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在新疆时有一枚印章,刻的是什么?”“宠辱皆忘。”11月4日,昭苏县第五中学五年级学生塔拉尼提·叶尔苏坦在伊犁州博物馆进校园开展的社教活动中表现踊跃,流利说出答案并收获了一枚精美书签,这让他十分开心,对更好地学习历史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为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服务工作,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11月4日至5日,伊犁州博物馆、伊犁林则徐纪念馆组织宣教老师、讲解员等组成文化志愿服务队,先后来到昭苏县天马博物馆、昭苏县第五中学及格登碑、圣佑庙、夏塔古城、草原石人等历史文化景区,开展文化交流服务活动。 讲解员开展宣讲。王志华 摄
在昭苏县天马博物馆,伊犁州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队一行参观了“天马之乡”马文化厅、“牧歌昭苏”历史陈列厅展览、文创开发、亲子互动厅等,两馆工作人员围绕昭苏出土文物的重要价值、如何讲好昭苏文物故事展开了交流探讨。 学生临摹林则徐“十无益碑帖”。王志华 摄
在昭苏县第五中学,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宣教老师张佳雯、伊犁州博物馆讲解员阿丽娜·阿格占别克分别开展了《“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精神》和《建设美丽新疆 共圆祖国梦想——新疆“四史”》主题讲座,并发放宣传册,将生动感人的新疆故事、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爱国精神传递给青少年。 文化志愿者为学生发放宣传册。王志华 摄
文化志愿者和学生们还一起开展了“大手牵小手,家风家训我来传”“巧手触彩陶 彩陶韵千年”和“国风雅集·传承非遗”社教研学活动,通过触摸彩陶、制作有趣的绕线画、临摹林则徐的”十无益碑帖“等互动活动,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文物知识、感受非遗文化。活动中,欢声笑语与传统文化的美妙旋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温馨的画面。 林则徐精神讲座现场。王志华 摄
昭苏县第五中学教师阿依多斯·叶尔肯感受着孩子们的快乐,他高兴地说:“伊犁州博物馆工作人员走到孩子们中间开展这些活动,让他们感到既亲切又有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引导学生们走出课堂,学习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讲解员们参观格登碑。王志华 摄
在各历史文化景区,伊犁州博物馆的讲解员们站在格登碑前,远眺群山连绵,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庄严;遥想夏塔古城的原貌,探寻遗迹背后的故事;静观草原石人栩栩如生的雕刻,领略草原文化的浩瀚与神奇,在讲解探讨与交流中分享收获。“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参观格登碑,这是我第一次来,虽然在以前的工作中我已讲解了无数遍这段历史故事,但当亲眼看到它,还是很震撼,这对我以后的讲解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阿丽娜·阿格占别克说。 “建设美丽新疆 共圆祖国梦想”讲座现场。王志华 摄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对话历史,走近文物’,我们将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在伊犁州直11个县市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把博物馆的流动展览、社教活动等带到基层,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伊犁州博物馆馆长助理顾倩说,这次活动还将讲解员带到基层,和当地工作人员相互交流学习,为博物馆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践行“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的宗旨,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记者 王志华 张亮)编辑丨马 艳 艾孜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