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海储能、全球储能网、全球液流电池网等联合举办的2024年绿色低碳转型与储能技术创新产教融合研讨会/CFE2024 南方液流电池储能产教融合高峰论坛将于12月24-25日在广东惠阳召开,诚邀您的参与!
10月31日,浙江丽水遂昌县发布《遂昌县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遂政办发〔2024〕11号),其中提到,重点发展五个具有基础优势的未来产业,分别是高端金属材料,精细化工,新型储能,先进装备及零部件,元宇宙。
文件指出,抢抓新型储能万亿级风口,以现有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提升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加大优质储能项目招引力度,重点发展新型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领域,积极研发储备液态金属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
以下为原文
关于印发《遂昌县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遂昌县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的前瞻性新兴产业。为加快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增长新动能,加速实现县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科〔2024〕1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3〕9号)等文件,结合遂昌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到2028年,培育2-3个未来产业成为遂昌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带动全县技术创新水平和人才集聚、创新创业活跃度大幅提升,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力争达到100亿元,经济增长动力显著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能级公共创新平台达到3个左右,每年组织开展县校合作项目和县重点研发项目的申报工作,每年立项不少于5项,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省“尖兵”“领雁”重大科技专项,攻关一批产业关键技术;高价值领域持续扩大,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30%、20%、1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7.5%;优质企业队伍加速扩充,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零的突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7家,龙头企业技术带动力、生态牵引力、资源集聚力大幅增强;到2035年,未来产业成为遂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未来技术应用成果和标志性企业,遂昌成为浙西南未来产业创新成果转化高地、应用场景建设高地、产业生态建设高地。 1.高端金属材料。加强金属材料前沿技术研发,重点发展高端不锈钢材料、特钢新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稀有金属催化剂、再生有色金属材料等高价值领域,积极拓展在石油化工、核电、海洋工程、大型舰船、航空航天等重特大项目中的应用。 2.精细化工。发挥化工园区资源优势,持续做强电池化学品、高端医药中间体、高性能树脂、高纯试剂、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特种涂料等优势领域,重点发展气凝胶、高端粘胶剂、分子筛、聚醚胺、环氧树脂等新能源领域和国产替代类高新产品,加强支持电子化学品、生物基化学品、特种新型专用化学品等领域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3.新型储能。抢抓新型储能万亿级风口,以现有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提升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加大优质储能项目招引力度,重点发展新型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领域,积极研发储备液态金属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 4.先进装备及零部件。发挥金属制品及装备制造产业优势,加强与金华、温岭、平湖等地装备产业集群合作,重点推进航空航天、船舶航母、高铁动车、核电装备、人形机器人等先进装备相关精密零部件研制,加快发展智能仓储物流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环保化工装备、高端工程机械等重点领域装备制造。 5.元宇宙。依托“天工之城·数字绿谷”数字产业基础,积极推进数字孪生、人工智能、VR/AR/MR、脑机交互等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落地,重点发展元宇宙系统软件及原创内容集成应用,加强元宇宙在数字文旅、农村电商、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的落地推广。 围绕前沿新材料、AI+、氢能、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5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未来产业,结合遂昌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紧盯相关领域前沿需求、成果转化、新兴技术、应用场景等关键点,积极进行前瞻性探索及布局。前沿新材料积极关注新能源材料、新一代3D打印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以竹代塑及生物可降解材料、超导材料等领域;AI+积极关注AI在生产生活场景中的应用以及智能算力领域的布局机会,探索培育分时经济新模式;氢能积极关注高效制氢催化剂、氢燃料电池、储氢材料等领域;低空经济积极关注发展低空文旅、科普研学、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智能网联汽车积极关注关键零部件、数据应用、智能服务平台,拓展“车路云一体化”场景应用。 (一)夯实未来产业创新能力。主动对接周边高水平科研院校以及未来产业研究院,积极建立创新合作联系,畅通遂昌未来产业创新策源供给。加快推动科创平台增量提质,扩大服务半径,加快推动外部高水平科创平台在遂昌建立本地技术供给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企业主体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创新主体申报省级以上未来产业领域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加快形成一批核心技术成果。(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经济商务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招引未来产业关键资源。建立一把手招商机制和省市县联动支持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全力以赴招引技术带头人、标杆企业、服务机构等牵引性力量,谋划落地合适的项目资源,打造遂昌培育未来产业的核心载体。全面推进接轨上海、山海协作等区域合作,密切关注沪杭等地未来产业技术研发进展和产业化配套需求,积极承接产业化项目、配套项目。发挥山区县独特优势,积极对接军工央企资源,争取国家战略力量布局。加强与浙南闽北地区产业联动,整合周边资源推进相关产业集聚。强化工文旅融合发展,聚焦有条件的重点领域,组织举办长三角或全省范围的学术论坛/双创大赛等高能级活动,加速关键资源对接落地。(责任单位:县经济商务局、县委人才办、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文广旅体局) (三)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推进遂昌科技大市场、科技孵化器等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未来技术孵化链条。进一步深化与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合作,加快推动金属制品产业成果转化向先进装备、高端材料、新兴技术等领域拓展。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等领域,加快整合县内外检测资源,强化中试服务和测试服务供给。聚焦元宇宙、AI+、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鼓励结合遂昌特色优势,瞄准商业化应用前景,积极探索典型应用场景建设,争创国家、省、市试点示范。加强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共同富裕,提供共享展厅、直播间等服务,积极发展地理标志产品。(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发改局、县经济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 (四)打造优质企业硬核队伍。大力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争创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加快培育和引进独角兽企业,全力增强龙头企业生态主导能力。抓好未来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投产保障,确保优质企业真正落地、扎根遂昌、逐步做大。滚动发展、梯度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引进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强化针对初创企业培育的扶持政策设计,支持县内外科研院所技术团队到遂昌创业落地。支持有实力的传统企业布局未来产业赛道,主动发掘和培育更多未来产业企业主体。(责任单位:县经济商务局、县科技局) (五)建设高能空间集聚平台。大力推进经开区产业主平台建设,重点抓好省级化工园区规划布局、土地供应和配套功能建设,项目引建坚持高端化、协同化、绿色化导向。坚定推动“天工之城·数字绿谷”成型成势,加快推动仙侠湖阿里云创新中心投入运营,加快完善高效科学的常态化管理和运作机制,打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高地和未来产业场景应用高地。积极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或省级“新星”产业群,力争实现零突破。大力推进“腾笼换鸟”“三改一拆”、低丘缓坡用地开发和矿产地综合开发利用,加快推进低效工业用地连片整治和盘活利用,全力拓展土地空间。加强全县土地利用远期规划,考虑面向未来产业发展预留用地。(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应急管理局、县经济商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六)强化四链协同生态支撑。统筹实施各类重点人才工程,加强支持“绿谷精英·创新引领行动计划”项目落地,大力引进未来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面向未来产业发展需要,适时引培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数字工匠”。用好省市各类基金,谋划设立遂昌县未来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未来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和关键资源导入。强化重大科技攻关、前沿技术创新等重点项目信贷保障,引导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投向未来产业领域。加快推进重点高速、铁路、机场等建设项目,持续改善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体系,强化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开放合作交流,深度融入长三角未来产业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县委人才办、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经济商务局) (七)建立高效组织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县级层面未来产业推进工作机制,依托遂昌县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遂昌未来产业培育工作,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和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发挥省市县各类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推动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向未来产业汇聚,研究出台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支持政策。整合有关部门、行业专家、智库单位等力量加强前瞻研究,强化工作指引。建立健全与创新相适应的长周期考核和监管机制,营造包容审慎发展环境。加强场景建设,加大试点应用、创新示范案例总结和经验推广的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创新区域政务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技术交流,以数字赋能推动协同治理。(责任单位:县经济商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科技局)
投稿邮箱:12567618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