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ing
China
2024“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
全球展映——瑞士站圆满收官
2024年10月18日,瑞士时间上午10点,“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全球展映——瑞士站交流活动在日内瓦大学拉开帷幕。
展映上,日内瓦大学教授Nadia Sartoretti、教授Tommaso Venturini、2018年“看中国”瑞士青年导演Valentin Leon Räber、Emanuel Hänsenberger,孔子学院院长郭春宁、谢红华、安旭雯等,与来自中方的代表团成员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教授、副院长罗军,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喻国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王宜文,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孔朝蓬等嘉宾出席,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孔子学院院长郭春宁在欢迎致辞中对“看中国·外国影像计划”项目表达了诚挚的祝福,称其为展示中国文化提供了全新视角。“看中国”将深刻理解与主观诠释相结合,创新性地构建了独特的文化框架。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罗军教授代表“看中国”项目主办方致辞时表示,“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旨在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电影制作人,来到中国亲身体验中国文化,从而拉近不同文化间的距离。“看中国”不仅是一个电影项目,更是一座连接心灵的桥梁。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影像,以个人化和沉浸式的方式展现中国的社会风俗与传统文化,反映了世界各国所共享的价值观。罗军教授希望观众能从这些影片中获得启发,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对话与理解。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教授、副院长罗军 致辞
展映片单
展映共展出了三部由瑞士青年导演精心制作的短片,分别是《画·家》《御蜂堂:代代相传》《园·邻》。导演们通过细腻的叙述与影像,不仅展现了青年创作者如何通过镜头捕捉中国丰富的文化与当代生活,也彰显了影像在文化沟通中的独特力量。
影片《画·家》记录了三个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画家的探索。他们试图在他们出生的地方——北京的胡同中,捕捉并诠释胡同的美丽。影片《御蜂堂:代代相传》讲述了在房山自然环境中,传承了三代的家族蜜蜂养殖企业的故事。影片探讨了家庭企业如何通过代际传承维系,反思了在现代中国,家庭关系与企业传承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这种传承带来的独特优势。影片《园·邻》以金木水火土为结构,通过散点记事法描绘了外国青年导演在北京双秀公园的观察和记录。
片名:《画家》The Painter's Quest
导演:Emanuel Hänsenberger(瑞士)
制片人:孙佳宁(北京师范大学)
片名:《御蜂堂:代代相传》YuFengTang:Family Business
导演:Valentin Leon Räber(瑞士)
制片人:郭晶
片名:《园·邻》Gardenhood
导演:Julie Olympia Cahannes(瑞士)
制片:王康伶子
导演分享
《画家》导演Hansenberger Emanuel分享道,2018年“看中国”之行沉浸而紧凑,出发前他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北京胡同为拍摄选题。抵达北京后,他与制片人孙佳宁深入胡同,寻找不同的视觉角度,最终找到三代与胡同密切相关的画家作为拍摄对象,特别关注他们对胡同翻新及电线杆等现代元素的美学看法。拍摄前,他已经与这些画家建立了深厚友谊,三位画家同意在拍摄期间创作关于胡同的作品,其中一位五十多岁的建筑师兼画家更是特意为导演创作了一幅肖像。在离别前三位画家出席了影片的放映会。
《画家》导演Hansenberger Emanuel
《御蜂堂:代代相传》导演Raber Valentin Leor回忆起当年难忘的“看中国”之行,虽然拍摄任务充满未知,但行程安排非常妥当,尤其是制片人郭晶提前联络好养蜂人,让他感到安心。他提出希望影片聚焦家庭与世代传承的主题,而中文片名“御蜂堂:代代相传”则精准地传达了这一核心理念,令他非常满意。他还特别感谢他的制片人郭晶,理解了他想表达的精神与内涵,帮助他更好地呈现出作品。对他而言,能够参与“看中国”项目是他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
《御蜂堂:代代相传》导演Raber Valentin Leor
嘉宾点评
日内瓦大学教授Nadia Sartoretti在发言中表示,感谢组织和参与这个项目,它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了文化和对象,令人耳目一新。观看这些短片是一大乐事。第一部影片《园·邻》中,导演巧妙地将中国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中,同时保持了一种主观性。她通过关注衣物、地面等细节,展现了个人视角,但又不完全主导画面,这种处理方式非常吸引人。影片中的声音环境也非常引人入胜,反映了中国的独特氛围。《画·家》详细记录了人们如何在中国使用和利用空间,这一点尤为有价值。她特别欣赏影片中那些更具沉思性的画面,比如在树林下的场景或水池边的景色。这些画面展现了中国文化中静思与内省的一面,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影片通过三位不同世代画家的视角来探讨胡同的变化,每位画家都采用了不同的技术和方法。这种多视角的呈现方式很好地捕捉了变迁中的胡同,同时也体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御蜂堂:代代相传》通过家庭之间的传承来讨论社会变迁,这与中国社会结构的核心观念相契合。整个影片结构清晰,从背景介绍到人物描绘,再到深层次的思考,结尾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局,但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再次感谢这次机会,让我能够看到这样一些深入探讨中国文化的电影作品。
日内瓦大学教授 Nadia Sartoretti 发言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教授表示,每部作品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先是《御蜂堂:代代相传》,讲述了一个养蜂人家族三代人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家庭中深厚的亲情与孝道。影片通过父辈与子孙在教育方式上的对比,描绘了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与融合。老一辈父亲在孩子学英语字母时的严厉惩罚,与新一代父亲更加宽容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情感纽带和家族企业的传承,充分体现了中国式家庭关系的独特魅力。《画·家》通过三位不同年龄的胡同画家,分别使用国画、油画和速写三种技法,表达了他们对家园的深厚情感。老一辈画家希望后代继续爱护家乡,而年轻一代则在城市变化中寻找新的美感。不论是电线杆入地后的绿化,还是如何巧妙处理画中现代元素,影片呈现了对“家园”的美好追寻,触动人心。《园·邻》以松散且诗意的方式,通过公园这一空间,结合风水、诗歌等传统元素,探讨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导演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贯穿全片,特别是老中医对文化传承的深情表述,进一步展现了创作者对中国文化神秘性的探索。
这些影片不仅展现了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景观,更通过艺术化的表达,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共鸣。艺术作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其情感力量超越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内容的质量和创意更是至关重要。感谢青年导演们带来的精彩作品,期待有更多类似的文化交流项目,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教授 发言
日内瓦大学教授Tommaso Venturini在发言中表示,非常感谢能够参与此次活动,并对这些影片的趣味与深度表示高度赞赏。三部影片所展现的默契和共同主题令人印象深刻,这种超预期的“统一性”尤其体现在对时间、传统与现代之间联系与断裂的探索中。《代代相传》通过养蜂人家族的故事展现了亲情与孝道的传承;《画家》描绘了不同年龄层的胡同画家对家园的情感及其对现代变化的适应;而《园·邻》则以诗意的方式探讨了中国文化的深层含义。在时间(time)与“质感”(texture)表达上,三部影片各具特色。
《代代相传》通过蜂蜜等具象物质传递情感,质感不仅体现在物品上,也融入人物的情感表达。《画·家》通过国画、油画、速写等多种技法展现了画家们对家乡景观的不同视角,画面感极为丰富,令人仿佛置身其中。而《园·邻》虽然不侧重“纹理”质感,但影片开头,父亲和祖父谈论雕塑和传统工艺时,技艺的“纹理”通过画面和声音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影片还探讨了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张力。在《园·邻》中,老中医对传统文化的专业阐述与现实中的复杂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画·家》中,画家们对电线杆等现代元素的态度既矛盾又有趣,反映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声音也在这些影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自然环境的音效,还是人物对话的细腻处理,都为影片增添了更多层次感与真实感。影片还展示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从家庭到社区,尤其是在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中,呈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
日内瓦大学教授Tommaso Venturini 发言
孔子学院院长Barbier Letitia在点评中高度评价了“看中国”项目的文化意义,并特别提到她对项目中以稻米为主题的短片,以及在马达加斯加拍摄的作品深感兴趣,因为她的母亲正是来自马达加斯加。在她看来,“看中国”项目通过不同国家和文化的青年创作者视角,成功推动了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理解,让全球文化在彼此的视野中交相辉映。
孔子学院院长Barbier Letitia 发言
开放讨论
随着现场讨论气氛逐渐升温,现场嘉宾纷纷踊跃参与其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映后交流研讨会。
嘉宾们热烈讨论现场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喻国明教授指出,在当今注意力分散和信息过载的时代,内容的传播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备吸引人的魅力,这种魅力源于内容的人性化表达,即以人的生活质感和与受众的紧密关联为出发点,能够动人心,引发共鸣,喻国明教授强调,聚集于普通人的生活故事比单纯宣传传奇人物更能激发人们的思考和关注,因为普通人的故事更具普遍性和生活共鸣,能够穿透表面,触及人心。总而言之,在当前传播环境下,人性化、普遍性和开放性是吸引受众注意力和激发思考的关键内容特质。喻国明教授还指出,“看中国”未来可以与中国国家图书馆等机构的跨学科合作建设数据库,展示数字人文在阐明文化差异方面的巨大潜力。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喻国明教授
孔子学院院长谢红华教授与两位青年导演展开深入互动,探讨了在创作过程中如何通过情感将影像、艺术与个体记忆巧妙联结起来。谢红华教授对导演们在影片中所呈现的回忆元素表示浓厚兴趣,特别提到他们在影像中将中国传统艺术观念与西方创作理念相结合的创新尝试,这种融合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交流的深度思考,还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孔子学院院长谢红华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宜文教授强调了“看中国”系列短片观察和记录中国文化独特体验的重要性,认为这一过程既奇妙又充满神秘感。通过外国青年对中国的观察与记录,他们的作品不仅为外国观众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也为中国人审视自我带来了新的视角,“看中国”短片很好地展现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观察与解读文化。《园·邻》以北京双秀公园为例,尽管这是一个看似普通的地点,但通过巧妙的剪辑手法和对文化元素的呈现,影片传达出了神秘感和文化深度,展示了外国青年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式理解。尽管这种理解未必反映所有人的观点,但它揭示了跨文化交流中的吸引力和理解的复杂性。她认为,这种跨文化的观察与交流对于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文化间的欣赏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王宜文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孔朝蓬教授与《画·家》导演Emanuel Hänsenberger展开互动,探讨纪录片中套用其他艺术作品,如“绘画作品”来展现选题——胡同——的叙事方法与创作思路。孔朝蓬教授特别赞扬了短片在图像运用上的创新,尤其是在展现中国文化和谐与自然景观的精妙表达方面,高度评价了瑞士青年作品《画·家》通过不同艺术家与技术探索空间主题的方式。Emanuel Hänsenberger本身是一位职业青年画家,因此在拍摄胡同选题前特意请制片人帮他联络三位胡同画家作为拍摄对象。Emanuel认为拍摄过程中最宝贵的收获是“我认为拍摄纪录片,不是我和拍摄选题建立关联,而是将自我和这些人物建立起联系。我更希望通过绘画中的线条和色彩将‘胡同’具像化、审美化处理”。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孔朝蓬
郭春宁院长补充道,《画·家》展现的集体努力与社会和谐,与导演对中国文化的观察和体验产生了深深的情感共鸣,充分展现了“看中国”项目对中国文化复杂性与普遍价值的深刻洞察。郭院长还反思了项目中的性别动态,赞扬女性力量的崛起,并展望未来在推动文化与性别多样性方面的努力。她呼吁持续开展对话与倡议,以多角度推动对中国丰富多彩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孔子学院院长 郭春宁
互动环节最后,罗军教授、杨卓凡副教授回应了“看中国”项目如何保障外国青年看到并用影像表达出最真实的中国。罗军副院长介绍了项目操作机制与核心要素。杨卓凡副教授介绍道“看中国”项目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先生创办“看中国”项目的初衷即让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来到中国看到最真实的中国,并用影像表达他们对中国的所思所想,这也是运营团队要坚守的核心精神。
“看中国”项目统筹、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杨卓凡
2024年“看中国”全球展映活动在瑞士站的和欢声笑语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落下帷幕。“看中国”不仅是一个为学生交流搭建的平台,更是连接中外文化的纽带,推动全球青年文化互动的重要舞台,也是展示中国多元魅力的窗口。它让外国青年得以近距离触摸中国的脉搏,为世界带来更鲜活生动的中国故事。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始终坚持文化互鉴的初心,鼓励青年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多元背景下凝聚理解与尊重。文化无声,却能打破一切隔阂;理解虽静,却能跨越万水千山。“看中国”期待继续与更多国内外高校携手,共同谱写友谊与合作的崭新篇章。
嘉宾合影留念
编辑|陈思颖 骆冰儿
监制|孙子荀 杨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