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的“追思已亡节”(All Souls' Day)的日期是11月1日“诸圣节”后的第二天,是教会的一个传统节日,主要用来纪念所有已故的信友,特别是那些尚未获得永福而受炼苦的信友。以下是追思已亡节的历史沿革、礼仪活动和意义。
一、历史沿革
1. 起源:追思已亡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教会时期,当时信友们会在墓地举行纪念活动,为逝去的亲人和朋友祈祷。
2. 正式确立:11世纪时,法国的克吕尼修道院的本笃会修士开始在11月2日庆祝追思已亡节,以纪念所有已故的修士。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扩展到整个天主教会。并在1915年由教宗本笃十五世特准司铎在这一天为炼灵举行三台弥撒。
3. 扩展:到了13世纪,教宗英诺森四世(Pope Innocent IV)正式将追思已亡节定为教会的节日,鼓励信友为所有已故的信友祈祷。
二、礼仪活动
在一年将尽的时候,追念已亡的亲友恩人这也是很合情理的礼仪。正如我们每一家有在天堂上的圣人,也可能有小罪或罪罚的灵魂而要经过一段炼淨的阶段的亲友恩人。这也是一个令我们感到亲切的牵肠挂肚的节日。它也同样是可以加强我们对永生与复活的信仰和期望的节日,提醒我们要努力善度此生,保持纯洁无罪,在世多做补赎,好能善生善终,而进入天乡。
1. 弥撒:在追思已亡节当天,天主教会会举行特别的弥撒,纪念所有已故的信友。
这一天,每位司铎可以为炼灵举行三台弥撒,其中一台为众亡者灵魂,一台为无人给他们奉献圣祭的亡者灵魂,另一台可由献祭司铎自己指定为某位亡者的灵魂。
这一天,礼仪还特别表达教会的传统信仰,即颂谢词中所说“为信仰主的人,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并非毁灭。”诸圣的相通和共融,活着的人只要没有大罪,都在圣人之列,彼此可以代祷,通融善工。
2. 祈祷:信徒们会为逝去的亲人和朋友祈祷,期间,主礼的神职人员会向墓碑四周洒圣水、奉香,礼毕时祈祷:“上主!求你赐给他们永远的安息。”以此希望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
3. 墓地:许多信友会前往墓地,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点燃蜡烛,献上鲜花并为他们献上祈祷。
教宗说,墓地是个悲伤的地方,它让我们记起已故的亲人,同时也提醒我们将来也要死亡。然而,我们在悲伤中却拿着鲜花作为希望的标记。“悲伤搀和着希望,这就是我们众人在今天庆典中的情感。我们在亲人的遗体前纪念他们,同时怀抱希望。我们也感受到这希望能帮助我们,因为我们也必须走这段旅程。我们人人都将走这段旅程。或早或晚,人人都有这一天;痛苦或多或少,人人都要经历。但我们是藉着希望之花,抱持着那对来世的强烈希望来走这段旅程。”
4. 纪念:一些教堂会举行特别的纪念仪式,如诵读已故信友的名字,或者举行特别的祈祷会。
5.大赦:从1日至8扫墓每次可为炼灵得一全大赦,平时可得部分大赦。追思亡者前后各一主日内进圣堂为炼灵祈祷每日可得一全赦,每次得全赦已被取消。从追思已亡开始的这一个月特别为炼灵祈祷,称为炼狱月,也为教会所认可。
三、纪念意义
1. 纪念与缅怀:追思已亡节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信徒们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2. 信仰的体现:通过为逝去的信徒祈祷,体现了教会对永生的信仰,以及对天堂和地狱的教义。
3. 团体的团结:这一节日也加强了信友之间的联系,通过共同的祈祷和纪念活动,增强了团体的凝聚力。
4. 生命的反思:追思已亡节也是一个反思生命意义和死亡的时机,鼓励信徒思考生命的短暂和永恒。
追思已亡节不仅是纪念已故亲人的节日,也是加强我们对永生与复活的信仰和期望的节日。它提醒我们努力保持纯洁无罪,善度此生,并通过祈祷、善工和献祭帮助炼灵早日升天。
此外,这个节日也体现了教会的传统信仰,如“为信仰主的人,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并非毁灭。”和“诸圣的相通和共融,活着的人只要没有大罪,都在圣者之列,彼此可以代祷,互通善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