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龙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是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孩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时,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②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人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①“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
②在《中庸》中,儒家德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那么“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了,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行。
③孔子践履“孝”这种德行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速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迷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行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行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④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的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⑤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对“孝”的理解与柏拉图的早期对话《游叙弗伦》中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对上帝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孝”。对于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孝”这一德行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⑥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但是每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著,金小燕韩燕丽译《“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①“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须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②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③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虽然说自己“述而不作”,但他在传述古代文化遗产时,也“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后世儒家的人都长期传承并发展了这种精神。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代。
C.儒家经典著作《中庸》记载:“夫孝者……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说,“孝”与“述而不作”中的“述”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
D.“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家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
2.(3分)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名教育家,孔子认为自己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在解释时必须严格遵循其原意。
B.孔子认为,孩子出生后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以表感恩,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
C.“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限于父母,还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上。
D.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所以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
3.(3分)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上帝为每个人提供了选择的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
B.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的敬意。
C.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其精神命脉。
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4.(4分)请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点与论据”这三方面中任选两方面,对材料二的论证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5.(6分)对于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D 2.C 3.C 4.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主要以孔子的言行为论据;②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严密;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 5.①“述而不作”有其积极的一面,孔子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对文化经典的传承以及要求学生熟背文化经典都是值得提倡和继承的;②但教学中偏重继承会使学生减少或部分失去探索未知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有局限性。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三则材料,深入探讨了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及其影响。材料一从孔子的教育理念出发,阐述了他在传承古代文化遗产时的创新精神。材料二则从“述”与“孝”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孔子及其他哲学家对“孝”的不同理解。材料三分析了“述而不作”对后世儒家教育的深远影响。整体结构清晰,论证充分,既有对孔子思想的深刻解读,又有对其历史影响的客观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后世儒家的人都长期传承并发展了这种精神”错误。根据材料一第②段“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人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可知,原文只是说后世儒家的人传承了这种精神,并没有说“发展了这种精神”。
B.“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等含义所取代”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①段“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可知,原文说的是“可以理解为”,并不是说“被……所取代”。
C.“‘孝’与‘述而不作’中的‘述’是统一的”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②段“在《中庸》中,儒家德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可知,原文只是说“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并没有说二者是统一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在解释时必须严格遵循其原意”错误。根据材料一第①段“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可知,孔子在解释古代文化遗产时并非严格遵循其原意,而是加入了自己对道德的理解。
B.“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错误。根据材料一第①段“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可知,“三年之丧”的礼制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孔子并没有提出这一礼制。
D.“因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所以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⑤段“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但是每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可知,原文只是说每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反映了他们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并没有说因为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所以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
故选C。
3.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认为“孝”的含义涉及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A.这句话谈论的是真理与安宁的关系,与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无关。
B.这句话谈论的是敬畏自然,与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无关。
C.这句话指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与材料二中“孝”的含义涉及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的观点相吻合,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D.这句话谈论的是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没有上升到文化传承的高度,与材料二的中心论点关联性不强。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的能力。
论证结构:材料二采用了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层次分明,逻辑严密。首先,文章从“述”的内涵入手,逐步引入“孝”的概念,并探讨了“孝”与“述”的关联性,为后续的论述奠定了基础。接着,文章通过引用《中庸》中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孝”的深刻含义,即“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并将此与孔子的言行联系起来,展现了孔子对天道的传承与孝道的践履。随后,文章详细分析了孔子如何通过“述而不作”的精神体现对天的“孝”,并将其与子贡的行为相比较,突出了师徒之间对道德理念的传承。最后,文章扩展至西方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将他们的哲学活动与“孝”的概念联系起来,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孝”的理解和实践的共通之处,从而深化了主题。
论证方法:材料二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使论述更加有力和全面。其中,引用论证是文章中常用的手段,作者多次引用《中庸》《论语》等儒家经典文献中的言论,如“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等,用以佐证“孝”与“述”的内在联系以及孔子对天道的传承。此外,文章还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孔子、子贡、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例,具体说明了不同哲学家如何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展现了“孝”的多元性和跨文化性。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孝”的广泛含义及其在不同哲学体系中的体现。
论点与论据:材料二的论点明确,围绕“孝”的概念及其在哲学活动中的体现展开。作者通过引述儒家经典文献中的观点和孔子的言行,证明了“孝”不仅局限于家庭内部的尊敬和赡养,还包含了对天道、真理、上帝或文化的传承和尊敬。同时,文章还通过比较不同哲学家对“孝”的理解和实践,展示了“孝”在不同文化和哲学体系中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这种论点与论据的紧密结合,使文章的论述更加有力,论据充分支持了论点,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孝”的哲学意义及其在人类智慧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5.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①段“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换句话说,孩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可知,孔子在传述古代文化遗产时,给予了它们新的解释,体现了他对传统制度和观念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道德观,这种做法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注重经典的学习和传承,要求学生熟记经典,这对文化经典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助于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然而,根据材料三第③段“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可知,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在教学中偏重继承,轻视创新,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减少了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价之宝
肖建国
羊城西门的如意茶庄有两个伙计,一老一少。老的叫黄师傅,负责店里的买卖。少的叫阿康,是个杂工,只是每天皱眉多,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阿康心里知道黄师傅有些能耐,以前老东家在世时很倚重黄师傅,客商来时必让黄师傅烹茶鉴茶。只见他随手舀出一勺茶叶放在壶内加水烹煮,眯着双眼,盯着壶内的水泡,只一会热气升腾满室飘香,便倒出一盅,放到鼻端,用力一嗅,随后细咂一口,跟着报出:武夷头水岩茶、安溪明前铁观音、福州香片六月白、杭州龙井……
现在老东家下世了,少东家做主了,如意茶庄的生意也一年不如一年,如意茶庄不得不精减人员,只卖些茶叶茶具维持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少东家自当家后,就有点嫌黄师傅碍眼。黄师傅背驼了,头发也白了,除了眼睛,身子骨也一年不如一年。少东家的这种想法竟被阿康看穿了。
一日,趁黄师傅不在。阿康就向少东家提出:他想跟黄师傅换换位置,工钱只拿黄师傅的一半就行。少东家有些犹豫,怕阿康不懂行情。阿康说:“做买卖这活,全靠眼睛灵活,俩钱买三钱卖,薄利多销,胜似利高。”
黄师傅一回来,看阿康脱了粗布短褂,穿上长衫在店里招呼客人,黄师傅心里明白,这少东家是变着法儿在撵自己走呢。阿康原本的活计是收垃圾、搬煤球,拖地板、烧茶炉,干的活是又脏又重,换位半个月下来,黄师傅就病倒了。等黄师傅病愈后一结帐,不但几个月的工钱被扣完,反而欠下少东家20个大洋。少东家显得挺仁义,说:“看在你跟我们家几十年的份上,这些欠的钱就不要了,病好后,你早日返乡吧。”
黄师傅很平静地看着少东家说:“欠钱是要还的,否则我就是死了也不会安心的。这样,你的店再让我打理几天,我若能多卖出钱来,就算还债和路费如何?”
这几天,少东家怀着好奇的心情早早起了床,来到了店里,就见黄师傅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衫,精神抖擞地和阿康站到了一起。
到了第四天下午,来了一个鹰勾鼻子蓝眼睛的洋买办。少东家认识,这个洋人叫吉姆逊,是个有名的中国通。吉姆逊先闻茶叶,再看茶具,看完一圈,嘴里直叫NO。跟在他屁股后面的阿康忙把吉姆逊领到了精品小柜前,吉姆逊挨个拿起,敲了敲,闻了闻,又用手背在壶底来回摩擦几遍,然后大大咧咧地说:“这些声杂、味腥、有毛刺,我需要真正的宜兴陶器。”几句话,全说到点子上了。阿康蔫了,少东家也无语。吉姆逊轻蔑地一笑,就要跨出门去。就在这时,黄师傅说了一声:请留步。吉姆逊转过头来,很纳闷地看着黄师傅。黄师傅笑着问:“吉先生,要是好壶,你可出得起价钱?”吉姆逊指指外面的洋车,得意地说:“钱是不成问题的。”
黄师傅转身进屋拿出一把壶来。
吉姆逊一看,眼里就放出两道蓝光。这是一把紫砂小壶,形同鼓肚,耳把浑圆,肩起腹收。壶身轻而平滑,上面细细刻有二十四行行草。壶底篆刻五个小字:“平生一片心。”吉姆逊用中指的戒指轻叩壶身,随即发出清脆之音。他又用手背轻拂壶口,除了有平滑如玉的感觉外,还带有一丝凉气侵人肌肤。吉姆逊看完,良久才说:“这是一把曼生壶。”
听吉姆逊这么一说,连少东家都吃了一惊。曼生是乾隆年间宰相陈鸿寿的名号,他一生爱茶爱壶,曾亲手绘制十八壶式,乾隆赞不绝口,但流传下来的壶式却极少。难道这真是一把价值不菲的“宝壶”?
黄师傅却说:“吉先生,你只看对了一半,这是一把‘三绝壶’。其一绝就是你看到的,这是曼生壶式,确确实实为陈鸿寿所绘;其二绝就是上面的诗是唐朝诗人卢仝所做的‘七碗茶诗’。这‘七碗茶诗’虽被文人、雅士广泛传颂,可谁也没见过卢仝的真迹。没想到到了清朝,这手迹却落到了宜兴制陶大师叶时春手里。他一看到卢仝的手迹,不禁拍案叫绝,这些字可谓铁画银勾,力道逼人,于是,叶时春选用了曼生的壶式,把卢仝的字成倍缩小,一刀一刀地刻在壶上。这把壶集了曼生的款、卢仝的诗、叶时春的手才得以问世,故称‘三绝壶’。”
一席话,听得几个人都如同天书,不知是真是假。吉姆逊更是张大了嘴巴,要求用茶一试。这是检验好壶最有效的办法。
黄师傅舀出一勺茶叶,放在壶内,加水烹煮。他眯着湿润的双眼,亲自掌握火候,不时调大调小,不一会儿,热气升腾,茶味从壶嘴喷出,刹那间满室飘香,众人却闻得一声低低的叹息。黄师傅倒了一盅递给吉姆逊,吉姆逊慢慢品尝了一下,只觉一道热浪过后,腹腔甘甜,口舌生津,不禁连声赞道:“好茶!好壶!”
吉姆逊一下子就掏出一千块钱来放到了柜台上。这下把少东家和阿康都喜得头脑发晕了。黄师傅倒不见得怎么高兴,反而问吉姆逊:“你出这么多钱,不怕被我骗了?”
吉姆逊直视了黄师傅一会,说:“你的眼睛告诉我,你是一个坦诚的人,这把壶若是真正的‘三绝壶’,那就是国宝了,像你这样的人也不会卖给我的。这把壶肯定就是赝品,但它仿造的工艺绝对值这个价钱。更主要的是,这把壶可以说是让我找到了了解你们中国茶文化的钥匙,这才是无价之宝。”
吉姆逊说完,驾着洋车走了。黄师傅也提起早已准备好的包裹,只拿了10个大洋就大踏步出门而去。好半天,少东家才醒悟过来,他忙叫阿康赶紧去追。阿康说:“洋人的汽车跑得那么快,怎么追得上?”少东家说:“你真是个笨蛋,我让你去追黄师傅,他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啊!”
可门外早已不见了黄师傅的踪影了。
(有删改)
6.(3分)对文中买、卖、鉴“三绝壶”情节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吉姆逊是热爱中国茶文化的中国通,他通过观陶器外形、辨陶器声音、甄陶器触感,判断出黄师傅拿来的是一把曼生壶。
B.黄师傅道出“三绝壶”背后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暗示后人需要不断发掘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才能领略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C.吉姆逊离开茶庄前说的一段话侧面揭示了黄师傅这一人物形象所显示出的人格魅力,了解中国文化的吉姆逊认为他有爱国情怀。
D.吉姆逊愿意为赝品壶付一千大洋,黄师傅只拿走十个大洋便潇洒离开,暗示过分追逐商业利益会导致优秀文化的逐渐消失。
7.(3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杂工阿康常皱着眉头,他的心事在黄师傅身上,虽然知道黄师傅深得已故东家倚重,但还是想和他换位置。
B.小说语言描写蕴含深意,少东家“显得仁义”的话语实则是赶黄师傅走,阿康的生意经则暗示他并不懂行。
C.少东家称黄师傅为真正的“无价之宝”,主要是少东家认为黄师傅能让茶庄生意钱财源源不断,起死回生。
D.吉姆逊看到曼生壶时“眼睛放出蓝光”运用了细节描写,他认为这只茶壶与精品小柜里的陶器不同,是把宝壶。
8.(4分)小说中画横线部分描写了黄师傅两次烹茶,动作相似,情感却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9.(6分)人物关系的发展演绎出小说主旨的多重意蕴。请以“黄师傅与吉姆逊”和“黄师傅与少东家”两组人物关系为例,分别分析背后的深意。
【答案】6.D 7.C 8.第一次烹茶:①黄师傅“随手舀出一勺茶叶”“眯着双眼”盯着火候,彰显黄师傅对烹茶鉴茶的热爱和对自己高超技艺的自信。
第二次烹茶:②黄师傅“舀出一勺茶叶”“眯着含泪的双眼”更为精细地掌控火候,最后一声叹息,表现出黄师傅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在茶庄烹茶,饱含虔诚与遗憾不舍之情;③茶文化受到商业侵略,失去了纯粹,黄师傅为此感到痛心。 9.①黄师傅与吉姆逊是买卖关系,也是茶文化的共同爱好者。吉姆逊相信黄师傅的鉴宝能力并欣赏他的人格魅力,体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魅力。
②黄师傅与少东家是雇佣关系。少东家起初忽视黄师傅身上的文化价值,最后视其为“无价之宝”,表现了要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精研。
③两组人物关系揭示了人们要像黄师傅一样,深刻钻研、理解民族文化,做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发扬者,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D.“过分追逐商业利益会导致优秀文化的逐渐消失”错,这一情节的目的是突显黄师傅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承和发扬者,既有“不卖国宝”的爱国情怀,又有“不取不义之财”的高洁人格魅力。吉姆逊的一千大洋体现的是西方视角对中国茶文化非凡价值的肯定,并非显示商业利益。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主要是少东家认为黄师傅能让茶庄生意钱财源源不断,起死回生”错,小说结尾处少东家称黄师傅为“无价之宝”是认识到了黄师傅身上所蕴藏的传统文化价值,“醒悟”一词也提示“无价之宝”的内涵并不是黄师傅能够为他们赚更多的钱。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人物心理的能力。
考生要结合黄师傅两次烹茶的不同情境分析其内心情感。
(1)分析黄师傅第一次烹茶时的心情,要结合“ 以前老东家在世时很倚重黄师傅,客商来时必让黄师傅烹茶鉴茶”这一前提,老东家对黄师傅的倚重,给了黄师傅很大的信心。“随手舀出一勺茶叶”“舀”“放”“眯着双眼”“盯着壶内的水泡”等词语,表明黄师傅对取茶、烹茶的熟练程度以及煮茶的自信;“放到鼻端,用力一嗅,随后细咂一口”表明黄师傅鉴茶的热爱和对自己高超的煮茶技艺的自信。
(2)分析黄师傅第二次烹茶时的心情,要结合少东家已经辞退了他这件事分析。当时少东家已经辞退了他,但是吉姆逊的到来给了黄师傅在如意茶庄最后一次煮茶的机会。虽然黄师傅和先前一样“舀出一勺茶叶”,但是他没有“随手”舀出;也是眯着双眼,但是双眼是“湿润”的,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黄师傅这一次更为精细地掌控火候——他“不时调大调小”;此处比第一次煮茶多了黄师傅的“一声低低的叹息”,表现出黄师傅最后一次在茶庄烹茶时饱含虔诚与遗憾不舍之情。黄师傅代表茶文化,他被排挤而不得不离开,所以“一声低低的叹息”表现出黄师傅对中国的茶文化正在受到商业侵略,即将失去纯粹的痛心之情。
9.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品主旨的多重意蕴的能力。
首先要理清两组人物是什么关系,然后其背后的深意。
(1)从“黄师傅笑着问:‘吉先生,要是好壶,你可出得起价钱?’吉姆逊指指外面的洋车,得意地说:‘钱是不成问题的’”可知,黄师傅与吉姆逊首先是买卖关系;
从“黄师傅转身进屋拿出一把壶来。吉姆逊一看,眼里就放出两道蓝光……良久才说:‘这是一把曼生壶’”、接着黄师傅讲述这把“三绝壶”的来历,以及他煮茶、吉姆逊品茶的情节可知,他们又是茶文化的共同爱好者。
从吉姆逊的话——“你的眼睛告诉我,你是一个坦诚的人,这把壶若是真正的‘三绝壶’,那就是国宝了,像你这样的人也不会卖给我的。这把壶肯定就是赝品,但它仿造的工艺绝对值这个价钱。更主要的是,这把壶可以说是让我找到了了解你们中国茶文化的钥匙,这才是无价之宝”可知,吉姆逊相信黄师傅的鉴宝能力,并欣赏他的人格魅力,体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魅力。
(2)从“羊城西门的如意茶庄有两个伙计,一老一少。老的叫黄师傅”“少东家自当家后,就有点嫌黄师傅碍眼”可知,黄师傅与少东家是雇佣关系。
从“少东家自当家后,就有点嫌黄师傅碍眼”“师傅心里明白,这少东家是变着法儿在撵自己走呢”“少东家说:‘……我让你去追黄师傅,他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啊’”分析,少东家起初嫌弃黄师傅,认为他老了,他更不知道黄师傅身上的文化价值,想赶黄师傅走,但是后来他听了黄师傅讲的“三绝壶”的来历,终于认识到黄师傅身上有文化价值而不是商业价值,最终视黄师傅为“无价之宝”,这启示人们要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精研。
(3)这两组人物之间不同的关系,揭示了小说主题分深刻意蕴,那就是人们要像黄师傅一样,深刻钻研、理解民族文化,做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发扬者,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于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 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姑尝本原若众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恶人、贼人生,”是故别非也。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别。”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 曰:藉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举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为彼犹为己也然即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即必曰天下之利也。
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爱人、利人生。”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且乡吾本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今吾本原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者也;吾本原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者也。是故子墨子曰别非而兼是者,出乎若方也。
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园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者,其故何也?
(节选自《墨子·兼爱下》)
材料二: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
(节选自《孟子·尽心上》)
10.(3分)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为彼A犹为己也B然即C国都D不相攻E伐F人家G不相乱H贼I此天下之害与?
11.(3分)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贼,指“伤害”,与《孟子·公孙丑上》中“贼其君者也”的“贼”意思相同。
B.易,指“替代”,与《老子》(第六十四章)中“其安易持”的“易”意思不同。
C.而,表转折,与《论语·八佾》中“人而不仁,如礼何”的“而”意思相同。
D.知,指“知道”,与《礼记·大学之道》中“致知在格物”的“知”意思不同。
12.(3分)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认为,仁人的事业应追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些利是从关爱他人、有益他人中产生的。
B.墨子认为,假如对待别人的国家,像治理自己的国家,就不会动用本国的力量,用来攻伐别人的国家。
C.墨子认为,兼爱可以使没有父母的幼弱孤童有所依靠而长大成人,然而天下的士人对兼爱加以非议。
D.孟子以尧舜为例,指出智者与仁者的区别在于智者更急于解决当前事务,而仁者更急于亲近贤才。
13.(8分)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2)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
14.(3分)墨子和孟子都主张“爱人”,各自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10.BFI 11.C 12.D 13.(1)强大者胁迫弱小者,人多者欺凌人少者,尊贵者傲视卑贱者,这就是天下的祸害。
(2)因此年老而没有妻室儿女的,有人奉养而终老天年。 14.①墨子主张“兼爱”,认为爱无亲疏厚薄的差别;
②孟子主张“仁爱”,认为爱有亲疏厚薄的差别。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既然如此,那么国家、城邑不相互攻伐,个人、家族不相互侵扰残害,这是天下之害呢?
“也”是句末语气助词,其后B处断开;
“人家”为后句主语,其前F处断开;
“此天下之害与”为一般疑问句,在主语“此”前I处断开。
综上应在BFI三处断开。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句意:是从憎恶别人、残害别人产生的。/是伤害君主的人。
B.正确。替代;容易。句意:要用兼(相爱)来取代别(相恶)。/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
C错误。表转折,但,却;表假设,如果。句意:爱惜它,却不对它实行仁德。/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那么遵守礼仪又有什么用呢?
D.正确。知道;知识。句意:智者没有不知道的。/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
D.“指出智者与仁者的区别在于智者更急于解决当前事务”有误,孟子以尧舜为例并不是为了指出智者与仁者的区别,而是强调事有先后,爱有等差。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劫”,胁迫;“敖”,通“傲”,傲世;“此天下之害也”,判断句。
(2)“是以”,因此;“妻子”,妻子儿女;“终其寿”,终老天年。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墨子认为“兼以易别”,意思是“要用兼(相爱)来取代别(相恶)”。还说到“藉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融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举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他认为爱无亲疏厚薄的差别;
孟子认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大意是“君子亲爱亲人,进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进而爱惜万物”,他主张“仁爱”。他还说“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可见,孟子认为爱有亲疏厚薄的差别。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墨子说道:“仁人的事业,应当努力追求兴起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然而在现在,天下之害,什么算是最大的呢?回答说:例如大国攻伐小国,大家族侵扰小家族,强大者胁迫弱小者,人多者欺凌人少者,尊贵者傲视卑贱者,这就是天下的祸害。
姑且试着推究这许多祸害产生的根源。这是从哪儿产生的呢?这是从关爱别人、有利别人产生的吗?则必然说:“不是这样的。”必然要说:“是从憎恶别人、残害别人产生的。”所以别(相恶)是不对的。所以墨子说:“要用兼(相爱)来取代别(相恶)。”既然如此,那么可以用兼(相爱)来替换别(相恶)的原因何在呢?回答说:假如对待别人的国家,像治理自己的国家,谁还会动用本国的力量,用以攻伐别人的国家呢?对待别人的城邑,像治理自己的城邑,谁还会动用自己城邑的力量,用以攻伐别人的城邑呢?对待别人的家族,就像对待自己的家族,谁还会动用自己的家族,用以侵扰别人的家族呢?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既然如此,那么国家、城邑不相互攻伐,个人、家族不相互侵扰残害,这是天下之害呢?还是天下之利呢?则必然要说是天下之利。
姑且试着推究这些利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从哪儿产生的呢?这是从憎恶别人、伤害别人产生的吗?则必然说:“不是的。”必然要说:“是从关爱别人、有利别人产生的。”所以墨子说:“兼是对的。”而且从前我曾说过:仁人之事,必然努力追求兴起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现在我推究由兼(相爱)产生的,都是天下的大利;我推究由别(相恶)所产生的,都是天下的大害。所以墨子说别(相恶)不对兼(相爱)对,就是出于这个启发。
现在我将寻求兴起天下之利的办法而采取它,以兼(相爱)来施政。因此年老而没有妻室儿女的,有人奉养而终老天年;没有父母的幼弱孤童,有所依靠而长大成人。不知道天下的士人听到兼(相爱)之说而加以非议,这是什么缘故呢?
材料二: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却不对它实行仁德;对于百姓,对他实行仁德,却不亲爱他。君子亲爱亲人,进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进而爱惜万物。”
孟子说:“智者没有不知道的,但是急于解决当前事务;仁者没有不爱人的,但是急于爱亲人和贤者。尧舜的智慧也不能遍知一切,因为他们急于解决首要任务;尧舜的仁德不能遍爱所有人,因为他们急于爱亲人和贤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
张孝祥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今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15.(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伫立溪楼,感到淡淡寒意,既是真实的初秋感觉,也是因离别而引起的内心感受。
B.“织”字形容烟影交错的景象,静态中表述出一种动态,离忧漫漫,让人不忍触碰。
C.词人旧地重游,昔日二人嬉闹的地方如今尘埃满院,今昔对比,离愁直抒胸臆。
D.整首词有景有情,有现实有回忆,笔触柔情细腻,叙述中隐含深深的伤怀。
16.(6分)杨慎在《词品》中评价此词“丽情之句,不可胜载”,请结合本词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15.C 16.
①该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送别的凄美场景,通过云和雁的飘零隐喻离别之情。
②作者巧妙地将现实与回忆交织,运用富有情感的词句,如“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表达愁苦之情。
③整篇词意境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无限回味。
【导语】张孝祥的《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通过凄清的秋景和繁复的情感描绘,表现出即将离别的无限惆怅与幽怨。词中运用意象如孤雁、远云,展现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感情细腻动人,构成一种柔婉而深沉的情感悸动。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C.“如今尘埃满院”说法错误。词中是说“芳尘未扫”意在说旧地依旧,只是故人不在,更多的是对旧梦的追忆和感怀,而不是“尘埃满院”的景象。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杨慎所言“丽情之句”指词中优美的情感表现,通过描述自然之景与人事变迁,体现出浓烈的感伤与美好记忆的交织,词句流丽,感情丰富动人。
这首词充满了细腻而动人的情感表达。词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如归云、去雁、佩饰、钗、鸾鉴、疏烟、远树、流水、霜华、衾裯、衣篝等,营造出一种凄美、哀怨的氛围,生动地展现了离别的愁苦和思念之情。
例如“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以女子解佩、孤钗、分镜的细节描写,传达出离别的无奈与不舍;“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将离忧与疏烟远树相联系,又以流水伴清泪的画面,深刻地表现出离别的悲伤与愁苦;“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今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通过霜华、衾裯、衣篝等意象以及对往昔嬉游的回忆,进一步渲染离别的哀愁。
这些语句不仅在情感表达上真挚细腻,而且在语言运用和意象营造上也极具美感,充分体现了“丽情之句,不可胜载”的评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记·大学之道》有言“ , ”,这告诉我们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天子百姓概莫能外。
(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素来气度豪迈,对自己的才干充满自信,在《将进酒》中也有类似表达,“ , ”。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人梦见亡妻,别后种种却无从说起,“ , ”,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限凄凉。
【答案】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词的写法,“庶”“壹”“复”“惟”。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四时代的徐悲鸿,其思想固然打上了痛批中国古老文化、崇拜西洋文化的时代烙印,( )。他将毕生心血贡献给绘画艺术,坚持文化输出、文化建设和文化保藏,不仅___①___地改良中国画,而且进行了中国画的海外推广。他于1939年到1941年间在南洋及印度多次举办画展,赈灾义卖,___②___,捐助抗战。20世30年代,他被认为是“在西方宣传中国画最重要的人物”,“他在1933年至1934年间在法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苏联主办了中国画展”,他的画展所到之处,___③___。他的画展改写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弱势状态,他努力与西方艺术建立平等交流的对话关系。80余年过去了,当年画展的盛况留给后人的启示良多。这样的展览当然不是向西方献上的“被看”的材料,而是儒雅端庄、美丽大方的中国艺术的馨香,是和西方艺术难分伯仲的中国艺术的骄傲。
18.(3分)依次为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 ② ③
19.(3分)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所以他在输入、援引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寻求民族文化强盛之根
B.但他在寻求民族文化强盛之根的同时,也在援引、输入西方文化
C.但他在援引、输入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寻求民族文化强盛之根
D.但他在输入、援引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忘寻求民族文化强盛之根
20.(3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将毕生心血贡献给绘画艺术,坚持文化保藏、文化建设和文化输出。
B.他将毕生心血贡献给绘画艺术,坚持文化建设、文化输出和文化保藏。
C.他将毕生心血奉献给绘画艺术,坚持文化输出、文化建设和文化保藏。
D.他将毕生心血奉献给绘画艺术,坚持文化建设、文化保藏和文化输出。
【答案】18. 开天辟地 毁家纾难 万人空巷 19.C 20.D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强调“有史以来”之意,以此强调徐悲鸿对中国画的改良被视为一种艺术上的创新和突破,因此可用“开天辟地”来形容徐悲鸿在中国画领域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开天辟地:神话中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后才有世界,后来用“开天辟地”指宇宙开始或有史以来。
②在文中,徐悲鸿通过举办画展、赈灾义卖等方式来捐助抗战,这种行为体现了他为国家、为民族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精神,可填“毁家纾难”。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
③在文中,徐悲鸿的画展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高度的评价,这种盛况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根据前后文的语句“其思想固然打上了痛批中国古老文化、崇拜西洋文化的时代烙印”“不仅改良中国画,而且进行了中国画的海外推广”可知,前后应该是转折关系,用“但是”,排除A项;
“援引”与“输入”在程度上中间加深,应是先“援引”再“输入”,排除D项;
再根据前面“崇拜西洋文化的时代烙印”和后文“坚持文化输出”可知应该选择“他在援引、输入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寻求民族文化强盛之根”,使前后的陈述对象一致,排除B项。
故选C。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
一是“贡献给绘画艺术”搭配不当,应改为“奉献给绘画艺术”;
二是“坚持文化输出、文化建设和文化保藏”语序不当,按照逻辑顺序,应改为“建设——保藏——输出”。
符合以上分析的是D项。
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火爆全网。它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长期积累。ChatGPT不仅能够写诗、写代码、写文案,甚至能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其出色的表现,既让人赞叹,也不禁让人担心机器将会取代人工。
其实, ① 。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属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只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机械重复的话语、“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给人的感受实在是一言难尽。相较而言,ChatGPT能更聪明地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面对各式各样的要求,ChatGPT并未表现出捉襟见肘的窘态,反而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hatGPT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但它的横空出世还是让人有点措手不及。有人忧心忡忡,认为人工智能迟早会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但这恰恰说明,很多文字工作不是思想的创新,而是材料的堆砌。随着机器自身素材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诞生。因此, ② , 不如聚焦自身思想的创新,让机器当好人类的“秘书”。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如果缺乏创新,一味跟风模仿,文化产品就会同质化、低端化,很可能败下阵来。文化从业者应该意识到,创新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才能让自己的创作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21.(5分)请将上面画线句改写成两句话,一句体现因果关系,一句使用设问。可适当增删词语,但句子要保持连贯。
22.(6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①文化产品因为一味跟风模仿所以会同质化、低端化。
②如何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不败下阵来?只有创新! 22.①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
②与其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与其担心被替代)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选用句式的能力。
根据“因果关系”的要求首先找到原句中存在因果的相关内容,即“一味跟风模仿”是因,“会同质化、低端化”是果,故得出“文化产品因为一味跟风模仿所以会同质化、低端化”。
设问句子要注意有问有答的形式,将余下的句子信息“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如果缺乏创新”“很可能败下阵来”,可以提炼出“缺乏创新”“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可能败下阵来”,故可以将结果“如何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不败下阵来”作为设问句,将条件 “只有创新”作为回答。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下文写了“比如……”,可知本空的内容应为本段的前半部分的中心句。结合下文写了“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可知,本段先写了不同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属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说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被我们经常使用,所故填写“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
第二空。结合下文“不如聚焦自身思想的创新,让机器当好人类的‘秘书’”可知,机器只是人类的“秘书”,那么就不必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还要注意与“不如” 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应该是“与其”,故填写“与其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或者“与其担心被替代”。
四、作文(共60分)
23.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文字运用Ⅱ中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附:语言文字运用Ⅱ材料
近日,一段视频引起普遍关注。视频中,自媒体品牌“洁出表达力”创始人刘洁老师,在给某校国栋班授课时读及帝国,有学生嘻嘻哈哈地提到了“大日本帝国”。刘老师当场对该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屠杀的罪行教育学生,国仇家恨不能忘,崇洋媚外不能容。陈词慷慨,振聋发聩。
这段视频引发了广大网友热烈的讨论和高度的赞扬。但同时也有人“另辟蹊径”,指出“仇恨教育要不得”,并拿刘老师Celine(法国顶级奢侈品牌)的腰带说事,内涵她崇洋媚外,言行不一。
【答案】例文:
铭记历史,理性爱国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段课堂视频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视频中面对学生嘻嘻哈哈地提到“大日本帝国”,刘老师以历史为尺,严厉批评,振聋发聩地告诫学生。此举赢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与共鸣,却也招来了“另辟蹊径”的质疑——以刘老师佩戴的Celine腰带为由,指责其言行不一,倡导“仇恨教育要不得”。
对此,我们要用理性之光看清本质。首先我们需明确一点:铭记历史,并非倡导仇恨。刘老师的严厉批评,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守,对民族记忆的尊重。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是中华民族无法忘却的伤痛,它时刻警醒我们珍惜和平,奋发图强。刘老师的举动,是在引导学生正视历史,铭记历史,是非常应该的价值观念的引导,而非仇恨教育,使人溺于仇恨之中。因而质疑刘老师进行仇恨教育的人要么是非不明,要么居心叵测,混淆视听。
当然“仇恨教育要不得”的声音,并非全然无理。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公民,显得尤为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遗忘历史,而是要在铭记与理解之间找到平衡,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至于刘老师佩戴Celine腰带一事,实则是个人选择,与其爱国情怀无直接关联。将个人喜好与国家立场混为一谈,无异于本末倒置。正如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尊重每个人的个性选择,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让无端的猜测和指责蒙蔽了双眼。
因此,我们应在铭记历史与理性爱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铭记历史,是为了不忘初心,汲取力量;理性爱国,则是为了面向未来,共筑和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也要避免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之中。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我只是热情地好奇。”我们应以同样的热情,去探索历史的真相,铭记历史悲剧;同时去理解不同的文化,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拥抱这个多彩的世界。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我们要用历史的镜子,照亮自己的前行之路;我们要用自我思考铭记历史,理性爱国。让我们携手前行,在铭记与理性思考中共同成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描述了刘洁老师在给某校国栋班授课时,因学生提及“大日本帝国”而严厉批评,强调国仇家恨不能忘,崇洋媚外不能容。这一行为得到了广大网友的赞扬,但也有人认为“仇恨教育要不得”,并指出刘老师佩戴法国奢侈品牌Celine腰带言行不一。
刘老师的教育正当其时、恰到好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作为中华子孙,一定要时时牢记华夏民族屈辱的历史,永不忘记国仇家恨,时刻维护国家的尊严,代代传承爱国情怀。这并非是“仇恨教育”,而是世界观正确引导。刘老师的教育及时有力,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应该仗义执言,是非分明。广大网友高度的赞扬也说明大家对刘老师的认可,对民族情感的维护,也说明了当代青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而“另辟蹊径”认为“仇恨教育要不得”并指出刘老师佩戴法国奢侈品牌Celine腰带言行不一的人不是是非不明就是故意歪曲事实,误导他人,值得警惕。爱国教育和拉仇恨截然不同:爱国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增强青少年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是要青年人汲取历史教训,时刻警惕不能让悲剧重演,铭记历史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拉仇恨是一种误国教育,它是通过过激的言论、不理智的宣传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刘老师的行为是正常的提倡的爱国教育。至于刘老师佩戴法国奢侈品牌Celine腰带也跟言行不一扯不上关系。个人喜好与爱国情怀并不矛盾,虽然刘老师佩戴了外国品牌腰带,但这并不影响她在教育中的立场和原则。刘老师的批评行为正是基于对国家尊严的维护和对历史记忆的坚守。
写作时学生要结合材料明确自己的观点立场,比如坚守历史记忆,传承爱国情怀。主体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论证历史记忆的重要性和爱国情怀的传承。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可以思考为何我们需要铭记历史?历史记忆对于国家、民族的意义是什么?可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举例说明。对于爱国情怀的传承,学生可以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来传承爱国情怀?学校和家庭在培养爱国情怀方面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阐述。文章第三部分可以针对有人质疑刘老师佩戴外国品牌腰带的问题,进行反驳。结尾重申观点,强调坚守历史记忆、传承爱国情怀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并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立意:
1.不忘历史,传承爱国情怀。
2.言行一致,坚守原则。
3.理性看待历史,避免误导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