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辑 目 录
005
秦时置于畿辅之地的县
史念海
专 题 论 文
012
《穆天子传》历谱复原
曲安京 李刚
028
清水江文书所见山场经管地图
马国君 杨庭硕
037
明代广东海防分路分守格局演变过程再探
林声渊 吴宏岐
048
清代新疆博格达山地理意象的演变
武强
058
南朝义嘉之乱后的淮南防线
洪斌
068
元明时期下塘河水环境与水利系统的演变
敬淼春
080
清代黄河下游的滩地垦种
——基于国家治理视角
贾国静
091
清代中期河工物料与技术的变化
贺咪咪
101
镇江水环境变动与城市空间演进(1805—1928)
王硕
112
晚清“五洲”地理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学 术 评 论
123
中国历史地图学又一创新性成果
——评华林甫主编《清史地图集》
朱士光
127
《日本藏中国古地图的整理与研究》述评
史 地 札 记
133
元代三不剌即北凉亭考
石坚军
141
《中国历史地图集》明时期贵州图地名标绘献疑
霍姝颖 罗权
150
知识权威与19世纪初的英国水文地理学
补 白
159
说《宋史》列传人物里籍之郡号例
尹承
160
“首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史念海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结果公告
封二
“时空变迁与人类家园——2024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年会”召开
封三
环境史研究的新走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侧记
本 辑 提 要
秦时置于畿辅之地的县
编者按:此文为本刊创始人史念海先生遗稿,完成于1999年3月,属《西安历史地图集》的姊妹著作《西安历史地理考释》之一篇。《西安历史地理考释》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出版,此文也一直藏于箱底,最近才得以发现。此文系先生在早年《秦县考》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秦封泥对秦时置于畿辅之地的县所作的进一步梳理,认为《秦县考》所考23县除湖县外,皆在今陕西关中;据杨图、谭图及出土封泥,可确定置于畿辅内的大部分秦县;秦时畿辅之地有酆县,无阳陵、华阳二县。在陕西师范大学成立80周年和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被教育部批准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5周年之际,本刊特发表此文,以表达对史念海先生的思念和纪念。先生原文用钢笔书于带“陕西师大稿纸”题头的方格稿纸上,本次发表文字由先生家属录入提供。
《穆天子传》历谱复原
曲安京 李刚
(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陕西省文化遗产数字人文重点实验室)
提要:通过对《穆天子传》记载的历月、历日信息的推理计算,复原了《穆天子传》所依据的历谱,证实这一复原历谱与《竹书纪年》指定的穆王年代区间(前952年至前947年)的真实天象是完全吻合的,且限于西周前段200年的时间,与真实天象相吻合的唯一理想时段。在此基础上,根据历代历法家掌握的天文常数,进一步推定,《穆天子传》所依据的历谱不存在后世伪造的可能性,其文本记录的所有时间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由此推断,《竹书纪年》记载的穆王年表也应该是真实可信的。这表明,至少就周穆王时期来说,《穆天子传》与今本《竹书纪年》的史料价值是可信的,应该得到历史学家,特别是西周年代学家的信任与重视。
清水江文书所见山场经管地图
马国君 杨庭硕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吉首大学人文学院)
提要:清水江文书中的山场经管地图是林业文书的重要内容,是研究清至民国时期西南少数民族调节人工营林产权纠纷,促进林业可持续运行的重要物证。其中家族村社间宜林地产权权属地图确定了不同家族的山场界限,有利于家族山场的纠纷解决;家族村社内产权转让地图确定了家族山场股权变化关系;山主与栽手间的宜林地使用权责地图反映了外来栽手与山主涉及林木种植、管护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地图揭示了西南少数民族林业土地产权经管方面的特点和效用、林业管护的本土知识和制度保障,以及有清以降基层地图与民族山区产权制度确立的相互关系,可为学界对中国民间传统舆图的使用实践及其文本价值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明代广东海防分路分守格局演变过程再探
林声渊 吴宏岐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提要:海防分路分守制是明代于沿海诸省实行的海防制度,对明代海防体系的完善与维护万里海疆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至迟在洪武末年,明廷为了更好地统筹广东沿海卫所官军备御倭寇,就已分置东、西二路,各设有提督备倭指挥以司其事。正统以后,广东省会所在的广州府沿海形势日益严峻。为了加强防御,大致从嘉靖初年开始,广东当局谋划从广东西路中划出中路,至嘉靖十四年,广东海防分路正式完成了由二路至三路的转变。从嘉靖四十五年开始,迄于万历中期,随着水寨兵船雇募制改革的完成,广东海防分路分守格局的内涵又发生了变化,其分守范围进一步演变为以若干大水寨巡哨信地为主的不同海域,实质性地突破了明初以来单纯以一府或若干府进行分路的分守格局。明代广东海防分路分守格局的演变,不仅受海防形势、地理环境、卫所防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也与水寨制度的形成与完善密切相关。
清代新疆博格达山地理意象的演变
武强
(新疆大学历史学院暨历代西北边疆治理研究中心)
提要:博格达山作为新疆天山山脉的组成部分,以其相对的独立性,成为周边区域景观体系构建的核心地理单元。清代的博格达山以“神山”信仰及国家祭祀为基础,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景观体系,实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逐渐融合。在这一进程中,博格达山的自然地理景观由三座主峰的可视化形象承载,并在与周边区域和城市景观的建构中形成了完整的人文景观叙事,虽然该山经济开发的效果有限,但却实现了文化景观的进一步提升。博格达山被纳入到整个华夏地理山水景观体系的进程,反映了边疆与中原地区地理知识、治理体系的一体化进程,对历史地理学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了启示。
南朝义嘉之乱后的淮南防线
洪斌
(深圳博物馆学术研究部)
提要:淮水是中国古代划分南北的重要分界线,这一地理认知的形成有其发展过程。东晋南北朝长期南北对峙的局面,以及淮水防线的建构与调整,是这一历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义嘉之乱后,南朝丧失淮北大部分土地,亟需建立新的淮南防线。建康政权与淮水地域人群是影响防线建构的两大因素。淮南西部受豫州本土人群影响颇大,主要依赖当地人守边;东部则更受建康政权控制,主要依靠寒门武人与北来降将防御。淮南东、西部与建康政权的疏离程度呈现差异,淮水作为南北分界线的作用在淮南东部更为明显,并进一步影响到此后淮南地区的政区设置。
元明时期下塘河水环境与水利系统的演变
敬淼春
(苏州大学历史学系)
提要:元明时期嘉湖平原下塘河的形成改变了低地湖漾区域的水流环境,河湖水网在围垦中逐渐形成以运河为干、圩田河道为支的水网格局。明代以降,官民群体为防备东苕溪水流冲决运河所构建的堤塘系统,既整合了运河沿线的纵横支河水系,又对圩田水网起到关键性形塑作用。不过,由于运河堤塘横切作用的强化,东苕溪与下塘河之间水流环境发生改变,水流破决圩岸、威胁漕运的频次升高。嘉湖平原水利生态趋于恶化,漕运与圩田难得兼顾,下塘河区域的堤塘与堰闸成为维持排水、灌溉与航运的基础水利设施。受围垦与漕运影响,元明时期下塘河区域长期需要面对引流、灌溉、排水等诸多问题,当地水利系统的构建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
清代黄河下游的滩地垦种
——基于国家治理视角
贾国静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提要:清代黄河下游滩区是为河工规划的行水空间,又因面积广阔、土地禀赋良好,被朝廷视作发展民生事业的资源。清初以降,清廷不断通过制度性政策推动滩地垦种,加以人口增长的刺激作用,滩地农业渐成规模,而同时愈发挤占河道空间,影响河工大政,乾隆后期河患频仍即与此密切相关。及至嘉庆、道光年间,滩地农业与河工大政激烈冲突,河滩之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再难和谐,清廷既重河工又抓民生的治理路径达到效益极限。
清代中期河工物料与技术的变化
贺咪咪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提要:清代中期,在清帝与河官的推动下,黄河治理取得了技术与实践进展。乾隆时期,柴秸取代柳梢成为大宗物料,并直接促进厢埽法的产生;嘉庆时期,南河地区解决了碎石采运问题,碎石坦坡技术得以推广;道光时期,因石山偏远,东河地区选用砖块替代碎石,并推行抛砖筑坝技术。清代中期河工物料与技术呈现由南河至东河的变化路径。河工物料与技术的变化不仅是治河技术的改进,亦是黄河下游治理认知能力的提升,二者共同体现了传统水利技术的发展。
镇江水环境变动与城市空间演进(1805—1928)
王硕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提要:通过对近代镇江水环境与城市空间演变过程进行历时性复原发现,清初已降,随着长江镇扬河段主泓逐渐北徙,江道南侧发生持续性的泥沙落淤与沙洲并岸现象,导致镇江城市水网与沿江河道不断淤浅,丰水环境彻底改变。为保障商贸活动正常运转,镇江沿岸港口设施与商业活动被迫向下游迁移,进而引发城市江岸活动空间自西向东扩展。近代镇江城市江岸空间东移反映了水环境要素变动对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揭示了长江主泓周期摆动下人类活动的响应过程。
晚清“五洲”地理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陶中淼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提要:“五洲”地理知识在晚清社会的传播与普及是地理学发展与时局形势相互作用的结果。明末清初传入中国的“五大州”地理知识于鸦片战争后始进入清人的关注视野,受限于传统观念,清人对此持抵触态度。在与世界各国的接触与引进日本地志的进程中,“五洲”由名到实。随着以“洲”为代表的中、西间地理概念得到对接,清人对以“五洲”为基础的世界地理知识介绍愈发系统化。在被纳入教育体系后,“五洲”知识体系开始取代中国传统世界认知观念,普遍为清人所接受。在时局影响下,“五洲”愈发具有政治色彩,“洲”成为清人丈量和理解世界的尺度之一,进而引发对国家之定位及未来命运的反思。
中国历史地图学又一创新性成果
——评华林甫主编《清史地图集》
朱士光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提要:《清史地图集》的应时问世,不仅在我国历史地图编绘学术发展史上填补了空缺,而且在学术活动组织方式、图集编绘工作路径等方面,为以后编绘其他断代历史地图集提供了范例。该图集使我国历史地图研究与编绘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也促使历史地图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更加成熟的时期,丰富了历史地图学的理论思想,充实了历史地图学的学术内涵,有助于历史地理学研究境界的提升,促使历史地理学在新时代达到新的学术高度。
《日本藏中国古地图的整理与研究》述评
肖爱玲 朱亚洁 张艺航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提要:《日本藏中国古地图的整理与研究》是一部收集、整理、研究日本收藏和绘制的中国古代舆图的专著。该书不仅填补了我国古地图海外搜集工作的部分空白,丰富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资料,而且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国地图谱系和城市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文献支撑。该书搭建的古地图分类、整理与研究的框架体系,对于深化和拓展中国古地图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该书为中国学界全面掌握中国古代舆图在日本的收藏与传播情况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中日两国古地图领域的学术交流的深入。
元代三不剌即北凉亭考
石坚军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提要:元代上都周边设东、西、北三凉亭,北凉亭位于三不剌,其遗址为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察汗不浪古城。元代诸帝自大都巡幸上都时,均调三千蒙古军驻防距北凉亭西南两日程的官山;自上都南还大都前,常经官山巡幸三不剌,主要目的为秋狝围猎、会诸藩王、望祭陵寝。距北凉亭西一日程的红城所驻忠翊侍卫亲军的重要职责为拱卫“皇居”北凉亭。北凉亭为漠南最重要秋猎地与皇家苑囿,其地位一度高于东、西凉亭。
《中国历史地图集》明时期贵州图地名标绘献疑
霍姝颖 罗权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地方实践推动高端智库)
提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明时期贵州图有贵定县、镇远卫、织金、火灼堡等四处地名位置标注存在问题,龙里卫、新添卫画了卫界却未标注卫治,贵州卫、贵州前卫、清平卫、都匀卫、乌撒卫、敷勇卫、修文所、于襄所、濯灵所、威武所、赫声所等未标注。《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在对这些卫所的考释中,仍有敷勇卫、修文所、威武所、赫声所四处的治所位置不准确。多元史料与田野调查相互参证,可以对这些标绘问题进行修正。
知识权威与19世纪初的英国水文地理学
丁雁南 项羽雯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提要:英国在19世纪取得了水文地理学的全球权威地位。以往,这一知识权威的静态结果受到更多关注,而其得以确立的动态过程则鲜少研究。对重点人物詹姆斯·霍斯伯格和作为知识交流平台的期刊《海军纪事》的研究显示,水文地理知识是被逐步地生产、积累和校正的。早年在亚洲期间,霍斯伯格积累了关于亚洲海域的丰富的水文地理知识,他的成就也离不开作为雇主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和对他有提携之恩的亚历山大·达林珀等体制性和社会性因素的促成。尤为重要的是,依托《海军纪事》的“通信”和“水文地理学”等栏目,推动了英国民间和官方海图的精确性日渐提高。此举对霍斯伯格在水文地理知识方面的权威既是挑战也是强化。总之,英国水文地理学权威性的确立是在不断的协商中逐步实现的,而不是先验的或任命式的。虽然此后英国海军主导了水文地理学的发展,但这一早期过程对于近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仍有启示。
本 辑 预 览
◀ 左右滑动浏览 | 点击图片放大 ▶
编辑 | 王国睿
审核 | 张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