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无人机航拍的雄安新区白洋淀十里长廊。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雄安新区位于太行山东麓,怀抱着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水乡白洋淀,其所辖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区域拥有着丰富且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人文蕴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厚重的历史、深远的文化也滋养和孕育出璀璨绚烂的雄安文学。一代代的作家、诗人、学者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
文学与地域的关系命题向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以文学地理学为考察视域,通过历代作家的作品来透视雄安文脉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有助于把握雄安文学的历史定位、发掘其文化内涵、总结其美学品格,同时对于地域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2024年12月6日河北日报9版文化瞭望
从历史传统中,汲取文脉滋养
从地理位置上看,雄安处于古燕赵两国交界地带,自古便是边关要塞、畿辅重地、商贸榷场和人文枢纽。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雄安多地归古燕国所辖,公元前692年,“燕桓侯徙都临易”,取临易水之意;公元前311年,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在郭隗、乐毅等贤臣良将辅佐下国力日益强盛;战国末年,荆轲在易水河畔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西汉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匈奴降将唯徐卢被景帝册封为容城侯;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北伐收复瓦桥关,在此设雄州;宋辽时期,此地为两军对峙最前沿,乃岁币交割与边界互市之榷场;元明清时期,该区域又成为拱卫京师的畿辅之地……政治博弈、军事冲突、经贸往来、民族融合,以及畿辅文化的辐射与影响,造就了雄安地区丰盈多元的文化景观,同时也催生出以“任侠尚义”“慷慨悲壮”“遒劲苍郁”“古朴雅正”为内蕴的文学底色。
雄县“角峙双雄,带环诸水,近则京师之咽喉,远则东南之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边塞战事、关隘景致、历史人物等成为古代文人创作的主要取材来源。仅以《保定古代文学作品选·诗歌卷》为参考,其中收录有关雄县、易县两地的风物吟咏诗歌就有70余首,且多为怀古、咏史、思乡之作,基调沉郁顿挫,情感浑厚隽永,意境深邃辽远,充满了历史沧桑感。例如,北宋文豪欧阳修的《奉使契丹初至雄州》通过对古关、衰柳、寒鸦等苍凉萧瑟景物的描写,来寄托漫漫旅途中生发的无限感慨与怅惘;元代诗人李源道的《燕中怀古》以借古喻今的方式,通过对荆轲、郭隗等燕国名士重臣的缅怀,抒发出“战国山川秋气壮,中原豪杰晓星稀”的忧思与叹息;清朝学者边连宝的《雄州怀古》生动描摹了宋辽古战场遗迹,表达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英雄豪杰的深情礼赞。
与雄州边关景象不同,安新呈现出“湖光如镜雨如酥”的水淀风光。据学者考证,有关白洋淀的记录始见于西晋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文中所言的“掘鲤之淀,盖节之渊”即是对其概括。由于安新地区河网密布、水草丰茂、物产充盈,因而古代涉及安新风物的诗作多以湖光山色、花鸟鱼虫为吟咏对象,总体上呈现出格调清新淡雅、笔触柔美温婉、色彩明丽鲜亮的艺术特质。代表性诗句有“十里访湖花隐洲,游人港里戏兰舟”(明·王呙《莲花淀》)、“平土尽浮河面水,寒烟长带陇头沙”(明·杨选《巡视新安题诗》)、“汀凫沙鹭散作群,九十九淀同一云”(清·翁方纲《赵北口》)等。这些诗作与“安新八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充分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逸致与雅兴。
虽然雄安二字分别取自雄县之“雄”与安新之“安”,但若论历史的长度和文化的厚度,容城毫不逊色。历史上,容城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名贤大儒。其中,素有“容城三贤”之称的元代学者刘因、明朝谏臣杨继盛、清初大儒孙奇逢最为后世推崇与敬仰。刘因受家学影响,对孔孟之道情有独钟,一生著作颇丰,文学方面有《静修集》传世,收入各体诗词800余首,冠绝元初诗坛。嘉靖年间,杨继盛以科举入仕途,官至兵部员外郎,其为人疾恶如仇、不畏权贵,被誉为“明代第一直臣”。孙奇逢常“与圣人相期勉”,观其一生,前期以胆识才略著称,晚年以治学立说闻名,终成开宗立派的儒学大家。
在峥嵘岁月中,激发创作激情
伴随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雄安的现当代文学创作同步完成了审美范式的现代化过渡与转型。193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抗日革命根据地。雄安一带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冀中根据地四面环敌,战事频繁,而雄安一带由于距离日寇重兵把守的北平、天津、保定都很近,因此战斗形势尤为残酷和复杂。然而,面对来犯之敌,雄安军民表现出异常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精神,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游击斗争。
雄安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生活,无数先烈英勇无畏的抗战精神,激发了众多革命作家高涨的创作激情和动力。他们纷纷以雁翎队、地道战等真实战斗为故事背景,以冀中抗战中涌现的英雄形象为人物原型,创作出《白洋淀纪事》《平原烈火》《小兵张嘎》《红旗谱》《新儿女英雄传》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充分彰显出燕赵儿女“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成为河北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白洋淀纪事》
孙犁可以说是雄安红色文学创作的执牛耳者。1943年5月,《晋察冀日报》发表其短篇小说《第一个洞》。该小说是目前所知我国第一篇以文学形式表现抗战时期地道斗争的作品。1945年5月,其代表作《荷花淀》刊载于《解放日报》,小说一经发表便在延安文艺界产生轰动效应。时任《解放日报》副刊编辑的方纪曾激动地表示,当时大家都把他的小说“看成一个将要产生好作品的信号”。以此为标志,孙犁迎来了早期创作的一个井喷期,《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斗争》《村落战》《麦收》《芦花荡》等一系列以白洋淀一带人、事、景、物为原型或背景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生动展现了冀中人民质朴坚韧的品格和昂扬向上的精神。这些颇具辨识度和感染力的创作风格也一举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平原烈火》封面
新中国成立之初,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作家们,自觉秉承根据地与解放区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领域走向全国文坛前列。徐光耀无疑是这批红色革命作家中的佼佼者。他出生于雄县段岗村,十三岁便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他跟随部队长期生活、战斗在冀中大地上。这一地域背景和成长经历,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徐光耀的成名作《平原烈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出版的第一部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1942年日寇在华北发动“五一大扫荡”为背景,生动描写了冀中平原上一支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由失败走向胜利的战斗历程;在另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小兵张嘎》中,他因成功塑造了一位顽皮可爱、侠义智慧的白洋淀小英雄形象,而被文坛亲切地称作“嘎子之父”。
小说《小兵张嘎》封面
梁斌的《红旗谱》也是以白洋淀为地理背景,讲述冀中平原上农民斗争生活的史诗性作品。小说中提到的锁井镇等地名虽为虚构,但其原型和灵感均来源于白洋淀及其周边的乡村,朱老忠、严志和等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与地主冯兰池的斗争故事,与梁斌在白洋淀地区的所见所闻密不可分。此外,《红旗谱》还彰显出浓郁的白洋淀地域色彩。小说中写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俗言俚语等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当地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由衷热爱。这些民间元素的巧妙融入也使得小说在叙事语言上更加生动、真实,形成了强烈的民族风格,更好地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
在农村生活题材创作方面,由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房树民、冉淮舟等人组成的“荷花淀派”成果最为丰硕。他们以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艺术风格,着力表现白洋淀地区的风土人情,以饱满的创作热情拥抱新生活,歌颂新风尚,张扬人情美、人性美,生动再现了乡村生活的巨大变革和农民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颇具影响的“白洋淀诗群”。其创作以淀边风物为意象,融合现代诗学理念,为新时期美学原则的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火热建设中,书写时代风采
一地之文脉传承一地之学术,凝聚一地之人文,养护一地之精神。近些年,一幅幅以历史文化传承、建设现场追踪、未来发展憧憬为表现对象的新时代雄安文学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广大基层创作者与文学爱好者主动投身雄安新区主题创作。其中,既有野桥中学的教师,也有安新二中的学生;既有东海钢铁集团的技工,也有刘李庄村卫生所的医生;既有容城县文明办的公务员,也有雄安新区的建设者……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笔墨、朴实的文字,创作出一大批反映雄安地区历史人文和民俗风貌的优秀作品。
关仁山、李春雷等河北作家主动请缨,深入生产生活一线,收集材料、展开创作。经过多年精心打磨,关仁山的《白洋淀上》作为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首部文学作品重磅推出。小说全景式描绘了新时代雄安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李春雷赴容城县北河照村长期驻点,投身雄安新区生活与建设现场,聆听百姓心声,与黄军峰、张梅英、史克己合著“魅力雄安丛书”。
《河北日报》还开辟“雄安新区历史文化探访”专栏,河北作家、学者积极响应,撰写了一系列反映传统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地域民间文化的相关文章,如关仁山《仰望雄安》、李春雷《白洋淀感思》、胡学文《雄安寻古》、孟德明《重镇雄关》、梁勇《容城三贤》、齐易《冀中古乐》、王德彰《边关名将》、段宏振《古淀春秋》、刘正其《淀上神兵》等。此外,《河北日报》还刊发了刘萍、龚正龙、曹铮《白洋淀乡土记忆——雄安文脉(上)》《一目千年望雄安——雄安文脉(下)》等。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详尽地梳理了雄安地区的历史文脉,展示了悠久的人文底蕴和浓厚的地域特色。
雄安新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知名作家的关注,他们纷纷拿起手中之笔,投身雄安书写。徐剑的《去雄安吧,那块土地属于年轻人》、张子影的《另一种战场》、纪红建的《平凡与奇迹》、李玉梅的《春染千年秀林》、徐锦庚的《拔节生长的雄安》、陈启文的《白洋淀的春天》、霍俊明的《雄安记》、王久辛的《巨荷上的白洋淀》、沈俊峰的《雄安春早》、张映勤的《白洋淀,青苇绿水哺雄安》等,皆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此外,近年来,河北乃至全国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整理文献资料、实地探访调查、记录濒危工艺、出版相关方志、强化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2018年10月,王强、熊烨、梁松涛主编的《雄安历代著作集成》(全147册)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其文体类型不仅广涉经、史、子、集四部,还包括近现代学术专著、日记行记、普及读物、戏剧图谱等,充分彰显出雄安的历史底蕴,深入挖掘了雄安的文化遗产。2020年1月,河北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梁松涛、胡连利主编的《雄安文脉丛书》(全240册),被誉为当代雄安学术及“北学”研究的筑基之作。
忆往昔,这里有赓续燕赵文脉的古淀水乡。从易水河畔的慷慨悲歌,到“容城三贤”的经世致用;从宋辽古战场上的鼓角争鸣,到县学、书院内的琅琅诵读声……在流淌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雄安文脉绵延不绝、薪火相传。
抬望眼,这里是见证峥嵘岁月的革命老区。不同时期的作家群体,以充满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创作实践,持续开掘着雄安文脉的精神内涵,使得古朴、沧桑的燕赵文化获得全新的演绎。
看今朝,这里是肩负时代使命的“未来之城”。在广袤的冀中平原上,一座充满生机的现代新城、未来之城正在加速奔向未来。历史托起雄安,雄安必将把新的历史写入当代、写进未来。(赵振杰)
抚宁融媒
最权威的信息发布矩阵平台