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动态丨济南东营聊城等市社科联加强社科人才队伍培育

文摘   2024-08-24 16:53   山东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济南市社科联


“创新+融合”锻造社科人才培育新矩阵


近年来,济南市社科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市委人才工作部署要求,探索“创新+融合”工作模式,在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人才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为推动强省会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铺路搭桥”建机制。济南市社科联党组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决扛牢党管人才政治责任,成立人才工作专班,专题研究人才,形成党组抓总牵头,各部室分工负责,社科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2023年积极参与制定《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试行)》,争取将“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济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专业技术人员”列入《高层次人才认定目录》,召开人才政策专题宣讲会,宣传解读济南市人才“双30条”等政策,完成3批次高层次人才审核。

二是聚焦青年增动能。济南市社科联瞄准青年社科人才这一“源头活水”,把培养优秀青年人才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加强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聚焦青年人才成长全周期,实施“青蓝接力”培育工程。聘请包心鉴、杨朝明等5位社科名家担任青年人才学术成长导师;推荐3名青年社科学者与省委党校、山东社科院、山东师范大学等社科专家学术结对;举办12场社科专家送课活动,深受青年社科人才欢迎。积极推荐申报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27个青年社科团队入选,名列全省第一。

三是改革创新重实效。济南市社科联坚持“开门办社科”的理念,以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强化“一盘棋”思想,实施跨界、破圈、融合做研究、搭平台,不断培育壮大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与山东省社科联、市委宣传部、市社科院等单位联合组织“山东社科论坛2023——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创新发展”、“海右人才节——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交流会”等;与山东宏观经济研究院联合赴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南部山区等地开展接地气、沉浸式调研,形成“千泉之城涌新能”调研报告在《光明日报》整版刊发;积极发挥社科评奖激励导向作用,推动优秀成果、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东营市社科联


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提升社科人才履职本领

 

东营市社科联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突出联系服务社科人才“纽带”作用,充分发挥“联”的优势,整合全市社科人才力量,不断壮大社科人才队伍,聚“力”建“库”,多措并举提升社科人才履职本领,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全市高水平现代化建设贡献社科力量。

一是以课题研究为纽带,提出人才工作新对策。2024年度社科规划课题立项工作结合全市人才工作重点任务部署和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发展需求,立项“东营市健全完善人才科创金融链条探索研究”“高水平产教融合服务东营市人才引领‘四链’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路径研究”等46项人才工作相关课题,加强人才工作的理论研究阐释力度。后续通过举办“社科专家龙门阵”“社科成果汇报会”等形式邀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对课题组予以指导,编印资政建言小册子以《东营社科要报》形式呈送市领导及部门单位,为推动我市人才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以项目合作为平台,拓宽人才引用新渠道。用好高校资源服务地方发展,与高校签约“新时代孙子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东营市区域制盐史研究”“新时代东营市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等重大课题,课题组成员涵盖泰山学者、清华大学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与其合作共同梳理东营区域文化特质,对东营孙子文化、制盐史、红色文化等重大区域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挖掘提炼,不断提升东营城市文化力、影响力、向心力。

三是以学风建设为抓手,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推动“强学风、转作风,百名社科专家下基层”活动常态化,组织46个人才相关课题组围绕“数智赋能传统产业转型之人才要素”“如何贯通人才链全面打通产业工人成长通道”等专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宣讲120余场,受众6000余人。举办全市社科理论骨干培训班和“以文辅政”能力提升培训班,提升社科人才履职本领。今年以来,已开展培训2场,受众2000余人。


聊城市社科联


以羡林学者培育工程为牵引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聊城市于2020年实施羡林学者培育工程。工程实施4年来,相继遴选了两届羡林学者培育对象、四批羡林学者青年计划培育对象进行培育。截至目前,已命名“羡林学者”10人,“羡林学者青年专家”27名,仍在培育期内的中青年学者35人。同时,还启动了“羡林学者名家计划”,命名马亮宽等10名老专家为首批“聊城市社会科学名家”,在推动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和社科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培育措施有力有效。设立“第一课程”自学制度,印发《开展常态化大学习的通知》,鼓励引导羡林学者培育工程入选学者率先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举办羡林学术高端讲坛,每年邀请省内外高水平专家进行授课,不断提升培育对象的学术能力和水平。委托重点研究课题,并优先推荐参加市级以上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落实人才补贴政策,羡林学者培育工程实施以来,截至2024年3月,已经累计发放人才补贴125.5万元。

二是学术研究成果丰硕。羡林学者培育工程入选学者累计出版专著28部、发表论文170篇、承担项目132个、撰写决策文稿14篇,参加学术活动140余次。在山东省第三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羡林学者培育工程入选学者的获奖成果有5项,其中,马亮宽、刘春强等的著作《历史语言研究所与中国现代学术体制的建构》荣获一等奖。

三是培育对象加快成长。经过2年培育期,羡林学者培育工程入选中青年学者加速成长,纷纷在各自领域挑大梁、当主角,发挥重要作用,其中6人晋升为所在部门(学院)主要负责人,5人晋升为教授,4人晋升为副教授,1人晋升为四级调研员。首届羡林学者杨宏力、张兆林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史晓玲获评首届“齐鲁最美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首批羡林学者青年专家丛振荣获第十六届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韩晓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等。


供稿:济南市社科联、东营市社科联、聊城市社科联

编辑:李宝兴      责任编辑:范新刚 

校对:交流中心   审      核:卢文娟

山东省社科联
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从事全省社会科学工作指导管理、组织联络、协调服务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省委省政府联系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发展社会科学事业的参谋和助手,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是促进全省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