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后付”开通容易取消难,双十一避坑指南来了!

时事   2024-11-11 11:04   山东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电商大促季又来了,然而一些平台推出的“先用后付”新“玩法”却遭到消费者吐槽,频上热搜、引发关注。
“先用后付”的支付模式,是让消费者网上购物时无需付款即可下单,商品确认收货后再付款,并在一定还款周期内为消费者免息。“先用后付”看似增加了购物的便捷性,但不少消费者表示该功能开通容易关闭难。
电商平台不断优化消费体验的同时,如何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消费者该注意哪些问题?在“买买买”的同时还有哪些“坑”要注意?快收好这份消费指南。

━━━━━
没留神就开通“先用后付” 
有消费者中招这些“套路”

很多消费者反映,自己默认的付款方式莫名其妙变成了“先用后付”,不用输密码、刷脸或刷指纹确认就直接下单了。有的消费者只是想收藏商品或先添加到购物车,方便比价和统一结算,却变成了直接下单;也有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以“先用后付”的方式购买过商品,驿站里都是自家包裹不说,后续还产生了违约金和逾期费用。
比如上海的陈女士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她表示各大平台“先用后付”的现象十分普遍。“我本身比较排斥这些,所以不主动申请,但在支付时莫名其妙地默认选中了‘先用后付’。还曾遇到过如果不选‘先用后付’就没办法支付的情况,我只能把订单关掉。”
订单提交时弹窗拦截,只能选“确认并使用”,或者“x”关闭,无法提交订单。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陈女士表示,“先用后付”的开通按钮普遍设置得很显眼,甚至无意间就开通了,但要想关掉可不容易。“要关掉‘先用后付’一般要进‘我的’,再进‘设置’,再找到类似‘支付’或‘钱包’,才能找到‘先用后付’的开关,通常都是默认开启。”

━━━━━
开通容易,取消难
关闭按钮“躲猫猫”

近期,各地消保委收到多起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网购中的“先用后付”“免密支付”方面。不少消费者反映,他们不知不觉中开通了电商平台的“先用后付”功能,没留神就“0元”拍下了商品。
▲图片来源:上海市消保委
消费者在尝试开通“先用后付”后,购买支持“先用后付”的商品时,页面底部都会显示“0元下单,确认收货后再付钱”的字样,点击按钮之后,在不输入密码的情况下,一步就完成了购买操作,整个过程仅需数秒。
江苏省消保委工作人员表示,在购物车结算页面的下拉选项中,有一个已经被自动勾选的“先用后付”功能。很多消费者不需要额外确认或输入密码,就可以下单。
一些消费者发现,开通后想关闭,但“关闭”键却和消费者玩起了“躲猫猫”。上海市消保委就此总结了“先用后付”的诸多消费问题:
1.有的平台面向资信达标用户默认开通了“先用后付”,或者消费者在没注意的情况下开通了“先用后付”,然而由于“先用后付”的“一键购买”下单方式和原来的结算流程不一样,造成下错订单、被收取逾期费用等不好的消费体验。
2.“先用后付”0元下单不同于目前C端使用频率更高的信用卡、消费贷等产品,不占用消费者资金的背后依托于第三方金融机构对消费者进行授信。如果消费者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付款,将会面临逾期费用和信用损失,但平台没有很好地向消费者充分提示此类复杂金融产品的性质和逾期后果。
3.消费者想取消“先用后付”很难。不少消费者反映“先用后付”开通后,想关闭却非常困难,一些平台的关闭入口很深、而且很隐蔽,找也找不到;有的消费者找到了关闭的路径,却因为有未完成的“先用后付”订单而关不掉。

━━━━━
专家:平台不能利用技术手段自作主张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商家开通“先用后付”的模式初衷是给消费者带来更方便的体验。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平台却忽视了消费者真实的需求和感受,平台不应该通过技术手段代替消费者进行思考并做决定。
“商家要告知消费者开通的风险和不利因素,不应通过默认勾选或其他方式,误导消费者开通,同时要提供便捷的关闭模式。还要制定公平合理的规则,把规则全部准确地告知消费者,让消费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自主选择,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陈音江说。
11月9日,上海市消保委在文章中表示“先用后付”应当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先用后付”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模式,提供了更大的支付灵活性和购物便利性,确实有利于促进交易。
既然是好事,就应该把好事办好,首先平台应该让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开通“先用后付”,其次要通过服务协议详细告知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并充分说明“先用后付”的优势以及逾期后果、相关风险等,同时还要设置简单便捷的取消方式,当消费者不需要“先用后付”时,可以方便地关闭。
此外,今年7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排除、限制消费者选择其他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

━━━━━
理性看待“测评红黑榜”“必备好物清单”“避雷指南”
双十一还有“坑”要避一避

“先用后付”的套路还没整明白,第三方测评的新“玩法”又来了。
面对网络空间海量信息,“第三方测评”成为消费者网购决策的参考,许多人养成了“买前看‘测评’”的消费习惯。一些“测评红黑榜”“必备好物清单”“避雷指南”成为消费者的“消费参考坐标系”。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提醒,针对“第三方测评”主播、博主提供的引流优惠信息,特别是所谓“无脑购入”“家人们放心冲”等具有强烈情绪和引导性质的标题、口号时,消费者应保持清醒,聚焦自己和家人的真实需要,不迷信“流量”,不尽信“流量”。
消费者在浏览有关“第三方测评”信息和推荐产品时,要留意查验有关测评项目是否合理,测评信息或数据来源标注是否清晰,相关数据结论有无常识性错误或逻辑谬误,还可以翻阅查验该账号作者往期成果、点赞情况和网友评论留言,综合比较信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此外,快递未经同意直接被放快递柜怎么办?7天无理由退货到底从哪天开始算?手机里全是“双十一”的促销短信可以投诉吗?这个双十一还有哪些消费陷阱↓↓↓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双十一”来临,骗子也没闲着。冒充客服开会员并诱导下载不明APP;收货时散发“大促”字样的传单诱导扫码,都是骗子常用的诈骗手段。警方提示:
1. 让你领取奖品、红包、补贴、退款的陌生快递”都是诈骗;收到不明快递时不要随意扫码,不要添加陌生好友,疑似诈骗快递传单,及时撕毁;
2、刷单、刷信誉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并非正当兼职,让你在网络上垫资做返利“任务”的,都是诈骗。
消费者购物要在安全正规的平台,不要相信任何高质低价的物品;不要脱离平台私下转账交易。戳视频↓↓↓


这个双十一,
你遇到了哪些消费烦恼?
又有哪些防骗小妙招?
评论区留言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国家反诈中心官方微博、中国消费者协会微信公众号、上海消保委微信公众号、新京报


鄄城融媒
该账号为鄄城县融媒体中心(鄄城县广播电视台)官方账号。鄄城县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辖15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93万。鄄城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县、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绿色生态县、智慧外贸先锋县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