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冬天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游长城。”近日,天津游客赵强和朋友驾车抵达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角山景区,作为一名长城爱好者,能在这里见到这么多志趣相投的人让他很高兴。市民在角山景区游玩。河北日报记者 张辉 摄
秦皇岛市是长城文化资源大市,223.1公里明长城贯穿全境,是中国长城建筑最精美、体例最齐全、军事防御体系最完备的重要区段。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秦皇岛市充分发挥长城资源优势,在保护长城的同时,融合长城精神内涵,全面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带动长城旅游消费。角山因山上两座山峰酷似两角而得名,这里是长城从老龙头出发所跨越的第一座山,也因此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山”。近2000延长米的长城沿山势而上,宛如巨龙游在山间。
如今,在角山脚下,古老的长城又添新景观——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项目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大标志性工程。2023年7月,博物馆冠名“中国”获批,2024年5月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展陈面积约1万平方米,设有中国长城文化陈列展厅、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展厅等,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的设计以长城本体为视角,建设了一面宽24米、高9米的巨型玻璃景观窗“长城之窗”,将角山长城本体成功“引”入馆内。“可以说角山长城就是我们的‘镇馆之宝’。”11月11日,秦皇岛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文物科负责人介绍,博物馆的建立,对长城文化保护和展示传承及长城文化旅游业的带动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展示空间的巧妙安排和展示手段的精心设计,博物馆构建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展示平台,将长城的壮美与其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该负责人介绍,通过搭建的运输、采石、制砖等场景,观众可以直观了解长城的修建过程,使长城穿越千年跃然眼前。另外,创新展示方式,采用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创造沉浸式体验环境。天气渐冷,长城脚下的一处地方却热起来。
11月14日,秦皇岛市民李明利一家和朋友来到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的山海间温泉度假区。“天冷了,就喜欢泡温泉。”李明利说。山海间温泉度假区周边群山叠翠,长城蜿蜒,度假区里每个小院都预留了露台,可以尽情欣赏长城美景。依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秦皇岛市着力打造山海关、中部长城、青龙冷口等文旅融合区。在山海关区实施核心展示园提升工程,对天下第一关、老龙头、角山、孟姜女庙等长城文旅资源统筹整合、一体化开发;在抚宁区打造背牛顶、板厂峪、冰塘峪等景区,着力实现从“点式景区”向“廊带公园”的拓展延伸;在青龙满族自治县实施冷口长城康养旅游度假区、祖山天女小镇文旅提升、花厂峪红色旅游康养小镇等文旅融合项目。几天前,在天下第一关景区长城剧场内,战鼓阵阵,手持长戈的“秦军士兵”列阵,让人仿佛置身古代战场。“从演出里,我看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对长城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北京游客赵田激动地说。“近年来,我们加强了长城主题的演出与创作,将古老的长城故事与现代的技术手段结合,为观众呈现一场场视听盛宴。”山海关区第一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薪阳介绍,《长城》《关城往事》《冲冠一怒》《身向榆关那畔行》等向游客讲述长城故事。秦皇岛市积极培育长城旅游新业态,创作生产富有地域风情、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持续放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外溢效应,彰显长城文化的持久影响力和强大生命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同时催生了长城沿线的“非景区”游览方式。
山海关古城北门向北,有一条被金色、红色树叶装扮得分外美丽的道路,不时有人在两侧的步道上拍照,打卡最美长城风景道。起于山海关古城北门、止于角山景区的长城风景道角山路段,宛如一条玉带,将山海关古城、角山景区及沿线村庄串联起来。沿线不仅打造了零起点、腰铺九号敌台、威远门遗址公园等景观节点,还遍植金叶榆球等观赏植物,与村庄、绿水相映成趣。这条长城风景道已成为通往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的重要通道,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秦皇岛段)总体脉络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秦皇岛市已经建成11条共计153公里的长城旅游公路,实现41处长城点位及周边文旅资源有效连接。长城风景道穿村而过的北营子村,是距离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最近的村庄,未来将成为长城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北营子村是山海关区首个“长城人家”项目落地村。借助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北营子村进行街区环境整治,融入长城形象元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走在村里,青瓦白墙,建筑色调统一,房前屋后整治一新,各具特色的民宿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通过实施“长城+古城+古村”联动发展,创新挖掘展示长城文化和民俗特色资源,秦皇岛市已重点打造了山海关区北营子村、海港区板厂峪村等10个最美长城村落。春看花、夏休闲、秋登高、冬赏雪,古老长城不断焕新,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秦皇岛市将长城游作为文旅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全面推广宣传,吸引各地游客赏长城美景、传播长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