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方
前段时间因为整理编辑李雪老师反睡训的文章,作为小编的我全程参与了所谓的“战争”,心里产生很多感慨,尤其是看到很多后台有粉丝坚定地支持,我想,雪粉们支持的不仅仅是李雪老师本人和她的理念,也是Ta们自己心底里由内生发的觉醒和绽放。
李雪老师一直在讲,人有痛苦的时候,是“自我牢固”的地方被现实击破了,这个时候,要先接受无常,向内看。人一旦有了观点,就会出现敌友分化,观点无关对错,只取决于个体的认知和思考。一个人不可能看到他不相信的东西,那什么东西是值得相信的呢?我想,应该就是“相信”本身。
附:《我的孩子总是出去打架惹事怎么办?》
我有两个孩子,今年大儿子13岁,七年级,小女儿10岁,四年级,两个孩子完全就是李雪老师描述的那种“活力四射不费妈”孩子的画像。他们出生的时候我还并不知道李雪老师,但是母亲的本能驱使我无条件地爱他们,饿了吃困了睡哭了哄,在我当时空白的育儿理念中,我只是深深地相信孩子经由我来到人世,是来接受被爱的,看着孩子的脸,心里是无尽的幸福。妹妹两岁左右时我关注到李雪老师的微博和公众号,如获珍宝般消化其中的“道”,心如同被撞击一样激动,是共振更是引领,我知道,那就是“相信”的力量。
关于粉丝们经常问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我想借由“爱与自由”的理念给出一些我自己的实践分享。
01
育儿篇
①关于离乳:
因为孩子目前已经算是青少年,婴幼儿时的很多细节已经模糊了,可以确定的是,婴幼儿时期给与他们的回应越及时充足,他们的主体性、安全感越充分。大儿子一岁两个月自然离乳,小女儿半岁时因为我自己的身体问题而离乳,当时也有愧疚感,但很快调整心态,更多地抱她陪伴她,只是本能地相信她即使没有母乳也能健康茁壮,从而在辅食上多下点功夫。两个孩子确实从小就很少哭闹很少生病。如今孩子们大了,之前照顾他们的劳累记忆似乎都不存在了,只记得看着他们一点点长大的幸福。
附:《断奶,切忌与孩子分离》
②关于分床/分房:
妹妹出生在哥哥上幼儿园的第二天,一是完美错过了兄妹争宠的戏码,俩人一直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地长大;二是当时不到三岁的哥哥很自然地分了房。因为家里条件有限,和女儿的分房相对较晚,但是五六岁的时候她开始经常提起:“妈妈,我好喜欢我的好朋友XX的房间啊”,提了几次之后我把客厅的沙发换成了沙发床,她上小学后又把卧室的书柜搬出来换成她的学习桌,自此,兄妹俩都有了各自独立的空间。
附:《为啥三岁要分房睡?》
平时的学习时间,我们三人互不打扰,至于他们在自己的房间做什么,有求必应,无求就完全不干涉,全然地信任。包括他们各自的室内卫生,除非他们提出让我帮忙的请求,平时都是各自打理。偶尔哥哥让我帮忙拖地,如果看到衣服在地上扔着,我会把衣服先拿起来拖好地后再重新归位扔地上。
附:《孩子三岁了,要怎么训练分房分床?》
③关于学习:
我始终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除非他们有一些不懂的知识点拿来问我,我会给出一些解决方法。日常的作业、考试我一概不问,甚至老师要求签字的任务,我也只是在规定的空白位置签上名字而已。我相信孩子完全有能力规划他们当下的学习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和状态,即便成绩并非优异,即便有时会因为少写作业挨批评,都是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探索得来的。
附:《怎样才能让孩子做到回家就写作业?》
记得他们上一年级的时候上半学期都是一考一个不及格,因为没上学前班,上学的时候不识字不识拼音,但是肉眼可见他们每天都会因为多学了新知识而兴奋,所以从一年级下学期就开始慢慢好转,二三年级就会经常拿回满分卷。
平时兄妹俩也都会玩手机游戏,但只要有小伙伴们的一声吆喝,真的是扔下手机就跑出去玩了,一群孩子要么去打球要么骑车去公园撒野要么就是在小区里跑着玩。今年暑假儿子有一次和另外三个同龄的伙伴往返骑行四五十公里,只为追一场黄河落日,那种大汗淋漓青春洋溢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家附近有一群玩伴,能很大程度解决玩游戏上瘾的问题,我甚至认为孩子会玩比会学习更重要。还有一点可以分享的是,两个孩子都是从五岁左右开始学围棋,到妹妹开始学棋以后,从最初的哥哥下指导棋到哥哥开局让棋再到随时随地正儿八经杀一局,后来兄妹俩还自学了象棋,对他们来说,对弈的乐趣远大于手机游戏。除此之外,俩人学着不同的乐器,有时兴起组个乐队、做手工、做面点、做家务等等都是比玩手机更有意思的事情。
附:《孩子沉迷游戏,并非坏事》
④关于交友:
李雪老师提到的母婴亲密、及时回应、边界清晰养育下孩子的精神特点是:“1、不想改造任何人,不喜欢的人会远离,不纠缠。2、很有同理心、慈悲心,不评判他人,很容易原谅别人的过错。3、思维特别清晰,谁也别想侵犯他的边界。别人想把自己的事情和情绪推到他身上,或者想教育控制他,哪怕伪装得很巧妙,也会被一秒识破。4、经常对父母表达爱意,表达生活真美好,自己好幸福。”
这些描述非常准确,我始终相信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独有的交友标准,观察他们各自经常在一起玩的好朋友,也都是类似的性格气质。同时,随着这些固定朋友圈的形成,两个孩子的朋友圈有大量交集,大部分都是同学校友,我和这些孩子们的家长也成为很好的朋友,时常小聚,或者带娃相约郊游、露营,只是我们很少谈论孩子,多是聊聊各自的工作、生活、娱乐八卦等等,平时孩子们之间偶尔需要“寄存”时,大家都很乐意帮忙。
⑤关于给钱:
我的家庭真的不算富裕,坐标省会城市,非常普通的工薪阶层,但是孩子从小到大提出的要求,我没有半句掉地上的,答应的事情一定会满足,如果个别真做不到的,解释原因便欣然接受,他们真的也没有提过任何超出我能力范围的要求。
从上小学后,各自春节的压岁钱就是一年的零花钱,通常就是一千元到两千元不等,平时电话手表里留些钱作为应急储备金。所以他们有时买点零食、下个馆子、给同学买礼物请客等,都是计划着支配,到年底基本都能剩一些攒起来。
附:《希望孩子没财商,就帮他保管压岁钱》
另外,对于通过做家务赚零花钱的事情我个人也觉得不太妥,洗碗、擦桌椅、收拾垃圾、整理收纳等等这些日常家务都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到七八岁,就可以尝试学做简单的饭菜。在我看来,这些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不必强化它的可变现性,孩子天然地具有维持生活环境整洁干净的行动力。
附:《把孩子生活架空的溺爱》
节假日里,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寒暑假,兄妹俩会和伙伴们凑钱结伴乘地铁去批发市场买些文具玩具小饰品等,晚上到公园、小区门口、步行街等游击式吆喝售卖,还会根据当日销量更换次日的进货单,几个人“分工”明确“分赃”明确,每个假期都能赚不少零花钱。
李雪老师倡导的“给钱”,还有一层含义是“给予支持”,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支持,在能力范围内及时满足,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发展资源;另一方面,也是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精神支持,让他们有勇气、有胆量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让家成为他们的能量充电站。
⑥关于闭嘴:
这一点要作为重点,最早认识李雪老师是源于一篇关于预防孩子被性侵霸凌的文章,她告诉我们“无论孩子跟你说什么,学会不评判地倾听;要保护孩子的天然感受力”,这句话我反复琢磨,把它内化为日常生活的点滴,渐渐地我发现小孩子才是最智慧的老师,比如他们遇到问题会直接想办法解决问题,解决不掉就去找帮助,找帮助也解决不了就哈哈一笑了之,那种单纯的两点一线思维是让作为母亲的我由衷赞叹。
附:《闭嘴不是不说话,而是不说废话》
节假日里带他们或远或近出游,从小时候的牵着手带领,到后来在身后跟随,他们总能找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旮旯,也越来越能够独立安排行程。随着年龄增长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相较于作业考卷里的题目,他们更愿意跟我分享日常生活里或有趣或烦恼的事情、小视频里看到的社会现象、玩游戏的得意技术等。
附:《闭嘴是育儿最高级的境界吗?》
如今大儿子七年级,增加了很多学科,平日住校,周末回来会跟我探讨这些学科的延伸知识,比如打匈奴为啥要和亲、火山附近那么危险为啥还有人居住之类的,小女儿更是奇思妙想每天聊不完的话题。
附:《闭嘴,是明白边界的含义》
总之,当自己的潜意识里去除掉“我要教育孩子、我的孩子必须要管”的想法,孩子的生命力会几何氏增长,他们天然地懂得这个社会的秩序规则和公序良俗,甚至能够一眼看穿成年人的把戏。我们只需要全然地相信他们,相信他们生来本自具足。当妈十三年,我没吵过孩子,更没吼过孩子,朋友们都说是我脾气好,其实是孩子给与我的惊喜太多太多了,我根本想不出哪里需要我来“教训”他们,夸奖也很少,我们更像是生命合伙人,有缘结伴来这世上走一遭。
附:《你操心什么,孩子就失去什么》
02
成长篇
①关于原生家庭:
其实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深重影响是在成年后,李雪老师有篇文章《你会爱上谁,童年就决定了》,我与孩子爸爸从婚前就开始异地,确切说是异国(某大企驻外),每年回来休假二十天左右,加上时差及当时通讯不便,孩子出生后才深刻觉察到关系的痛苦,其内核与我的父亲如出一辙,这其中的各种剧情和所有经历婚姻绝望的女性应该都大同小异,经历过无数痛哭无助的夜晚,此处不赘述。女儿5岁时与之和平分开,同时也跟父母在心里划清界限,尝试和解,也更加坚定要“斩断轮回”,这期间李雪老师的文字给了我莫大的支持,自此灰暗的时刻逐渐过去。
附:《什么是真正地与父母和解?》《为什么有的女孩是“吸渣”体质?》
有一点可以分享的是,因为第一胎怀孕时恰逢家中遭遇变故加上孕期极度不适,我辞去了工作,度过不适期后我迅速开始攻读在职经济学硕士,所以我生养儿子直到意外怀上女儿的两三年期间,我很多的时间是在埋头学习。前三次校考都是我妈妈抱着儿子在考场外等候,我考完一场出来赶快去厕所喂饱再去考下一场。于是,每天尽心尽力照顾着儿子的空隙里忙碌的备考状态,极大削弱了我的产后抑郁,让我无暇其它。女儿出生前后我又马不停蹄地考取了几个高含金量的行业资格证书并在女儿离乳后再次投入职场。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做家务一边听课刷题写论文的经历,至今回忆起来都是一种力量的加持,它让我相信,不管人生遇到怎样的考验,专注自己发展自己一定是最好的方法。
②关于婚姻:
之前,有要好的闺蜜问我为何不找对象(只有要好的几个亲戚朋友知道我单身),我想说,有或没有伴侣都不是必须存在的模式,哪种方式能让自己舒适,就选择哪个。也许是我还未能彻底释怀上一段婚姻的创伤,也许是我早已习惯了一个人的节奏,但这些都无需刻意多思多虑,在没有剧情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感受,更相信这人世间一直存在大爱。
附:《痛苦的婚姻要不要放弃?》《什么样的男人,有爱的能力》
也有朋友问单亲是否对孩子有影响,我想说,当然有影响,有时候他们看到别的孩子和爸爸在一起玩,那种羡慕的眼神直流口水。但是边界清晰的养育下,这种影响对孩子来说会有遗憾,而不会形成创伤。我的努力“变”不出一个团圆和美的“完整”家庭,对孩子来说,这也是他们的人生需要经历的命运。孩子们有天然的爱的感受力,我无需刻意地描述,他们从小生存的家庭状态就是不“完整”的、他们感受到的“父爱”就是缺失的。但是,从另一种角度讲,比起家里成员满满当当却冷漠压抑或冲突不断,即便成员凑不齐但家里每天都能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是不是也是一种“完整”?
附:《单亲家庭的孩子会有“缺憾”吗?》
③关于“成为母亲”: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平时喜欢运动,从上大学开始雷打不动每天五公里,抽空练习瑜伽,除去生育前后的几个月,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如同洗脸刷牙的日常一般,情绪低落的时候、有事情想不明白的时候、感到孤独的时候,就去跑几公里,或者上节瑜伽课,可以消解很多的烦恼。
附:《我们为何惧怕“自由”?》
育儿的这十几年,除了头几年我需要学习工作的时候我的妈妈来帮些忙,女儿上幼儿园后就是我一个人一边工作一边抚养着两个孩子,同时一直保持着很多很多的爱好。至今维基百科上还留着我翻译的文献几十万字,微博里也能翻到我几十万字的书评影评行业分析,这些业余的兴趣虽毫无报酬却让我乐此不疲。
我的生活既简单又充实,和所有的妈妈一样,我也有很多分身乏术哭无泪的时刻,比如孩子生病、被老师点名批评、两个孩子同时开家长会、突然被安排出差、工作中遇到难题等等,我相信女性的天然特性能够平衡好一切,更相信母亲在成为“母亲”后只是多了一重身份而不是只能是“母亲”,所以,问题到来时只是去简单有效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就好,切忌添加不必要的剧情。正如李雪老师所说,当我们彻底丢掉“我做了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回报、别人就能给我回馈”之类的幻想,只是体验自己做事情当下的过程,一定能够发现自己身体里无限的强大能量。
附:《女人带娃苦累的原因》
或许正是因为这相信“相信”的力量,我意外而幸运地成为了李雪老师的编辑,像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惊喜。我也相信人来到这个世界,不论未来的路怎么选都会有遗憾,好比孩子不管怎么养都不会完美,我的孩子一定不是所谓的“优秀”孩子。但是,人生不就是用来体验的吗?我相信,只要内心保有善意,保有好奇,保有觉知,平稳地对待那些“恰到好处”的挫折,一切都会顺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附:《孩子真的都是天使吗?》《教育是为了教人分辨是非对错吗?》
如今的兄妹俩一个阳光俊朗一个活泼温婉,和所有的小朋友一样,他们的生命正灿烂绽放,每一刻都是生机勃勃崭新的体验,怎能用“好坏”“对错”来定义?生活里的任何事情都没有标准,怎么养孩子、怎么做自己、怎么处理好工作、怎么谈恋爱、怎么解决婆媳矛盾、老公出轨了怎么办等等,千色千象、千人千面、千声千语、千世千界,千念不归一。唯一能够检验“选择”是否合理的,是自己的心是否开放、愉悦地接受“选择”的结果。如果不管怎么做,心都不能愉悦,那就先停下来、静下来、稳下来,向内看,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欢迎到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与李雪评论互动。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亚马逊,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李方
插图 | Loré Pemberton
视频号“李雪爱与自由”持续更新中,欢迎订阅
买家评论:土能挡水,水代表思维。这红土香能凝神静气,阻断泛滥的思维,让魂收回当下。
香好不好,对比最明了,欢迎选购,一管香净含量10g,约42根,赠送一款天然矿石香插。同时,附赠半根试用香,如果试香觉得不满意,可以无忧退货。
扫码即可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