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梳理和总结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阶段性成果,全面展示改革亮点成就、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大美桦南”公众号特开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专栏,陆续刊发各部门、各单位改革案例和信息,努力营造全县上下抓改革、推动发展靠改革、解决问题用改革的浓厚氛围,为加快推动大美桦南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注入强劲改革动能。
一、改革背景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一起统筹部署,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与地方合作已成为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在市委全面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背景下,桦南抢抓发展机遇,全面融入市域西部功能区建设,但由于缺少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导致创新资源支撑较为薄弱,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为破解发展瓶颈,桦南拓宽发展思路,探索利用校地合作优势,用好柔性引才政策,通过畅通渠道、常态互动、链接资源等形式,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积极用好院校人才智力资源,将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桦南的创新发展优势。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合作机制,畅通对接渠道。示范引领带动,县委主要领导每年带队深入国省高校对接洽谈县校合作相关事宜,就桦南县情和资源优势进行推介,定期召开校地合作会商会议,听取校地合作推进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系统谋划推动,将校地合作列入重点突破性任务中,作为重点突破性工作会议述职内容,定期跟踪各责任部门单位落实合作项目进度情况,压实各部门工作责任,推动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多方聚力联动,组织部门积极发挥人才工作牵头抓总作用,搭建沟通桥梁,引导农业农村局、教育局、卫健局、工信局、文旅局等7家单位与合作高校精准对接,生成《哈尔滨工程大学帮扶桦南县第一中学计划》《佳木斯大学桦南安格斯肉牛产学研战略合作方案》等17项合作计划,持续在扶农助农、科研攻关、医疗卫生、招才引智、教育教学、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加快推动框架协议从口头笔头落到地头、从纸面桌面落到地面。
(二)创新沟通载体,保持常态互动。主动走出去,建立“1+N”人才政策体系,拓宽引才渠道,开展“黑龙江人才周”“市委书记进校园”、事企联聘活动,深入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9所高校,通过校地领导座谈、现场人才招聘、项目合作签约等形式,吸引54人报名,成功为18家事业单位引进29名高学历人才。截至目前,桦南县引进的人才总量已经达到1800余人,年均引进人才3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2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54人,有效形成引才聚才的“海潮效应”。搭建沟通桥,在文化旅游、研学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与高校建立密切联系。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赴我县开展送文艺下乡演出2次,丰富村民精神生活,营造温馨祥和氛围。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多次到我县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活动,为广大农村居民以及外卖员、快递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公益医疗服务,受益人群达2000余人次,让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桦南县第一中学组织30名学生到佳木斯大学开展大手拉小手“周末佳大行”研学活动,为学生拓宽视野,明确目标。
(三)强化协同配合,链接校地资源。联合育人才,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佳木斯大学生成战略合作项目,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农大建立长期合作,挂牌成立县校企、产学研基地19个,不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研究制定《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组织运行与管理办法》,围绕县域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红色革命等设置研学路线16条,成功吸引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53名大学生到桦南开展实习实训。嫁接新技术,与江南大学共同成立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桦南分中心,县校双方交流互访32次,促成校企合作项目17项,完成功能食品临床评价报告3项,相关合作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3篇,助推全县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全速发展。
三、经验启示
(一)合作内容关键在于“精准”。提升校地合作的实效,重点在于将地方发展需求与高校专业特长进行精准匹配。当前,桦南正处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科技的引领和人才的支撑,要围绕“1+3+N”产业布局,聚焦产业需求和民生短板,与高校人才技术精准对接,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的深度融合,使专业人才创新活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动力得到更加充分释放。
(二)合作机制关键在于“长效”。完善的校地合作机制,重点在于推动形成更加紧密、高效的常态化联系。在制度设计上,要注重上下贯通、系统集成、闭环推进,既要建立领导层面的定期互访机制,也要推动职能部门的常态互通机制,并制定鼓励校地合作的奖励和支持政策,推动校地合作从顶层落实到各方面、全过程。要注重发挥地方、高校、企业等多方作用和资源,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引导、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唤醒企业主体意识,持续做大校地合作的“朋友圈”。
(三)合作形式关键在于“互动”。创新校地合作形式,重点在于汇聚科技、人才资源要素,打造产学研转化平台和人才培养引进平台,促进地方和高校实现互惠互利。以“人才论坛”形式,以会引才聚才,邀请高校人才主动走进地方,打造一批实习实训基地等平台载体,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又为企业发展赋能;依托“市委书记进校园”等活动,组织企事业单位走入高校,组团式开展校园招聘,既促进毕业生就业又为地方补充人才资源。
来源:县委组织部
执编:陈晓琦
责编:侯 超
审核:庞 旭
监制:夏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