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国外工作后,如何真正融入当地文化?

文摘   2024-08-19 17:05   西班牙  
这是“欧尼升职记”公众号的第 95 篇原创
星标我,北京时间每周一17点不见不散!
点击关注 

关联阅读:

这个节骨眼上,你确定还要去留学?

这年头,留学生还能留在当地工作吗?【留学退堂鼓续篇】


今天欧尼来填完“留学退堂鼓系列”这个坑。

上回书说到,通过留学留下工作,实现移民的路径,到底该怎么走。

现在,你终于通关了,找到工作留了下来,然后呢?

我必须要先给你浇一盆冷水:

工作只是扎根海外的第一步,接下来的路还很长



留学时期,我们生活在校园生活的“社交泡泡”里,被世界各地留学生环绕。

但当我们在海外就业,我们也踏入了真正的外国社会,而社会与校园的体验必然大不相同

在小红书和微信公众号上,我见过一些博主,原本很向往海外生活和文化,但却在工作后,因为融入失败,而产生严重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最终决定回国。


大V“看客Insight”的这篇爆款文,讲的就是融入失败。主角在丹麦的悲惨经历,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如何才能避免以上状况呢?

有的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和中国人抱团,在语言文化相通的人群中寻找真正的朋友,在工作和生活场合则不刻意与外国人深度社交。

一些更加头铁的人,则决心深度融入和了解当地文化,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更多的人则是两边圈子都混,朋友不嫌多。

这些选择都没有任何问题,适合自己就好

无论中国圈子还是外国圈子,重要的是有圈子。有朋友、有稳定的社会关系,可以大幅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那么,如何打造圈子?

中国圈子这题大家都会,小红书和微信群就能解决90%,只要擦亮眼睛注意安全就好。

那外国圈子呢?

以下欧尼给出一些思路,仅供参考。


工作中如何社交


每天至少要呆8小时的地方,自然要好好利用起来,替自己的社交圈充电。

如果有选择的余地,最好进入适合自己年龄和性格的公司

在海外工作早期,如果不是已经有其他稳定的社交圈或亲密关系,公司文化环境与自己人生阶段的错配,可能加深孤独感,对海外文化失望。

比如我硕士毕业在英国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个几乎全员为英国本土中年直男的团队。


同事个个有家有口,下班结伴去酒吧喝啤酒聊足球,周末要么修花园要么去钓鱼,我完全无从参与,距离感明显。 


回头看,他们应该不是故意孤立我,但哪个正经的40+已婚男,敢带20+的女大学生玩啊。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篇“逃离北欧”的主角,应该就是单身年轻人误入相对封闭保守的中年环境,结果成了炮灰。


如果不是工作地点离毕业学校不远,在学校交下的朋友还都没散,而且也谈了恋爱,在那样的公司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无聊到卷铺盖回国吧。

后来到了智利,公司全员都是来自全球的高学历年轻人,我才感觉又活过来了。

所以真心建议如下的安排:


年轻毕业生

可以考虑一些在国外算是相对“卷”、但年轻人多、流动性强的公司,比如四大、科技独角兽等。

或者外国年轻人比例相对更高的跨国公司,有不少管培、轮岗、外派之类的项目,适合新手起步。

如果还是进不去,那去高端一点的外包公司也可。

它们工作强度可能稍微大一些放心,不会比国内更卷的),但延伸了大学里的环境,很适合单身年轻人继续扩圈



中年人

结婚生子之后,就可以往工作节奏相对舒缓的甲方大型企业跳槽“上岸”,去同样中年人较多的环境

注意,一般来说公司越大,员工素质越高/松弛感越强,但也有例外,跳槽时打听好口碑。

跟同事聊聊孩子、房子、车子和狗,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也会得到不少当地生活和就业的有用信息。



具体技巧

在企业里,想与同事“破冰”搞好关系,可以参考我这篇《跨国公司社交密码》。

除此以外,大公司一般都有内部社交工具,比如Yammer

工作之余,可以拿出时间关注这些平台上的消息和活动,因为公司的年轻人很多都可能有类似的交友需求

多去参加些活动,先结交几个人品不错、热爱助人的社牛,让社牛带着你去认识更多人。跨国公司里这样的社牛真的很多!

一定要记得,多倾听,少评判,永远抱着学习和感恩的态度,这样的人走到哪儿都会有贵人相助哒。

每次认识聊得来的人,马上加Linkedin,加当地人爱用的社交媒体工具(比如Instagram或者TikTok),慢慢地就玩起来了。



生活中如何社交


无论是继承留学期间的朋友圈,还是在公司结交同事,关系好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接触他们的二度社交圈,即“朋友的朋友”

二度社交圈的好处在于,由于有教育和工作背景相似的熟人牵线,更容易结识认知水平匹配的人,遇到思想封闭、种族歧视“奇葩”的几率大大降低。

当然了,在“留学”“Expat”这类的圈,遇到装逼犯的几率也会大大提升。大家擦亮眼睛。

无论在国内外,内核一定要稳不要一看到对方可能条件优越就被带跑偏,不要跟装逼犯攀比,被虚荣心带进沟里翻车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多了。


除此之外,也需要重视社区邻里关系。

和选择公司文化同理,应尽量选择居住在居民素质较高、也与自己生活状态匹配的社区。

比如一个带娃低龄留学的朋友,入驻了一个很温馨的郊外家庭社区,邻里之间互相照应,娃一起玩,别提有多爽。

然而如果一个年轻毕业生孤身住在那里,估计会无聊死,甚至感到被排斥。



然后,在注意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跟经常碰面的人,多多搭讪搞好关系

电梯里遇到邻居,气氛到了主动多寒暄两句,到小区楼下的酒吧和咖啡厅坐坐,到健身房办个卡,报个班,学点语言或业余爱好等等,创造认识更多人的机会。


当然,成功与否,与本地文化有关,像西班牙这种全民自来熟的地方相对容易(也不绝对),别的国家比如西北欧,可能就完全指望不上了。

来到西班牙长期生活的西北欧人(游客不算),很多是觉得当地社交太压抑了,才跑到南欧来的,比如我的好几位英德同事,都是来了以后大呼过瘾,疯狂吐槽自己国人。

但也有一些死硬派,让西班牙人都闻风丧胆。我自己的西班牙家人就有十分难搞“活久见”的德国邻居,让我相信那些留德中国博主吐槽邻居的文章,都不是空穴来风。苦了你们了。

所以如果你在那些国家,感觉无论如何努力都很孤独,那就不是你的问题。


但是,试试总没损失,万一成功了呢?到对方不热情,内心翻个白眼当场翻篇,不要影响心情

可以把这种类型的社交,看做外语和社交技巧的“练习场”,随缘就好没必要强求



在海外社交中,尤其是在移民国家/非移民国家的国际社群的环境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以前只在媒体上听过见过的少数族裔

这种时候,刻板印象就会成为我们深度了解他们的绊脚石。

如果脑子里有“黑人都是穷鬼和难民”、“拉美人又懒又笨”、“白人都是高高在上的白左/傻白甜”这样的预设,装是装不久的,早晚会说漏嘴,最终友尽。

我在多篇文章中试图说明,在留学、跨国公司和国际社群背景下,你遇到的少数族裔可能在本国是精英(当然不绝对),因为种族歧视而避开他们,只盯着白人,会是你的损失。

讽刺的是,在某些种族歧视重灾区,搞不好只有同为少数族裔的这帮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更正面,更愿意接纳。

我以后也会专门撰文,详细阐述在海外,如何最大程度减轻种族歧视对自己的影响。


有的朋友会说,感觉跟大部分人聊天都浮于表面,没有深度交流,没什么意思。

其实这很正常,不分国内外,不代表泛泛之交就不值得交

在心理学上,这叫“弱关系”。

研究已经证明,无论你是E人还是I人,每天在线下发生大量的“弱关系对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帮助

说白了,哪怕走在街上跟熟人打个招呼微笑一下,都会给你带来快乐。

心理健康,是独自在海外扎根生活时,最需要注意、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之一。

而且,没有弱关系,哪来的强关系呢?


在海外发展亲密关系


气氛烘托到这里,我要斗胆讲些“政治不正确”的话了。

虽然现如今,全网都在铲除恋爱脑、反对婚恋,我还是真心建议年轻人,尤其是在国外独自生活的,努力找一找合适的人无论是同胞还是外国人都好。

因为异国求生,困难的程度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多一个人分担,会大大改善你的精神健康。

在一个较为艰难的特殊环境共同奋斗,也更容易炼成“情比金坚”的关系。

在我身边,海外生活满意度较高的朋友,很多都有三观契合、相处融洽的稳定伴侣。


而如果你的另一半恰巧是外国人,这也会直接把你送上融入海外文化的快车道。

因为好的伴侣之间会无话不谈,会分享一般熟人绝不会告诉你的潜规则,也会不遗余力地将你介绍给三教九流的亲朋好友。你会直击最真实、最深层的当地文化。

大家感兴趣的话,我哪天可以另开一篇,八一八真实的跨国恋是什么样的,怎么谈。


当然了,感情问题的不确定性,比找工作还要大得多,如果再加上跨文化,挑战程度则更要几何级上升。

所以虽然建议大家积极去追寻,但也一定不要忘记考虑可能的风险,尤其是不要轻易为此耽误长期事业的发展。



小结


再次重申,本文是为想融入海外文化的人打开一点思路,而不是说教


当年作为一个极端敏感自卑的I人/社恐,走出舒适圈、勇敢出去社交,对我来说算是改变命运的一步,所以我也会忍不住想告诉别人,试试吧,真的很香

我个人比较幸运,迈出第一步的关键时刻,被一大群心地善良的各国朋友接住,这让从此以后,坚定地相信这样温暖、安全、不求回报的关系,是可能的、广泛存在的

如果现阶段的环境感觉冰冷势利,那是因为我误入了错误的环境,不是我不好,也不是这个世界不好。


但我很清楚,如果一个人一开始步入社会,就掉进那样的深渊,当然很容易失去希望。

所以,如果你像那位北欧博主那样,对外部世界得出了与我完全相反的结论,决定退回舒适区,

那我想隔空抱抱你,祝福你从今往后,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值得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幸福地生活。


(全文完)


全部动图如非注明,自Giphy,图片如非注明,来自Pexel,侵删。
关注我,交个朋友吧!

欧尼升职记
人在西班牙的数据分析师妈妈,有一双擅长发现盲点的眼睛,和一肚子职场和生活中打怪升级的鬼点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