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虞是为了看人称“江南第一庙”的曹娥庙。在江南住了N年,第一庙还没看过,有点说不过去。
我第一次听说曹娥庙,还是在读大学时,听说了东汉蔡邕所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此为中华第一字谜的故事,于是记住了曹娥碑和曹娥庙。
所以又得先说说曹娥的故事: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其父曹盱在上虞五月五日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年仅十四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号哭,却始终不见父尸。过了十七天,绝望的曹娥投江寻父,又过了五日,曹娥的遗体竟然抱着父尸浮出水面,一时传为神话,于是上虞县令度尚上奏朝廷表为孝女,并为其建墓造庙。
本来舜江是上虞的母亲河,因虞舜率百官治水害而得名。自孝女曹娥投江之后,便从此改名为曹娥江。
碧水悠悠曹娥江
去岁九月下旬,一个秋高气爽(秋老虎大发其威)的日子,我们仨和芬表姐一起,如愿来到上虞曹娥庙跟前。曹娥庙前还在修路,交通灰常不便。不便也有不便的好处,就是游客灰常的稀少。听出租车司机说,这个地方有时开放,有时不开放,没啥规律,全凭运气。当然俺们RP一向闪闪发光。
曹娥庙四周正在大兴土木
曹娥庙始建于东汉元嘉元年(151年),上虞县令度尚主持兴建并立石碑,由青年弟子邯郸淳撰写碑文,邯郸淳乃是东汉著名的书法家,“志行清洁,才学通敏,书则八体悉工,学尤善古文大篆”。由于邯郸淳的碑文书法精彩,文辞绝妙,一时观赏及凭吊者如云。东汉兴平二年(195年)中郎蔡邕慕名来赏,悄悄地题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世人不解其意,结果谜底被《三国演义》中第一聪明的倒霉蛋杨修破解——“绝妙好辞”,令后觉者曹操很是不快。
北宋蔡卞所书曹娥碑
再后来,王羲之也书写了《孝女曹娥碑》,由新安吴茂先镌刻。这些旧碑均已不存,王羲之《孝女曹娥碑》有拓本传世。现在的曹娥碑是北宋名臣、书法家蔡卞(王安石的女婿)所写,历经千年风霜而得以保存,是镇庙之宝。
最初曹娥庙建在江东,后为风潮损坏,移建于今址,自汉末以来屡经毁建,规模不断扩大。1929年曹娥庙毁于大火,仅存清雍正十年(1732年)所建石牌坊。
也就是说,我们如今看到的曹娥庙主体建筑其实是民国建筑,1933年由乡绅任凤奎发起募资重修,1936年竣工。2013年曹娥庙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国保是免费参观的。虽说主体建筑历史不足百年,质量还是相当可以的,结构布局安排紧凑,雕梁画栋制作精美,虽为重建却文脉传承有迹可循,细节可圈可点。
在祭奠曹娥的正殿,那里悬挂的匾额及各处的楹联多为民国时期的高官名流所书,其中还有青田北山人杜伟的书法呢!你发现了吗?在这个视频中找找看。
上虞值得去的地方,当然不仅仅是曹娥庙。漫步曹娥江江滨,亦有不少美景。市区中华孝德文化园里韩美林设计的舜耕群雕很是雄伟,据说是亚洲最大的。近郊还有英台故里祝家庄,湖光潋滟的皂李湖,以及谢安隐居的东山、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等等——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哦。
感谢阅读,欢迎转发~~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友三爱,爱花爱茶爱旅行~~欢迎同好者长按下图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