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有情绪时,这四种方法简单又有效

政务   2024-11-14 15:08   河北  


有这样一句俗语:“六月的天,孩儿的脸,说变就变”。


对于还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自己的情绪没有好的把控能力,说笑就笑,说哭就哭,前一秒还是风和日丽,下一秒就是暴风骤雨。


情绪无好坏之分,但是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有好坏之分。


因此,家长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了解孩子的情绪波动,进行适当的调适,帮助孩子度过心理的沟沟坎坎,重拾快乐与自信。


注意力转移法


注意力转移法,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自我调节方法。

当孩子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家长要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使他自己感兴趣的事上。

比如:下棋、做游戏、跑步、打乒乓球、游泳、散步、看电视等,有助于使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

这种方法,一方面中止了不良刺激源的作用,防止不良情绪的泛化蔓延;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新的活动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达到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的目的。


心理暗示法


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

这个概念最初由法国医师库埃于1920年提出,他的名言是“我每天在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

自我暗示分为两种,消极自我暗示与积极自我暗示。

积极自我暗示,在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心理以至生理状态产生影响,令我们保持好的心情、乐观的情绪、自信心,从而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

心理学上所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就是讲的积极自我暗示。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强化我们个性中的弱点,唤醒我们潜藏在心灵深处的自卑、怯懦、嫉妒等,从而影响情绪。

家长可以让孩子利用语言的指导和暗示作用,来调适和放松心理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当一个人静坐时,默默地说“气死我了”、“怒气冲天”、“暴跳如雷”、“怒发冲冠”等词语时心跳会加剧,呼吸也会加快,仿佛真的发起怒来。

相反,如果默念“高兴死了”、“逗死人了”、“兴高采烈”、“欢声笑语”之类的语句,那么他的心里面也会产生一种乐滋滋的体验。

由此可见,言语活动既能唤起人们愉快的体验,也能唤起不愉快的体验;既能引起某种情绪反应,也能抑制某种情绪反应。

因此,当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情绪问题时,应当充分利用语言的作用对自身进行暗示,缓解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比如默念或用笔在纸上写出下列词语:“不可冲动”、“三思而后行”、“冲动是魔鬼”、“冷静”等等。实践证明,这种暗示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有奇妙的影响和调控作用,既可以松弛过分紧张的情绪,又可用来激励自己。


交往调节法


某些不良情绪,常常是由孩子们之间的关系矛盾和交往障碍引起的。

因此,当孩子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有了烦恼时,能主动地找要好的小朋友交往、谈心,比一个人独处胡思乱想、自怨自艾要好得多。

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找小朋友谈一谈聊一聊,具有缓和、抚慰、稳定情绪的作用,还有助于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增强自己战胜不良情绪的信心和勇气,能更理智地去对待不良情绪。


自我安慰法


当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成绩不理想或挫折时,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或不安,可以找出一种合乎内心需要的理由来说明或辩解。

例如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胜败乃兵家常事”、“继续努力,坏事变好事”、“好事多磨”等词语来进行自我安慰,可以摆脱烦恼,缓解矛盾冲突、消除焦虑、抑郁和失望,达到自我激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之目的,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安宁和稳定。

在学习生活中,孩子的情绪变化是非常大的。作为家长应该及时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不要一味去责怪孩子,而是耐心细致地去和孩子交心,了解孩子的情绪困扰所在,帮助指导孩子娴熟地运用以上四种情绪管理方法,一步一步地走出情绪困扰,重振学习生活的激情和斗志。

平山县第二中学
校园动态,学生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