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一位大火的“人造美男”博主,大概不会有人料想到,上映三十年的春晚小品《如此包装》,依然能内涵到当下的「素人造星」风潮。
起初,他只是一位和女儿合拍“我姓张”等网络热梗的年轻父亲。
截图自博主@内向父女
直到某天,星探网友捕捉到他的潜在可能性,送出一则金口玉言。
自此,画风逐渐以离谱且不可控的面貌转变。
当然,时代是流转的。
在衣着之外,如今通行的包装秘籍还多了两样:
唬到你认不出真面目的滤镜和骗到你裤衩子都套现的标签。
于是,现在他的直播间已经是这样式儿了。
虽然这位叔恪守本分,坚持不踩到“背德”的界限。
但一系列转变,还是不由让人心生嘀咕:难道我收藏列表里的帅哥,褪去滤镜的壳子,皮下都是叔?
可不要以为这是短视频时代的特供包装手段。
其实,镜头“包装”的强大魔力,早在千禧年过后不久,就已经被精准地捕捉到了。
那时,科技的迅猛长进和智能设备摄像功能的普及滋长了人们拍照的需要。怎么拍才好看,理所当然成了大家心中的共同疑问。
带着“填满人们好奇心”的使命,一系列摄影技巧类书籍,也正式加入了“攻略奇书”的浩汤行列。
请自觉脑补出“嘿”“哈”语音
说它是“奇书”,只因它传授的每一寸技巧,每一个姿势,都看得人眉目分离,笑容变异。
如何在镜头里技惊四座
对于“如何才能上镜”这样既考验被拍者也考验摄影师的终极难题,奇书《数码人像摄影大全》提供了一则审美指南:
调动身边一切可用的资源,来做好搭配,达到“藏拙露美”的最大效果。
在除夕佳节也要为上司的劳斯莱斯拼搏的当下,“婴儿肥”浮肿在面部两侧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情况(毕竟根据考证,频繁咒骂和咬牙会促进面部肌肉的成长)。
此时,想拍照留念,身边却没有闺蜜愿意坐在前面衬你脸小,不如就借鉴这则单手瘦脸图。
仅需一个动作,就能让你体会到古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丰韵。
但据我考证,与其直接遮脸,倒不如选择好的角度,再搭配合适的姿势,方可让你从不能看脸的“虾系男友”变成英伦绅士。
合理怀疑黄教主曾学过
当然,“藏拙”和“露美”并不相违背。如果你对身材足够自信,还可以调动全身来最大化展现你的美。
姿势不够,就要用关系来凑。
别小看这张图的姿势构造,其实它暗含了无数高难度的附加条件。
比如,女生必须得踩着恨天高,或者本身是瑜伽教练,不然这体操一样的动作,轻易就会导致人腰间盘损折。
对男生的要求同样不低。
首先,提供支撑作用的臂膀要强健有力,否则就只能寄希望于对方有金鸡独立的特殊技巧。其次,个头不能过高,不能将“抬头”演绎为“掰腿”。除非你是手及地的刘皇叔本人。
或许看到这里,你会觉得,这些成品从里到外都透露出滑稽与诡异。但实际上,教学总方针没问题,只是这些模特给操作歪了。
问题出在哪里?大概是他们的表情太过于僵硬,似乎透露着现在的大学生们才有的“清澈的愚蠢”。
控制表情有多重要,每位曾凭借“臭脸镜头”轮番登上热搜的明星都懂。
比如曾在TVB男星王浩信深情发表获奖感言时,摆出“静静看你装”表情的陈自瑶。以及当年错失最佳女主而“翻白眼”的佘诗曼。
虽然此后多年事主数次澄清,但似乎没什么用。
鉴于此,我推荐你搭配《如何撒娇》,来学习如何把握你的微表情。
在这册拍照必不可少的奇书里,作者就亲身上阵,演绎了拍照时扮可爱的一百零八招。
根据陈海伦老师的真传,想在镜头面前呈现出最佳状态,只有一条核心法则:
相信你自己,是真的很不错。
遵从这则法则,作者也亲身奉献了更多的精美成品。
或许你以为,如上从姿势、搭配到表情的教程太过离谱,顶多只能当作茶余饭后的笑点。
那就大错特错。
好不好,是交给受众来检验的。而从“受害者们”激情分享的成品来看,这些在当时,的确是制霸四方的主流理念。
主流到,人生大事——结婚,都要用到它。
这坚定的表情,凝重的神态,无一不在象征一对新人坚定的决心:要用革命的心态,将爱情进行下去。
遥远的千禧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创新和个性。
看腻了千篇一律的婚纱西装?想在照相馆的佳作墙出人头地?请随意灵活变通你们的摄影搭配。
蜘蛛侠和美少女战士,或许让你一秒回味到了上世纪的碰撞绘本《葫芦娃大战变形金刚》,其实它既结合了男生和女生的爱好,也传达了一条浪漫主旨:穿越次元来爱你。
后者的山顶洞人套装,毫无疑问,更是穿越了时空。
当然,谁也没有下图来得惊人。
被淘汰的底片,
留存了中国人的审美沿革
虽然以如今的视角审视,《数码人像摄影大全》中的图示充斥着滑稽和愚钝,但它其实并非纯粹粗制滥造的诈骗书籍。
摄影残联主席贾富认为:“如果摄影师一味追求美女,我觉得他的审美观是有问题的……我认为摄影应该是纯真的,不管什么样的人都给他们拍出好照片,发现他们美的地方。”
而一些成品,也的确达到了他所说的效果。
这位其貌不扬的模特,或许代表了大部分普通人的外貌条件,但她却没有以过多的滤镜或修图来遮掩不完美,而是通过姿势和搭配,给人留下了从里到外都透露着对生活的热爱的影像。
实际上,摄影的最初功用,也正是如此:留下最难得却最真实的美好瞬间。
和大多数文艺行业一样,中国摄影的进取之路从来飘摇。早在20世纪初,一群摄影人就进行了对摄影现代性的追寻,但集体实验却在后续的多翻浩劫中被迫中断。
终于在1978年,专业领域探索再次有了“可能性”:改革的春风吹开了文艺的枷锁,中国摄影得以继续它未竞的探索。
80年代,人们渐渐收获了精神的富足和物质的丰裕,也进一步追求起对美好的留念。胶片相机正是在这个空当,成为每个家庭不一定都会购买,但经历人生大事时一定会用到的必备品。
2009年,旅居北京的法国艺术家苏文在购买胶卷时认识了做废品回收的小马,在仓库里,他找到了小马原本想用来提炼硝酸银卖钱的大批底片。
苏文大喜过望,这些底片承载的不只是微薄的银元素,而是他未曾了解、参与过的北京记忆。
从这批按公斤计价的底片中,苏文梳理出来自1985年——2005年的八十五万张照片,组成了一部横跨二十年时间,覆盖了北京人民生活、起居、娱乐和审美方式的影像集《北京银矿》。
在《北京银矿》中,婚庆、生日这类高光时刻是突出的主题。
新人会在打扮最光鲜亮丽的一天,向满座宾客展示他们无需遮掩的幸福,也为未来留一份底本,让他们在柴米油盐的婚后生活中反复回望,消弭生活中的龃龉与不安。
实际上,这并不是时代限定,也非富人专供。记录珍贵瞬间和珍贵事物从来都是摄影最基础的原则。
透过横跨二十年的底片,你能轻易看到人们日常物件和生活习惯的变迁。
比如,《北京银矿》中的人,无论年纪或地位,都会统一把如今早已沦为鸡肋的电视和实木家具当作背景。这是那个年代,生产力状况与人们审美水平的集中体现。
或者说,体现的不只是审美,还有那不用因为喜欢先进事物就被打成崇洋媚外的审美包容性。
《北京银矿》中的人们,似乎总是以一种与整个世界相连接的姿态出现。
有资本的会跨出国门,囊中羞涩的也会在山寨景观园中拍照留念。他们迎接的不只是某件景象或事物,而是某些风格,某些文化。
除了身体上的跨越,精神上的探索也是时代的必然。
常说科技要用在“人”的身上。《北京银矿》中的相片,就记录着科技如何影响人,而人又如何被影响。
当然,“真实”本身并不精致,“生活”本身意义深远。
一些如今沦为笑谈的“曲折探索”,也能从《北京银矿》中见证到它当时是如何以一种并不离奇的方式流入寻常生活中。
这些构图、人物并不完美的影像,其实忠实地记录了我们曾拥有的,和我们遭遇过的。
人「活」的那些瞬间,
都在一声咔嚓里
2000年,不仅是世纪的分割点,也是许多事物的临界线。属于胶片的银盐帝国没落,属于数码的数字时代来临,也是在这一年,夏普推出首个可以拍照的手机。
外表很像曾经的小灵通,就是这样一部小小的装备却大大分走了相机的功用。
在手机摄影多是“诺基亚像素”的当时,摄影的意义并没有变味——内存有限,拍照和收发短信一样,都是需要仔细斟酌的事。
手机摄影功能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实际填补了摄影领域的不足。
2011年,战地摄影师用iphone4拍摄了阿富汗战争中的人,由于手机小巧,许多人被拍时并不会有镜头感,而是松弛地流露出最自然的状态。
但对新时代摄影方式的批评也并不少见一位摄影师曾批评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给摄影带来的负面惯性:虽然能几乎无成本的多次试错,可总有一张是好的,带着这样的心理暗示,长此以往只会忽略真正的摄影技巧。
胶片时代,拍照是一种奢侈。它造价昂贵,也无法即刻查看,每一张,都要拍得足够认真。也因此,每张底片拍摄到的,必然是最宝贵,最值得记录的。
但如今看来,这位摄影师担忧的事情,和这些年真实存在的问题相比,显然有些微不足道了。
如今是过于诡谲的唯心时代,人们自上而下或有意或无心地高声呐喊“遥遥领先”,但手机厂商唯一真正能卷的似乎只有“手机摄影”。
没办法,拍照早已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点滴,并推动你做出和消费主义有关的每个选择——比如,电商平台上用衣服夹子、皮包骨模特打造出的精致买家秀,小红书上用错位拍摄和复杂滤镜拍出的摄影圣地。
至于真实情况,索性他们是骗到足够的收益了。在环境的集体培植和包庇下,人们也似乎默认了这条规则:网络上的,都不是真实的——或者说,不必是真实的。
曾有一位社会学家分析,真正的土味审美不是“乡土”的或“下沉”的,而是“易于复制并迅速广泛传播”的。
就如同现在谁都能唱两嗓子的神曲,每个热点事件都能消解为变装秀的廉价舞蹈,以及为这些土味视频降低门槛的谁拍都好看的滤镜。
这种千篇一律,正与摄影的理念相违。
人们常说,一生其实只活几个瞬间,相片的意义,其实就在于将这些瞬间留存,往后依然能回味。
我并不是苛责科技发展的老古董,也认同滤镜、修图给人们自信心带来的正向影响,我只是不愿看到这样矛盾的局面:虚拟掩盖住真实的滤镜过于泛滥,而那些真实的影像却同步以各种马赛克的形态出现。
可在路灯都能拍成月亮的AI时代,他们需要你关心的,或许只是经过粉墨的完美,而非也许并不精致,但却实打实发生在现实中,触动了你精神世界,或许还能引发你无限思考的那些真实片刻。
THE END
本文作者
李诺米
蹦迪班语文课代表
甜到伤的玛丽苏文学品鉴专家
推荐阅读
关注蹦迪班长
一起Disco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