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个月前,从同事那里得知成都有家味道巴适的肥肠粉店,正好离我们现在租房住的地方不远。
因为我没用抖音,所以有很多在网络上被强势宣传推广的美食店我都毫不知情。同事看到抖音里面的某个视频说这是“成都最好吃的肥肠粉”,店子旁边卖的5元钱一杯的咖啡是“成都最便宜且最好喝的现磨咖啡”。
当然知道这是夸张的说法啦。但还是动了“一定要去尝尝”的念头。
在高德上寻找过去的路线时,发现肥肠粉店下面仅有四条评价:一条2017年,两条2022年,还有一条是2023年。
都是5分好评。有说“味道吊打周围所有肥肠粉,粉儿都是每天早上现打”;有说“看了李光洁光顾来的,先保存了。”
虽然评价量少,但比起大众某评来说,我宁愿相信高德上相对真实纯净的评价。
在准备去吃这家店之前,我很动情地先推荐给了老周。他照常一副“就一碗肥肠粉至于那么激动非要马上就去吃”的不可理解的表情。
我说对呀,就要尽早去吃。要不然明年搬回家了更难得往这边跑了。
比起身边那些资深吃货来说,我仅能算勉强合格的美食爱好者。但就我这浓度完全不算高的“好(四声)吃”的激情,散发到老周身上他都有些承受不了。
每当我跟他分享听说的或者在网上看到的美食,我激动地把那些鲜香火辣的图片在他眼前晃悠,但总是很难激发起他的热情。
如果是比较有规模有特色环境好点的店呢,他会立马同意:“可以,随时都可以去吃”。但如果是小吃类或者苍蝇馆子,他就会嗤之以鼻:“你就听网上的那些人吹嘛~~~”
他难以理解四川人刻在基因里的对苍蝇馆子的迷恋。虽然他也是纯正的四川人,但的确是认识我之后才开始接受吃麻辣、火锅、串串、烧烤等一切在他看来不健康的食物。
五一前一周的周天,因为不想在家做饭,我就建议老周和小周一起去打卡那家肥肠粉店。开车过去只要十分钟。跟着导航到达了店铺对面,把车停好后,发现店铺的门是关着的。
我再三确认地址和店名,也跟同事发给我的照片做了对比,没错,是这家啊。在车里看到店铺外面贴了张纸,写了“五一休假”几个大字,小字就看不清了。
因为那天天气很热,所以我没有下车走到店门口看详细的放假日期。心想反正离家近,等五一节后再来呗。
回家路上跟家人们感叹,这家店有点“牛掰”,这么早就放五一假了。别的餐馆在过节期间正是要挣钱的时候,他们居然还能安心休息。
老周说,或许人家是错峰放假呢,提前放假,五一节再开店。
嗯,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五一节后的下个周天,我们再次开车过去。居然还是关着门的。难道这家店已经关闭或者换地方了?但我同事前段时间经过那里的时候看到在营业呀。
这次我决定下车走到店铺门口打探究竟。结果看见门口贴着一张A4纸条:周日店休,感谢支持。
哦,原来人家是正二八经的单休。
我才反应过来,五一前来的那次刚好也是周日,估计他们是法定节假日和周日休息,严格跟国家规定接轨。
肥肠粉店和旁边的咖啡小摊都没有营业。而左右相邻的所有面馆、小商店全都照常营业揽客,唯有这家关着门的肥肠粉店,彰显了老板的独立精神。
其实在国外,店铺有固定的休息日挺正常,即使周一至周五,也很少营业到晚上。记得很多年前公司组织去欧洲旅游,某天在布鲁塞尔路过一家小店,看到橱窗内精美的蓝精灵饰品,很想给娃买两个回去。可店门紧闭,因为已经过了营业时间——下午4:30。
在我们国家哪有下午四点多就关门的说法?不管是实体店、网店都是白天12小时或全天24小时在线,自媒人更是把“坚持日更”当作敬业的最高标准。
都害怕自己的暂时隐身或稍作停歇,就有所失去或被人遗忘。
忙碌、坚持的奋斗精神令人赞叹敬佩,但无限内卷的状态也使人疲惫不堪。牺牲掉个人生活去换取名利地位,是大部分人的追求。但所幸也有小部分人坚守自己的节奏和态度。
当这家周日单休店让我白跑了两躺后,我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心里有些小触动。
上周六,娃去图书馆写作业,于是我不打算做饭了。叫老周再次开车带我去那家肥肠粉店。周末起床得晚,早饭也相应推迟。我们出门的时候已经一点多了。
这次终于看见店子开着门了。老周在对面街边停好车,我先过街点餐。到了门口正准备找座位,老板娘告诉我:“卖完了,没有了!”
“啊?我专门过来吃的。这锅里不是还有……”我看见门口一口大锅里面还有些肥肠。“没有粉了,下次早点来。”
“你们周天不得开门哇?”
“不开,星期天休息。”
这次看到了两位三十来岁男士营业的咖啡“小摊”。一个简洁的、随时可以收纳的卖咖啡的地方。我犹豫了一下,还是下次吃粉的时候再顺便买来喝吧。
我没想到肥肠粉的生意这么紧俏。这条街看上去没啥人气,只是老城区一条平实的老街,有着褪色的、宁静的、老气横秋的味道。
昨晚,我再次决定又去吃粉。老周笑我:“看来你不吃上这一口就过不下去了——你不是不能吃肥肠吗?”
对,我尿酸高,要忌内脏。“但我可以吃哨子粉嘛,不可能只卖肥肠粉啊。”
今天娃不出去做作业,我们便一家三口整整齐齐十一点半就出发了。说实话早餐都没消化掉,完全不饿。
老周停了车,我和娃先过街走向肥肠粉小店。看见店门口街边上已经摆了五六张小桌子,店子里面坐了两三桌人。
我们挑了街边剩下的最后一张空桌坐下。点了两碗肥肠粉、一碗哨子粉。
“终于吃上了。”我一边说又一边起身,准备买点杯咖啡。
看了看咖啡价目表,只有美式是卖五元,其他都是十元起。我点了一杯十元的澳白。
咖啡杯不大,口味还行,但谈不上惊艳。
很久没有在街边上坐着吃东西了。老周打量着周围:“真是资格的苍蝇馆子。”我叫娃去煮粉的大锅边上观察下手工粉的做法,娃远远打量了一下:“我晓得怎么做的”,然后埋头玩起了手机。
我口中说着她“没有好奇心”,但并没有起身走近观看。坐在小板凳上看着男老板奋力地拍打着粉,心想难怪他们一点多就卖完了,这种耗费体力的活路,确实招架不了长时间营业。
粉做得很慢。后来才听老周说这家粉跟其他粉店不一样,其他店都是把粉打到锅里直接煮,但这家的粉条打到锅里后,又捞出来放进桶里用冷水浸了一阵,才又重新下锅煮。
一边等一边跟娃闲聊,一边听卖咖啡的小伙子播放的音乐——清一色的远古动画片的主题歌:黑猫警长、西游记、宝莲灯、一休哥……等粉终于上桌的时候,听到了“喜洋洋、美洋洋”。
开始没打算要写文章,所以就很草率地拍了两张照片,是准备发给同事证明我已经到此打卡了。
对这碗跑了四次才吃到的粉,我的感受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味道没有平常吃到的那么麻辣。老板娘看到我们带了娃,很贴心地给娃娃那碗少放了些辣椒。结果娃自己又加了一大勺油辣子。
平时吃到的粉,很容易偏硬,特别是那种成品粉,煮出来之后只能吃到调料味,感受不到粉本身的滋味。
这家粉是属于比较柔和的口味,不劲爆但味儿挺香,尤其粉质很好,能吃出粉的质感,相对而言入口就更加妥帖滋润。总之没有辜负我连跑四趟的一颗诚心,也值得再次品尝。
回家途中,我去买晚餐的食材,娃进了旁边的零食专卖店。这样度过一个儿童节也挺不错,没有大礼包,但有小喜悦。
记得某闺蜜曾经“教育”我,叫我要经常出门游山玩水、体验生活。因为我总爱说“等我退休了,我就去……”。
她说人要及时享受生活,不要总想着“以后、以后”,很多事情拖到以后,可能就再也无法实现了。
我当然明白她的意思。可对于没有年假的我来说,只能眼睁睁在朋友圈里羡慕她在淡季去各地玩耍、放飞自我。
很多地方我暂时不能前往,时间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同时跟我自身严重的拖延症也有关系。
我属于靠幻想维持生活的那类人,期待和计划一大堆,但落到实处的极少。
娃刚读小学的那几年我全职在家,每年都有出门旅游的激情,也跑了些远远近近的地方。
自从2018年重新上班开始,娃正好到了青春期不愿意出门,加上口罩等各种原因,我越来越自闭,越来越丧失了出门的意愿和做各种事情的动力。
去年开始自己的状态渐渐有所好转,愿意去投入到生活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甚至平时觉得乏味的就近的公园,我也能去走一走。
当然,也包括就在市内探寻美食。
一个热爱美食的人是很难抑郁的。这是我近些年才体会到的应该算是正确的生活经验吧。
平时在网上刷到的美食店,只要令我心动的,我就及时转发给老周。挖掘他深潜的美食热情这件事情虽然有点难,但我还没放弃。
如果他不愿意陪我,我还可以找其他朋友,或者一个人去独享也有别样滋味。
我想尽早去实现想做的事情,哪怕只是吃一小碗肥肠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