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薛亚梅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陈 功
传播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专业点负责人
摘要
“情动”(affect)一词由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提出,德勒兹基于此提出了“情动”理论。作为一种情动媒介,以《流浪地球》系列为代表的新主流科幻电影通过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符号意象、空间想象与现实镜像的叙事,在个体与集体、东方和西方、现代和未来的张力结构之间,建构出一种关于个体主体性、文化主体性和身体主体性的多重想象,表达出中国对人类面临的现代性危机和未来存在方式的终极关怀与反思,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济世情怀,以此达到主旋律思想的传播和身份认同的维系。在此过程中,新主流科幻电影实现了多元主体间“情动”生成与联结。
关键词:情动媒介 新主流科幻电影 现代性 主体性
作为情动媒介的新主流科幻电影
符号意象、空间想象、现实镜像:情动生成的现代性叙事分析
新主流科幻电影的现代性叙事中,情感是有效连接电影符号、空间、精神价值等与受众的桥梁。围绕情动的触发与体验,视觉、听觉、人物形象符号可以让那些实际不在场的事物成为在场并使得情动具象化,多维空间的构筑为受众的情动感知和体验提供了载体,而透过危机与救赎的对话叙事,电影中输出的民族精神和主流意识形态被准确传达给受众,传受双方实现在基于价值认同上的情感共鸣,情动得以生成。
现代性图景符号与情动的具象化
空间的想象构筑与情动感知可见
现实镜像:探索现代性危机与情感救赎的二元对话
“情动的联结”与“新主体性”的想象构建
个体主体性,传统集体主义的话语形态
文化主体性,中国现代性价值自觉的飞跃
身体主体性,后人类与存在之痛
结语
注 释:
[1][荷]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97.
[2]汪民安.何谓“情动”?[J].外国文学,2017(02):113-121.
[3]Bao,Weihong,Fiery Cinema:The Emergence of an Affective Medium in China[M].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15:5-6.
[4]张春,刘美淇.从主旋律到新主流:中国叙事的变与不变[J].电影文学,2021(16):3-6.
[5]马愫婷,贾冀川.《流浪地球》与现代性语境下的本土经验表达[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8(02):1-5.
[6][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M].方尔平,译.译林出版社,2012:19
[7][法]吉尔·德勒兹.电影1:运动形象[M].胡·汤姆林森,芭芭拉·哈伯贾姆,译.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6:109.
[8]范志忠.中国科幻电影主体性历史建构的文化张力与美学话语[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11):57-66.
[9]赵龙.主体性危机与对策: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以自处[J].理论导刊,2023(05):88-95.
[10]张九童.现代性文化转向与中国现代性价值自觉[J].学术交流,2022(09):19-31.
[11]刘慧慧.德勒兹“情动”理论研究[D].上海大学,2020.
[12]刘芊 玥 .后人类中的“情动”[J].文艺争鸣,2021(08):64-71.
[13]成素梅.智能革命与个人的全面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4):196-202.
来源:东南传播,2024年第7期,总第239期
【责任编辑:刘君荣】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需要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END
编辑/文慧芳
审核/刘君荣 黄雪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文章
《东南传播》
每本定价20元,全年定价240元
可随时破月征订,欢迎订阅!
联系电话
投稿邮箱
dncbtougao@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274/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