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中国科大寰宇开物天文讲坛】清华王晓锋教授:核塌缩超新星爆发多样性及大质量恒星演化

学术   2024-11-11 00:01   安徽  



中国科大寰宇开物天文讲坛
核塌缩超新星爆发多样性及大质量恒星演化

2024年11月12日 16:00


中国科大寰宇开物天文讲坛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主办、蔻享学术协办的天文前沿学术讲坛,内容涉及行星、恒星、星系与活动星系、宇宙大尺度结构、宇宙学等天体物理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致力于为广大天文科研工作者与关注天文研究进展的人们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与天文知识传播的平台。“寰宇”取自严济慈先生在1988年为科大创办30周年而题写的“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开物”源于中国古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寰宇开物”寓意为力求通晓宇宙中万物——这是天文学研究的不懈追求。The Universe, Yours to Discover!


蔻享学术
扫码观看直播


报告人介绍






王晓锋

王晓锋,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天文馆馆长(2019-2023)。本科及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曾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等研究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恒星及其高能爆发方向的研究,基于国内外观测设备系统开展了超新星搜寻、后随观测、前身星物理、爆炸机制及宇宙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带领团队建成并运行分钟频率的大视场巡天设备TMTS,并以此开展极短周期时变源的搜寻以及多波段协同观测研究工作,发现了一批重要的特殊恒星及双星系统。已发表SCI论文200篇(包括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10篇),获引用~1.3万次。曾入选基金委杰青及国家人才计划项目,获中国天文学会黄授书奖、腾讯科学探索奖等奖项。



报告摘要


在近邻宇宙中,由大质量恒星中心铁塌缩形成的超新星爆发占到超新星探测总数的70%左右,它们是宇宙重元素的主要贡献者,爆发过程伴随着中微子、引力波、激波突破等重要物理现象。现代大视场时域巡天揭示了核塌缩超新星爆发呈现复杂多样的观测特性,对其观测研究有助于验证和进一步完善了大质量恒星演化理论。本报告将概括性介绍各类核塌缩超新星观测和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清华大学团组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取得的进展,如前身星性质测定,发现超新星爆发激波辐射的反常温度演化现象以及脉动对不稳定爆发机制的观测证据等。特别是,基于两颗近期爆发的近邻II型超新星第一缕光的探测,我们对其前身星性质、星周环境以及爆发几何结构等进行了重要的限制。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往期推荐:





【中国科大寰宇开物天文讲坛】高能物理研究所Dmitriy Khangulyan教授:GRBs @TeV energies


【中国科大寰宇开物天文讲坛】中山大学汤柏添副教授:利用化学动力学研究星系与星团的共同演化


【中国科大寰宇开物天文讲坛】浙大杨海峰教授:Planet Formation in a Polarized View


【中国科大寰宇开物天文讲坛】双白矮星并合与相关天体


【中国科大寰宇开物天文讲坛】基于第一原理的宇宙线等离子体数值模拟


点击“阅读原文

蔻享学术
传播科学、共享科学、服务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