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系列教材推荐 |《图书馆学基础》出版

文摘   2024-04-19 11:08   湖北  


《图书馆学基础》

丛书: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系列教材

作者:肖希明 主编;吴钢 副主编

ISBN:978-7-307-24303-3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面向图书馆学专业初学者传授有关图书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了解图书馆、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了解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学科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图书馆核心价值和从事专业技术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精神。

全书共分10章,分别包括图书馆的概念与职能、图书馆的产生与发展、图书馆学的基本问题,图书馆学学科简史、各类型图书馆、图书馆事业、图书馆治理、图书馆工作体系、图书馆职业基本理念、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未来。全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内容体系之中,构建了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当代中国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



背景及特色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文化知识的宝库。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这一论述高屋建瓴,是对图书馆职能的崭新定位,将图书馆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也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图书馆学是在图书馆实践活动和图书馆事业发展中总结和提炼的关于知识信息的搜集、组织、管理和传播利用的知识体系,也是探索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图书馆学源远流长,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今天,它正勃发出盎然生机,屹立于现代学科之林。

   “图书馆学基础”是为图书馆学本科阶段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图书馆学专业的入门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向图书馆学专业初学者传授有关图书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了解图书馆、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了解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学科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图书馆核心价值和从事专业技术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精神。


      作为学科概论性课程,“图书馆学基础”涉及的内容大体属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范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主要从宏观方面阐述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念,从而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它是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学的分支学科,但同时又是图书馆学各分支学科共同的基础,是指导图书馆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并不以解决图书馆工作实践中操作层面的问题为目的,但它研究的理论、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制度、形成的决策,对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本书正是在努力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精神引领贯穿于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写的全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汇于教材内容体系之中,构建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当代中国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具体地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它的特色。

      第一,文化渊源。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应该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智慧。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人本”“民本”的思想,应是当今图书馆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办馆理念的渊源;发轫于周代,经孔孟及历代儒家传承和发展的社会教化理论,实乃今天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阅读推广功能之滥觞;中国的学术文化中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传统,是当今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应该继承的优良学术传统。就图书馆学本身而言,虽然中国古代没有“图书馆学"之名,但中国古代的目录学、校雠学、文献学、版本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是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重要渊源。如程俱关于“馆阁”即图书馆“资政"和“育人"功能的论述,章学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包含的“治书”与“治学”关系的思想,从“文以载道”衍生的“藏书以传道"中所蕴含的图书馆价值理性等,都是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应该汲取的精神养分。

     第二,现实国情。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现实国情,体现问题导向。中国的现实国情是什么呢?首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方面,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而我国的公共文化事业、图书馆事业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相当突出。事业发展的需求应当成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创新的最强驱动力,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要为解决我国图书馆事业、公共文化事业中的现实问题和矛盾提供中国思路和中国方案。其次,我国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党的二十大又提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即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中,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书香中国、数字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等都是与图书馆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发展战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要为图书馆学应用实践领域服务于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和社会的重大需求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最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要研究国家的图书馆制度问题,因此必须与 国家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以现行的国家法律制度和政策为根本遵循。

     第三,话语体系。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任何学科 的理论或学术思想以及学科的概念和范畴、理念和方法等,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话语形式来表达,这样一套用于思想表达和交流的要素组合就是话语体系。话语体系衍生出话语权,话语权则关系着学科的影响力和学科地位。因此,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要着力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话语的灵魂是思想,没有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的有效供给,就没有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概念范畴、新的理论命题、新的理论判断。

     第四,学理意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范式从“学科本位”转向“问题本位”,并不意味着否定学科自身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相反,对任何一门学科而言,考察并厘清学科理论的逻辑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探寻学科具有哲学意义的思辨性、公理性、规律性的价值内涵,是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图书馆学亦然。学理意识要求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凝练出具有高度概括性和稳定性、能够反映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和实践的基本特性和逻辑起点的基本概念;要确定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基本范畴,这些范畴要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征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 向,符合当前社会的现实需要和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要构建个能不断融入学科领域新概念、新范畴和新理论的开放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要探索建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吸收跨学科研究优点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体系。

     根据我们对于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特色的理解,在借鉴和吸收历史研究成果,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一个新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框架。这一体系由四个部分组成:图书馆学元理论、图书馆发展理论、图书馆治理理论和图书馆职业理论,每一部分都有丰富的内涵。


(1)图书馆学元理论。元理论( meta-theory)是哲学社会科学中经常涉及的概念,是以理论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图书馆学元理论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图书馆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和构成、基本研究范围、基本现象的原理性描述方式和方法论等进行的研究,它是在更根本、更深入的层次上对图书馆学理论逻辑进行的阐释和说明,也是图书馆学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基点。图书馆学元理论主要包括图书馆的概念与本质、图书馆与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关系、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图书馆学的概念、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图书馆学理论基础、图书馆学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2)图书馆发展理论。古代图书馆的产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近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在我国发展已逾百年,并在不同时代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研究总结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关注和解决当今图书馆事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是图书馆发展理论研究的目标和任务。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技术和人文环境的变化,图书馆如何变革与转型,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是当代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必须研究的问题。图书馆发展理论需要研究的是图书馆产生的机理、图书馆发展历史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各类型图书馆研究、图书馆系统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图书馆发展形态的演变、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发展的关系、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发展的关系等。

     (3)图书馆治理理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战略决策。图书馆是国家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图书馆治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图书馆治理与图书馆管理不同。图书馆管理是在图书馆内开展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和监督等活动,以维持图书馆的有效运行,属于应用图书馆学的范畴。图书馆治理则是 要建立一个制度体系,科学合理地界定图书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职责和利益的关系,从而实现图书馆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属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范畴。图书馆治理理论主要包含图书馆权利、图书馆制度、图书馆法治、图书馆事业、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等。

     (4)图书馆职业理论。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现代图书馆注重“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仅包括用户,还包括图书馆员。事实上,没有一支爱岗敬业的图书馆员队伍,图书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图书馆职业理论应该成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职业理论包括图书馆核心价值、图书馆职业精神、图书馆职业道德等。


以上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构成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其中,图书馆学元理论起到基础性和支配性作用,图书馆发展理论、图书馆治理理论和图书馆职业理论是图书馆学元理论的应用、延伸和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与本书的内容体系不完全是同构的。作为图书馆学初学者的入门教材,还必须考虑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认识论原则。我们力图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内容都纳入本书内容体系中,但这些内容在书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位置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本身并不是一致的。

来源:肖希明《图书馆学基础》前言.



主编简介



肖希明 任职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博士生导师,教授。社会兼职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资源建设与共享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管理等。出版专著《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等十余部,在省部级、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几十篇。






目录











图书情报知识
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承办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图书馆学优秀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