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
《抓娃娃》
电影
推荐
MOVIE RECOMMENDATIONS
抛下现实的烦恼
走进另一个世界
领悟人生真谛
聆听多彩故事
电影
总能触动人心
--电影推荐第三十二期
MOVIE
DAY
01
《绿皮书》
经典台词:“暴力永远无法取胜,坚守尊严才会赢,因为自尊总能让你占理。”
导演:彼得·法雷里
演员:维果·莫腾森、
马赫沙拉·阿里
上映时间:2019
豆瓣评分:8.9
故事梗概:
电影《绿皮书》讲述了在1960年代初,民权运动爆发之前的美国南部,一位身份尊贵的黑人艺术家唐-雪利雇佣了一位粗鄙的白人司机托尼,让他带他到南方各地进行巡回演出,二人在旅途中经历了各种危险和困难。
托尼就职的夜总会关门装修,亟需一份工作。有个朋友建议他去参加一位音乐博士为了寻找司机所举办的面试。当他到达豪华公寓后,发现这位博士是位黑人古典乐钢琴家,正需要一个司机,负责在他举办南方巡演时的接送工作。当然,两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种族隔离严重的南部地区,他们很容易身陷麻烦之中,但托尼需要钱,而唐需要一个能照顾他的专业司机。给托尼付钱的唱片公司给了他一本“绿皮书”指南,上面列着当地黑人可以吃饭睡觉的地方,因为很多旅馆和餐厅都是只限白人。电影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随着旅途越向南黑人雪利越受到歧视的经历。
推荐理由:
《绿皮书》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种族歧视的残酷和无情,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它告诉我们,无论肤色如何,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被尊重和理解。在这个多元且复杂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让爱与友谊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影片评价:
电影《绿皮书》通过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让观众深刻反思种族主义的荒谬和伤害。它提醒我们,种族隔离和偏见是无法容忍的,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消除种族主义,促进社会的包容与和谐。观众从主角的相处中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力量,鼓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尊重他人,包容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电影中的主角通过旅途的历程,不断发现和探索自己的价值与身份。观众从中得到启示,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积极寻求自我认知与成长。
02
《难以置信》
经典台词:“你们两个是哪位老师啊?这上面没介绍啊。”
导演:闫非、彭大魔
主演:沈腾、马丽
上映时间:2024
豆瓣评分:7.1
故事梗概:
电影《抓娃娃》主要讲述了品学兼优的马继业发现自己的生活一直被父母所安排和设计的故事。
马成钢是西虹市的超级大富翁,大儿子被“养废了”,马成钢就决定将他与第二任妻子春兰所生的二儿子马继业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为了避免马继业沉溺于奢华生活,失去奋斗的动力,马成钢夫妇选择一条非同寻常的道路。在马继业还不记事的时候,他们决定隐藏自己的真实财富,搬到马成钢小时候长大的破落大院里生活,在儿子面前扮演贫困的角色,以让马继业养成吃苦耐劳、见多识广、精打细算、强身健体、坚持不懈等品质。
推荐理由:
《抓娃娃》通过一个虚构的家庭故事,展现了父母如何以爱的名义,精心编织一个虚假的世界,来控制孩子的成长轨迹。影片中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所谓的“吃苦精神”,不惜构建一个庞大的谎言。这种看似荒诞的喜剧叙事,实则是对病态教育方式的尖锐讽刺。
“你以为我操控了你的人生,其实你也操控了我的人生。”长辈们应该跨越自我陶醉与固执己见的迷雾,真正认识到孩子的诞生是宇宙赋予的独立灵魂,而非任何个体梦想与期望的傀儡或延续。每个孩子都应被尊重为独一无二的存在,而非仅仅满足他人愿景的工具。
影片评价:
影片借由主角马继业与大哥马大俊的“身体”,探讨其表征中的社会规训与反挣;通过马成钢夫妇及其团队所营构的虚拟世界,揭露出处于监视与数据控制中的马继业的生存境况;通过双层世界的互动,影片成功指涉现实,批判当代社会中的父权主义和“鸡娃”式教育,并探讨了数据时代的权力结构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对个体进行更精细和隐蔽的监视与控制,进而揭示现代社会中个体在强大的社会控制下挣扎求存的困境。
影片中,孩子的每一次觉醒和反抗,都伴随着父母更加严密的控制。这种控制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更深入到孩子的精神世界。孩子被迫接受一个不真实的世界,牺牲了探索真实自我的机会。电影中,儿子为了表达对父亲的爱和孝顺,主动省钱给父亲买新鞋。这个行为获得了大人们的一致赞赏。表面上看似是家庭温情和孝顺的体现,实则为家庭教育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性格的塑造。父母通过苦难教育和愧疚教育对孩子施加的心理压力,而孩子为了获得认同和赞誉而产生的自我感动的牺牲。
电影对观众来说
是一个美丽而充满召唤的入口
我们经由电影荧幕走向世界
走向他者
我们看到他人的同时
真正的再度认知自己
我们下期再见!
文字|张乐然
编辑|张乐然
责编|唐昊宸 王芷达 王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