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入学注册时,我作为校长与每一名同学合影留念,从那时起,同学们就开始觉得我是他们的朋友了,与我交往开始多了起来。
今年五一后,同学返回了学校。那天,我与往常一样,在饭堂吃过早餐,看天清气爽,阳光和煦,就在校园里转转,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当我走到一号教学楼时,一个小女孩遇到我,热情地和我打招呼,亲切地叫了声“校长好”,清甜的童声,满脸的微笑,甜美得让人心花怒放。
我马上向她问好,问她吃过早餐没有,还说你真有礼貌,立马表扬她。
“校长,你是干什么的呀?”小女孩接着问我。
突然一问,我真不知道怎样回答,一下愣住了。我蹲下身,望着她,与我对视的那双眼睛那么清澈,那么单纯,想知道与她们天天在一起的校长究竟在干什么?
突然想到经常有一年级的小学生跑到我办公室里来,说,“校长,我想找你玩一会儿”的情景,马上有了回答的内容:
“我每天陪你们玩呀。”
一年级的小朋友来学校快一年了,校园的生活让她们认识了同学和老师,每天有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上课……,每一位老师代表一个学科,每一位老师都做着自己专业的事情。
那校长在学校上没上课,他在做什么呢?
小朋友的疑惑其实是一种关心,只有关心她才会疑惑。校长天天在学校走来走去的,他究竟在干什么呢。
“校长的事可多着啦,这个时候一两句也说不清楚。你天天在学校好好学习,你将来也可以做老师,当校长啊。你想了解清楚,有时间你来我办公室喝茶,可以和你具体讲一讲。我的办公室在一号楼的一楼,随时欢迎你过来。”我告诉她,校长办公室地方。她两眼望着我,似懂非懂的,蹦蹦跳跳地笑着回教室去了。
我回到办公室,小孩子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做了二十多年校长,从没有追问过这个问题,一年级小学生童言无忌的小问题一下让我沉下心来思考,觉得这是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校长是干什么的?到底校长做什么事才是最有价值的?
作为校长,每天都在校园里奔忙着。走进现场解决问题:巡视校园,查看卫生,留意安全隐患,关注师生学习生活状态,教师是否按时到岗,课上得是否有效,处理学生问题是否恰当……;迎接各级各类检查是一项重要任务:食品安全,学校管理,教学常规,课后服务,市级的,省级的……样样都不能马虎;与同事沟通各项工作,阅读节、科技节、素养展示等各项工作方案的敲定;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听听不同水平教师的课,课后及时指导,后续跟进听课,带着风格各异的教师做教研尝试……这么多的工作做下来,当一周结束后反思,又似乎什么都没做,有时自己心中不禁也要问:我每天在干什么?
校长在学校干什么?这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但校长至少要做好这样五件事:
要善做梦。苏霍姆林斯基讲: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领导。思想的领导就需要校长善于“做梦”,善于勾画学校的美好愿景,用愿景统一大家的思想。校长经常仰望星空,做大家的精神引领。
要善用人。管理在于用人,“善用者事必兴” ,校长要特别做到知人善任。所谓知人,就是校长必须熟悉、了解每位教职工的基本情况、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所谓善任,就是校长要根据教职工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安排适合的工作,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效。“知人”是“善任”的基础,“善任”是“知人”的最终归宿。
要建机制。一个好的机制往往能够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校长要保持敏锐的教育嗅觉和开放的思维心态,时刻关注教育行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要深入了解学校内部的实际情况和教职员工的需求,根据内外的各种因素来优化匹配分配机制,从而激发教职工的内在积极性。
要善识事。学校工作特别繁杂,校长要善于从众多的工作中识别出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关键事、核心事。识别出关键事、核心事就要坚定付诸实施。在执行的过程中,目光要深邃而坚定,步履要有力而清晰,把教育思想和办学思想转化为一个个实在而有效的办学举措和行动,让师生真实受益,让学校稳步前行。
建防火墙。生命重于泰山,校园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校长要把安全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来看待,防止学校出现安全问题。
校长是干什么的?我们还要清楚,校长在学校是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一定是孩子心目中的长者、爷爷、叔叔、阿姨——,绝对不能让自己成为了校园中的一个“神”,搞得学生敬而远之,看到你就害怕,如此做校长,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没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校长除做好大事外,还有重要的工作就是陪学生玩玩,陪他们下棋,陪他喝茶,陪他们吃饭、散步,当你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心中装着学生,你就会像太阳一样,时时温暖着学生的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董云,原湖北枝江一中校长,现广东清远海德外国语学校总校长。
2024民办教育年度演讲——《民办中小学特色化办学主题峰会》即将在11月16-17日,在全国课改名校——杜郎口中学,隆重召开。
本次峰会设置了小初分会和高中分会,所有邀请的分享嘉宾,均是来自一线,并且有着成功办学和管理经验的校长。
民办教育从来不需要评论家的假大空,需要的是实干家的接地气。我们可以用他人的经验,启迪自己的思考。这或许是寻找“解题思路”的最好捷径。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详情信息。名额有限,欢迎报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