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导其他教师的理念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传统的师徒制就是名师工作室最早的形式。
然而,正式将这种同侪互助以师育师的理念发展为“工作室”或专门的教师协作与专业成长空间,则是近二十来年的创新。
“名师工作室”的概念最初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让专家型教师指导新教师并引领教学创新,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正式机制。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教师实践共同体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
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教育发达的一些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结合我国国情,陆续探索了“名师工作室”这种培养高质量教师的新模式、新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目前,有据可查的、我国最早关于建立名师工作室的文件是上海市卢湾区教育局于2000年9月教师节前夕印发的《关于建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通知》。
据此文件,上海设立了目前可知的最早的名师工作室。
其他地区也相继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学科首席教师”等优秀教师培养团队。如2002年,上海宝山区教育局为了解决在教师队伍中出现的“名师断层”现象,首批集中命名了18个名师工作室。
随后,北京、重庆、杭州等地相继出现名师工作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
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建设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培养造就高端教育人才、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
此后,全国很多地区纷纷效仿,成立了一大批“名师工作室”和“名校长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遍地开花,时间相对集中于2010年之后。
一位名师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有卓越成就的教师,
一个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名师的社群。
通过名师工作室,让教师专业成长从“我”变成“我们”,其价值取向,是通过建构一种培养机制,改变名师成长与产生的自然状态,“规模培养”名师。
为此,名师工作室最常见的口号就是: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会更远”。
名师工作室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十多年来全国遍地开花,取得了不少经验,也发现存在诸多普遍的和常见的困难和挑战。
1、“非官非民”的帽子游戏:
看不见的手在推动一些地方的名师工作室建设;名师工作室的遴选;名师工作室之“名”;名师工作室之级别,行政化趋势;
2、一群人为一位“名师”/“名校长”抬轿子;
“名师”/“名校长”功成名就;
远离教学一线,行政事务繁忙,无暇顾及;
作为名师的孵化器,名师工作室要带领更多的教师成为名师。
3、缺乏制度保障;
名师工作室成员难参与,许多偏远地区的教师来不了;
有的成员学校不支持,不提供经费、不准请假、不给串课调课;
工作室成员之间诉求不同,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促进有较为深度的交流;
4、一些名师工作室的“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听几节课,找个专家做个讲座,大家聚在一起吃吃饭,联络联络感情,成了不少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日常。
一次活动现场,七、八家名师工作室成员/主持人“拉横幅”拍照片,立此存照留证据;
5、缺乏机制创新
许多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较为单一和形式化,存在“重形式、轻内容”。
活动形式单调,设计和组织困难;
谁来设计?怎么设计?
名师/名校长主持人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成为了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是否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名师工作室如何让对话有深度?如何让一群人一起走得更远?
6、工作室的研究成果难以直接应用于教学
一些工作室注重授牌和官方认可,而忽视了教学实际中的创新和实效。
工作室的活动有时偏向于表面化的展示和“作秀”,缺乏深层次的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一些工作室过分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导致教师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受到限制。
一些名师工作室偏向于学术化的研究,忽略了对日常课堂教学的指导和实际操作性,这使得工作室的研究成果难以直接应用于教学。
7、单打独斗,缺乏跨区域合作、共享与交流
不同区域的工作室大多独立运行,缺乏跨区域的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传播和推广,削弱了名师工作室在地方和全国的影响力。
8、缺乏行之有效的审核评估和过程管理办法
在部分地区,工作室的效果评价更多依赖形式上的评选和活动记录,缺少有效的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
在学术界关于名师工作室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1、理清概念的边界:
什么是名师工作室?历史?怎么算名师?名师的品格特点?
2、寻求理论的支撑:
为什么名师工作室能够成为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3、明确功能与定位:
名师工作室的功能、定位
4、探究机制与体制:运作机制,如何实现“一群人走得更远”?不同模式下名师工作室的成效
5、教师领导力与教学引领:
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主持人如何发展?如何实现教学引领?成员如何快速高效发展?
八大山人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