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本账号!
内容来源:笔记侠(Notesman)
在日本商业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身贫寒,9岁就被迫辍学做学徒,只有小学学历,甚至连身体也不如一般人。
但就是这样一位一张“好牌”都没有拿到的平凡人,却造就了千亿资产的松下电器,把仅有3个人的街道小作坊变成了一家巨大的跨国企业,在全世界开设了300多家分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5万人。他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名列日本TOP100的富豪榜,其中有10次登顶日本首富。
他,就是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的人生哲学和经营理念,其实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素直之心。他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就深感这四个字的重要,也用一生时间践行了这四个字。
直到今天,PHP(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即通过繁荣实现和平与幸福)研究所出版发行的月刊上,依然印着松下先生的那句名言:
“让我们拥有一颗素直之心吧,它能让你变得强大、正确、聪明。”
1.什么是“素直之心”
那么,什么才是“素直之心”呢?
有人翻译成“坦诚”,也有人翻译成“真实”。
其实,“素直”包含了很多层的含义,比如真诚、本真、坦荡、质朴、本质等等。正因为它包含了这么多内容,所以还是不翻译更好。这正像佛学中“般若”这个词,它包罗万象,根本不能用其他词汇代替。
所谓“素直之心”,即不被任何外力束缚,能拨云见日看清事物本质的一颗心。
我们透过无色透明的玻璃,能看到玻璃内外本来的样子。如果玻璃是彩色的,那就无法看到玻璃后面东西的真实颜色;如果玻璃是扭曲变形的,那看到的东西也会是扭曲的。
同样的道理,一旦我们拥有一颗素直之心,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或偏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事物的真实样貌,掌握真相,再根据真相对事物进行思考和判断,采取相应的行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很容易透过有色玻璃或扭曲变形的玻璃来看待事物。
比如,自身的认知水平、个人的欲望和利益考量、某种价值主张等,很多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
当我们拥有了素直之心,看事情、想问题就比较全面、理性,不会过于偏激、过于狭隘,能够避免陷入无视他人、否定他人的误区。
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言:“不要被知识、欲望、思想、主义等束缚,努力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吧。”
2.怎样才能养成“素直之心”
素直之心的养成,是一个不断学习、反复实践、探究本质、尊重规律的过程。
素直之心的养成,首先要有强烈的意念。这种意念可以通过每天不断自我提醒来培养,比如每天起床之前默念一遍素直之心的重要性,坚持几十年,即使再愚钝的人,也会收获成果。
其次,要坚持终身学习。学习这件事,从来都不是只能在学校完成的。是否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学到无限的知识,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一颗虚心学习的心。
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年龄阶段,也无论我们取得多大的成就,人人都应培养虚心学习之心。正所谓:“用心看,则世间万物皆为我师。”
另外,拥有“素直之心”,离不开学会倾听。松下幸之助说:“要虚心倾听一切建议,因为人无完人,素直之心是无论对谁、无论对什么事都能虚心倾听之心。”
我们在和别人交流沟通的时候,重要的往往不是我们说了什么,而是我们真正听到别人说了什么,而且要对这些话进行反思,看看哪些话对自己有益处,哪些话对自己有借鉴意义。这才是最重要的。
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过:“倾听是我们对任何人的一种至高的恭维。”这句话发人深省。
一个人想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最重要的不是一味地自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自说自话,喋喋不休地自我陶醉,自我炫耀,自我张扬;而是静下心来,让别人尽其所知,畅所欲言,心情舒畅地各自说出他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最后,需要不断自省和反思。其实除了学习,我们还可以从平淡无奇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不断反思和总结,去复盘小成功和小错误,这样哪怕是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日常生活,也能积累下丰富的人生经验。
松下幸之助每天入睡前,都会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反省。
这睡前一个小时反省包括两步:回顾和反思。
回顾这一天都做了什么,哪些事情是令自己满意的,哪些事情没做好?
反思没做好的原因,有什么经验教训?
那些做得不错的工作,下次能不能保证做得更好?
这一天的工作是否有可提炼的原则或方法?
如果仅有一颗“素直之心”,即使是松下幸之助,也不可能靠一己之力把松下变成跨国巨头企业,他能取得杰出的成就,主要靠的是这“四大法宝”。
“公开透明”这一理念被越来越多优秀的企业所接受,通过采取透明化经营,让“污垢”在企业内部无容身之处,杜绝了滋生官僚主义的土壤。通过实现透明化经营,加强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决策速度加快了,这是“化解大企业病”的必经之路。
松下幸之助所主张的“玻璃式经营法”,其实质就是对人的尊重与信任,这也是他对“素直之心”这个理念的实际运用。
2.水坝式经营
1965年,在一次面对日本400多家中小企业主的公开分享会上,松下幸之助说:“经营一家企业,应该像在河边修建水坝来储存水一样,要做到从容不迫。”
话音刚落,有一位企业老板举手发言说:“松下先生,您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我们怎样才能建起经营的水坝呢?如果我们连水都没有,那怎么办呢?”
松下幸之助不紧不慢地答道:“最重要的一点,首先你要真的想做到水坝式经营。”
他的回答引起现场一片笑声,大家都议论道:“这算是什么答案啊?”
于是,很多人听了演讲之后,都不太满意,因为他们更希望从这位“经营之神”身上学到企业成功的秘诀。
然而,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完全没有理解松下幸之助“水坝式经营”的涵义。
但是,在这400多人中,却有一个人受到了极大震撼。这个人就是刚刚创立京瓷不久的稻盛和夫。
后来他回忆说:“当时,我真的有所感悟。如果抱着让人传授一些模棱两可的简单方法的念头,你是不可能做好经营的。重要的不是如何实现,而是自己首先要有预期,有思路,有强烈的愿望。这很关键,松下先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能如此高屋建瓴、一语道出经营的本质,松下先生真的很伟大!”
其实,所谓“水坝式经营”就是像水坝那样去拦阻和储存河水,随着季节或气候的变化,经常保持必要用水量的功能。企业经营也必须像水坝一样具有调节的机制,这样就算外在形势有所变化,企业也能做到永续经营。
这其中,“经营要留有余地”,是“水坝式经营”的核心理念,也是松下幸之助成功经营的秘诀之一。只有遵循这种方法,企业随时做好准备,各项资源都能运用自如,那么无论企业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稳定地发展下去。
水坝可在水量剧增时蓄水,也可在水量骤减时放水。对于企业来讲,“水坝”可以调节市场的供需平衡。通俗地讲,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公司经营景气的时候,企业就要适当地储存资金,更新设备,引进优秀人才,同时增加对技术的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保留一定的后备力量。换言之,在经营核心要素上要保留宽裕的“水”作为储备。
“水坝式经营”的作用,是避免经营过程中的周期性震荡,减少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冲击。
“水坝式经营”对我们的中小民营企业有非常大的启发作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像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但不少企业在取得一时的成功后,往往没几年就迅速走向衰亡,形成“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局面。
造成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过度扩张,而未建立起自己的“风险防范水坝”,反而经常出现“十口锅八个锅盖”,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这是个值得我们细细思考的问题。
3.众智经营法
松下幸之助把向众人询问的智慧称为“博采众长”,基于“博采众长”的经营哲学称为“众智经营法”。
倾听是一门学问,领导者倾听的更应该是部下的“热情”,而不仅是内容本身。松下幸之助认为,部下提出的几次建议中能有一次是不错的,那就足够。
松下幸之助是这样感悟的:“与内容相比,尤其要对部下来找上司交谈的姿态、行动予以肯定或称赞。具体做法是肯定部下来找自己的热情,部下所言的内容、建议可以放在其次。这样才能激励部下不断地学习,和上司交谈,提供信息,提建议,出主意。思考如何能让部下讲真话,并愿意主动反馈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松下幸之助在推广自己的想法时,总是尽力了解多数人的意见、建议、想法,集众人之智。其中也会有反对意见,但松下幸之助对此并不介意。他把这些反对意见看作是员工向他指出需要推进、致力解决的地方。
所以,越是反对意见,松下幸之助越会认真地倾听。认真听取不同的意见,可以规避危险。
松下幸之助终其一生都未曾在事业上有过大的失败,这就是因为他积极地向人发问、倾听,实践着“众智经营法”。
“众智经营法”是基于“人是伟大的存在”“每个人都是钻石”“一切经营的出发点是对人的尊重”等观念产生的。一个人要“博采众长”,一家企业需要“众智经营法”,这样才能让企业持续发展下去。正像松下先生所说:“作为经营者,没有比向部下发问更划算、更快、更好的方法了。”
4.自来水经营法
松下电器创始于1918年3月24日,但我们翻开松下电器的企业史,却发现其它的成立时间是1932年5月5日,这差了整整14年,难道是松下幸之助搞错了吗?
原来,松下电器刚创立时,松下幸之助就提出了“产业人的使命”,即通过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来满足社会需求,消除贫穷,使人间变成幸福的乐园。实际上就是提出了“自来水经营哲学”。但创业的前面十几年里,员工根本无法理解这一理念,只有松下幸之助一个人在呼吁。
松下幸之助回忆说,到了1932年前后,大部分员工才完全理解、接受这一经营理念,并将它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最终形成企业统一的价值观。所以,在编写企业史时,松下幸之助把企业成立时间确定在1932年,之前的14年统一划入筹备期。
这14年筹备什么?只为了一个经营法则。
这个经营法则,就是影响了世界商业史的“自来水经营法则”。
那“自来水经营法”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里面有个小故事:在一个炎炎夏日,松下幸之助走在路上,看到有个路人拧开路边的水龙头,大口大口地痛快喝水。
这时候松下幸之助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对啊,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不就跟自来水一样吗?自来水是大家都需要的,价格也是大家都能接受的。
从这里他又想到,经营者的使命是什么?就是要消除贫困,让昂贵的产品像廉价的自来水一样无穷无尽。
那怎么才能做到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多贵的产品,如果能增加它的数量,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来供给,这不仅能带来物质上的极大丰富,也能让人们的精神变得充盈。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管仲,很早之前就讲过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又怎么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与幸福呢?
正是因为这点,松下幸之助后来提出了通过繁荣实现和平与幸福的“PHP”运动,这与“自来水经营法”的核心思想一脉相承,这两者的核心理念都是“物美、价廉、量大”。
松下幸之助觉得,如果经营者、企业家不向“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个目标发起挑战,技术就不会得到进步,也不会产生新的创意。接下来,企业就会像温水煮青蛙,一定无法实现持续经营。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物美价廉的产品”不仅指产品的品质高、性能好、便利性强,还包括是否真材实料。如果使用的是破坏自然、有害人类的材料,就算性能再好、再方便,那也不是“卓越的产品”,而是“有害的产品”。
第二,“价廉”可不是仅仅卖得便宜这么简单,我们要学会合理定价,获得“合理的利润”。
那么什么才是“合理的利润”呢?简单来说就是要让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包括供应商、生产商、代理商和最后拿到产品的消费者都认为合理,上下游的合作方都有利润,这才是“合理”。
那么,多少的利润才是合理呢?每个企业因为成本和运作的条件因素各不相同。但在松下幸之助看来,要保证公司的合理利润,正常范围是在10%上下浮动的标准,所以产品定价公式就是:成本+10%利润=价格。
这10%的合理利润,是为了保证公司正常运营,包括设备更新、技术研发和员工薪酬待遇的提高,这都是每个经营者需要时刻考虑的问题。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怎样才能获得合理利润呢?
利润过高,价格上没有优势,超过了消费的购买能力,最终会失去市场,短暂的高利润对企业没有任何的益处;相反,利润太低,企业生产及经营难以为继。要维持合理利润,企业有两个秘诀:“开源”和“节流”。
“开源”,是指企业生产出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占据更多的市场,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即薄利多销,低毛利率、高销售量也可以创造不错的利润总额。
“节流”,指的是在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环节上下功夫,从设计到原材料到生产流程,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成本降下去了,就可以有合理的利润,做到“物美价廉”。
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并学习这种经营理念,比如:同为日本公司的“优衣库”、我们中国的海尔、小米等企业,都把“物美价廉”做到了极致。
1.自我认识,时刻谦虚
“素直之心”的关键就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身为企业家或者管理者,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足,这点非常重要。
一些企业家和管理者在公司有了一些成绩的时候,就归功于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而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甩锅给下属和其他人;总是喜欢谈自己的成绩,对缺点避而不谈;跟别人沟通的时候,也没有谦虚的心态,常常表现得非常傲慢,没有一点真诚之心。
对这样的人,我们要去提醒他们,去帮助他们,否则他们就会栽大跟头。同时,我们也都要时刻自省,思考怎样提升自己,帮助他人。
2.极致透明,尊重信任
松下幸之助提出的“玻璃式经营法”的本质还是对人的尊重与信任,因为企业都是靠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所组成的。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企业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现如今,有些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总是喜欢把真实的经营情况掩盖起来,要么报喜不报忧,要么无论好坏,都不允许公司员工过问。
还有一类经营者和管理者,是非常“双标”的,自己藏着掖着不把实际经营情况公开透明,却要求员工事无巨细地无条件地向他们自己保持透明,可以说是“用之如牛马,防之如盗贼”。
在他们这里,“玻璃式经营”变成了监狱和看守所那种“单向玻璃”,这样的公司又怎么可能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呢?
3. 以人为本,视人为人
松下幸之助深刻地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微妙之处,面对这种复杂性,他用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来应对,那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需求。
首先,是满足员工安全和稳定的需要。
松下电器强调不管在公司创业期还是发展的高峰期,都应给予员工稳定的工作环境,这样员工才能安心地工作。
哪怕是在全球经济危机、企业最困难时期,松下幸之助反而作出“不减薪、不裁员”的承诺,这种承诺极大地满足了员工“安全”的心理需求。
其次,是满足员工关于幸福生活的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到员工最好的福利和回报。
松下幸之助最早提出松下电器员工的工资国际化和福利国际化,在日本最早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保证员工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学习以及陪伴家人。
在薪资水平上,松下幸之助提出“高薪资、高效率”,在给予松下电器员工高水平薪资的同时,要求员工也要达到高效率的工作水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授权文化,以及建立一套让员工“人人皆是经营者”的事业部制。
松下幸之助与很多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不同,他不认为企业是他个人的,而是认为企业是属于全体国民的。
同样,员工就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得到的利润,都包含着全体员工的辛苦付出,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20世纪50年代,松下幸之助就提出了“员工持有股份”制度,这在当年无疑是非常领先的做法。
松下幸之助因身体一直不好,所以一直坚持“授权”,把工作委托给合适的人去做。在把基本的想法、方针、目标阐明后,他将剩下的工作就交给下属,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大胆地去做,逐渐形成了“众智经营法”,同时开创了“事业部制度”,这一制度后来成为日本企业广泛效仿的经营模式。
事业部制度这种分权组织的制度,在当时的日本是首创,后来,这种制度虽经过一些调整,但大体上还是被保留下来,成为日本企业的基本经营制度。
以上三点,同样值得我们今天的企业家用心思考,用心实践。
如果像一些企业家和管理者那样,只把大道理放在嘴边,而说一套做一套,把松下先生的理论变成规训人甚至控制人的“话术”,通过“思想改造”和“洗脑”的方式方便自己管理甚至控制员工,那就完全违背了“素直之心”,变成了“佛口蛇心”,又怎么可能真正得到员工的理解和尊重呢?
参考资料:
1.《攀登者: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郑义林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松下幸之助:一个企业家和一个国家的转型》,历史与秩序,作者:马国川
3.《看完松下幸之助的这60句话,终于明白他为什么这么牛》,笔记侠
4.《实施稳健的水库经营》,松下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