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霞的职业生涯,始于2016年。从那时起,她便如同一位勤劳的小蜜蜂,在电气化铁路建设的这片广阔花丛中,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 “采蜜” 岗位。最初,她担任驻站联络员,精准且迅速地传递着各种信息指令;而后,她又成为室外防护员,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任何施工安全隐患;再后来,她还肩负起资料员的职责,在那一堆堆的文件资料中穿梭忙碌......就这样,在过去的八年时光里,史立霞的身影活跃在京广线、昆广线、京哈线、渝怀线、津兴城际铁路和亦庄站改造等多个电气化铁路的施工建设现场。她就像一颗螺丝钉,虽不起眼,却在每一处关键部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如今,史立霞又肩负起了新的使命,成为了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京津冀国铁项目群的通讯员。她就像是一座连接施工现场与外界的桥梁,用自己的笔触和镜头,生动地记录着每一个精彩瞬间,将铁路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与奋斗故事,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一同感受这份伟大事业背后的热血与激情。
很多人都觉得史立霞已经是一名“老通讯员”了,然而谁能想到就在4年前,她还是一名活跃在一线的信号工。至于报道、通讯、倒金字塔体这些新闻专业名词,在那时,它们和史立霞就仿佛是两条平行线,怎么看都不会产生交集,可谁能想到时光流转,如今她竟在通讯员的岗位上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这一切要从2020年说起,那时史立霞刚刚进入到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一分公司信号女工班,在这支有着光荣历史、精诚团结的队伍里,她深刻体会到电化人的毅力与坚韧。特别是女工班的姐妹们,在各种困难环境下,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她开始意识到,自己不仅想要成为这项伟大事业的参与者,更想要成为它的记录者。就这样,一个念头在她的心底悄然萌发。她想着,要凭借自己手中的笔,将女工班那些动人的故事、独特的风采,完完整整、生动鲜活地展现给更多的人看。让大家都能知晓,在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的一线战场上,活跃着这样一支了不起的女工队伍。她们面对重重困难,从不退缩,始终保持着勇往直前的昂扬姿态,用自己的坚韧与付出,为铁路建设事业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而最终,在工班班长王济燕的热情鼓励之下,她鼓足了勇气,正式开始尝试着去写作。她满心期待着,能用文字搭建起一座桥梁,让外界能够透过这座桥,走进女工班的世界,领略她们的魅力与风采。
时间来到了2021年5月,史立霞报名参加公司组织的通讯员培训班,开始正式接触宣传工作,短暂的三天培训让她对宣传工作有了初步了解。紧接着,她抓住了去公司宣传部轮训的机会,逐渐掌握了编、采、写、摄等技能。当她结合自己在工班的工作经历撰写出的文章《女工班的“百宝格”》成功在工人日报刊登时,她激动得彻夜难眠。那一刻,她深深地感受到了写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后来,史立霞每天在网上阅读大量的稿件,研究各媒体的刊稿类别,逐渐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随后,她创作的各类反映一线的诗歌、通讯和照片等作品多次在中央、省部级媒体上刊稿。
史立霞的作品,有着鲜明的 “土” 味特色。这种 “土”,并非是贬义词,恰恰相反,它扎根于最鲜活的“泥土”,贴近生活的质朴与真实。哪怕不看作者名字,那些经验丰富的编辑们,也总能在如雪片般纷纷投递而来的众多稿件里精准地认出她的文章,就是因为她所拍摄的照片、用心撰写的文字,都散发着一种来自一线的、原汁原味的气息。史立霞始终笃定地坚信着,只有亲身深入到铁路建设的一线现场,如同植物深深扎根于那最具生机、最为鲜活的 “泥土” 之中,才能汲取到最真实、最有力量的创作养分,进而创作出最能打动人心、最具感染力的真实作品。
2022年8月,史立霞进入津兴城际铁路站后四电工程项目部,对于这条第一次全程参与的工程项目,她无比认真,“我生怕落下建设中的重大节点,所以每个节点我都会去跟踪”,通信、信号、接触网、电力变电......铁路“四电”的各个专业,史立霞用相机和文字,记录着项目一线的点点滴滴。对于每一篇稿件,史立霞都会反复研究,逐字逐句地斟酌,并请领导仔细审阅,确保每一篇文章说的清、说的明、说的对。这一年,她的稿件相继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刊登,更多人看到了她的作品,她也因此获得了集团公司、一公司和一分公司“优秀通讯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每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同事们的身影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时,那种自豪感是任何事情也比不了的。”史立霞说道。
从一名信号工转变成记录一线的文字工作者四年来史立霞在挖掘典型人物、加强企业文化内涵、带动各业务员工投入文艺创作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身在电气化铁路大家庭,讴歌时代、讴歌一线、讴歌劳动者是每个文艺工作者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