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媒体报道,上海放宽了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
根据报道,为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正确就业观,推动全社会形成更加包容平等的就业环境,帮助广大青年群体在择业时有更多选择、尽早实现就业,上海市有关部门日前进一步放宽了高校毕业生报考和应聘上海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相关岗位的条件要求。
按照要求,上海市事业单位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应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两年内(含毕业当年度)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同时,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在沪央企在开展校园招聘时,应结合企业实际,将校招岗位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含毕业当年度)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报考上海市当年度公务员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可根据本人基层工作经历等情况选择报考相应类别的职位。
一言以蔽之,就是延长了“应届生”的“保质期”。今年毕业的学生,明年报考公务员、事业编、国有企业,仍然享受应届生待遇。
按照当前政策,应届生找工作有很多优惠,定向招录、专项招聘、创业补贴……放宽应届生认定标准,目的自然是鼓励应届生尽快落实工作,不要再顾惜身份,挑挑拣拣,剜到篮子里才是菜。即便眼前工作不如意也不要紧,将来仍是“应届生”,还有逆天改命的机会。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稳就业、促就业的大招,解除了应届生的后顾之忧。在官方看来,毕业的学生有个工作干着,总比在家躺平摆烂强。
遗憾的是,“应届生”这个词也给整废了。按照字面意思,应届生的“应”和应季菜的“应”是一个意思,都是适应、符合的意思。夏有西瓜,冬有板栗,这才是应季,否则就是反季。同样,2024年毕业的学生只能是2024年的应届生,明年继续叫应届生,名不副实。如果毕业不足两年的都可以叫应届生,那么刚结婚不满两年的是否也可以叫未婚青年。
不得不说,政策一直有着神秘且无穷的力量。比如,大A就是个政策市。 “先来个5000亿,可以再来5000亿,还可以再来第三个5000亿”,央妈一句话就唤来了疯牛狂奔。保就业大概也是汲取了股市救市的经验,先给两年的应届生待遇,不行的话还可以再给两年的待遇,甚至还可以再给十年的待遇……
或许将来会有这样的场景,满脸沧桑的应聘者,从包里掏出一本已经磨出毛边的毕业证,嗫嚅着说出一句“我还是应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