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迎大年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所谓“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这句俗语寄托了汉族群众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大年初六这一天,家中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作送穷。
初六习俗
01 挹(yì)肥
正月初六是马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02 求顺送穷
正月初六求顺送穷的习俗在唐朝就已十分盛行。正月初六送穷日要做什么些,吃什么是有讲究的,放鞭炮、开市、吃煎饼、吃驴打滚,吃饺子……寓意在新的一年送走不好的事情,日子越过越顺当。
03 开市大吉
正月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04 外出游玩
按照“三六九,朝外走”的传统习俗,正月初六应该去公园,广场或者是商城等人多的地方,而且在游玩的时候,还需要将出行、游玩和回家的路程,设置成一个圆圈,圆圈在国人的思想里,就有团圆美满的意思。
同时,也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办事能够有始有终,求财能够全部到手,人们用这个轨迹圈子,希望能够完美地圈住幸福、美满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