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过去,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增量阶段,土地财政在补充地方财力、完善城市公共基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自2021年以后,房地产市场步入了持续的调整通道,土地财政的传统模式正面临着不可逆的转型。
根据日前财政部公布的第三季度的财政收支情况,地方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为2.3287万亿,同比下降24.6%。
目前,土地财政仍是地方财政的核心组成,考虑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税费,土地财政直接贡献财政收入的比重超4成,2023年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特有五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比重分别为31.6%、10.1%。2021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达到阶段性最高点的8.7万亿;2023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进一步缩减至5.8万亿;如果按2024年1-9月的数据推算,2024年全年土地出让收入在3.2万亿左右,相比2021年峰值,相当于减少了5.5万亿,缩水63.21%!现在,伴随着房地产进入存量和市场调整阶段,土地市场持续低迷,造成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其实,这也基本与近几年地方债务舆情的时间线相吻合。
从某种角度上说,地方需要找到新的财源方式,弥补土地财政下滑的5万亿(或者说更多)空缺,重新建立收支平衡,才能实现地方债务阶段性企稳并轻松上阵。注:(1)近两年,地方非税收入大幅提升,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1-9月,全国非税收入3.13万亿,同比增长高达13.5%。(2)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利用国家权力、政府信誉、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等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
但,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内债都在一口锅!所以现在算下来,要发多少规模的特别国债、再融资债券等化债资金规模,地方才能破冰解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