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研究】湖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财富   2024-11-18 15:58   上海  

经济实力

2023年,湖南省经济运行呈现前低、中稳、后升态势,全年经济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达50012.9亿元,经济总量仍居全国各省降序第9位;同比增长4.6%,经济增速较上年有所加快,但低于全国经济增速0.6个百分点。湖南省经济结构仍以第三产业为主导,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为9.3:37.6:53.1,其中,广播影视和出版等优势产业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2023年全省服务业增长加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工业经济在制造业的有力支撑下稳步回升,其中,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突出。2023年湖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3.1%,降幅较上年有所扩大,同时,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投资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综合影响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区域投资增长拉动乏力;消费需求有所好转,全省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较上年加快3.7个百分点。2024年前三季度,湖南省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在产业投资的带动下恢复增长,增速为2.3%,较上半年快1.9个百分点,投资需求有所回升。

从下辖各州市情况看,2023年湖南省各州市经济总量排序较上年无变化,多数州市经济增速较上年略有加快,但整体经济增速相对偏低。湖南省区域经济分化程度仍较高,长株潭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中省会长沙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仍持续处于全省绝对领先地位,2023年,长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万亿元,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0%,是经济总量排名第二岳阳的近3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3.69万元,分别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湖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1.53倍和1.80倍;株洲和湘潭作为全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基础较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前列,2023年分别为9.50万元和10.15万元,但株洲2022-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降幅分别为15.0%5.9%,区域投资需求有待提振;湘潭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为6.7:50.4:42.9,且经济增长也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增加值拉动,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一定产业转型升级压力,此外,湘潭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小幅下降0.8%,区域消费需求相对疲软。岳阳、常德和衡阳经济实力在湖南省居第二梯队,2023年经济总量仍分列全省第2-4位,地区生产总值区间为4000-5000亿元,其中,岳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省除长株潭地区外,唯一高于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州市,衡阳近两年经济增速持续居全省前列,两市作为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建设的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而常德2023年以来受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承压。大湘西地区经济实力仍整体偏弱,除邵阳外,其余四州市2023年经济总量仍分列全省后四位,其中湘西州和张家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地区生产总值不足千亿元,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居全省末两位,同时2023年受第二产业增加值负增长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也居全省下游。2024年上半年度,湖南省各州市整体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株洲和湘潭领跑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而常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偏低。

财政实力

2023年以来,湖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恢复增长,收入规模居全国各省中游,但税收比率仍相对较低,收入稳定性偏弱。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60.50亿元和2585.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4.5%;税收比率分别为65.72%61.04%。此外,湖南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能力仍处于全国偏低水平,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35.07%,财政收支平衡对上级补助收入的依赖度高。湖南省土地市场景气度仍低迷,2023年以来,全省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延续上年下滑态势,且降幅仍较大,基金收入对地方综合财力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弱化。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度,湖南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2621.80亿元和474.9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9%35.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分别下降22.7%42.2%

从下辖各州市情况来看,2023年常德、湘潭和娄底受税收收入下降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小幅下滑,除上述三市外,湖南省其余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平稳增长,以岳阳收入增速最高,为8.2%,受益于此,岳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超过株洲和衡阳居全省第3位,但三市间收入规模差异均很小,且与排名第二的常德收入规模差异也仅在10亿元以内,2023年,常德、岳阳、衡阳和株洲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202.20亿元、200.15亿元、195.61亿元和192.32亿元。此外,湘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2022年被邵阳超越后,2023年再次被怀化超越,收入规模已降至全省第10位。长沙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和自给能力仍居全省绝对领先地位,但近两年税收收入持续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主要靠非税收入拉动。2023年长沙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7.07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税收收入为821.03亿元,同比下降3.7%;税收比率为66.91%。除长沙外,2023年税收收入下降的州市还包括常德、娄底、湘潭和张家界,其中,常德和娄底税收收入降幅均超过10%,而非税收入增幅均超过20%,综合影响下,两市税收比率大幅下降,2023年税收比率分别为53.92%62.69%,在省内仅高于湘西州。大湘西地区整体财力偏弱,其中,娄底、湘西州和张家界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均不到100亿元,收入规模居全省后三位。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方面,2023年,除衡阳和怀化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恢复增长外,湖南省其余州市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仍呈下滑趋势,且多数州市降幅较上年进一步扩大,其中,张家界、湘西州、湘潭、常德、株洲和益阳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均超过30%。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降幅明显影响,全省多数州市近两年基金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率显著降低,且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加大,2023年湘潭和湘西州政府性基金自给率已均不到30%

债务状况

截至2023年末,湖南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较上年末增加2808.97亿元至1.82万亿元,债务增量和债务规模仍居各省上游,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政府债务余额的覆盖程度仍较低,2023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余额是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42倍,政府债务负担仍偏重。但考虑到相对较强的经济和财政实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从下辖各州市情况来看,2023年湖南省下辖各州市政府债务余额均持续增长,且多数州市债务增速仍较高,其中,湘潭2023年债务增速高达85.15%,期末政府债务余额已超过2020年末的3倍,债务规模在省内已仅低于长沙,且已成为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政府债务余额覆盖度最低的州市。张家界政府债务余额仍居全省末位,但由于财力偏弱,2023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也已超过10倍,仅低于湘潭。而长沙政府债务规模虽居全省首位,但受益于财政实力较强,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轻。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存续城投债和城投企业带息债务的覆盖程度来看,株洲和常德覆盖程度均居全省末两位,城投企业偿债压力偏大;湘潭近年城投债持续处于较大额净偿还状态,存续城投债余额持续缩减,同时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也呈下降趋势,地方财力对城投债的覆盖程度有所上升。

一、湖南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湖南省经济实力分析

2023年,湖南省经济运行呈现前低、中稳、后升态势,全年经济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经济总量仍居全国各省降序第9位,经济增速较上年有所加快,但低于全国水平。湖南省经济结构仍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其中,广播影视和出版等优势产业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2023年全省服务业增长加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工业经济在制造业的有力支撑下稳步回升,其中,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突出。2023年湖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较上年有所扩大,同时,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投资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综合影响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有所下降,区域投资增长拉动乏力;消费需求有所好转,全省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湖南省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固定资产投资在产业投资的带动下恢复增长,投资需求有所回升。

湖南省位于我国东南腹地,是长江经济带覆盖省份,也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区位优势较显著。截至202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568万人,较上年末减少36万人;城镇化率为61.16%,较上年末提高0.85个百分点。

2023年,湖南省经济运行呈现前低、中稳、后升态势,全年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达50012.9亿元,经济总量仍居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简称“各省”)降序第9位;同比增长4.6%,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0.6个百分点,剔除基数影响,湖南省经济增速过去两年平均增长4.4%,较全国快0.3个百分点。以常住人口计算,2023年湖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59万元,同比增长5.0%,人均水平居各省降序第14位,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0.85倍。产业结构方面,湖南省以第三产业为主导,近年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2023年全省服务业增长加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2023年湖南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5%4.6%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38.1%54.1%,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2%,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3:37.6:53.12024年前三季度,湖南省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5%,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0.31万亿元、1.37万亿元和2.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6%4.0%

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水系发达、水资源充沛,依托资源优势湖南省形成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铅锌硬质合金及深加工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支柱产业分散度相对较高。近年湖南省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聚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根据《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十四五”发展规划》,湖南省将聚焦“3+3+2”现代产业新体系,即卓越提升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三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三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升级传统产业打造一批经典产业集群,同时培育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支柱产业集群。2023年,湖南省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仍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全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2%、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长4.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0%、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1.5%,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近年湖南省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同时,产业园区工业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3.5%;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占制造业的比重首次突破50%、达51.3%;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9.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1.2%2024年前三季度,湖南省工业增势平稳,当期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0%,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8.3%,“压舱石”作用突出,此外,新动能引领作用明显,当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方面,近年以信息服务、金融、商业服务、文化和创意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重要拉动因素,其中,广播影视和出版等优势产业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2023年湖南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加快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向赋能,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较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1%,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3%,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7%,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来看,2023年全省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126.6亿元,增长6.1%;房地产业增加值2876.9亿元,下降1.9%;金融业增加值2598.2亿元,增长4.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84.3亿元,增长8.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705.0亿元,增长6.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318.6亿元,增长1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98.0亿元,增长11.5%2024年以来,湖南省服务业持续恢复,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7%34个行业中有31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91.2%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3年受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领域投资降幅较大影响,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首次出现下降,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3.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6.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1%,生态环境投资下降8.6%,工业技改投资下降4.8%,民生工程投资下降4.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0%2024年前三季度,湖南省投资需求有所回升,当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较上半年快1.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0.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商品房销售方面,2023年湖南省房地产市场整体仍低迷,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继续下降,商品房去库存压力进一步上升。当期,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为5636.5万平方米,下降14.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5097.5万平方米,下降13.8%;商品房销售额为3700.1亿元,下降11.6%,其中,住宅销售额为3299.7亿元,下降11.1%;截至2023年末,湖南省商品房待售面积为1296.7万平方米,较上年末增长6.2%

消费方面,2023年湖南省消费逐月好转,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达2.02万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较上年加快3.7个百分点。从消费品类别看,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和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1%12.6%40.8%2024年前三季度,湖南省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万亿元,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其中,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增速为9.8%。对外贸易方面,2023年受出口较大幅下降影响,湖南省进出口总额有所回落,全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6175.0亿元,同比下降12.1%,其中出口4009.4亿元,下降21.9%,进口2165.6亿元,增长14.6%

(二)湖南省财政实力分析

2023年以来,湖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恢复增长,收入规模居全国各省中游,但税收比率仍相对较低,收入稳定性偏弱。此外,湖南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能力仍处于全国偏低水平,财政收支平衡对上级补助收入的依赖度高。湖南省土地市场景气度仍低迷,全省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延续上年下滑态势,且降幅仍较大,基金收入对地方综合财力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弱化。

2023年,湖南省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延续上年下滑态势,但受益于上级补助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全省综合财力[1]维持相对稳定,为11107.80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占全省综合财力的比重分别为30.25%、23.60%和46.14%。

2023年湖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均恢复增长,收入规模居全国各省中游,但税收比率仍相对较低,收入稳定性偏弱。2023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60.50亿元,增长8.3%,收入规模居各省降序第15位。其中,税收收入2208.50亿元,增长10.2%,高于全国税收增速1.5个百分点,增量主要来源于增值税;非税收入为1152.00亿元,同比增长5.0%,增量主要来源于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税收比率为65.72%,较上年上升1.10个百分点,居各省降序第18位。税收收入方面,主要由于2022年落实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集中退还存量留抵税额较多,形成低基数,2023年进入常态化退税阶段,湖南省增值税同比大幅增长52.2%824.20亿元,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37.32%,为全省第一大税种;受土地市场交易下滑等因素影响,全省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同比分别下降17.4%13.3%266.00亿元和254.40亿元,仍为全省第二、三大税种。除上述税种外,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房产税对全省税收收入的贡献度也较高,2023年收入分别为225.90亿元、149.70亿元和140.8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5.0%29.4%。非税收入方面,2023年主要受益于各地加大存量资源(资产)盘活处置力度,筹措资金保障改善基本民生和债务还本付息,湖南省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6.8%417.90亿元,占非税收入的比重为36.28%,为非税收入的最主要来源。2024年前三季度,湖南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85.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78.00亿元,下降0.7%;非税收入完成1007.30亿元,增长14.0%;税收比率为61.04%

2023年,湖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6%9581.1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较上年上升0.58个百分点至35.07%,自给能力仍处于全国偏低水平,财政收支平衡对上级补助收入的依赖度高。同期,全省获得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5073.60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455.40亿元,增长8.7%2024年前三季度,湖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0.6%6686.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38.67%

2023年以来,湖南省土地市场景气度仍低迷,全省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延续上年下滑态势,且降幅仍较大,基金收入对地方综合财力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弱化。2023年,湖南省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21.80亿元,同比下降17.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2283.00亿元,同比下降22.7%,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7.0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3664.90亿元,同比下降14.2%;政府性基金自给率为71.54%,较上年下降3.18个百分点。同期,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占综合财力的比重已从2021年的34.11%降至23.60%2024年上半年度,湖南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较上年同期继续下降35.3%474.90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42.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1059.60亿元,同比下降27.2%

二、下辖各州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湖南省下辖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郴州、永州、怀化、娄底等13个地级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湘西州”)。按区域划分,湖南大致可分为“一群四区”,即以长株潭三市为中心的环长株潭城市群和以地理位置划分的长株潭地区(包括长沙、株洲和湘潭)、湘南地区(包括衡阳、郴州和永州)、洞庭湖地区(包括岳阳、常德和益阳)以及大湘西地区(包括湘西州、怀化、张家界、邵阳和娄底)。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湖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落差,长株潭地区经济总量及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均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而大湘西地区发展则相对落后。2023年,长株潭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万亿元,同比增长4.9%,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41.47%,洞庭湖地区和湘南地区次之,分别为1.14万亿元和0.98万亿元,而大湘西地区五个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0.81万亿元,仅为长株潭地区的39.10%,为全省的16.22%

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南省将在区域经济格局上着力打造“三个高地”,即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同时,全省将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构建以中心城市和都市圈为核心的动力系统,优化形成“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即加快推进长株潭核心增长极、建设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岳阳和衡阳)、打造三条高铁经济带(京广高铁经济带、沪昆高铁经济带和渝长厦高铁经济带)、推动四大板块协调发展(推进长株潭地区一体化发展、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加快湘南地区开放发展、提升大湘西地区开发水平)。其中,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岳阳将以石油化工、先进装备、电子信息为主导,加强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层级,构建长江百里绿色经济发展走廊,加快建设全省第二经济强市;衡阳将发挥老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优势,加快形成工业品“大湾区研发、衡阳生产分拨”和农产品“衡阳加工集散、大湾区消费”的产业协同格局,做大做强先进装备、特色材料、轻工消费品、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建设现代产业强市。

(一)下辖各州市经济实力分析

2023年湖南省各州市经济总量排序较上年无变化,多数州市经济增速较上年略有加快,但整体经济增速相对偏低。湖南省区域经济分化程度仍较高,长株潭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中省会长沙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仍持续处于全省绝对领先地位;株洲和湘潭作为全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基础较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前列,但株洲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区域投资需求有待提振;湘潭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且经济增长也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增加值拉动,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一定产业转型升级压力,此外,湘潭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小幅下降,区域消费需求相对疲软。岳阳、常德和衡阳经济实力在湖南省居第二梯队,2023年经济总量仍分列全省第2-4位,地区生产总值区间为4000-5000亿元,其中,岳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省除长株潭地区外,唯一高于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州市,衡阳近两年经济增速持续居全省前列,两市作为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建设的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而常德2023年以来受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承压。大湘西地区经济实力仍整体偏弱,除邵阳外,其余四州市2023年经济总量仍分列全省后四位,其中湘西州和张家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地区生产总值不足千亿元,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居全省末两位,同时2023年受第二产业增加值负增长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也居全省下游。2024年上半年度,湖南省各州市整体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株洲和湘潭领跑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而常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偏低。

2023年湖南省各州市经济保持发展,经济总量排序较上年无变化,多数州市经济增速较上年略有加快,但整体经济增速相对偏低,除怀化、衡阳和株洲外,其余州市经济增速均低于全国水平,其中,常德、益阳和湘西州经济增速居全省后三位,均不到4.0%,且增速降幅相对较大。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来看,近年包括长株潭地区以及岳阳和衡阳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内的“一核两副”对湖南省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有所增强,20235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4.9%,高于全省增速0.3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2.4%

湖南省区域经济分化程度仍较高,长株潭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中省会长沙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仍持续处于全省绝对领先地位。2023年,长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万亿元,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0%,是经济总量排名第二岳阳的近3倍;经济增速为4.8%,较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居全省降序第7位;以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3.69万元,分别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湖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1.53倍和1.80倍。株洲和湘潭经济总量虽居全省中游,但受益于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同时依托良好的工业基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前列。2023年,株洲和湘潭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7.90亿元和2741.84亿元,经济总量仍分列全省第5位和第7位;同比分别增长5.2%5.1%,较上年分别加快1.1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分列全省第34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9.50万元和10.15万元,分居全省第4位和第2位。

洞庭湖地区和湘南地区经济实力居全省中上游,其中,岳阳、常德和衡阳经济实力在湖南省居第二梯队,2023年经济总量仍分列全省第2-4位,地区生产总值区间为4000-5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中上游,其中,岳阳和衡阳作为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建设的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前景较好。2023年,岳阳、常德和衡阳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41.78亿元、4385.70亿元和4190.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3.6%5.3%,经济增速分别居全省第9位、第12位和第2位,其中,常德2023年受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偏低,而衡阳近两年经济增速持续居全省前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9.67万元、8.43万元和6.41万元,分别居全省第357位。除上述地市外,郴州、永州和益阳经济实力相对靠后,2023年经济增速均较上年有所放缓,分别为5.0%4.2%3.4%,较上年分别下降0.7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同期,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0.58亿元、2495.83亿元和2136.21亿元,经济总量分列全省第6位、第9位和第10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73万元、4.82万元和5.66万元,分列全省第6位、第10位和第8位。

大湘西地区经济实力仍整体偏弱,除邵阳外,其余四州市2023年经济总量仍分列全省后四位,其中湘西州和张家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地区生产总值不足千亿元,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居全省末两位,同时经济增速也居全省下游,而怀化2023年经济增速则跃居至全省首位。2023年,邵阳、娄底、怀化、湘西州和张家界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1.42亿元、1990.50亿元、1948.52亿元、825.85亿元和613.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5.0%5.6%2.6%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28万元、5.31万元、4.33万元、3.38万元和4.09万元。

2023年湖南省多数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升,以常德提升幅度最大,2023年常德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1%、1.1%和5.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6%、12.4%和77.0%,较上年分别上升0.9个百分点、下降27.2个百分点和上升26.3个百分点。除常德外,2023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超过50%的州市还包括长沙、岳阳、永州、娄底、怀化和张家界。

从产业结构来看,除株洲、湘潭和益阳外,湖南省其余州市均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其中张家界第三产业占比最高,主要为旅游业,为全省唯一三产占比超过60%的州市,此外,近三年张家界第二产业增加值呈持续负增长,区域经济增长对第三产业发展依赖度高。2023年张家界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3.1%-6.3%6.8%,三次产业结构为14.4:11.6:74.0。株洲第二、三产业占比相对均衡,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5:44.0:48.5,但工业基础强,已形成我国首个突破千亿元产值、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湘潭工业门类较齐全,以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为支柱产业,是目前全省唯一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的州市,2023年湘潭三次产业结构为6.7:50.4:42.9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3年湖南省半数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下降,包括长沙、岳阳、常德、株洲、永州、湘西州和张家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下降6.8%、7.2%、13.8%、5.9%、5.9%、13.0%和20.6%,其中,株洲已连续两年投资下降,张家界已连续三年下降。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的地市投资增速均较上年有所放缓,增速区间为0.7%-7.6%,以娄底最低、怀化最高。从主要投资方向来看,2023年在有披露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的州市[3]中,仅郴州和娄底基础设施投资实现增长,增速分别为17.5%和8.0%,其余州市基础设施投资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永州基础设施投资降幅最大,达29.2%;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2023年除岳阳和邵阳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分别微增1.0%和0.5%外,湖南省其余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均有所下降,且降幅基本超过10%,其中,常德降幅最大,2023年常德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9.6%,降幅较上年扩大16.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低迷,除常德外,株洲和张家界近两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呈持续较大幅下降,2022-2023年,株洲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分别下降35.0%和17.5%,张家界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分别下降40.3%和38.8%。

消费方面,2023年湘潭和永州消费需求相对疲软,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出现下降,增速分别为-0.8%-2.0%,较上年分别下降3.3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此外,湘西州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至1.4%。除上述3个州市外,2023年湖南省其余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有所恢复,增速区间为5.6%-9.5%,以衡阳最低、岳阳最高,岳阳消费市场较活跃,消费增速已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从消费规模来看,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显著高于其余州市,2023年为5561.67亿元,占全省的27.5%,而湘西州和张家界则仍不到300亿元,分别为288.32亿元和223.20亿元,区域分化显著。进出口方面,2023年除怀化和永州外,湖南省其余州市进出口总额均有所下降,其中,常德、湘西州和益阳降幅超过20%,分别下降27.9%32.0%64.6%;长沙进出口总额虽降幅也相对较大,但进出口总额规模仍居全省绝对领先地位,2023年为2811.51亿元,同比下降15.0%,继长沙之后,岳阳凭借城陵矶港的港口资源优势,进出口总额居全省第二,2023年为693.14亿元,同比下降5.7%

房地产市场方面,2023年湖南省各州市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整体仍低迷,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持续下降。其中,郴州、益阳、岳阳和永州降幅明显,2023年上述地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为370.40万平方米、143.04万平方米、290.86万平方米和444.3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40.6%29.7%26.7%24.2%;商品房销售额分别为176.10亿元、75.33亿元、152.82亿元和200.4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1.8%27.8%26.1%29.7%。长沙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仍继续下降,但降幅较上年显著缩窄,在湖南省各州市中降幅也相对较小,此外,全市商品房销售规模和均价也仍遥遥领先于其余州市。2023年长沙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为1559.52万平方米和1735.3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8.2%3.0%;商品房销售均价为11128/平方米,是全省唯一销售均价超过6000/平方米的州市。

2024年上半年度,湖南省各州市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经济增速[4]区间为1.1%-5.8%,以湘西州最低、株洲最高。除湘西州外,经济增速低于同期全省经济增速(4.5%)的州市还包括张家界和岳阳,2024年上半年度张家界和岳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3.0%和4.0%。工业经济运行方面,2024年上半年度,株洲和湘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前列,分别为10.6%和9.9%,而湘西州则同比下降4.8%,为全省唯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现负增长的州市,此外,常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偏低,为1.0%。固定资产投资[5]方面,2024年上半年度,长沙、株洲和永州固定资产投资恢复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1%、3.7%和3.8%;湘西州和张家界固定资产投资仍继续下降,但降幅较上年有所收窄,同期,两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下降6.3%和4.6%;而怀化和益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处于全省前列,分别为8.6%和8.4%。消费方面,2024年上半年度除湘西州和张家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分别增长1.1%和0.1%、消费需求偏弱外,其余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平稳增长,增速区间为5.2%-7.0%。

(二)下辖各州市财政实力分析

1. 下辖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分析

2023年常德、湘潭和娄底受税收收入下降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小幅下滑,除上述三市外,湖南省其余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平稳增长,以岳阳收入增速最高,为8.2%,受益于此,岳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超过株洲和衡阳居全省第3位,但三市间收入规模差异均很小,且与排名第二的常德收入规模差异也仅在10亿元以内。此外,湘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2022年被邵阳超越后,2023年再次被怀化超越,收入规模已降至全省第10位。长沙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和自给能力仍居全省绝对领先地位,但近两年税收收入持续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主要靠非税收入拉动。除长沙外,2023年税收收入下降的州市还包括常德、娄底、湘潭和张家界,其中,常德和娄底税收收入降幅均超过10%,而非税收入增幅均超过20%,综合影响下,两市税收比率大幅下降,2023年税收比率在省内仅高于湘西州。大湘西地区整体财力偏弱,其中,娄底、湘西州和张家界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均不到100亿元,收入规模居全省后三位。

2023年受税收收入下降影响,常德、湘潭和娄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小幅下滑,除三市外,湖南省其余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增长,但整体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收入增速区间为0.8%-8.2%,以株洲最低、岳阳最高。受益于收入增速最高,2023年岳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超过株洲和衡阳居全省第3位,且与第二名的常德收入规模差距已较小。此外,由于收入下降,2023年湘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2022年被邵阳超越后再次被怀化超越,收入规模排序已从2018年的第7位降至2023年的第10位。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来看,长沙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仍遥遥领先于其余州市,2023年为1227.07亿元,同比增长2.1%,收入规模是排名第二常德的6.07倍。常德、岳阳、衡阳、株洲、郴州和永州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分列全省第2-7位,收入规模区间为160-210亿元,除永州与郴州收入规模差距相对较大外,其余地市间彼此收入差距均很小,2023年上述地市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22亿元、200.15亿元、195.61亿元、192.32亿元、188.03亿元和163.3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8.2%2.4%0.8%5.6%3.0%。邵阳、怀化、湘潭和益阳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区间为100-140亿元,其中,怀化和湘潭虽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排序发生互换,但两者之间收入规模相当,2023年上述四市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3.75亿元、124.18亿元、124.04亿元和106.4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5%3.9%-2.7%6.3%。大湘西地区的娄底、湘西州和张家界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均不到100亿元,分别为91.70亿元、79.90亿元和35.88亿元,收入规模居全省后三位。

税收收入方面,2023年常德、娄底、湘潭、长沙和张家界税收收入有所下降,同比分别下降18.4%10.4%4.0%3.7%2.7%,其中,长沙和张家界税收收入已连续两年下降,除上述地市外,湖南省其余州市税收收入均保持增长,但增速普遍较上年较大幅下降,除岳阳和益阳2023年税收收入增速超过5%外,分别为8.3%5.5%,其余州市税收收入增速均不超过4%。受税收收入下降或增速相对较低影响,2023年全省多数州市税收比率较上年有所下降,其中,常德和娄底税收比率降幅明显,2023年两市税收比率分别为53.92%62.69%,较上年分别下降9.82个百分点和7.30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性趋弱。除常德外,全省另一个税收比率不到60%的州市为湘西州,2023年湘西州税收比率为50.87%,较上年下降3.19个百分点,税收比率居全省末位,收入质量偏弱。而全省税收比率超过70%的州市仅株洲和怀化,2023年两市税收比率分别为72.05%70.06%,较上年分别上升0.72个百分点和0.02个百分点。整体来看,湖南省各州市税收收入占比仍普遍偏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性有待提升。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看,长沙一般公共预算自给能力显著强于其余州市,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75.43%,为全省唯一自给率超过50%的州市。继长沙之后,湘潭自给率水平居全省第二,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43.41%。除长沙和湘潭外,湖南省其余州市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不超过35%,自给能力偏弱,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对上级补助收入的依赖度高。其中,大湘西地区的5个州市收支平衡压力在全省相对较大,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低于26%,在全省排名后5位,其中邵阳和张家界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不到20%,分别为19.12%16.1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居全省末两位。

2024年上半年度,除湘潭和怀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下降4.6%0.5%外,湖南省其余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增长,增速区间为0.7%-6.5%。受收入增速差异等因素影响,2023年收入规模排名全省第2-6位的常德、岳阳、衡阳、株洲和郴州收入规模排序发生较大调整,但彼此间收入规模差异仍很小,2024年上半年度,上述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05.26亿元、106.60亿元、108.92亿元、113.79亿元和109.40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9%5.6%3.9%5.7%5.5%,除上述地市外,湖南省其余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排序较2023年无变化。长沙收入规模仍居全省绝对领先地位,2024年上半年度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2.82亿元,增长5.7%

2. 下辖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分析[6]

2023年,除衡阳和怀化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恢复增长外,湖南省其余州市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仍呈下滑趋势,且多数州市降幅较上年进一步扩大,其中,张家界、湘西州、湘潭、常德、株洲和益阳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均超过30%。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降幅明显影响,全省多数州市近两年基金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率显著降低,且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加大,2023年湘潭和湘西州政府性基金自给率已均不到30%

2023年,除衡阳和怀化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恢复增长外,湖南省其余州市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仍呈下滑趋势,降幅均超过10%,且多数州市降幅较上年进一步扩大,整体区域土地市场景气度仍低迷。具体来看,张家界、湘西州、湘潭、常德、株洲和益阳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居前,同比分别大幅下降74.7%48.9%43.0%38.5%33.2%32.0%,其中,湘潭政府性基金收入已连续两年降幅超过40%,收入规模已从2021年的199.82亿元大幅降至67.64亿元,除湘潭外,上述其余州市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也已均不到2021年收入规模的60%,对地方综合财力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郴州、娄底、长沙、邵阳和岳阳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相对较小,同比分别下降23.6%22.7%18.8%15.7%12.0%。其中,长沙收入降幅虽相对较小,但由于长沙基金收入基数高,收入减少规模最大,为全省2023年唯一政府性基金收入较上年减少超过100亿元的州市,2023年长沙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902.83亿元,较上年减少208.71亿元;岳阳近两年收入降幅均相对较小,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已仅低于长沙、居全省第二位,为271.95亿元。衡阳和怀化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0.8%16.4%,但由于2022年基金收入降幅相对较大,两市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仍不及2021年水平,2021-2023年,衡阳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285.29亿元、149.68亿元和225.64亿元,怀化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119.39亿元、91.95亿元和107.04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能力方面,2023年湖南省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表现有所分化,株洲、常德、郴州、湘潭和湘西州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下降幅度仍较大,5个州市2023年政府性基金自给率均已较2021年累计下降超过25个百分点,其中,湘潭政府性基金自给率已从2021年的69.76%大幅降至28.53%;而衡阳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受益于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而较上年大幅上升25.31个百分点至87.51%,政府性基金自给率水平仅低于长沙,2023年长沙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为89.14%,较上年上升1.07个百分点。除长沙和衡阳外,2023年湖南省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超过80%的州市还包括岳阳,为82.19%,上述三市政府性基金自给能力相对较强,而湘潭和湘西州2023年政府性基金自给率均不到30%,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压力较大。

近两年湖南省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呈下降趋势,且多数州市降幅明显,受此影响,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综合财力的贡献率显著降低。2023年湖南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占综合财力的比重超过20%的州市仅5个,分别为长沙、岳阳、株洲、衡阳和常德,占比分别为35.33%32.57%32.49%27.17%20.16%。而张家界和湘西州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占综合财力的比重已均不到10%,分别为8.47%4.85%,基金收入对地方综合财力的贡献有限。

三、湖南省及下辖各州市债务状况分析

(一)湖南省政府债务状况分析

2023年,湖南省政府债务较大幅增加,债务增量和期末债务余额仍居各省上游,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政府债务余额的覆盖程度仍较低,政府债务负担仍偏重。但考虑到相对较强的经济和财政实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023年,湖南省政府债务较大幅增加,债务增量和期末债务余额仍居各省上游,政府债务负担偏重。截至2023年末,湖南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82万亿元,低于政府债务限额211.68亿元,债务规模仍居各省降序第7位,其中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余额分别为8042.14亿元和10174.49亿元;政府债务余额较上年末增加2808.97亿元,债务增量居各省降序第3位,其中,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增加819.35亿元和1989.62亿元。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湖南省2023年末政府债务余额是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42倍,较上年上升0.45倍,居各省降序第9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政府债务余额的覆盖程度相对较低。

2023年,湖南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68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7%,发行规模位列36个已发债省市降序第3位,仅低于广东省和山东省,发行平均期限为12.4年,平均利率为2.9%,其中新增债券和再融资债券分别为1717.5亿元和2962.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湖南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560.48亿元,发行规模位列36个已发债省市降序第11位。截至20249月末,湖南省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为1.98万亿元,位列36个已发债省市降序第7位。

(二)下辖各州市债务状况分析

2023年湖南省下辖各州市政府债务余额均持续增长,且多数州市债务增速仍较高,其中,湘潭2023年债务增速高达85.15%,期末政府债务余额已超过2020年末的3倍,债务规模在省内已仅低于长沙,且已成为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政府债务余额覆盖度最低的州市。张家界政府债务余额仍居全省末位,但由于财力偏弱,2023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也已超过10倍,仅低于湘潭。而长沙政府债务规模虽居全省首位,但受益于财政实力较强,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轻。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存续城投债和城投企业带息债务的覆盖程度来看,株洲和常德覆盖程度均居全省末两位,城投企业偿债压力偏大;湘潭近年城投债持续处于较大额净偿还状态,存续城投债余额持续缩减,同时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也呈下降趋势,地方财力对城投债的覆盖程度有所上升。

2023年除长沙政府债务增速控制在10%以内,湖南省其余州市政府债务规模均持续较大幅增长,其中,湘潭政府债务增速高达85.15%,政府债务负担显著加重。2023年末湘潭政府债务余额较上年末大幅增加817.22亿元至1776.94亿元,债务规模降序排位已从上年末的全省第5位跃升至第2位,仅低于长沙,2023年末湘潭政府债务余额与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为14.33倍,较上年上升6.79倍,已成为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政府债务余额覆盖度最低的州市。除湘潭外,全省另一个2023年末政府债务余额超过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倍的州市为张家界,2023年末张家界政府债务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1.09%428.59亿元,政府债务规模仍居全省末位,但由于地方财力偏弱,政府债务余额与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高达11.95倍。而长沙政府债务规模虽居全省首位,但受益于其较强的财政实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政府债务余额的覆盖程度在全省仍最高,2023年末长沙政府债务余额为3050.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6%,与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为2.49倍,为全省唯一该比率低于5倍的州市。

2023年以来,湖南省城投企业发债活跃度仍相对较高,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湖南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分别为2433.91亿元和1520.26亿元,在各省发行规模降序排位中分列第6位和第8位。从城投企业存续债券规模来看,截至20249月末,湖南省存续城投债余额为6756.75亿元,居各省降序第4位,低于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整体城投债余额仍较大。此外,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存续城投债余额的覆盖程度来看,湖南省覆盖程度也较低,20249月末湖南省城投企业存续债券余额是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01倍,居各省降序第3位,仅次于江苏省和重庆市。

从存续城投债的区域分布来看,湖南省存续城投债仍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市,以长沙占比最高,截至20249月末,长沙存续城投债余额为2184.71亿元,占同期末全省城投债余额的比重为32.33%。继长沙之后,常德和株洲存续城投债余额也较大,20249月末分别为943.90亿元和907.94亿元,占同期末全省城投债余额的比重分别为13.97%13.44%。而同期末湘西州和张家界城投债余额仅分别为36.80亿元和36.50亿元,为全省存续城投债余额不到100亿元的两个州市。以存续城投债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株洲、常德和衡阳城投债负担在省内相对较重,20249月末上述地市存续城投债余额均超过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倍,分别为4.72倍、4.67倍和3.49倍。长沙城投债余额虽居全省首位,但受益于较强的财政实力,20249月末城投债余额与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为1.78倍,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湘潭由于近年城投债持续处于净偿还状态,20249月末城投债余额与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已降至0.87倍,在省内仅高于湘西州;湘西州由于存续城投债余额较小,上述比率仅为0.46倍,城投债负担相对较轻。

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情况看,截至2023年末,湖南省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合计为1.93万亿元,居各省降序第6位,是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73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城投企业带息债务的覆盖程度较低。从下辖各州市情况来看,各州市带息债务区域分布情况基本与城投债余额分布情况一致,主要集中于经济和财力靠前的州市,以长沙和株洲为主。2023年末全省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超过千亿元的州市包括长沙、株洲、常德、岳阳、衡阳和郴州,带息债务余额分别为6274.08亿元、2333.95亿元、1929.86亿元、1816.49亿元、1402.58亿元和1048.67亿元。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城投企业带息债务的覆盖程度来看,湖南省各州市整体覆盖程度偏低。2023年末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超过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倍以上的州市共6个,包括株洲、常德、岳阳、衡阳、湘潭和邵阳,以株洲城投企业债务负担最为突出。具体来看,上述6个州市城投债存续企业2023年末带息债务与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分别为12.14倍、9.54倍、9.08倍、7.17倍、6.46倍和6.04倍。而湘西州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相对较轻,其城投债存续企业2023年末带息债务与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为1.97倍,为全省唯一该比率不超过3倍的州市。


[1] 综合财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和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

[2] 郴州、邵阳和湘西州未披露2023年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数据。
[3] 长沙、常德和株洲未披露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数据。
[4] 常德尚未披露2024年上半年度经济增速数据。
[5] 岳阳和常德尚未披露2024年上半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数据。
[6] 永州尚未披露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支数据,本部分分析不包括永州。
[7] 计划单列市单独列示,相关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及余额已作相应扣除。

 作者:新世纪评级公共融资部 

 薛雨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新世纪评级
新世纪评级成立于1992年7月,是业内较早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和原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认可、具有全部评级资质的信用评级机构,现拥有专业团队数百人、评级业务涵盖全部品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