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指出:
4-5岁幼儿应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
有比较强烈情绪反应时,
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
中班孩子的情绪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为帮助孩子学会恰当表达情绪和调控情绪,
于是,我们开启了一场关于“情绪”的探秘之旅。
正视情绪的前提是感知和了解情绪,
孩子们眼中的情绪到底是什么呢?
先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就是开心啊害怕啊。
情绪是有小朋友抢我玩具,我很生气。
情绪就是我的心情。
情绪是我脸上的表情。
情绪就是有的时候我会哭,
会流泪。
情绪是会变化的。
开心情绪
生气情绪
平静情绪
难过情绪
害怕情绪
人为什么会产生情绪呢?
孩子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为此,我们发起了一次关于“情绪从何而来”的调查,
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情绪事件绘画出来。
泮泮:和好朋友一起玩,我会感到很开心。
佩佩:我的滑板车不见了,我会很伤心。
施施:每次打针都会很害怕。
宣宣:吃到好吃的蛋糕,我感到特别的开心。
浩然:小朋友和我抢玩具,我会很生气。
檬檬:吃不到好吃的食物,我会很难过。
根据孩子绘画的情绪事件,
老师采取与孩子进行一对一倾听的方法,
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引导与支持。
情绪无好坏,
开心、难过、平静、生气、害怕,
都是每个孩子真实的情绪情感流露。
但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以及在表达情绪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起来听听孩子们的见解。
开心可以哈哈大笑,但是不要吵到别人。
记录情绪日记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
可以待在情绪小屋,
发泄自己的坏心情。
可以找朋友、老师倾诉自己的情绪。
生气的时候可以喊出来。
感到难过时可以哭出来,不能憋在心里。
当大家还沉浸在思考如何正确表达情绪时,
突然有一位孩子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难过的时候不应该哭,因为妈妈说过没有用!”
紧接着,又有孩子发表了不同意见:
朵朵:可以哭,憋在心里会生病的,哭了不会生病。
环宇:有用,哭了大人才知道我们发生了什么事!
......
那么,难过时到底应不应该哭呢?
于是,一场由孩子们主动发起的辩论赛就此展开!
让我们跟随视频一睹辩论现场的精彩瞬间吧。
科学研究表明,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积极情绪给予孩子愉快的体验,
消极情绪则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困扰与麻烦。
当处于消极状态时,
应该怎样调节情绪呢?
一起看看孩子们讨论出炉的小妙招吧!
好朋友和老师的陪伴是调节情绪的好办法!
生气的时候捏一捏解压球,一会儿就不生气了。
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忘记所有不高兴的事情。
把难过、生气、害怕的事情画在纸上,丢在情绪回收站里,情绪就可以好一点。
听好听的音乐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开心起来。
关于“情绪”,我们并不陌生,
但是这些都是内心的感受,非常的抽象。
“小怪兽”的出现,
让孩子们对“情绪”这个难解的谜题豁然开朗。
人人都有情绪,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自己的“情绪小怪兽”,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学会接纳各种情绪的存在,
鼓励孩子尝试调节消极情绪,
为内心注入强大力量,
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际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