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主要发源于长江黄河流域,历史攸久,炎黄子孙主要是从事农耕织作,所得收获用以充饥御寒,男耕女织,每天都从事着繁重的生产劳动。农作物和蔬菜生长都需要水,所以从古至今浇地就是一项重要的劳动任务。
古时候,主要是肩挑人抬从河里取水,也有的两人拉绳提水浇地。有了井后,除用手拉绳子打水外,人们又发明了桔槔和辘轳从井中提水。
过去生活用水,东贾村及附近的村子都是用辘轳和水桶从井中打水,每天早晨,各家男人挑上空水桶去井台打水,人多了要轮流打水,把空桶挂在井绳钩上,倒转辘轳把桶送入井底,摆动井绳放倒水桶,灌满水后把水桶摇上来挑回家做饭,有时一不小心水桶脱钩,水桶就沉入井底,还得四处借捞筲钩,把桶细心捞上来。有时捞上的水桶也不一定是自家的,也可能是邻居头两天掉下去的桶,只能继续反复摸索着再去捞,只有捞上自家筲桶才松一口气,才算完成任务。
四十年代前后,浇地主要工具就是辘轳,也有同时装两个或四个辘轳的井架,“撅着屁股弯着腰,四把辘轳对栲栳”就是说的,当时浇地的劳动场景。
五十年代,水车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水车,有轮式翻斗水车有脚踏式龙骨刮板水车,还有木制水车和铁水车,以及五十年代用的齿轮大水车。
六十年代前后,生产队时期,木斗水车逐渐换成铁斗水车,水车也逐渐多了起来,东贾村7队8队9队大一点的生产队,每队平均有3一4挂水车,人少的生产队平均2挂,有的生产队地块多水车少的,浇完一块地,要多人出动,去拆水车,搬运到别的井台再安装,不仅费工而且费力,一挂水车每天免强浇一亩多地,遇到天旱井水少,浇的更少了,当时用水车浇地,牲口少的生产队,多一半用人推,水车上十字形绑两个长木杆,四人一组推,每浇完两个畦就換班,一个井台上安排两组八个人,主要是妇女劳动力,有时也派刚干活的小伙子,两组轮換一干就是半天,天气热太阳又晒着,中午下晌时人人汗流夾背,个个累的屁滚尿流。
有一天中午,趁大人休息,几个顽皮的毛孩子就去井台上去玩,登着水车的水斗下到井下乘凉,或者掏麻雀窝捉小麻雀玩。还有的大一点的孩子搞恶作剧,把水车的闸板打开,松手后让水车轰隆隆倒转,说什么叫放扑啦啦,放第三次时水车斗脱钩,水车斗像煮饺子一样一下子全掉入井底,孩子们见势不妙,一轰而散跑了。队长知道后气的直骂街,下午,只好再派几个壮劳力去捞水车斗子,再重新把水车修好。
七十年代,在党和政府推动下,东贾村多数生产队都用水泵代替了落后的水车,水泵浇地代,出水量很大,一次放五六个水头。一天能浇地近二十亩地,开始的水泵是离心式水泵,扬程只有十米左右,后来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抽水量减少,就把水泵放入深坑中,用较长的传动带来带动水泵,这样操作起来很不容易。后来有了轴流式深井泵,才解决了水位低的问题,带水泵的动力,用过蒸汽机,煤气机,后来改为柴油机和电动机。
现在用的是电机水泵一体的潜水泵,不仅扬程高,更是安裝使用都很方便,电力带动,只要合上闸水就抽上来了,而且不易出故障。
潜水泵连通管道和喷灌龙头,实现了淋雨式喷灌。将来,逐渐会发展自动化喷灌系统,土壤中的湿度传感器可以自动调节控制,自动调节灌溉的时间和水量。逐渐实现农业灌溉的全面自动化。
注:点击视频右下角符号可放大观看。
作 者 简 介
张连敏,男,中共党员,东贾村人,1950年11月出生。1971年参加教育工作,后来,元氏师范进修二年,又自学中文(汉语言文学),河北师范学院大专毕业。担任初中物理、化学课程。历任东贾村小学、南牛乡中学教导主任,西杨庄小学、南牛乡成人学校校长,2010年退休。
编 辑:孙俊峰 于金华 黄永静
审 核:邵兵娜 张俊伟 吴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