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三十而立:枢纽通航 步履不停——写在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30周年之际

时事   2024-11-08 21:34   湖北  

三峡通航人在三峡工程开工典礼上的合影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崛起于长江西陵峡三斗坪江心小岛——中堡岛上的三峡工程,在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今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将迎来开工建设30周年。


三峡枢纽通航船行如织


三峡工程的兴建,让“川江自古不夜航”成为历史,“高峡出平湖”百年梦想照进现实。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简称“三峡局”)在交通运输部和长江航务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秉承“一切为了通航、一心服务船方”的核心价值观,以“发展现代三峡通航、发挥枢纽航运效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用心用情用功守护好“大国重器”,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思变求新 枢纽通航笃行致远



控巴蜀,引荆襄,三峡通航扼守长江黄金水道关键节点。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30周年,三峡船闸已安全运行21周年,累计运行20.7万余闸次,通过船舶104.6万余艘次,通过货物超21.2亿吨。三峡升船机已安全运行8周年,累计运行4.38万厢次(有载运行2.89万厢次),通过船舶2.93万艘次、旅客146.45万人次、货物1824.41万吨。


多年来,三峡局创立了“闸—船—水”枢纽通航运行维护技术体系,围绕船舶安全、高效过坝,在船闸设备设施的维护、过闸船舶安全智能感知、快速检修及数字化诊断等方面,产生了系列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在船闸、升船机枢纽航道限制水域,通过持续的船舶水动力学研究,开发和创立了解决船舶过闸(升船机)操纵性的系列创新成果,引导和规范了三峡河段和长江水系船舶的安全性、经济性等标准化工作。这些枢纽通航创新成果的开发与应用,使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通航至今已超过设计通过能力的70%。回眸过往征程,凝结了全体三峡通航人的智慧与汗水,镌刻着矢志拼搏的足迹与色彩。


2002年,三峡船闸事业起步之年,迎来船闸初期运行之考。三峡局选拔精兵强将,组建管理队伍,经过39天专业知识强化集中,近半年现场调试培训和生产准备,顺利接管了技术最先进、运管最复杂的双线五级船闸,并平稳度过了故障高发期、设备磨合期。


人字门同步升降系统多次应用于船闸大修


2005年,三峡局为克服船闸人字门检修难题,组建研发团队,历经日夜奋战,人字门同步升降系统终于在当年12月完成首创研究,原来需要40人12小时协同完成的高风险顶门工作,只需要轻松一摁电钮1小时内就能完成。该项创新历经升级迭代,将船闸停航大修工期由100多天缩短到30天,船闸的检修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2006年,单线运行之考。228天单线完建、单线运行,三峡通航人创新实施了多项提升运行效率的举措,完成了这一极其特殊、极不平凡任务,创造了单线运行通过量超过往年同期双线运行通过量12%的奇迹,为2011年船闸年货运量达1亿吨,提前19年达到设计通过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2年,南线船闸首次实施20天计划性停航检修,迎来大修之考。三峡通航的技术骨干和维修骨干昼夜奋战在现场,总结出风险控制点,并见缝插针、前抢后赶,高质量完成液压电气检修施工,将三峡船闸液压电气设备检修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2016年9月18日,三峡升船机成功试通航,2019年12月27日通过通航暨竣工验收,运行操作检视“四不”“四报告”制度、船舶过厢安全监管“2323”规定、集控操作“243”确认制、过厢船舶“两问四提醒”“三看三监护”等现场安全措施陆续问世,有力确保了三峡升船机通航安全稳定。


2020年,面临疫情大考,“战疫情、保运行、保通航”成为三峡通航人肩上的重任,三峡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船闸运行通航保障工作,2022年三峡船闸通过量突破了1.5亿吨大关,2023年三峡船闸通过量达1.69亿吨,持续攀升……


“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2024年,三峡局攻坚克难,一举完成船闸核心控制系统自主可控改造,真正将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从葛洲坝三座船闸运行管理,到三峡工程导流明渠、临时船闸顺利通航;从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接管运行,到三峡升船机建管运无缝衔接;三峡库区水位从67米、135米、156米到175米……在一代代三峡通航人步履不停地奋斗中,枢纽通航越来越有序。“险象环生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便捷高效。”三峡船闸管理处处长陈坤自豪地说。


三峡通航指挥中心大厅


“如今,只要进入三峡通航调度水域,每一艘船的实时动态,我们尽在掌握。”在三峡通航指挥中心大厅,数据大屏实时滚动,点击鼠标可随时调看573公里联动控制水域的任何一艘船舶。


对于旅游客船等重点船舶,三峡局在科学均衡坝上、坝下交通流的前提下更有“重点呵护”。海事部门抓实客船过闸安检,强化客船安全监管,全过程跟踪船舶航行动态;调度部门优化船舶调度,助力地方旅游经济跑出“加速度”;船闸管理部门强化现场通航管理,服务质效稳步提升。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方便快捷的通航背后,关系的是民生,凝聚的是民心。


“以前过闸,要派专人蹲点宜昌跑手续,费时费力费人,现在通过船载北斗终端就能申报过闸,简单方便高效,给他们点赞。”“隆盛永运”轮船长李昌柱竖起大拇指说。


“让船方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大家通过三峡局政府网站、三峡通航e站等渠道可以实时掌握船舶动态,通航更有序。”三峡局通信信息中心主任王东介绍,三峡局开发三峡通航智能调度系统——具备远程申报处理和滚动预计划、安检计划、锚泊计划、过坝作业计划等多种计划协同作业功能,适应长距离联动控制通航调度需求。


“二十多年间,过闸船舶越来越大,航行条件越来越好,现代化的报闸及计划接收模式让过闸越来越便捷。”“民殷”轮船长王德志也深有感触。他介绍,去年该船跑了二十余个航次,效益尚可。



科技创新 紧盯前沿谋篇布局



三峡枢纽通航,关系着长江黄金水道和内河航运的发展,也聚焦着国内外各界目光。如何管好、用好、守护好“大国重器”?三峡局持续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打造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三峡方案、三峡经验、三峡样板,不断攀登枢纽通航管理的世界高峰。


赋能增效过闸指挥。通过延长南、北线船闸的导航墙,缩短船舶进闸距离700余米,节约进闸时间约12分钟;实施“虚拟闸室”技术,扩大闸区船舶待闸区域,保障了船舶进闸和船闸运行无缝衔接。


革新优化设备技术。创新运用运维预前管控技术,实施人字门开度仪冗余配置等系列技术改造,三峡船闸主要设备年故障率保持在0.1%以内的极低水平;优化船闸设备运行工艺,每闸次减少运行时间5分钟,一年可增加运行闸次400余个。


创新突破船闸检修。采取停航检修“带船排水”“节间充水”等快速排水充水工艺和技术创新,实施“预检预修、运修统筹”组织模式,研发应用大型人字门同步顶升系统,停航检修耗时显著缩短;创新检修组织模式,实现主要运行设备定期轮修,进一步提升了检修质量和效率。


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围绕升船机运行维护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取得了钢丝绳自主爬行检测机器人、设备维护三维作业指导书、多功能液压试验平台等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助力三峡升船机充分发挥快速过坝通道作用。


作为枢纽通航领域的龙头单位,三峡局深入探索数字赋能新模式,在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典型应用方面取得接连突破。2012年,建立三峡通航数据中心,实现系统数据统一管理,三峡枢纽通航运维管理从分散到集中;2016年,全面构建“1+3”通航管理模式,在诚信体系、智能管理、支持保障、公共服务方面全面数字化。“自此,三峡局进入数字赋能快车道,步入技术创新‘井喷期’。”三峡局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侯国佼介绍。


北斗打卡“现场”教学


——助推单北斗船载智能终端走上船头,实现船舶进入区域联动调度水域后航行行为全轨迹可跟踪、全时段可溯源,提供全程智行伴航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船员身份信息远程采集及在线核查,完成从现场核查到远程“打卡”的“华丽蜕变”。


——给安检设备设施插上科技的“翅膀”,全面投入使用第四代手持终端,添加人脸识别、船长指纹确认等功能;不断升级三峡—葛洲坝过闸船舶安检信息共享软件,进一步实现人—船—货之间的信息关联与绑定。制定船舶过闸安检规程,规范过闸船舶安全自查和安全检查行为,保障枢纽通航安全。


——推动5G、北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融合应用,实现对船闸、航道、三船(船公司、船舶、船员)等船舶过闸全过程全要素自动化采集全覆盖,打造三峡智能通航全要素智能监测“一张网”。


一张张“施工图”“路线图”,描绘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成长坐标”。


2023年3月,三峡局还广发“英雄帖”,调集全局力量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示范动员。通过“揭榜挂帅”,过闸船舶智能安检、智能调度、智能辅助航行、污染防治智能监管等一批关键技术研究落地生根,增强内部协同,架起成果转化间的桥梁,进一步示范引领内河枢纽通航高质量发展。


创新如大潮奔涌,如细雨润泽。多年来,三峡局共开展科技项目研究315项,取得发明专利近100项、实用新型专利近14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0余项,公开出版著作5部,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湖北省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等多项重大科技奖项。




以绿为底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站在三峡大坝坝顶,凭栏眺望,青山绿水间重岩叠嶂,滔滔江水奔涌向前,游客们纷纷打卡拍照,在绿色生态廊道留下倩影。


三峡坝上的涉污作业船舶集中停泊区,每天天蒙蒙亮,水上清洁工们根据网上订单“上门服务”,对待闸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三类污染物进行接收,并转运上岸处置。“清帆保洁××”轮便是其中的一员,甲板上多个分类垃圾桶整齐摆放,像一座移动的江上“绿岛”。


“今年以来,我们已累计监督1936.8吨船舶垃圾、13.7万立方米生活污水、2602.9立方米含油污水、132.5立方米残油废油有序上岸处置。”三峡海事局局长孔凡军介绍。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三峡局以“碧水蓝天”为奋斗底色,实践探索形成船舶污染防治“三控三全两禁止”三峡模式,发布《三峡通航绿色发展建设指标》,设立三峡枢纽河段船舶污染物排放严控区,全面应用长江经济带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常年过闸船舶和辖区码头100%安装使用……如今,三峡枢纽河段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已全部实现“零入江”“零排放”,三峡通航人守护一江碧水永续东流。


生态保护,三峡局“治未病”的同时“管源头”。


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


2019年4月16日,春风染绿、峡江翘首,长江干线上第一个水上多功能综合服务区——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正式启动运行,开创长江航运安全绿色便民服务新模式。


5年来,三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三峡坝上岸电实验区,指导岸电应用,开展岸电培训,推进船电宝推广应用,综合服务区成为内河绿色岸电先行示范区。5年里,累计接电船舶2.2万余艘次,岸电供应量达3800万度,减排2.8万余吨,为助力长江水道减污降碳、绿色转型,守护一江碧水贡献三峡通航力量。


“三峡枢纽河段岸线复杂,长期存在30米水位差,岸电应用推广难度大,我们就创新研发了‘船电宝’,打造送电模式创新试点,提供多样化岸电服务,提升供受电能力。”三峡待闸锚地管理处处长杨利介绍,岸电设施和船电宝均可为待闸船舶充电,其中岸电设施是通过电缆充电,每台岸电设施可同时为2艘船舶充电,可手机扫码支付费用;船电宝则可直接拖到船上充电,类似手机充电宝,每次可充电60千瓦时。


“待闸时使用岸电非常方便,我们用手机通过‘三峡通航e站’就能预约,还能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供电方式。”新一代船电宝试点的第一艘船舶“亲河××”轮船长说。


“三峡氢舟1”航行在青山绿水中


久久为功,行而不辍。载电量全球最大、充电技术属世界首创的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2022年3月29日首航下行通过三峡升船机;国内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于2023年10月11日首航,用于三峡库区及三峡—葛洲坝两坝间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实现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内河船舶应用“零突破”……“绿色方舟”逐浪前行,从“纸上”到水上,三峡局积极主动参与,给予绿色船舶政策支持,助推三峡枢纽河段绘就绿色船舶先行奋进图!



党建引领 凝聚合力夯实根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理论的凝练,具有极其重大的时代价值。三峡局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强化理论武装、发挥制度优势,铸造强大的“红色引擎”,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心同向、深度融合,为推动三峡通航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前进动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三峡局党委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托三峡通航全种类、多要素资源,打造内河枢纽高水平人才培养创新平台,以罗静、李然、冉晓俊、胡航等为代表的大国工匠、劳模匠心引航。以承办第十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船闸及升船机运管员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为契机,以赛促学、以赛促进,激发创新活力,着力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内船闸及升船机运维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三峡局党委坚持当好理论学习“示范班”,推动“第一议题”制度落地见效,组织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用好用活“三会一课”、专题讲座、道德讲堂、周五大课堂等载体,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三峡局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扎实推进集中学习教育,切实推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与此同时,三峡局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通航工程技术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船闸检修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常态化落实各项节能降耗举措,深入推动绿色基地、节约型机关创建……在无声浸润中,三峡局各基层党组织已然把理论学习同观照现实结合起来,用工作成果检验学习成效。


“党建领域的创新,必须是在严守根本遵循的前提下,结合工作实际精准施策,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三峡局局长齐俊麟多次强调。三峡局党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施方案》,用党建“一根针”把中心工作“穿成串”;三峡通航指挥中心以“365”党建工作法为载体,全力打造“阳光指挥、现代服务”党建品牌,构建起与广大船方安全通航“命运共同体”……


开展船员党建活动


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动船员党建,依托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打造船员党员“红色之家”,开发运行水上第一个船员党建“线上之家”——“党建e家”,梳理建立船员党员信息库,组织开展“云读书”、船员党员过“政治生日”等党建活动,常态化为船员党员讲党史、解政策,实现船员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交出一份温暖而又厚重的民生答卷。2021年9月,被宜昌市正式明确为点军区联棚乡长岭村对口帮扶单位后,三峡局党委打出一系列乡村振兴“组合拳”:输人才、选派驻村干部,立项目、建设惠民工程,兴文化、注入发展动能,拓渠道、开展消费帮扶,添绿色、打造美丽乡村……


在宜昌市西陵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投票站,在文明交通劝导一线的十字路口,在禁渔宣传的长江岸边……三峡通航“小红帽”的身影从不缺席。此外,三峡局11支志愿者服务队,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基层治理,激活社区治理“一池活水”。


如今的三峡上游,洪流滚滚,一泻千里;三峡下游,波澜不惊,一派安澜。“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30周年,历代三峡通航人用汗水以骄人成绩献礼,下一步,三峡局将继续深化‘闸—船—水’时空协同调控技术应用,加强风险防控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人才队伍能力、协同发展能力建设,凝心聚力为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打造枢纽通航技术创新高地、人才培育高地、协同发展高地。”齐俊麟坚定地说。





来源:中国水运网

作者:全媒记者 程璐 杨柳 石孟园 特约记者 蒋艳玲

图片:闫伟 林海 李光强 曹传扬等

责编:缪世雄 杨亚兰(实习)

审核:张亚蓓


重点推荐

中国水运报
《中国水运报》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