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文
化
传
统
绽 文
放 化
校 “
园 扎
传 根
承 ”
之 课
花 堂
传统文化如同一座巍峨的宝库,在教学中开启它的大门,便能让莘莘学子汲取到民族精神的字样,为塑造健全人格奠定坚实基础。为此,长安小学一直深耕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从长安小学被评为全省《国学经典》实验校至今,全校共有14个实验班级,师生在长期的传统文化教学中浸润心灵、启迪智慧、传承经典。
诗韵墨香入课堂
诗
日前,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思政教研培训部举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暨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比赛现场氛围热烈,长安小学刘波老师以一组爱国古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诵读古诗中感受诗的平仄韵律之美,借丰富的历史资料感悟诗人浓浓的家国之情,在悠扬的吟唱中品味古诗的魅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刘老师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本场教学竞赛一等奖。
专家复盘点迷津
诗
赛后,长安小学有幸邀请教育教学研究院思政部传统文化教育教研员林冬英老师进行复盘指导。林老师指出,作为教者在设计教学时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这是对教学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但课堂落地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要出发点,她围绕课堂容量、古诗译文、结合资料等方面对本课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复讲打磨精雕琢
诗
10月25日,教育教学研究院思政部传统文化教育教研员林冬英老师再次莅临长安小学,进行传统文化进课堂之古诗复讲课的听评课指导,长安小学德育工作负责人韩宁全程陪同参加活动,长安小学传统文化研讨小组成员全程参加。
首先,由刘波老师进行了《示儿》古诗的复讲教学。在这一次的教学中,刘老师以《示儿》为主线,从理解古诗的方法,借助诗人及背景的资料,拓展陆游的多首古诗,引导学生从无到有解诗意,从基础到深化感悟爱国之情,从平静到动容诵读爱国古诗。
课后,林冬英老师对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问题、注重文本的解读与挖掘给予了肯定,对于教师语言表达的婉转、传统文化资料的拓展等方面给予了细致、具体的指导,并对年轻教师课堂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引领,使参加活动的传统文化研讨小组教师获益颇丰,学到了宝贵的经验,让今后的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更明确、方向更精准。
此次的传统文化进课堂赛课活动及后续的专家指导打磨课,不仅为长安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也为传统文化在长安校园的传承和弘扬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征程上,林冬英老师和长安小学教师共同组成了一支充满热忱的传统文化研讨小组。他们已然投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这一意义深远的课题研究之中,且秉持着深耕不辍的精神,一路不断探讨、求索。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实现自我提升,进而让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得以升华,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课程体系里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长安教师会不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在校园这片沃土上绽放更加炫丽的花朵,滋养一代又一代的长安学子。
完
文字撰稿:刘 波
图片来源:王 琦
后期制作:李思瑶
一级审核:刘 波
二级审核:韩 宁
三级审核:季 玲
监 制:牟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