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做事总怕面对失败,甚至怕被人嘲笑,我之前就是这样,但其实最超效的成长策略,就是快速失败。
就我的观察而言,许多人的事干不好,其实不是没有天赋,也不是没有优势,其实就是失败少了,尝试少了。
真的,我的人生经验就是,一个事情,你能踩的坑,其实是极其有限的。比如签劳动合同,可能就那么五个十个坑,你最多工作两年,把这些坑轮一遍,你就不会踩了,或者说你踩了也知道反制措施有哪些。
快速的失败,会给你大量的信息反馈,你不断地修正你的先期假设和认知系统,那么你和市场真实需求的偏差就越来越小,直到你的假设方案和市场情绪共振的那一刻,一下子就起来了。
如果你运气好,一开始没经历这些失败,其实也不算是好事,因为你对市场的认知存在盲区。有的败仗啊,你一开始的时候就打了,汲取了经验,成本是最小的,等把事情做起来,运营大了,才开始踩坑,反而损失很大。
所以少年成名不见得是一个好事,因为有的潜在失败和经验没来得及学习,一旦踩坑损失就大了去了。
一开始的快速失败,甚至主动探索的失败,会让你厘清这个事情的边界在哪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比如我经常嘲笑一下韭菜大师,并非是我觉得自己天赋异禀,非常聪明。而是我在这行高强度混了五年,他们说的那些事啊,我全都干过。
不管是所谓的原创万字长篇,还是营销号搬运洗稿,还是写段子场景演绎,或者打造IP孵化定制化的内容,我全部都做过,每一个环节我都摸过的,我只是不剪辑拍摄,但我会盯后期成片的。
当然,我会有一些所谓拿得出手的工作成果,但更多的其实是探索后的失败,正是基于这些失败,我非常清楚很多事情的边界在哪里,关键节点在哪里,包括一千万爆款视频那种微妙的感觉是怎么样。
输了一大圈嘛,所以大致知道能做成的那几条路在哪。
为什么我会有一些在某些同行看起来非常奇葩的想法,比如策划的通用流程模式,文案的通用文本结构。
他们会觉得这玩意怎么能通用呢?不是靠天赋吗?
我觉得是他们练少了,因为看书多一点,写东西多一点,有一些量的积累了。我发现策划和文案这些东西,本质上就那么几回事,无非是根据不同领域的内容进行了信息编码的微调。
本质上就是根据一些数学原理的排列组合。
最开始觉得玄妙,深不可测,毫无规律,其实是写少了,等我写到三百万字后,我发现规律就出来了,有的东西反复在出现,用那种方法就是有流量。有的选题也在反复出现,而你扒拉这些具体选题往下探,你会发现他们都能追溯到几个核心的元话题或者元痛点。
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几个核心的痛点展开的,你的内容有这个核心痛点,流量就是好,你的内容没这个痛点,流量无论如何都起不来。
就像苹果熟了要从树上掉下来一样,就是这么科学,这么有强相关性。你看多了,会发现一点玄学的影子都没有,凡爆款一定得踩准一个核心痛点,哪怕他是买的流量,或者有人推。
那一瞬间我真的有一种“偶开天眼窥凡尘”的感觉。
关于快速失败然后发现规律,我有很多次体验。
第一次就是我学文言文。
一开始看《资治通鉴》,头都大了,特别是第一句:“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直接被劝退了,你在说什么。
我就硬着头皮查,发现这是古代的木星纪年法,也就是说“著雍攝提格”是个时间,比如1980年之类的,“玄黓困敦”也是个时间,比如2015年,然后这段时间,一共有35年。
我查完了,这个知识点就会了,然后继续看下面的。每看一行都有问题,比如“天子统三公”,三公是什么,查了一下,发现是三位最重要的辅政大臣,类似于首相吧。
继续看。
就这样一边查一遍看,懒得查的直接跳过,我读到了大概50卷,然后我发现我大概能看懂了,因为好多字词句不断地重复出现,这里面是有规律的,前期的一连串失败只是打基础知识,在试错。
第二次就是工作后写短视频脚本。
当时我其实不知道,短视频脚本和传统的写作方法不一样,是在瞎凑,当然老板当时也不知道,大家其实都在风口上乱碰。
我写了一段时间感觉非常痛苦,因为每次都要输出新的,不重复的内容,还要搭建结构。但咬牙也挺过来了吧。
写到一百万字的时候我发现,好的内容结构都差不多,我更惊讶的是,很多文章结构古人早就做好了。
比如你要写游记,那么按着《游褒禅山记》写,王安石早就留下范本了,跟着核心逻辑填空不就行了,难道你能超越王安石吗?如何给领导提意见,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不就早就教你了吗?关于如何文采斐然,刻画场景,难道有比《滕王阁序》更好的吗?
完全不需要自己发明创造,一切都是现成的,只需要自己排列组合就好了啊。
我悟到这一层后,我写东西就变得又快又好了,快是因为套模板,好是因为,我直接按着王安石、王勃这些大师的结构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起那些冥思苦想不得其法的同行直接高一大截。
第三次就是我学快速阅读。
可能很多人不信啊,我读一本书,只要不是字典,数学,英文之类的,一两个小时就够了,还能做一些笔记,记住核心要点。
这是怎么做的呢?当然一方面是学了快速阅读,有一些技巧,但另一方面,各种东西看多了一点,我发现80%的书结构内容都差不多。
比如目录扫一眼就是核心结构,第一章总结启发,最后一章总结升华,中间若干章有几个核心要点。然后章节的具体论述,一般就是先给理论,再给例子,然后总结。
我看多了发现,同类别书籍,除了那一两本经典的,例子的复用度可以高达30%以上。
所以逮到这十几页,发现是讲我看过的例子,直接跳过。或者这几页罗里巴嗦一大堆,说的就是多砸钱才能发展经济,这个观点十年前就看过了,这十页又跳过。
跳来跳去就会发现,其实一本书里面,只有那么一点是原创有意思的,把它摘一摘就读完了。
所以有时候很感慨,做任何事情都是要快速失败,摸清事情的轮廓,触达它的外延边界。基础的量没达到,再好的方法其实也没有用。
就像我现在写公众号,有时候兴致来了一篇文章将近五千字,没有兴致也能大致按一个正常结构维持两千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嘛,反正先写出来了。
至少这个量我基本能达到,而且我并不觉得累,还挺放松的。为什么呢?就是写多了,知道这个东西就这么几招,凑字数非常简单。
所以有时候真的觉得卖油翁的那句话说得对: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只要快速失败,熬过技能最开始的挫败感,量一起来,自然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