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全国第三 ,南京值得!

时事   2024-11-03 13:10   江苏  




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科技创业评价报告(2024)》中,南京2023年科技创业能力排名仅次于北京、深圳,位列全国第三,部分基础指标全国第一,南京科技创业能力再次得到实力认证!





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近日又有了新使命。九月中旬,江苏省与教育部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中心以南京、苏州为核心承载区,首批确定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三大产业方向,分别遴选20所左右国内高校参与建设。其中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转化平台就落户于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将进一步推进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生物医药领域技术转移转化的落地服务。


吴昊
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负责人


目前包括多组学的研究、基因测序,生物样本库,还有我们的精准医学中心都已经建立起来了, 我们中心的话,未来将会斥资打造18个功能化的子平台。我们目前已经建立了5个小分队,去分头走访。我们首批建设的20多所高校,直观地、面对面地倾听高校的一些需求,那么我们后期会把企业诉求进一步和平台建设相结合。


据了解,目前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有3000多台(套)高精尖设备,服务超过1600家企业,对接了200余家的医院和高校项目,助力驯鹿生物、集萃药康等一批优质企业的成果产出。



除了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信息通信分中心建设工作也正式启动,就落在江宁紫金山科技城。


此次《评价报告》中也显示,南京科技创业能力在环境与平台方面得分最高,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在高新企业增长率、科研产出、绿色产业和基础研究等诸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近日,国内基因测序仪龙头企业真迈生物在南京发布其新产品——单台日产数据量全球最高的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发布当天就收到了三台国外订单。



作为生命科学领域最核心的概念,基因被称作世间万物的“生命密码”,而破解密码的钥匙就是基因测序。基因测序产业的发展,又离不开产业链最上游——基因测序仪的支撑。由于基因测序仪的技术壁垒极高,研发投入巨大,目前,全球范围内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且能够实现量产的企业屈指可数,深圳真迈生物就是这其中之一。



王红梅
深圳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目前我们推出了自主研发的5款产品,包括低通量、中通量、高通量、超高通量全系列的基因测序设备。GenoCare1600是全球首款获批NMPA注册的单分子基因测序平台,它主要用途在生殖健康这个领域。目前真迈测序仪产品在国内赢得了疾控、临床、科研、检测行业领先单位的一个高度认可,在国外也获得了欧洲、亚洲等国家的高度认可和青睐。目前已有400多台(套)基因测序仪在合作伙伴的实验室投入使用。我们这5款产品在业内的准确率都是领先的,比如新产品可以达到99.95%。



去年三月,真迈生物从大湾区走进长三角,在南京江北新区成立南京公司,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南京公司近日正式启用,这里将计划打造成为真迈生物在华东的研发、制造和营销中心。


南京科教资源丰富,大院大所聚集,科研实力优势显著。在《评价报告》的五个一级指标中,南京的科技水平排名第二位,环境与平台排名第三位,具有较强竞争力。其中,科研产出、基础研究两个基础指标分别排名第一位、第二位。



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神舟系列飞船发射任务中,就有着南京的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智慧和力量。


创立于2000年的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高可靠性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系统等业务为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高铁动车、高端装备等行业。


2011年起,南京高华就多次为多型号运载火箭,提供传感器和传感网络系统,参与并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空间站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配套任务。


此次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南京高华的多款产品持续在线。



李维平 
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


本次发射,高华科技为长二F火箭配套多款自研传感器及传感网络系统,产品涵盖加注供气测控系统无线监测设备、活动平台健康管理系统、全箭空调无线传感器监测系统及压力、温度、湿度等多种传感器,实现对火箭各系统内测量参数的实时采集。在发射塔下,发射平台,围绕发射平台的健康监测,我们也有产品去进行系统的整个配套。第三个方面,在火箭的燃料加注过程中的一些传感测控,高华也有产品参与。


在此次发射任务中,来自南京的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也同样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据介绍,火箭在发射阶段风险性极高,关乎整个航天发射阶段的成败,因此,能否对火箭发射阶段进行监测有着重大意义,十四所经过多年的技术积淀和发展,上升段测量雷达采用了多发射冗余设备设计,极大提升了装备执行任务的可靠性。针对上升段掉落的火箭残骸,十四所研制的雷达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还提升了智能化的发射舱识别能力,雷达会自动跟踪目标而不受掉落残骸影响,确保发射任务和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研究人员


据统计,近年来南京共有116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提升,2023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89%,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超15%。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居全国大中城市第6位,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


不过,科技创新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成果转化是否顺利,致力于打通科技创新发展大链条的“最后一公里”,8月底,南京发布《南京市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实施意见》,22条“含金量”十足的干货政策标志着我市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迈入新阶段。


而在此次《评价报告》发布前不久,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科技集群排名发布,在这个排名中,南京也有上升,位列第9位。(详情查看🔎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南京位列第九)



南京广电·牛咔视频记者:原玲、许业
编辑:张雪纯
执行主编:周心诚
主编:张宏亮

戳这里关注我,看南京新闻👇

南京新闻
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南京新闻》栏目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