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这么年轻?英语、东北话无缝衔接!副局长的推介视频火了!

文化   2024-11-07 08:51   陕西  


近日

一段推荐大米的视频火了

稻田里

身着正装的女子站在演讲台后

用纯正的英音向大家推荐当地特产

接着,她秒切东北话

一句亲切的“赵叔(shú)”

让网友直呼:“从英伦庄园回屯子了!”


视频的主角叫彭勃是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文旅局副局长。站在稻田地里,英文和东北话自如切换,推介于洪区蟹田稻秋收实况,获得数万网友点赞。


她说,视频带货效果很显著,这两天他们已经“忙疯了,一直在插着充电器不停地接电话”。视频发布以来,赵叔家的水稻已经卖出20多万公斤。


视频的火爆不仅大大带动了赵叔自家大米的销量,还让当地稻米联盟整个万金村的销量一下就上去了,而且这些订单来自于全国各地。




咋这么年轻?
这么好看?
是海归吗?



双语女局长爆火之后,网友不免好奇:咋这么年轻?这么好看?是海归吗?

面对网友的质疑,彭勃坦然回应:“年轻是因为开了美颜,本人比上镜老很多;不是海归,83年的地产大学生,铁岭西丰国家级贫困县考上来的”。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为了推荐好本地产品,彭勃和团队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发现于洪区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最早的水稻田开辟于1906年,她和团队决定,选择大米作为第一个推介产品。


“领导说希望年轻人以有深度有网感的形式推介本地产品”,于是彭勃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在参考了网络上的多种视频形式之后,最终敲定以“发布会”形式进行宣传,经过多次录制择优发布。最终,反差强烈的英文与东北话双语视频在网络爆火。


对于视频“出圈”,勃副局长一开始笑称“只是侥幸”,但后来我们了解到,为了吸引并接住这“泼天的流量”,于洪文旅在背后着实下了大功夫。


视频火了之后,“于洪文旅”的账号收到了来自天南海北的网友大量留言。“有一些网友在评论里留问:


“这条视频走出辽宁没?走到哪里了?”

然后大家纷纷在视频评论区里接龙

“我在西安看到了’‘我在海南看到了”

“我在澳大利亚看到了” “我在美国看到了”



有一条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留言,让彭勃和同事们特别感动,看着同胞用繁体字写出的留言,彭勃马上回复道:“老乡同胞,老铁我们东北大米熟了,热腾腾的回家上炕就吃饭”。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彭勃说,视频发出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收到了大量的评论和转发,还得到人民网等央媒的肯定,称视频“有力量、有内容”。也是从那时起,彭勃便举着手机,在两天里回复了3000多条评论:“我发现跟朋友们交流是很快乐的事,大家对东北充满了好奇,我还和评论区的几个朋友都加了微信,交上朋友了。”

真诚的回复总是最能打动人,随着视频爆火,越来越多的网友自发为她发声,越来越多的人这个东北姑娘所感染。



谈发音:英语“专八”,有点基础



有做英文期刊的行家告诉记者,“彭勃的英语,其实挺纯正,是传统的英音,和美剧里的不同。”

得到专业人士的评价,彭勃连连摆手,十分谦逊,“谢谢大家对我的肯定,我的英语还需要进一步修炼。”彭勃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专业八级水平。18年前,她考入于洪区成为“新于洪人”。

起初,她以翻译的身份在于洪区外事办工作了几年。“当时主要是以笔译为主,译写于洪区的项目招商简介。”后来,彭勃调任基层,在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同时,又兼任了于洪区文旅推荐官的工作,成为英文推荐官,英语也得以坚持下来。



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澎湃新闻、辽宁日报、荆楚网



-- END --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点击图片扫码下载)



责 编 | 王越美

审 核 | 张建全

终 审 | 张嘉懿


文化艺术报社
《文化艺术报》是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主管、陕西人民出版社主办,西北地区唯一一份极具权威性、影响力的省级文化艺术行业综合资讯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32 邮局征订代号:51-2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