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标题下面的蓝字“中再农废”
2.点击页面右上角“…”
3.点击“设为星标”
第四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欢迎交流合作
近年,国家已发布一系列关于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的方案,致力于打造基于大宗农作物秸秆及剩余物等非粮生物质资源利用的生物基材料体系。一系列非粮生物质利用挑战仍待解决,同时,行业也孕育着巨大的产业化机会。对此,DT新材料将于2024年12月19-21日在安徽·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举办“2024第四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以“聚焦非粮生物质利用商业可行性”为主题。论坛立足现实市场,荟聚业界代表性企业与专家,共同推动非粮生物质大规模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再农废平台将对参展企业和赞助企业给与资源对接、营销推广、品牌赋能等支持。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为了响应“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和“县域高质量产业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分会拟召开《农废资源化助力县域乡村振兴高质量产业发展》沙龙,以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基础,融合农业一二三产业及EOD模式,助力农业双碳、绿色农业、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牌农业、农产品品牌化和县域经济高质量产业发展,欢迎地方政府、研究机构、行业企业参与,欢迎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报名。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合作招募
1、某投资公司拟寻东南沿海省份合适的地方落地投资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该公司在粪便处理方面,拥有除臭技术,生产菌肥的技术,还有一个做蚯蚓养殖及有机肥的合作方和做黑水牤养殖的合作方;如条件合适,或者对提供的地块有税收要求,还可以做桑蚕“种植+养殖+加工+新能源”一体化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0污染,项目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可以100%回收循环利用。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2、为了满足地方政府及企业融资需求,现与第三方专业机构达成合作,为地方政府提供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涉农项目申报服务,包括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数字农业试点、绿色种养循环试点、“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等不同类型项目,帮助地方政府在项目评审认定中脱颖而出,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提升区域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同时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中长期国债和投融资服务。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3、无锡迈晟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立足无锡餐厨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区位优势,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以物联网餐厨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服务平台,实现对全国餐厨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业的规模化整合,综合处理生物高温好氧发酵设备可以有效解决厨余垃圾,农业秸秆,蔬菜的废菜,菜根,废水果,草,树叶等生活废弃物堆积造成腐烂发臭的问题。将废弃物综合发酵成为高效有机肥,变废为宝。实现全过程自动云控制,速制成有机肥,氮磷钾含量高,无味,褐色粉末状,可直接入土为肥。另寻传感器厂家合作。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4、赋能品牌农产品出圈出海。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中国的特色农产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色农产品出口的通道正在逐步畅通,优势地区的产品,纷纷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现与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中海协上合-海湾产业链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合作,为中国农业企业和农产品企业通过品牌建设、跨境电商等手段,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上合 - 海湾产业链供应链专业委员会旨在广泛汇聚石化、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基础设施、物流运输、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金融科技、教育培训、文化传播等众多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和社会业界力量,通过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开展行业研究、促进贸易投资等活动,推动贸易便利化及国际产业与投资合作,提升中国、上合组织国家与海湾地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咨询:18500281178
经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组织执行2019年第四批国家推荐性标准计划的通知》(供销科标字【2020年03号)文件批复,中国再生资源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安徽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作为起草单位,起草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范》已经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2022第21号公告(第374项)发布即将实施。现诚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秸秆设备、秸秆收储运和秸秆相关生产企业参与此国家标准推广普及、示范研讨等活动。咨询:18500281178
2022年3月,随着《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出台,采用EOD模式的项目迈入稳步推进及规范管理阶段。为了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融入区域产业发展EOD项目, 分会联合第三方EOD项目服务机构征集相关企业项目技术入库,同时充分展示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行业发展,宣传优秀品牌企业、挖掘创新技术、推广应用产品,传播区域先进经验,现诚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秸秆设备、秸秆收储运、装备制造和秸秆产品相关生产企业参与,展示企业品牌、应用产品、先进技术、应用成果和优秀案例。咨询:18500281178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Protected Eco-origin Product,简称PEOP)是指产品生命周期内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特性的产品。2018年机构改革后,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主动承接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主动创新,通过颁布团体标准为基础,打造公正、公开、权威的平台。生态原产地产品凝聚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本质内涵,还可以提升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整体形象、国际知名度、信誉和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双循环舞台。经认定过的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可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健康生态消费,赋予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满足消费者更高端的需求,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当前正值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关键时期,《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相继发布后,为加快促进设施农业全面转型升级,筑牢农业强国建设基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自身实际,相继出台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
下面,中农富通将摘取河北、山西、江苏、广西、内蒙古等省(区)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部分内容,供大家参阅。
《河北省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牢固树立大食物观,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领域、以稳产保供和满足市场多样化、提升设施农业效率效益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优化设施农业布局、升级改造老旧设施、适度扩大规模、推进先进设施示范带动为重点,以强化技术装备升级和科技创新支撑为关键,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加快发展农业工厂等设施农业新业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城乡循环,构建布局科学、用地节约、智慧高效、绿色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
二、建设目标
1、设施种植业:
全省设施面积达到370万亩以上,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达到35%,设施种植机械化率达到50%。重点改造老旧设施30万亩,新建改建10个百亩以上现代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提升新建6个千亩以上盐碱地设施种植园区,年育苗5000万株以上的集约化育苗中心达到20个,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2、设施渔业:
建设池塘设施渔业养殖场6个、工厂化集约化设施渔业养殖场6个、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场2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2个、中心渔港2座和一级渔港1座。设施渔业产量占比56%,水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
3、冷藏保鲜和粮食烘干:
冷藏保鲜设施达到800个,产地冷链集配中心达到8个,新增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库容20万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通过项目建设,冷藏保鲜设施力争达到2000个。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到35%以上。
三、重点任务
四、重大建设专项
五、推动设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山西省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目标
三、重点任务
江苏省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引领示范行动 实施方案(2023-2030 年)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牢固 树立大食物观,立足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 聚焦打造“两沿一环”设施种植优势区、“高效绿色”设施畜牧优势 区、“一主两翼”设施渔业优势区以及“点面结合”农产品仓储保鲜 和粮食产地烘干设施体系,实施“双十双百”示范工程,突出科技 和装备,优化区域布局,强化支撑保障,将现代设施农业建成“农 业现代化走在前”标志性工程。
二、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发展方向
立足我省设施种植发展现状,锚定建设农 业强省目标,牢固树立大食物观,以稳产保供和满足市场多样化、 优质化消费需求为目标,以设施农业布局优化、老旧设施宜机化 升级改造、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建设、区域集约化育苗(秧)中 心建设为重点,以强化技术装备升级和现代科技支撑、培育壮大 新型经营主体为关键,持续提升设施种植集约化、标准化、机械 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三、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重点措施
(一)优势产区老旧设施改造提升。
在优势主产区整县推进实施老旧低效设施改造,促进信息化和设施化融合,推动设施结构与环境控制设备向大型化、宜机化、智能化转型,推进产业提档升级。
1、推进标准化棚室建设。规划全省设施种植优势区域布局,分区域、分类型制定设施类型标准,加强贯标执标,推进标准化建设。苏北以发展节能日光温室和大跨度塑料大棚为主,加大热浸镀锌钢架、高透光长寿流滴膜、耐腐零配件等新材料应用,加强冬季蓄热增温和保温防寒设施,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苏中苏南地区以发展单栋和连栋塑料大棚为主,适度发展防雨棚、防虫网室,推进生产管理轻简化、自动化升级。
2、推进老旧设施结构改造。加快老旧低效温室设施“小改大”“低改高”“窄改宽”,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宜机化水平;推广新型复合保温墙体,提高保温蓄热性能;推广装配式热浸镀锌钢架结构,增强设施安全性,扩大生产作业空间。
3、推进智能化生产。按照补短板、强弱项原则,增配环境和作物长势等信息采集设备、自动卷膜通风和水肥一体化等智能调控设备以及小型电动微耕机、植保机、蔬菜收割机、运输车等自动作业装备,提升设施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
4、推进绿色生产发展。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培育优质壮苗;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科学平衡施肥;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土壤安全消毒技术,推进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推广应用蔬菜轻简化栽培技术,加快农机农艺融合;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提升产品价值;加强尾菜综合利用,促进绿色发展。
(二)建设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
鼓励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等,建设规模连片的现代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向园区集中、科技要素向园区集聚,探索推广一批国内外领先的设施农业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示范带动全省设施种植提档升级。
《广西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重点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宁夏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围绕“六特”产业发展,抓大不放小,立足区情市情县情,充分发挥光热资源禀赋和农产品品质优势,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以优化设施农业布局、升级改造老旧设施、适度扩大规模为重点,拓展农业生产空间领域、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提升设施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为导向,加强高标准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化设施生产园区,发展非耕地生态循环设施农业,建设集约化育苗中心,提升设施生产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科学构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全区现代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助力宁夏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拓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二、重点任务
(一)建设优质高效宜机智能的现代设施种植业
统筹考虑土地资源条件和水资源刚性约束,以提升设施种植质量效益和机械化率为核心,重点改造存量老旧设施,优化提升设施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适度扩大新建规模,发展节能节本、高产高效的现代设施种植业,推广应用设施生产智能化管控装备和省力化作业机械,推进绿色化、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可持续生产模式,打造宁夏特色设施果蔬品牌。
(二)建设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现代设施渔业
坚持升级提质与扩容增量相结合,以水域资源和盐碱荒地承载力为前提,优化设施渔业生产力布局,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大力发展工厂化循环水设施渔业,积极拓展以盐碱荒地为代表的设施渔业绿色养殖空间。
(三)建设仓储保鲜、烘干等现代物流设施
聚集“六特”产业和渔业,加强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冷链集配中心、烘干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全流程补齐特色农产品产后冷链物流短板,有效减少粮食和特色农产品产后损失和流通环节浪费,为构建区内区外双循环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三、重大工程与建设项目
(一)现代设施种植业提质增效工程
(二)非耕地现代设施种植工程
5.非耕地高标准设施种植园建设项目。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结合宁夏实际情况,借鉴区外省市戈壁设施农业建设的成熟经验做法,鼓励利用戈壁荒滩、盐碱荒地发展非耕地现代设施农业,推动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推广使用不同基质材料的无土节水栽培技术,配套营养液智能管控装备,提升园区水电路气、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到2030年,在不增加农业用水指标的前提下,建设千亩以上非耕地高标准种植园2个以上。
6.非耕地现代设施种植循环园建设项目。充分利用沙荒地、工矿闲置地探索回收工业余热和矿井水资源,为设施种植提供热源和水源,建立低碳循环设施种植新模式,破解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短缺对设施农业生产的约束,因地制宜推广农光互补绿色模式,从空间上挖掘设施农业生产潜力,有效保障蔬菜产品周年生产。到2030年,建设千亩以上现代设施种植循环园3个以上。
《云南省设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大食物观,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和农民增收一条主线,以稳产保供和满足市场多样化消费需求为目标、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要素投入产出率为核心、以强化技术装备升级和现代科技支撑为关键,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形成产业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有序、资源利用集约、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良好的格局。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现代设施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区域布局更加合理,设施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设施蔬菜产量占比由21%提高到35%;设施花卉产量占比由11%提升至25%;设施小浆果产量占比由35%提高到50%;畜牧养殖规模化率由41%提高到50%;设施水产品产量占比由7.4%提高到20%。设施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科技装备条件显著改善,设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以上。
到2030年,设施农业全面升级,粮食、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更加有力,生产效率、产出质量和带农增收作用明显提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优质化食物消费需求。
三、重点任务
(一)发展绿色高效现代设施种植业
统筹粮食与“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坚持存量改造与增量拓展并重,发展绿色高效现代设施种植业,稳步提升优质果蔬等供给能力。
——建设现代设施育苗(秧)中心。在全省水稻种植相对集中的县(市、区)全面推进集中育秧设施建设,建设育秧温室大棚、播种出苗车间和育秧设施设备。合理布局建设集约化育苗(秧)中心,扩大水稻良种秧苗、设施果蔬优质种苗商品化供给覆盖面。鼓励“一棚多用、农棚农用”,提高大棚使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支持露地种植作物水肥一体化喷滴灌设施建设。以玉米、马铃薯和茶叶、水果、咖啡等特色经作为重点,每年实施20万亩左右露地种植作物水肥一体化喷滴灌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引水设施、装配式蓄水池、过滤设施、配肥设施、田间管网和田间水肥一体化滴灌装备等。
(二)打造发展标杆示范
聚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1+10+3”重点产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应用典型引路法,打造一批设施化建设的标杆示范。
——大力发展九湖流域设施农业。按照总量不增、质量提升总体要求,率先在九大高原湖泊推进农业设施提升工程,建立惠农带农机制、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延长产业链条,探索政策激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广大农户参与的有效模式,实现产业发展、湖泊治理、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
——全力拓展设施农业发展空间。以水利设施改善和地力条件提升为突破,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持续探索设施农业上山的实现路径,进一步拓展特色经作发展空间。鼓励整县整乡整村推进设施化建设,打造集中连片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实现集约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
——持续完善技术集成运用。以设施基质栽培和规模化养殖为重点,鼓励“市场+科研”联合攻关,建立数据模型,实现实时动态智能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进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在设施生产管理信息的运用,实现种植(养殖)、管理、品控等技术创新融合发展。
山东省《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以稳产保供和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为目标,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深入挖掘设施种植、畜牧、渔业和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构建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全省设施农业总产值达到5500亿元,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产量占比分别达到60%、88%、82%,机械化率分别达到60%、65%、58%。到2030年,全省设施农业总产值达到6600亿元,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产量占比进一步提高,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设施种植集约化改造行动
1.推进传统优势产品设施升级改造。聚焦设施蔬菜、水果、食用菌传统优势产区,整县推进老旧低效设施改造,推广高效宜机棚型,应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新能源装备,升级配套自动调控设备、智能作业装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能效率。到2025年,指导30个县完成老旧设施改造提升任务,全省老旧设施改造率超过50%。
2.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引领区。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平台,推广新品种、新机械、新技术、新模式,建设大跨度钢构大棚、大型连栋温室等高端设施,发展垂直农场、植物工厂等高端经营模式,配套智能监测等高端设备,引领高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到2025年,建设10个以上国家级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主体)。
3.发展集约化种苗繁育基地。围绕优势产品主产区,合理布局建设种苗(菌包)繁育中心,集成推广智能化、工厂化育苗装备和环境控制系统,扩大商品种苗覆盖面,推动优质品种加速更新换代。到2025年,建成年繁育500万株以上的集约化种苗繁育基地300个,商品种苗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二)开展设施农业空间拓展行动
4.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发挥盐碱地资源优势和盐碱果菜品种特色,发展节能防寒、排水压盐的新型日光温室,建设一批1000亩以上的设施种植园区。利用中重度盐碱地,建设肉牛、肉羊等标准化养殖场。利用低洼盐碱地,选择适宜的南美白对虾、大闸蟹等品种,建设单个池塘10-30亩、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设施渔业养殖场。
5.推广盐碱治理技术模式。扎实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建设以水压盐、暗管排盐等排水排盐系统,装配微咸水高效处理设施。发展盐碱地牧草种植,推广以渔降盐治碱技术,综合运用土壤改良、灌溉淋洗、土壤培肥等技术措施,防止耕地次生盐渍化。
(三)开展设施农业科技支撑行动
6.推动设施种业振兴。加快高端专用品种进口替代。支持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共同承担生物育种科技攻关项目。建设10处现代设施农业新品种展示评价基地。
7.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开展现代设施农业技术攻关,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每年征集发布一批现代设施农业主推技术、推广一批成熟技术模式。探索工业企业带动模式,实施工业废气废热回收利用、种植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
8.加快专用机械研发推广。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强化现代设施农业专用品种选育与设施装备工程化协同,集中突破现代设施农业成套设备、智能机器人等,加快补齐设施农业关键技术装备短板。
(四)开展设施农业融合发展行动
9.推进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科学规划设施种植、养殖、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布局,实现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良性循环,提高设施农业综合效益。开展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每年建设一批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典型。
10.培育设施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引导“齐鲁农超”等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做大做强。推动设施农业优势产地、产品加工基地与生鲜电商合作,发展冷链储运、连锁经营、直采直供等新型营销方式。提升“好品山东”农产品品牌,实现设施农产品优质优价。
11.完善仓储物流设施。在优势设施农业主产区,依托现有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改扩建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或产地冷链集配中心,配备移动冷库(冷箱)等产品,拓展中转集散、分拨配送、冷链物流服务。到2025年,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5个以上、省级产地冷链集配中心50个以上。
福建省印发《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25年,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比重达到27%;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90%以上;设施食用菌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比重达到35%;设施水产品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提升至60%,占养殖水产品产量提升至80%;补上主要农产品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水稻产地烘干能力达到80%以上。
到2030年,全省现代设施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稳产保供能力显著提升,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比重达到30%;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95%以上;设施食用菌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比重达到40%;设施水产品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超过65%,占养殖水产品产量超过85%;水稻产地烘干能力达到95%以上。展望2035年,设施农业全面升级,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产出质量和带动作用明显提升,现代设施农业成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设施种植提档升级。
(二)促进食用菌工厂化智能化发展。
(三)推动设施渔业健康生态高质量发展。
巩固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成果,逐步消纳改造存量传统网箱、泡沫浮球、毛竹插杆等设施,全面完成海上养殖设施生态化升级。积极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重点支持深水抗风浪网箱、深远海养殖平台和三倍体牡蛎、鲍鱼等贝类棚架或网箱设施建设。以生态健康为重点、以实现水质、底质、尾水精准调控为目标,支持发展一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标准化池塘养殖、工程化循环水池塘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项目。深化陆基养殖设施尾水治理,促进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加强渔港建设,逐步形成以中心、一级渔港为主体,二、三级渔港和避风锚地为支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管理规范的海洋渔业基础设施体系。
(四)完善产地仓储保鲜及烘干加工设施。
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重点支持建设预冷库(含压差式预冷库)、冷藏库,完善净化、预冷、分选、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设备,鼓励发展移动式冷库。发展一批集集货、预冷、分选、加工、冷藏、发货、检测、收储、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集配中心,提高农产品产后集散和商品化处理效率。建设一批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点),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烘干设备,改造提升老旧烘干设施装备,构建烘干中心与烘干点相结合的粮食产后减损绿色烘干体系,全面补上主要农产品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提升主要农产品产地烘干能力。
浙江省《关于加快推动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大食物观,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坚持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聚焦乡村“土特产”,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领域、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实施现代农业补短提能六个“百千”工程,推进先进设施示范引领,推进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提升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构建科学、节约、高效、绿色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
二、发展目标
到2027年,全省现代设施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布局更合理,保供能力显著提升,设施蔬菜产量占比达35%,设施食用菌80%,主要畜禽规模化率90%,设施水产品产量比重62%;设施农业机械化和数字化水平提升,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机械化率分别达58%、75%和57%;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99%以上,设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竞争力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到2030年,设施农业全面升级,供给保障更有力,技术装备领先全国。
三、重点任务
(一)科学规划现代设施农业空间布局。
完善全省现代设施农业规划,统筹做好粮食与“菜篮子”产品供给,坚持良田粮用,蔬菜园艺更多依靠设施农业,在保护生态和节水节地的前提下,坚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原则,根据资源禀赋及农业产业分布,协同美丽田园风格、形状、色彩等设计,引导设施农业科学合理布局。探索利用可开发的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园等,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建成一批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集群。
(二)发展以节能宜机为主的设施种植业。
发展节能宜机、高产高效新型现代设施种植业,打造“蔬茶果菌药花”产值超千亿的现代设施种业集群。推进老旧大棚宜机化改造,打造以浙北、浙中和浙南沿海为重点的设施蔬菜集群;推进遮阳棚和喷灌滴灌设施改造,打造设施浙产名茶集群;推进连栋大棚、防雨棚等建设,打造柑橘、葡萄等设施水果集群;推进传统菇棚和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设施建设,打造金衢丽、杭甬嘉设施食用菌集群;推进立体种植、智能温室建设,打造铁皮石斛、灵芝、西红花等设施中药材集群;推进自动苗床等设施建设,打造环杭州湾、浙中盆地、浙南沿海设施花卉集群。
(三)发展以仓储冷链和烘干为主的现代物流设施。
建设以产业冷链集配中心和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为支撑的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加快补齐预冷、加工、包装、保鲜、配送等短板,实施两个“百千”工程,在农产品主产区县城和乡镇,建设100个集配中心、1000个产地冷藏设施,总库容超750万立方米,开展产地冷藏保鲜整县制推进行动,推动冷链物联网络向农村延伸。以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为依托,建设100个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300个粮食烘干点,提升粮食烘干设施水平。
(四)强化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完善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及整机装备需求目录,建立跨部门农机科研和需求导向目录发布机制。强化先进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集成应用,推进研发制作推广应用一体化集成攻关,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50个以上。加快节能节地的新型装备、材料和设施应用,推广现代种养设施设备、精准管控、动植物生长监测、疾病智能诊断与防控、减损保鲜、废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构建“数字+设施”智慧农业体系,创建设施数字农业工厂(基地)1000家、未来农场100家以上。加强设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建设设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融合。淘汰老旧农业机械,推广应用高效低耗智能农机。
(五)推动设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推动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链建设,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增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动能。创新产销衔接机制,推动现代设施农业优势产地与生鲜电商合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冷链贮运、连锁经营等新型营销,拓展销售渠道。支持设施农业领域龙头企业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带动现代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构建联农带农富农机制,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强村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服务组织等参与设施农业建设,带动农户增收。
(六)加快设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设施农业土壤改良和无害化修复。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智能化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设施农业 “肥药两制”农药减量增效,推广有机肥、绿色防控技术和先进高效植保机械,强化种植面污染治理。强化种养结合和工厂化处理,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渔业养殖尾水治理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设施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率均达到100%。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支持绿色优质设施农产品基地创建。
《上海市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
一、重点行动
(一)规划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引领区。
(二)聚力开展现代设施农业科技攻关。
发挥超大城市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集聚优势,聚焦关键环节和短板弱项,强化自主创新和技术集成。依托现代设施农业引领区建设,在现代设施农业专用品种选育、智能装备研发、智能温室建造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汇聚本市及长三角科研资源,推动跨界融合与技术集成,打造现代设施农业科创平台,推动设施农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引进与孵化。创新现代设施农业科创模式,强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支持本市涉农科创企业做大做强,在相关领域培育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促进形成现代设施农业“科技+服务”产业模式,加强成熟技术、生产模式的示范推广,辐射服务全国。
(三)强化促进现代设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四)全面推动现代设施种植业高质高效发展。
(五)着力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现代设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推动品种培育和集约化育苗,结合现代设施农业引领区建设,打造现代种业企业孵化园,推进品种培育、良种繁育、材料创制及产业化应用等联合攻关;重点围绕水稻生产大镇等,建设一批水稻育秧育苗中心,提升集约化育秧(苗)覆盖率。高起点布局农产品加工仓储保鲜设施,围绕现代设施农业引领区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布局一批先进的产地初加工和仓储保鲜设施。高水平建设区域性农产品集采集配中心,依托现代设施农业引领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等,配套建设3个区域性农产品集采集配中心。高品质打造市场品牌,支持设施农业与生鲜电商合作共赢,加大直采直供、连锁经营力度,创响一批品质过硬、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促进设施农业产品优质优价。
(六)大力促进现代设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优化设施装备管理运维,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粮食产地烘干水平,聚焦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推进产地烘干和低温冷藏等老旧设施装备更新换代、智能升级、清洁能源改造。至2025年,全市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90%以上。至2027年,提升至93%以上。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遴选认定和培育建设一批平急两用的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在引领区创建农机社会化服务应用场景,促进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应急救灾能力提升。提升生产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完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等设施市场化运营模式,率先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引领区仓储冷链物流数字化管理,实现地产主要农产品冷藏保鲜仓储设施、运输设备等动态管理,提升仓储冷链设施利用率和周转能力。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中农富通”根据上述六地农业农村相关部门网站公开信息整合编辑,较原文件有所删减,仅供学习参考。以上内容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中农富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此段说明文字。
随着微信、微博、抖音等多元化的网络平台发展,自媒体蓬勃发展,在各平台都拥有大量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账号,对“三农”方针政策、身边正能量事迹、家乡特色等内容进行宣传,服务家乡百姓,为实现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了一名“新农人”的网络力量。短视频直播等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渠道,也为主流媒体提供了有力的传播途径。近年来,涉农主流媒体作为三农领域新闻宣传的官方代表,积极布局短视频“主战场”,聚焦三农领域最新政策动向和热门话题,发布惠农助农等政策消息、科普专业知识等权威信息,不断提升“三农”舆论引导的影响力。
为了充分利用融(自媒体)的各自优势,利用传播主体多元化、渠道多样化、信息交互动态化的特征,中再农废公众号联合《市场信息报乡村振兴专刊》发起“乡村振兴三农融(自)媒体联盟”,聚焦三农领域最新政策动向和热门话题,发布惠农助农等政策消息、科普专业知识等信息;精准定位各种文创、民族工艺品、旅游项目,深度挖掘产品附加价值;重点加强农副产品、乡村景观、自然保护区等内容开发,提高乡村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还能够有效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欢迎各融媒体平台和自媒体运营者及网络主播参与,协同合作,促进三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经济产业振兴。咨询:18500281178
“红色甄品”特色产品合作招募
北京志愿军纪念馆(筹)由何凤莲女士于2021年创办,是一个专项实物展示抗美援朝志愿军精神的展览馆,是一座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红色记忆馆,旨在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促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植根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为了支持纪念馆持续稳定的发展,特成立“红色甄品"联盟,利用纪念馆的人群流量及持续不断的影响力,借助纪念馆资源及互联网工具,线上线下推广革命老区农文旅项目、退役军人企业项目农食产品及志愿者企业项目农食产品,优秀产品将推荐到匹配线下渠道和优质电商团队,进行全域价值营销。欢迎全国各地具有自由商标、品质稳定、有特色优势,服务完善的农食企业申请加入。联系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红色甄品”特色产品推荐
1、地理标志农产品周至、眉县猕猴桃
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周至、眉县猕猴桃新鲜上市,猕猴桃俗称水果中的维C之王。周至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味道被描述为草莓、香蕉、凤梨三者的混合。眉县猕猴桃形成了以徐香、海沃德、翠香为代表的绿肉猕猴桃系列,以红阳、脐红、楚红为代表的红肉猕猴桃系列,以华优、金艳、早金为代表的黄肉猕猴桃系列。特别是徐香猕猴桃具有柑橘、草莓、甜瓜、菠萝等水果混合香味,香味浓厚,酸甜可口。
2、潍坊尧帝农耕庄园《金鸽山》牌小米
金鸽山周围的山旺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的附近,土壤是1800万年前形成的硅橾土和火山爆发形成的沙麻岗,内含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种微生素矿物质。尧山、金鸽山地处丘陵山区地带,岩石为玄武岩、汉白玉石、石灰石,土质以褐色砂壤性土为主,有机质含量0.8-1.2%,PH值平均7.1,碱解氮66.72PPM、速效磷22.6PPM、速效钾123.7PPM,磷、钾、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含量高。金鸽山小米已有4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早在尧帝时期就作为贡品上奉朝廷。米态饱满,色泽亮丽,蛋白质≥9.0%,淀粉≥65.0%,脂肪≤2.8%,赖氨酸≥1.8g/100g,锌≥14mg/Kg,另外还含有钙、铁、钾、胡萝卜素、维生素B1等。用金鸽山小米熬粥,粥顶米油覆盖,挑之连片,搅之复生。米花绽放,匀布其中,不升不沉,粥糊稳定。粘而不稠,滑而不腻,入口柔顺,芳香四溢。观之可亲,饮之可人。炒后熬粥,可以去火、解暑,胜过绿豆汤;熬成米油,可以开胃、健脾、美容;细粉熬成米膏,可以抗衰老、强身健体,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它具有独特的助眠功效。咨询:18500281178
往期热点
中再协农林废弃物分会执行秘书长孙瑞江参加生物质清洁供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企业交流座谈会
北京福缘地:《农牧业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精准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探索建立规范可行的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与种养殖合作社、收储运环节、再利用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搭建平台,探索秸秆、畜禽粪便、农膜地膜及林业废弃物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促进绿色生态发展。
服务内容:产业规划、项目策划、技术推广、企业宣传、产品发布、运营指导、活动合作、考察调研、研究报告、标准编制、孵化培训等。
本网所选文章旨在传递更多高价值信息。欢迎推荐,感谢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公众号:CRRAAFWB。联系电话:18500281178(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