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的周六妹作为本次大会代表参加会议。今年67岁的周六妹,是北桥街道盛南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自2008年起连续献血10年,累计献血量7000毫升。2009年,她登记捐献遗体,成为北桥街道第一位捐遗志愿者。2018年5月,北桥街道盛南社区成立“周六妹好人工作室”,在她的影响下,社区街道已有185人加入捐遗行列。其中,有11位老人完成捐遗。
“中国好人”周六妹
“我的血能用到别人身上,我就很开心”
走进周六妹的工作室,满墙的奖状记录着周阿姨这些年传递爱心的故事。相比起这些奖状,周阿姨似乎更珍爱自己10年积攒的一沓献血证,被她细心地用信封包裹着。打开这些已经泛黄斑驳的献血证,周阿姨从2008年开始,每隔半年就献血的事迹,跃然纸上。
“周六妹好人工作室”里放满了奖状
“第一次献血,是因为看到一辆采血车上,写着一行字‘捐献可再生的血液,拯救不可重来的生命’,我被触动了,于是上了献血车。”周六妹告诉记者,从那以后,每年的5月初和11月初,她都会掐着日子去献一次血,“有一次没到半年我就跑去献了,就差一天,但工作人员为了我的身体着想坚持不让我献,我只能回家。等了一天后,我又去了,顺利献完了我心里才踏实。”
为什么这么坚持呢?周阿姨笑着说,“想到我的血能用到别人身上,我就很开心。”
“把有用的零件给别人,相当于我还活着”
2009年,周六妹又成了北桥街道第一位捐遗志愿者。那会儿周六妹52岁,身边也没有什么捐遗的人。“我记得是在看电视的时候,屏幕下面有一行小字写着可以申请捐献遗体。我其实一直有这样一个愿望,我的爷爷28岁时鼻癌去世,父亲49岁去世,所以我希望自己可以捐献,有用的零件要是用到别人身上,就相当于我还活着。要是能够给医学事业作贡献,我就更欣慰了。”
捐献遗体不是小事,周六妹坦言当时家里人都不同意,她努力做通思想工作之后才到苏州市红十字会签下了自愿捐献遗体的协议。这是一个承诺,没想到却是周六妹开启北桥街道“好人效应”的开始。
周六妹说,以前有一位邻居名叫邹志芳,是名孤寡老人,年迈后没人照顾,她就每天去给他送饭。他生病了,瘫痪在床,周六妹就经常去照顾他,还多次送他去医院救治。连续5年的帮扶让邹志芳感激不已。在邹志芳临终的时候,他对周六妹说,“你照顾了我这么多年,我是真的被你感动了,我决定把我的遗体捐献了,帮助更多人,也是报答你。”邹志芳去世后,他的眼角膜成功帮助了一位受捐者重获光明。周六妹说,邹老伯年纪大了,他的传统观念里是绝对不会愿意捐遗的,但是受到她的影响,邹老伯成功捐遗。“从那以后,我发现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我就开始和身边的人宣传捐遗。”
在周六妹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了周六妹老伴的捐遗志愿证书,周六妹说,“我老伴也是多年后才下定的决心,他说你捐了,那我也一起吧!”
“我不太会说,但我会做”
2018年,相城区北桥街道盛南社区成立了“周六妹好人工作室”。她每周二都会在工作室里接待一些居民,和他们聊聊天,讲讲捐遗给社会带来的益处。周六妹的办公桌上,放着厚厚一沓志愿登记表,“我会告诉大家这个怎么填,手续怎么办。”
多年间,受到周六妹影响,社区街道已有185人加入捐遗行列。其中,有11位老人完成捐遗。周阿姨把成功捐献者的名字都记录在了一张白纸上,她摩挲着这些名字,“我能说出每一个人的故事,他们都会被记住的。”周六妹说。
相城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杜冯霞告诉记者,近些年,红十字会围绕“三救三献”的主责主业做了很多工作。周阿姨平时在工作室里,会给前来咨询的居民提供无偿献血登记、志愿者招募以及遗体(器官、眼角膜)捐献的相关登记服务,同时鼓励带动居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敬老爱老、保护环境、移风易俗等各类志愿活动。周阿姨在献血和捐遗事业当中都作了很大的贡献,在她的影响下,街道献血和捐遗的人数都在增加,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红十字事业当中,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承下去。
周六妹参与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2019年,周六妹获评“中国好人”。近日,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周六妹作为本次大会代表参加会议,“我一个普通老百姓,走进人民大会堂真的很激动,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舞。我不太会说,但我会做,未来,我想做更多的好事,帮助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