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亦潇(中国投资咨询)
近日,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一份报告引发广泛关注。这份《关于当前汽车经销商面临资金困境和关停风险相关情况的紧急报告》指出,“价格战”使得进销倒挂严重,汽车经销商出现大面积亏损。据协会分析,2024年1月至8月,“价格战”已致使新车市场整体零售累计损失1,380亿元,这一数字不可谓不触目惊心。
来自新车“价格战”的压力和“寒意”,也传导到了二手车市场。据统计,2024年8月,我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降至156.61万辆,环比下降2.69%,二手车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二手车交易量持续下滑,直接导致二手车商资金周转困难,库存积压严重,部分二手车商生存状况堪忧。
但是,困扰着我国二手车行业的不仅仅是“价格战”,长期存在的评估不透明、售后不到位等问题,同样严重影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面对“价格战”与“内卷”局,我国二手车行业发展离不开市场机制的完善、汽车科技的发展和政府部门的联合规划,直面自身问题,实现价值回归。
01
我国二手车行业发展现状
历经数十年发展变革,我国二手车行业从法律监管不规范、交易流程不透明的“草莽时代”,经历了起步、探索,直至现在的成长,已经从最初的简单交易模式演变为一个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的市场体系。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国投资咨询整理
2015年,我国二手车行业转型升级,正式进入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各类二手车电商平台的兴起,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应对车况复杂多变等实操问题,二手车平台通过提供专业检测服务、透明化定价流程及售前售后服务,提升品牌专业度、透明度和信任度,注重推进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以品牌化、服务化一体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技术升级的支持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评估技术,二手车估值更加精准,力争避免传统交易中因信息不透明造成的暴利现象,压缩了不合理的利润空间。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二手车行业的扶持和监管力度,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例如通过实施全国统一的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进一步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多方举措共同作用下,我国二手车行业逐步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既促进了汽车行业的流通与升级,也推动着交易环境日趋规范。
2019年至2023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从2019年的1143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1841万辆,我国二手车交易量达到近五年新高。在交易数量增长的带动下,我国二手车交易金额也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23年,二手车新政全面落地执行,政策效应得以显现,同时在防疫政策优化调整下,二手车市场的流通量、转籍率不断提升。全国转籍总量达到501.8万辆,同比增长25%,转籍率提升至27.25%,同比增加2.2%。二手车市场凭借发展韧性,市场需求快速恢复,二手车交易金额为11795.3亿元,同比增长11.3%。
近年来,因为二手车行业对优化交通运输体系、提振汽车产业流通与升级的重要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我国二手车行业得到政策的进一步支持。
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商务部等11部门办公厅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的通知》等政策之后,2024年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再次明确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持续优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流程,促进交易专业化、透明化、便利化,为我国二手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催化剂”。
在顶层设计框架内,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引导,对各省市二手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本地二手车行业稳定发展。
02
我国二手车产业链发展现状
二手车产业链参与者众多,他们以多样化、多元化的交易模式与新车市场联动发展,为城市交通和物流运输提供更多车辆资源,进而推动城市交通体系发展与产业升级。
二手车产业链上游是二手车车源,包括个人车源及机构车源。其中个人车源为主要二手车来源,占比约90%;机构车源包括企业、政府机关、司法拍卖等,占比约10%。
二手车产业链中游是二手车交易环节,主要参与者包括二手车经销商、二手车中介、汽车4S店以及二手车回收公司等主体,涉及的服务有二手车评估前期工作、车况技术检验鉴定、二手车寄卖、置换业务、价格评估、交易实务等。
二手车产业链下游则是消费者,包括个人消费者和企业消费者等。车辆信息透明化、交易流程简约化提高了价格评估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升交易效率,保证售后安全和基本权益,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主要因素。
随着二手车行业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快速发展,我国二手车交易的集中度显著提高,原本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二手车商家以重点城市为核心形成了区域性的二手车市场,也逐步实现了区域市场之间的对接,具备打造全国综合市场的基本条件。
同时,在汽车后市场、“金融+”领域,行业内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销售与服务相结合、商家与消费者交易通明的二手车流通模式。在更加规范、注重创新的导向下,消费者在享受到更丰富、更真实的车辆信息的同时,也提升了消费安全感和交易效率。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国投资咨询整理
03
我国二手车行业面临的挑战
虽然正在蓬勃发展,但对比美、德、英等国发展较为成熟的二手车行业,我国二手车行业在主要流通渠道、金融渗透率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
(一)私人交易占比低
在二手车交易领域,个人车主与终端消费者直接交易的C2C业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国C2C二手车交易占比较低。在我国,非4S店的独立二手车经销商,包括连锁经销商、线下交易市场等,仍然是消费者的主要购车渠道,占二手车交易总量的85%左右。由于检验、估值方面的公信力不足,C2C业务的发展在我国受到一定限制。
在二手车行业发展更成熟的美、德、英等国,市场监管规则制度的完善、信息公开化与透明化,使得个人车主的私人交易也同样受到法律保障,所以C2C业务占比较大,甚至在德国、英国等市场,C2C业务比例反超机构车主比例。
(二)金融渗透率不足
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汽车金融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购车选择和交易的便利渠道,不仅降低了购车门槛,还刺激了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尤其是在高端汽车品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截至2023年,我国二手车金融渗透率已从2020年的30%提升至38%,但与发达国家成熟汽车市场超过80%的金融渗透率相比,我国二手车金融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三)供需信息不匹配
在我国,完整的二手车信息获取难度大、供需端信息不对称导致双方需求难以完全匹配。从二手车供给端角度分析,由于车源主要来自个人车主,原车主使用习惯,如保养频率、驾车偏好、路况环境等,导致车源质量参差不齐,供应稳定性较差,且区域间差异较为明显。
消费者购买二手车是出于对其性价比的综合考虑,所以车辆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是消费者的刚性需求。目前,车辆维保记录、保险记录分别由不同归口单位封存,查找难度大且没有共享平台,消费者难以在售前获取完整的车辆信息。加之消费者缺乏专业鉴别能力,二手车商隐瞒车辆状况、夸大宣传、估价虚高等各种负面新闻屡见报端,种种乱象在扰乱二手车市场交易秩序的同时,也打击了消费者购车信心,倒逼消费者购买新车。
(四)流通环节不完善
我国二手车流通环节包括车辆评估与定价、车辆整备与销售、金融保险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不足。
与美国二手车市场相比,目前我国市场上二手车和新车销量之比小于1,而美国维持在2.3至3之间,这一差异主要源于美国更加完善的二手车评估、认证、置换、拍卖、销售体系构建起的高公信力。
目前,我国的车辆检测主要依赖人工操作,这在专业性、效率和公信力方面存在不足。尽管市场上有多家第三方二手车检测机构提供服务,但这些服务增加了车辆的处理成本。同时,由于各机构在检测范围、标准和报告格式上缺乏统一标准,使得车辆评估和定价过程更加复杂。
在我国,二手车检测后通常只进行基础整备,如简单清洗和检修,然后便上架销售,这种做法往往导致车主在购买后面临额外的成本。在销售环节,二手车商品属性不够明确,且消费者信用体系尚不完善,这给买卖双方带来了共同的困扰。
最后,在汽车金融领域,尽管二手车金融需求日益增长,但金融服务的渗透率仍然较低。供需失衡导致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不合规的金融产品,如乱收费、高利贷、担保贷和套路贷等,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二手车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监管政策落实难度大
我国二手车市场呈现出行业参与者众多、二手车商群体小而散、地域跨度大、市场发展迅速、消费者需求多元等特征,这对市场监管提出了较高要求。当前,二手车交易仍以线下为主,这就要求监管不仅要合理统一不同区域的车辆评估标准,还需考虑如何有效整合车辆信息的碎片化数据。
目前,我国二手车交易流通环节与车辆生命周期、安全指标等数据尚未完全同步,数据碎片化和数据“孤岛”的现象一直存在。这些问题阻碍了行业标准的建立和权威数据库的创建,使得二手车相关政策难以落地,监管措施的执行也难以到位。
04
我国二手车行业发展建议
基于我国二手车行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主要挑战,我们认为,推动我国二手车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需要考虑以下举措:
(一)政府应牵头规划二手车产业全链条布局,主动联合当地二手车平台企业,因地制宜,建立业内规范的二手车评估、定价、检测、售后标准,推行标准化车辆检测认证体系。一方面,在二手车交易前统一车辆检测标准,由权威第三方机构出具标准化、公开化检测报告,确保二手车安全性和性能达标,增强消费者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引入当地权威评估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评估标准和流程,确保二手车价格公正合理,杜绝价格虚高或虚低现象,维护二手车市场秩序。
(二)二手车市场应联合有关部门完善信息流通体系,构建高效透明的二手车信息系统,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打造覆盖二手车交易流通全环节与车辆生命周期的安全信息数据库。为实现车辆信息的有效同步与流转,有关部门应推动建立地区性二手车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车辆历史、车况、维修记录、事故备案等信息的透明化,同时要求二手车交易平台和经销商全面披露车辆详细信息,预防隐瞒和虚假信息,确保消费者能全面掌握车况,减少信息不对称。
(三)监管方应设立市场监管与投诉机制,完善信用评级和公示制度,鼓励规范二手车金融产品,通过出台专项监管政策明确交易及售后流程、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导。地方政府可主导设立二手车市场监管机构,实时监控市场动态,受理消费者投诉,快速处理违规行为,减少交易纠纷和风险,确保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监管部门则可以通过构建二手车信用评估和公示制度,对交易各方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记录,并对失信行为进行公示和惩戒,鼓励并规范基于信用体系的二手车相关金融产品的应用,在完善诚信交易环境的同时,助力提升二手车市场金融渗透率。同时,监管应重视对二手车交易售后服务质量的监管和保障,要求二手车交易平台和经销商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记录,包括质保、维修、退换货等,建立消费者售后服务评价体系,保护消费者在交易后的权益不受侵害。
(四)产业链各方应共同以规范交易商品、全面革新高品质后市场服务体系、配件供应链整合、保险金融服务线上化等多重措施,共同促进二手车产业链的重塑和升级。一方面,应通过制定鼓励政策、促进符合环保标准的二手车交易,对高污染车辆进行限制和淘汰;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全方位、可持续、一站式的后市场服务体系。
在健康的二手车生态圈中,平台型企业通过规模化运营实现维修保养、配件供应、保险金融、车辆改装、道路救援等多个环节的协同与整合,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产业链中游分工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极大增强汽车的流通性。
05
结语
虽然2024年部分二手车平台发展不及预期,但立足产业长远发展,预计未来5年,我国二手车市场有望整体保持波动式增长态势,依然具备高价值发展潜力。
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二手车交易平台升级带来的车源品质和服务质量提升、居民更加成熟的汽车消费观念、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化与透明化,将驱动二手车行业的再次增长。与此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推广,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新增长点,共享经济与二手车金融的发展,都有望为二手车行业培育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空间,为我国二手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作者段亦潇,现就职于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投资咨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