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分论坛③聚焦“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索”

政务   2024-11-19 18:14   四川  

近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德阳举行。来自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北京、江苏、浙江等全国各地小学知名校长、教师共600余人相聚德阳,共同探讨小学教育领域的最新前沿,展望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本届年会采用“主论坛”加“平行分论坛”的方式开展,“主论坛”以专家报告的形式进行,“平行分论坛”围绕5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近期,德阳教育微信公众号继摘要选登“主论坛”部分专家报告后,继续刊发各分论坛的主要内容,供各地、各学校和广大读者学习借鉴。
今天一起来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分论坛③的主要内容——

论坛概况

论坛主题:
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索
举办地点:
德阳市华山路学校
出席嘉宾: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的10余名专家学者
参加人员:
来自上海、江西、重庆等省市的知名校长、教师代表共150余人

专家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开城作题为《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开发的底层逻辑与关键技术》的主题报告,围绕跨学科教育的基本内涵、跨学科教育的基础之一——跨学科课程进行展开,详细探讨了跨学科课程开发的总体流程、跨学科课程开发的关键技术、跨学科课程开发的教育众筹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分享了现阶段的部分相关研究成果。

杨开城表示,跨学科教育旨在培养跨学科能力,基于知识建模、能力建模经验教育的价值诉求,通过教育目标,先凝结于教育系统,再见之于行动是在学科性基础上,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的样态,而非简单地在学科内部寻找交叉点,运用多种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或应对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学科知识发挥其不同的知识功能,结果是促进认知结构的灵活性、完整性,强化人格系统的某些价值。跨学科课程是跨学科教育的基础之一,创设主题情境,设计主题任务,建构课程详案,明确学科知识的运用,通过真实的问题和挑战任务,以“目标—手段—评估一致性”为原则,让学生在解决任务中同时运用多学科知识。


主题分享

四川省德阳市华山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兵以《育人有“戏”——小学跨学科教育戏剧课程构建与实施》为题作主题分享,围绕“开发戏剧课程,创设教学行为模式”“建设‘三阵地’,塑造戏剧教育环境”“打造‘四平台’,开辟素养提升途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他表示,小学跨学科教育戏剧课程构建与实施是从课程融合和创新的维度出发,聚焦核心素养的“全人发展”,通过策划、实施课程学习活动和主题校园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戏剧手段进行跨学科学习、跨领域实践的综合能力。

江西省南昌航空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副校长蔡红以《小学音乐学科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为题作主题分享,从“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设计”“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实施”和“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评价”三个层次进行了阐述。她表示,跨学科教学通过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理念,旨在打破学科界限,帮助学生从多维度理解和应用知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跨学科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了教学改革的创新。

上海市闵行区浦汇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蕊以《劳动教育跨学科探索——以劳动教育与思政融合为例》为题作主题分享,分别从劳动教育与思政融合的重要意义、主要目的、基本途径、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张蕊表示,劳动教育在跨学科探索中的重要性,特别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够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整全育人;增强实践能力,提升劳动素养;传承优秀文化,启迪劳动智慧。劳动教育通过课程融合、实践融合、文化融合,塑造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并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庆市巴蜀小学教育集团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心负责人魏寿煜以《真实·实践·跨界·成长:以跨学科主题学习助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创新与实践》为题作主题分享,学校办学90余载,原创了以“真实·实践·跨界·成长”为内核的教育价值理论,指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落地实践,实现了学、教方式的深度变革,让每一门课程都成为学校整体育人系统中的一部分。魏寿煜表示,跨学科学习助推每门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提质,跨学科学习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关注孩子的显现潜赋、因材施教,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其拥有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勇气。

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浩强以《聚焦横向思维,小学生工程素养培养的教学变革》为题作主题分享,提出工程素养培养的三大推进举措:聚焦“横向思维”关注问题意识、设计能力和实践应用的学生生成;形成“三维十分项”的工程素养框架及评估机制;构建可提供实践范本的工程素养学教模式。张浩强表示,跨学科学习给予横向思维的培养提供沃土,为小学阶段培养工程素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农村小学校校长卢凯以《艺术遇见科学:从“三重视角”审视跨学科主题教学“三个深度”——以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艺术“碳”索>为例》为题作主题分享。他强调从主题视角,审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深度理解;从任务视角,审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达成深度;从活动视角,审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实施深度。卢凯表示,可以从主题视角、任务视角、活动视角这三个维度,来促进跨学科教学的深入理解与实施,以实现跨学科教学目标的深度达成。

四川省成都市金苹果公学副校长严璟以《素养导向 化知成智——基于“我+”自主成长系列课程的跨学科学习实践探索》为题作主题分享,提出要以素养为导向的“我+”自主成长系列课程的跨学科学习实践探索,以“四力”(生命力、道德力、学习力、创造力)为培育目标,立足传统,合璧中西,致力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英才幼苗在课程中浸润身心健康、品行良好、学习自主、思维开放的特质,要探索6项主要实施路径探索:研发内容资源、创新学习方式、创设友好空间、强化评价导向、提炼典型策略、促进教师发展。


部分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开城对德阳市华山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兵以《育人有“戏”——小学跨学科教育戏剧课程构建与实施》所作主题分享的点评:
在当今教育领域,小学跨学科教育戏剧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展现出了极高的价值与创新性。这一课程模式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在多个维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从价值分析的角度来看,教育戏剧课程超越了传统美学的范畴,它强调体验美并不等同于美化美,而是引导孩子们在参与过程中去感受、去领悟美的多样性和深层次内涵。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艺术的熏陶下,学会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审视世界。
参与创作是教育戏剧课程的另一大亮点。孩子们在课程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创作者和表演者。他们通过剧本创作、角色演绎等环节,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表达和个性的张扬。
小学阶段的教育,轻技能而重创造。教育戏剧课程恰好契合了这一教育理念,它鼓励孩子们在“演出来”的过程中,进行艺术分析与艺术批评,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以创造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价值设计领域,教育戏剧课程不仅仅停留在艺术层面,它还深入挖掘了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知识。通过戏剧表演,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从而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和文化素养。
此外,教育戏剧课程还是一种外化式的价值教育。它通过具体的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更加生动、有效,也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
那么,跨学科教育戏剧课程如何有深度呢?关键在于用知识提供深度。教育戏剧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它还融合了语文、美术、劳动、科学、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知识体系。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不仅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德阳市华山路学校所构建的构建“五四四+”戏剧课程教学模式它不仅在美学价值上实现了跨领域的融合与提升,更在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创新性的教育模式,无疑为小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来源:德阳市教育信息中心综合



德阳市教育局领导赴中江县兴隆镇六里班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德阳小学校长面向全国分享办学经验④ 陈兵:育人有“戏”——小学跨学科教育戏剧课程构建与实施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专家报告摘登③ ——李明新:着力教师发展的“三个转型”,深化教与学的改革

德阳+4,全省+10!四川省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 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名单公布

四川: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


德阳教育
报道最新教育信息,传播前沿教育理念,解读权威教育政策,关注热点教育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