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过去一千年里
最有影响力的12位“世纪英雄”
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人民日报》称赞他,一个难以攻破的精神堡垒
他是家喻户晓的大宋“文化顶流”
无数人视他为“偶像”
年少成名,几经沉浮
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为无数苦闷的中国人找到心灵的出路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
嘉祐二年(1057年),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嘉祐六年(106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出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随着新党执政,又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
苏轼关系图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浣溪沙》等都是苏轼的诗词佳作,初中语文课本中也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宋词名篇,在高中必修课、选修课本中《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石钟山记》等也是口耳传承的名篇佳作。
大家爱他,不仅爱他满腹经纶的才华。
更爱他面对人生起落的风雨时旷达乐观的心境。
他一生坎坷,远离家乡,
有三十多年都在贬谪的路上。
但不管生活多难,他都能旷达面对。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01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1061年,苏轼仕途正式开启,前路坦荡,人生顺遂,似乎一抬眼就能看到闪着光芒的未来。
开启人生新阶段的他辞别父亲、弟弟,写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飞鸿爪印偶然而留,四下分散,融雪而消,正如人生飘忽的际遇,捉摸不定,转瞬即逝。
无论功成名就,还是铩羽而归,最终都如“飞鸿踏雪”,不会留下什么来。豁达乐观,积极向上,才是每一个人余生该有的态度。
02
《望江南·超然台作》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37岁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弹劾自请出京,在杭州做了通判,38岁又从杭州调到了密州任知州,到任以后,他命人修葺了城北旧台。
苏辙为台子取名超然。取自《道德经》“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人间虽有繁盛景象,但身处其中,要不为所动,超然物外。
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写下了: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便悄然洗去俗世的烦恼与尘埃,珍惜生命,珍重生活,人生豁然开朗。
03
《江城子·密州出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苏轼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
密州春夏天旱,苏轼曾去常山祈雨,后来果然得雨;这一年十月,苏轼再次前往常山祭谢,归途中与同行的官员会猎于郊外,于是创作了: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希望为国效力,安定西北边疆,最后13字,字字铿锵,尽显旷达情怀、豪放气派。
0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辗转在各地为官。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道尽人间眷恋,读了近千年,还是为之动容。
05
《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在密州期间所作的一些诗赋,被他的政敌指为对朝廷不敬。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弹劾苏轼,指责他的诗文中暗含讥讽朝廷之意。
宋神宗下令将苏轼逮捕,并押解至京师开封,交由御史台审讯。御史台因古代称“乌台”,故此案得名“乌台诗案”。
苏轼在御史台遭受严刑逼供,被要求承认他的诗文有讥讽朝廷的意图。在审讯过程中,苏轼多次几乎丧命,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清白。
苏轼的许多朋友和同僚,包括他的弟弟苏辙,都尽力为他辩护。最终,在王安石等人的劝说下,宋神宗决定从轻发落。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史称“黄州贬”。
在黄州期间,苏轼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图|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
06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中不可忽视的转折点。“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在狱中写下绝命诗后,苏轼被贬黄州。
苏轼初到黄州的时候,异地他乡,孤雁飘零,只能寄住在寺院。以前的他,是万众瞩目的宰相之才,眼下只是一个丢了前景的散官,余生可能都要在萧瑟和困窘中度过。
他说,穿草鞋走路虽然没有车马快,但能让你轻松自在,人生里“自在”二字,是千金难求的。在历经了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渴望回归到真真切切的普通中: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物质上的清贫,没有什么可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既然拦不住风雨,那么我们就走进风雨中。
苏轼《黄州寒食帖》分页
07
《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后,政治处境极不得意,生活上又十分贫困。
为了排遣自己内心的苦闷,他曾两次游览湖北的赤鼻矶。从同音的赤鼻,想到了历史上周瑜破曹操的赤壁。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了:
架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宋人 《赤壁赋页册》
以赤壁为背景,以月夜泛舟为线索,展现了苏轼对生命、宇宙、自然与人的独特见解。他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坎坷与挫折,以超然物外的态度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08
《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少年天才,风雨波折,苏轼在经历人生低谷后写下:
图|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
追问生命的价值,极富理趣又意蕴无穷。
《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事实上,人们置身历史长河中,对事物的理解往往受到自身位置和视角的限制,只有跳出局限,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事物。
09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朋友王巩也牵扯乌台诗案中,被贬谪到遥远荒凉的岭南一带。苏轼见到朋友王巩和他随侍的柔奴,经贬谪之苦后看起来竟然更年轻了,连微笑中似乎也带着岭南的梅香。
于是,苏东坡问:岭南那边应该不好吧?女子却答到:此心安处,即是吾乡。这个回答让东坡大赞,便写下一词赠给柔奴: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朱之蕃《临李公麟画苏轼像》(明 万历四十九年)
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内心平静,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吾乡”。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不仅是一种生活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10
《自题金山画像》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公元1101年,苏轼在复任朝奉郎途中,于常州逝世,享年66岁。三次贬谪,成就了苏轼文学、文化的三次丰收。
路途中,苏轼留下了一首独特的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回首一生,苏轼最想夸耀的,不是居庙堂之高的辉煌,而是他被贬黄州、惠州、儋州,那“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流离岁月。
“明月清风,蜉蝣天地,面对人生波折,他始终怀抱豁达心境。岁月流转,洪流奔涌,时隔近千年,他的话语依旧击中我们的内心。”
诗词,是苏东坡的热爱,是他失意时的盔甲,也是他对抗生活的方式。
读苏东坡,读懂的是故事,看透的是人生。
让我们拼接起这些历史碎片,还原出一个完整的“苏东坡”,在观展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苏轼的一生。
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中国四大传记之一,林语堂先生用生动的笔墨,讲述了一代文豪苏东坡仕途坎坷、历经磨难又极具传奇的一生,同时也将一位鲜活乐观的东坡居士,带到了世人面前。
林语堂先生在序言里这么写:”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动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李一冰所撰《苏东坡新传》,豆瓣评分高达9.4,位居历代苏东坡传之首,它出版在林语堂《苏东坡传》之后,却得到林语堂“苏东坡的悲欢洒脱,被他说透了”的赞美。
这本书几乎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将苏东坡的一生展开长卷:家世、父子、兄弟、夫妻、朋友、政敌、政治主张、为官政绩,苏轼的诗、画、字,以及生活的种种细节。
作家余秋雨曾在著名作品《苏东坡突围》中直接引用《苏东坡新传》的原文,更对这本书予以高度评价:“是文字较为典雅的学术著作,大抵让苏轼以其诗文来自道生平,作者的归结甚有见地。”
李一冰《苏东坡新传》
▼
展览信息
主题
如见| 一蓑烟雨-苏轼展
地点 时间
2024.11.26-2025.4.13
中华世纪坛 B1
观展时间9:00-17:00,16:10停止检票。
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门票预订
讲展咨询
闹闹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