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他们起高楼,眼看他们宴宾客。”
最近和朋友聊天,她说她家附近三年里开了7家药店,规模从大到小不等。
更神奇的是,这些药店居然都活得挺滋润,生意还不错。
说起这事,我不禁陷入深思。
前两天下班路上数了数,从我家到地铁站这条街上,短短八百米就有5家药店,3家诊所。
站在路口往东看,药店的霓虹灯招牌此起彼伏;往西瞧,各种“买药送礼品”的横幅迎风招展。
这些药店为了吸引顾客,可谓是绞尽脑汁。
有的搞会员积分,有的买药送大米,还有的干脆直接发鸡蛋。
仿佛不是在卖药,倒像是在办年货大集。
我们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药店会成为街边最热闹的“网红店”?
01 药店扎堆,折射出来的是人心
记得去年冬天,我妈感冒了,我带她去药店买药。
刚走进去,就听见一个中年女人在跟药店老板絮叨:“最近睡眠不太好,给我来点安神的。对了,上次那个保健品还有吗?”
药店老板熟练地拿出几盒药,又顺手推荐了一堆保健品:“阿姨,这个可以调理肠胃,那个补充维生素,都是老年人常备的。买够500送2斤大米,要不要?”
我站在一旁看得心惊。那位阿姨二话不说,把老板推荐的东西都买了。
结账时,我瞄了眼,居然花了将近2000块。
这不是个例。
现在的药店里,保健品专柜越摆越大,价格动辄上千。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买药和保健品的频率,比买菜还勤快。
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说白了,就是对健康的焦虑在作祟。
现在人们压力大、节奏快,稍有不适就往药店跑。
生怕自己扛不住,生怕得了什么大病,生怕年纪大了没人照顾。
02 谁在催熟我们的“养生焦虑”
前几天,表妹来我家做客,才25岁的小姑娘,包里装着各种维生素和营养片。
我问她为什么要吃这么多,她说:“刷短视频看到的,说年轻人亚健康很普遍,要趁早补。”
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
她过度沉迷养生,把自己搞得神经兮兮。
天天研究各种偏方,听说什么保健品好就买什么。家里的药柜都快赶上药店了。
结果呢?身体不见得有多健康,钱包倒是越来越瘪。
现在的养生市场,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
各种广告轰炸,专家推荐,测评种草,不知不觉就把人卷进去了。
药店开在家门口,保健品送上门来,让人防不胜防。
别以为开在街边的药店是在卖药,他们卖的是你心里的恐慌。
03 解开套在脖子上的“健康枷锁”
说实话,我也曾经是个“保健品收藏家”。
家里的柜子里堆满了各种营养品,有些都过期了都没来得及吃。
后来我想明白了,与其把钱花在数不清的保健品上,不如把这笔钱花在日常饮食和运动上。
人到中年,我现在每天坚持晨跑,晚上打打太极。
闲暇时约三五好友去爬山,或者在家研究美食。
这样的生活节奏,不比吃保健品来得实在?
我常跟朋友说,别把自己打扮成个药罐子。
身体健康的密码,往往藏在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里。
看到路边药店的促销广告,不妨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这些吗?那些送鸡蛋送大米的套路,真的是为了我的健康着想吗?
前几天下班,又路过那条开满药店的街。霓虹灯依旧闪耀,促销广告依然热闹。
突然想起老人常说的一句话:健康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一件商品。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