上大学改变了自己甚至家族的命运,这给我很多感触。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我要让重视教育的理念在靖安成风化俗,让更多的孩子靠读书改变命运。”除了苦口婆心劝说,张维全还从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中拿出一些钱,对本科上线的孩子按照每人3500元进行奖励。1995年出生的蒲文倩,是父母搬迁到靖安村后出生的。对她而言,原籍是个模糊的概念,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就是靖安。“我出生在新家园,成长在新天地,但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多民族聚居融合后的新思想影响了我的父母。开明的父母懂得了教育的重要性,也摒弃了女孩子读书无用的想法,一直含辛茹苦培养我们兄妹三个,我们都考上了大学,改变了命运。”2019年,从兰州城市学院毕业后,蒲文倩考上了特岗教师,她毅然选择回到母校靖安民族小学任教。“在我上学的时候,总有突然消失的同学。她们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辍学去结婚了,他们连站在教育公平起跑线上的机会都没有。我毕业后选择回到母校,就是想告诉更多的孩子,读书真的可以命运。我就想做一束微光,一束帮助故乡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在昌林靖安两村,除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各族青年自由恋爱并通婚的佳话也一再传唱。靖安村回族青年张玉正与昌林村汉族女青年杨润娥自由恋爱结为连理,现已有一双儿女,两人和和睦睦、相敬如宾;昌林一组汉族青年于宗尧与回族女子毛燕组建了幸福家庭,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美满。同心筑梦,物华弥新。长期以来,昌林靖安两村通过颇具民族风格的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两村合为一体。每年,两村群众一起参加“三八”“国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回汉群众共同歌唱幸福生活,歌唱党的民族好政策。2018年,昌林村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的光荣称号。失落的乡村,寻不回的故乡,这是近年来舆论场频频探寻讨论的话题。采访中,在景电二期灌区多民族聚居区,涌动的青年洄游力量让记者耳目一新。乡村全面振兴,青年是其中的重要力量。尤其是返乡创业青年,是乡村的“洄游者”和“领潮者”,在时代潮涌中,他们选择另辟蹊径,带着技术、信息和视野流向农村。漫水滩乡红溪村村民吕斌就是如此。80后青年吕斌看到家乡“一洋三红”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片沙漠边缘的黄土地上,藏着一片商业蓝海。于是他选择在家乡发展事业。而今,经历了从洋葱代办、种植大户的摸索蜕变后,在家乡创业,在吕斌眼中已不只是一门“生意”。从加入到融入,自己不只是创业者,还是“新农人”。他深知自己经营的不单是一个产业,还是与村集体、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和美乡村的全新生态。红溪村在他看来是一个载体,承载的不仅乡土情结,还有各民族团结共荣的情怀。在家乡做事业,就要守护住这份情怀。“让村里人增加收入,这是我最朴实的想法。不管是做代办向外地输送家乡的优质农产品,还是种植农作物,我所从事的职业用工比较多,尤其是在春季种植期和秋季收获期,常常需要250多个人栽种、装车。到了农忙时节,附近的回、汉、藏、蒙各族同胞都会来我这里务工。在9月份洋葱装车的黄金期,每天需要支付劳务费用2.3万,一个青壮年劳动力每天的劳务收入可达700元,这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吕斌告诉记者。1989年出生的红溪村村书记康金兄也是青年力量中的佼佼者。刚当选时,村里人看到新书记是个“尕女子”,又是藏族,心里犯起了嘀咕。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康金兄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逐户走访了解村情、宣讲政策、问计问需,确定 “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入股分红等方式,继续大力发展“一洋三红”、温室大棚、高标准农田等产业,并着力构建集“技术服务→收购加工→市场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她一边带领两委班子和种植能手前往平川和古浪学习取经,一边鼓励移民与汉族群众结成对子,从种植、浇水、管理、打药、收获全过程实现一条龙服务。如今,随着10座标准化蔬菜大棚的拔地而起,村民们尝到订单经济的甜头,每棚收益1.5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按照“一棚两用”理念,村里还建设了30座多季节循环利用晾晒棚,其中15棚订单种植螺丝椒、茄子、普罗旺斯西红柿,预计每棚收益1.5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2万元;15棚免费提供给群众晾晒枸杞,发展枸杞产业发展。学成回乡后的蒲文倩,已经从靖安小学里的学生,变成了家乡的人民教师。4年里她对故乡有了更难割舍的感情。也恰是这样,让她读懂了故乡的风土人情,读懂了责任与担当,也读懂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真义。石榴花开,同心筑梦;桑园如渥,岁岁丰稔。从田畴耕作到烟火日常,从阡陌街巷到学校课堂,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景电二期灌区多民族聚居区的每一个角落葳蕤生长,悦然绽放,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着美丽家园,共同创造着美好生活。▌记者:施耀花 沈渭霞 刘 强
▌编辑:李玲燕
▌责任编辑:郭旭欣
投稿:baiyinxinmeit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