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传播⑪|张应辉:光影流年的二十载叙事诗

学术   2024-11-18 20:20   福建  


人物名片

张应辉,戏剧与影视学博士、教授,曾任传播学院副院长,00级、01级广电班班导师,现为福建省委宣传部电影管理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点击下方查看视频内容

筑巢引凤纳新来



1995年,中文系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91级中文系学生张应辉追随颜纯钧筹建影视教研室,留在母校工作,“我们中文系的颜纯钧老师对电影学科领域的研究,当时在全国已经获得了较高声誉。”张应辉如是说。尽管有着崇高的目标,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成立一个新的教研室依然步履维艰。据张应辉讲述,他们曾一路“颠沛流离”,不得不在写作教研室、文艺理论教研室以及外国文学教研室辗转多年。后来,颜纯钧老师的学生们逐渐在福建省影视界崭露头角,并取得相当的成就,这些卓越成就和潜力影响,为影视教研室的诞生奠定了基石。

2000年,福建师大中文系升格为文学院。张应辉回忆道:“我们当时就想‘干一票大的’,计划将影视教研室提升至和中文系相同的层次,即着手成立传播学系。”在对新学系命名的问题上,当时的老师们也开展了激烈的讨论,纷纷各抒己见。以谭华孚老师为代表,因其对西方传播学理论研究的深厚造诣和早期接触,主张采用“传播学”概念来涵盖广播电视、纸媒传播等领域,提出希望为未来的学科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这拨人都希望说要做就做全国最前沿的东西。”张应辉说。在传播学系这一想法被提出以后,热衷拥抱新鲜事物的林焱老师首先举起了赞成票,后又获得顾问孙绍振老师的高度认同,命名从而被一致通过并沿用至今。

该同学系2000级广电班0号

在中文系简朴的小会议室里,粉笔与黑板记录下无数场众人谋划学系发展的篇章,对于记录员张应辉来说,这些场景都历历在目。知识体系如何构建、青年教师如何引进、优秀人才如何培养,以及如何通过创办专业课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国扩大影响力,都是教师队伍在不断思索的问题。“在办学的时候,这样的会议开了无数场,一有空就开!”从中文基础课程《基础应用写作》《文学作品导读》《文艺创作美学》到专业基础课程《新闻采编》《传媒策划》《数据传播》,构成了他们对教学的初步设想。张应辉还特别提到《公共关系》这门课,他们充分相信“我们将来的学生毕业出去一定非常生龙活虎而且能够叱咤风云,需要具备人际交往和应对复杂人事关系的能力。”

这些课程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单向传递,更多的是融合了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和活跃思想,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张应辉回想,认为这些办学理念与课程设置的根基,深植于与业界的紧密联系中。彼时,传播学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福建省独树一帜,教学目标都聚焦于学生素质培养。“这一拨的老师基本都是电视台的栏目策划或嘉宾,深知用人单位的需求,所以我们在设置课程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传授相应的专业知识,特别强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张应辉说。

张应辉巧遇央视六套主持人张晓丽(2011级播本)




传统开拓立先锋

在张应辉看来,传播学系的成立得益于福建师大中文系,得益于福建师范大学的百年滋养,从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到新兴学科的孕育与诞生,其底蕴和基础在百年名校的历史传承中逐渐得以丰富、强化。“所以我们的学生至今为止在各行各业表现出来的素养都是十分正向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这批老师身体力行的行为准则,也是二十载师生在福建师范大学这所百年学府中共同积淀而成的文化基因,这是传统之光。

张应辉连任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要做就做最好,领潮流之先、领专业之先、领世界之先。”张应辉提到,在福建师大传播学系牵头下,全国师范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联盟首次会议在福建师大召开,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也逐渐在发展壮大。时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的张应辉等人思考起专业研究的传承性,提出成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青年研究会的构想。在得到资深学者、前辈的支持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青年研究会在福建师大顺利召开成立大会,在学术界开启了新篇章。

不仅如此,他们还破旧立新——在行动上打破常规,将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青年研究会从传统的封闭场所开到了青山绿水的武夷山市,仿效竹林七贤、曲水流觞的风雅。“青年学子在户外讲台上慷慨激昂,当时的这批青年如今都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影视学科的中坚力量。”张应辉感慨地说。这一路上不仅展现福建精神中“敢为人先”的胆识和魄力,也反映福建师大传播学系在教育领域中“开风气之先”的具体实践,为学术界注入了开拓之风和创新活力。

张应辉探班国家电影重点项目《澎湖海战》

2009年,正值传播学院成立5周年,第一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已经初入社会、走入职场。对一个新的学院来说,这个院庆到底办不办?为什么有底气办?在张应辉的记忆中,这个5周年院庆办得是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学界跟业界的紧密联系在那一刻得到充分展现。“我记得很清楚,我们跟福建省电视台多个频道提出我们要举办庆祝建院5周年活动的愿景。”随之而来的是各频道的纷纷响应,争相送来祝贺条幅和大型拱门,都在大力表达对传播学院的支持与祝福。略显“张扬”的院庆活动,不仅为传播学院争取更多社会资源和关注,也为师生提供展示教育成果的平台,张应辉表示,“所以当时我们也是自我壮胆。”他们也希望通过5周年院庆,及时为学院的未来发展征求更多更广泛的意见和建议,展现学院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开拓、扬帆远航的坚定决心。

张应辉与学院老师及专硕毕业生共度教师节

1999年,张应辉和刘泓被中文系派遣至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深造,这为2010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招生埋下伏笔。张应辉等人通过对全国的学科建制进行考察,如果只招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要想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已有所限制,因此需要拓展一些新的专业,以推动学院学科发展的多元化。“编导专业实际上是一种交叉专业,它既包含新闻采编元素,也能够融合艺术创作成分,”张应辉解释道,除了较为宽广的发展空间,编导专业还能够作为艺术类招生的专项,能为学院带来一定经济收入,有效缓解办学压力。

2011年,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三大闽台合作专业开始招生。“那时大家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可借鉴的方案。”彼时,学院老师们不断用心钻研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不断尝试、不断修正,认为闽台合作不应只是空中楼阁。为了帮助闽台学生自然地融入学院大家庭,老师们一方面让闽台学生和本部学生一起上基础课和通识课,另一方面提供有特色的专业课程。闽台办学的用意,不仅在资源的引进交融,更在于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以及两岸学生的互帮互助,加深两岸文化交流和理解。

张应辉参加中影协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路走来,虽然办学初期物质基础较为薄弱,但大家心中都笃定了一件事——所办之方向前沿。“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办成,并且从一系一专业开始不断发展壮大。”正如其所言,传播学院在20年内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各行各业中都活跃着传播学院莘莘学子的身影。此时,张应辉感念起谭华孚院长:“我们敬爱的谭华孚院长已经在另一个维度继续学术生涯。我们很欣慰能够见证传播学院20年的发展。”


流年似水情谊长



首山路万里公寓是那一拨新生入学的记忆载体。张应辉作为第一届学生的班级导师印象深刻,“我们学院刚刚成立,那些学生是‘黄埔一期’,老师们就一起提议去看看学生。”于是,颜纯钧、谭华孚、林焱等教师就去到万里公寓宿舍,和新生交流会面。

张应辉留存00广电男生们的合照

“我们孩子有时候不听话,我就要去沟通安抚好大家。”张应辉笑着说。虽然传播学院成立初期,学生的风格相较于传统中文系学生更为活泼开放,但在张应辉心中,他深刻理解学生们在陌生的大学中对关爱的渴望,对待学生始终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而传播学院的老师们也都历来如此。

从学生时期学在校园到毕业后工作在校园,张应辉的人生与传播学院紧紧相连。对他而言,这里是成长的摇篮,而一脉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也已经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无论是对待下属、同事、学生还是家人,他都将这种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不断传递。“尽管现在我不在传播学院工作,但我所做的工作、我选择的岗位,都与这里息息相关。”

张应辉和2000级广电同学小聚

2015年从传播学院卸任以后,张应辉先到文联,现于福建省委宣传部电影管理处任职。他提到,他的工作转变,实际上是换了一种方式来服务母校和母院。“我把社会资源带回学院,支持学院的办学。”星雨剧场是全省第一家能够放映院线影片的高校剧院,这是张应辉等人极力争取的结果。此外,他还大力支持福建省电影剧本创作研究中心,与学院老师共同为福建影视行业发展作出贡献。尽管岗位发生了变化,但他始终以不同的角色,为传播学院服务,为福建师范大学服务。

张应辉打造福建电影品牌“有福电影”系列活动


结语

二十载岁月如歌,绵长而深邃,这段激情岁月在张应辉心中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传播学院20年,这20年既长又短,我希望我们的基因能够永远地传承下去。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还有很多未知的空间,我希望传播学院能够走在全国前列,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我以传播学院为荣。”张应辉深情地说。他的身影,与传播学院二十载发展形影不离,如诗中不可或缺的韵脚。他的情感,也早已融入这片热土,伴随岁月的流转,而生生不息。


|传播学院20周年院庆工作组出品|

策划:郑文灿 谢宗贵

采访:卢佳音

撰稿:林欣莹

拍摄:吕洁

剪辑:邓海琳

视觉:缪诗洁 林政赫

编辑:王彬榕

指导老师:卢佳音 施蕾 魏倩怡





初审:吕洁 邓海琳 缪诗洁 林政赫 沈卓琪

复审:林欣莹 钟莹 傅心悦

终审:卢佳音(师) 施蕾(师) 魏倩怡(师)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官方公众号,“传梦想·播天下”,展示学院发展动态、办学成效、学科建设、学生活动、专业竞赛、师生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