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样的!他们获评中国铁建“十大杰出青年”“十佳青年技术能手”

企业   2024-11-18 17:48   山东  

奋斗者,正青春

日前

中国铁建第十一届

“十杰”“十佳”表彰出炉 

中铁十四局青年职工

魏哲荣获

中国铁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操淮宁荣获

中国铁建“十佳青年技术能手”称号


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

典型是触得到的标杆


他们不懈奋斗的青春足迹

折射的是新时代铁建青年奋楫争先

竞逐一流的精神面貌

让我们走近他们

汲取榜样力量

争做向上青年

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和行业一流

企业建设新征程中矢志奋斗青春建功







十大杰出青年:魏哲

研国之重器 干大国工程



2021年5月28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中国铁建“京华号”盾构机成为领跑中国大盾构创新蝶变的生动案例。作为一名盾构机驾驶员,中铁十四局京唐城际铁路项目副经理魏哲备受振奋。

自2015年毕业以来,魏哲始终扎根施工现场,驾驶着他参与设计的各类盾构机,一路穿越全类型复杂地质和黑暗泥泞,完美演绎了从技术青年到盾构大师的华丽蝶变,被誉为征服“钢铁巨龙”的技术能手、国之重器的“裁缝师”。


01
征服“钢铁巨龙”的技术能手


“上天有神州,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在一代代中国建设者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的探索中,中国盾构机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越,实现了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作为盾构机的操控者,魏哲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累计开仓作业200余次,换刀3000余把,下穿特级风险源23次,盾构一次连续掘进最长距离达4770米……工作近十年的时间里,一项项数字见证了魏哲的成长之路。

魏哲在现场指导技术人员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国外技术封锁,国内盾构操作知识匮乏,针对施工中的“卡脖子”难题,魏哲不分早晚地扎根掌子面反复钻研

“一遇到不懂的就记下来,闲下来就找人请教,在这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问题慢慢就变少了,对这个‘庞然大物’也就越来越熟悉了。”半年时间里,魏哲的办公桌上就垒起了数本写满各种问题和答案的“工作日记”。

为排除施工故障,掌握开仓作业技术,魏哲曾在齐腰深的冰冷泥浆混合物里浸泡2多个小时,在与困难数次硬碰硬的较量中,他一步步成长为业务精炼、经验丰富的盾构操作“行家里手”。

工作第4年,他参加了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个人第一名,并被人社部认定为“全国技术能手”,成为了奋战一线的“盾构技术尖兵”。






02

为重难险工程量身定制

“大国重器”的“裁缝师”


“这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工程机械之王、大国重器,它总长约138米、总重约3200吨……”一介绍起盾构机,魏哲总是滔滔不绝。积极参与盾构机研发制造、优化设计工作,为多个重难险工程量身定制“大国重器”。

魏哲与技术人员讨论施工情

时间拨回到2016年3月,魏哲来到中铁十四局长沙地铁3号线5标项目,该工程盾构区间需穿越形成于3亿年前的泥盆纪湘江岩溶发育区。

就像在一个巨大的蜂巢中施工,平均每隔1米就有1个溶洞……面对复杂地层环境,魏哲带领团队改造刀盘冲洗系统,首创“半仓推进”工艺,选型优化软岩施工刀具,使盾构机刀具使用寿命提升了8倍,成功穿越国内最大最复杂水下溶洞群和断裂带。

2020年6月,魏哲被调往国内连续下穿海域距离最长、连续掘进高强度花岗岩地层距离最长的海底隧道——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开始了他的新一轮盾构之旅。

由于盾构机需要长距离在海底、硬岩、高水压状态下独头掘进,风险较高,对盾构机各方面性能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全新的挑战,魏哲忐忑中多了一份从容自信,他对刀盘进行针对性设计,使盾构机在海底“地质博物馆”综合掘进效率比前期筹划提高了35%。

“现在咱们国产的技术,一点也不比国外差,很多地方甚至超过了他们。京唐城际铁路运潮减河隧道北京在建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为克服超深覆土、超敏感环境、超复杂地质等一系列复杂难点,魏哲团队通力合作,对刀盘进行量身设计,实现整条隧道一次性掘进不换刀,保障铁路隧道段的顺利贯通



03

国企价值创造的青年领军人


在企业“价值创造”生产理念引领下,魏哲青年技术创新工作室立足精细化管理,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不断推进传统化生产模式向智能化“智造”升级转型。

8年时间里,魏哲青年技术创新团队参与研发并打造了盾构数字化集成平台、云上盾构平台等智慧化产品,并曾创下三个月完成产值近13亿,单月施工产值7亿元记录。

魏哲在盾构机操作室指导盾构掘进

先后攻克21项技术难题,荣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7项参与的《水下岩溶越江盾构隧道施工综合技术研究》《城市复杂环境下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京广线敏感区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等课题被以钱七虎院士为评委主任的专家组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青年突击队成立70周年之际,魏哲团队坚守岗位的故事登上新闻联播,《开展掌子面上的党纪学习教育课》登上中国青年报头版,并全系统学习,成为提升青年本领、引领企业发展的青年典范。

“一线工作很辛苦,但回首过去,自己驾驶着国产盾构机建成了一条条隧道,自豪感、幸福感都如潮水般涌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魏哲说到。




十佳青年技术能手:操淮宁

把关工程质量的“行业尖兵”


1992年出生的操淮宁,写得一手好字。

“创作时只要一笔失误就会影响到整幅作品,做试验也是如此,每个关键点都要恰到好处。”操淮宁如是说。

书法讲究融合协调、凝神静气。他也将这一诀窍运用在了试验检测工作中。



01

像练字一样形成忘我境界


2015年,操淮宁毕业于青岛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先后从事过水泥混凝土、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交通安全设施、土及无机结合料以及现场试验检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试验检测经验。

在砂的筛分试验中,指尖对重量的把握,需要时刻保持专注;在外加剂试验中,要小心翼翼地把滴管中的试剂滴入烧杯中,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在沥青针入度试验中,每个上下步骤做到无缝衔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避免试验误差……


操淮宁在做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


“像练字一样形成一种忘我境界,在专注于目前动作的同时,还要思考整个试验的流程走向。”这种专注的意志,铸就了专业匠心,助力他在通往“行业尖兵”这条路上披荆斩棘。




02

从替补选手到行业尖兵


2018年12月,在中铁十四局铁正公司试验技能竞赛中,操淮宁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稳定的发挥获得第一名,如同一匹黑马崭露头角。

自此,他便踏上了“技术大拿”的成长之路。

后来,他以替补选手的身份前往湖南参加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赛场上选手紧张的比拼和颁奖典礼上选手举起的奖杯,都让操淮宁暗自下定决心,好好沉淀,继续打磨,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


操淮宁全神贯注参加试验技能比赛


2022年,操淮宁接到了技能大赛选拔的通知。

“我一定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他暗下决心。

在每天工作结束以后,夜深人静时,他一遍遍地重复着试验步骤,一直练到手被水泥腐蚀,练到手上磨起老茧,寒冬腊月,手被冻僵,衣服却被汗水浸湿。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坚持不懈准备练习,在中铁十四局试验技能大赛中,操淮宁一举夺魁,并且荣获中铁十四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如愿以偿拿到了全国技能大赛的“入场券”。


操淮宁(右一)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


45分钟内完成砂的颗粒级配试验、12分钟内完成钢筋力学性能试验、25分钟内完成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
这是操淮宁在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的记录。优异的成绩,是无数个日夜练习,将每个动作形成肌肉记忆的结果。

最终,操淮宁带领团队获得大赛“团体二等奖”,个人也斩获“第二名”的好成绩,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

凭借过硬的本领,他在各类比赛中屡次拔得头筹,先后获得“火车头奖章”“中国铁建技术能手”“中国铁建工人先锋奖章”“中国铁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03

争做满格的“六边形战士”


获奖后,操淮宁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立志成长为“多边形技术人才”。为丰富自己的现场管理经验,他积极响应公司号召,主动报名前往项目一线锻炼学习。

一线工作中,操淮宁常以科研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济南地铁项目工作中,水泥净浆灌浆料就给他出了一个难题:项目灌浆材料的配合比例没有权威的参考资料。

经过几个月不间断的试验,他独立完成了“F类Ⅱ级粉煤灰对M50水泥净浆灌浆料强度的影响”重大课题,改善了关键材料的抗压抗折强度,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操淮宁在给项目员工培训钢绞线试验


作为公司青年创新的骨干,他先后参与过《导光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研究》等前沿的科创项目研究。铁正公司成立了以操淮宁命名的青年技术创新工作室,让他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从“小白”到先进,是新时代赋予个人的发展机会,也是他通过奋斗和努力,对企业给予栽培的真诚回应。

“作为一线试验员,我要把本职做得更好、把心放得更稳、把根扎得更深的,以青春智慧助力企业更美好的未来。”

面对未来,操淮宁始终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田亮  钟行利  宋青  刘春雨  侯  伟

执行主编:范少文  胡   琦  

内容来源:铁正公司  隧道公司

出品单位:中铁十四局融媒体中心

中铁十四局
记录企业动态,展示员工风貌,弘扬企业文化,宣传企业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